做過三載皇太女,在臣子心中不會半點威望也不剩下,因此沈家出事,必定會有臣子反對,況且清寧也早就說過會故意挑動新舊臣之爭。
呂公年歲大了,他頭一個站出來反對,老匹夫覺著呂公話多,尋個什麽理由讓呂公離開晟京,李嬅並不覺得意外。
可是張相會入詔獄,李嬅屬實未曾料到。
李嵩為撇清自己與皇太女失蹤的關係、為彰顯賢德騙過天下人,登基後提拔大批皇太女的近臣,因此張芷瑤之父張敬遠才能做到中書令這一高位,成為張相。
一向標榜自己任人唯賢,不過因為張相說了幾句反對駙馬納妾的話,老匹夫便原形畢露嗎?
張相為人正直,堪當大用,老匹夫貶謫他還不過癮,定要拿他入詔獄?
張相入詔獄,張芷瑤呢?
李元對張芷瑤的心可是真的?
李元可會為了張芷瑤營救張相?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拿著雲片糕,笑嘻嘻將那兩個字重複了好幾遍,仿佛是覺著好玩一般,清寧慈愛地掐李嬅的半邊臉蛋,“張相入了詔獄,張芷瑤方才還求到姑姑麵前,可憐見的,小眼通紅。”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笑嘻嘻不斷重複著那個名字,她還想聽得再明白些。
“芷瑤說要來看你來著,我說她哭得那樣,到你麵前來,沒得嚇著你,就讓她回去。壽宴那晚,她為你抱不平,她這個姑娘是好的,你若是想見她,過些時候吧。”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將懷中貓兒抱給甘棠,跪在清寧麵前,雙手搖晃清寧的腿,急切地重複著那兩個字。
“哎喲,小祖宗,你就這麽喜歡張家姑娘?姑姑陪著你不是很好?”清寧將一塊雲片糕放到李嬅嘴邊,李嬅反常地搖搖頭,嘴裏仍是一直“芷瑤,芷瑤,芷瑤,芷瑤”地說著,雙手抱著清寧的左腿搖個不停。
“你呀,平日不給你吃,你要搶著吃,今兒送到嘴邊又不吃。”
清寧將雲片糕放回碟子裏,歎了一聲,與賈嬤嬤說道:“你領著這些小丫頭下去喝幾杯熱茶,這裏不必伺候了。”
“唯。”
賈嬤嬤明白老殿下想單獨與小殿下說話,便領著眾侍從離開暖閣。
“嬅兒,你先站起來,不然姑姑可不告訴你張家姑娘在哪兒。”屋內隻剩下姑侄二人,清寧抬抬手,做了個要李嬅起身的動作。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抱著清寧的大腿,仰麵與清寧對視,一雙大眼睛懵懵懂懂,如同不知世事的孩童。
“乖,起來,起來姑姑就安排清寧與你見麵。”清寧撫摸李嬅頭頂的柔順烏發,揚了揚下巴。
“神誌不清”的李嬅終於放開清寧的大腿,轉個身坐回清寧對麵,她如孩童一般往後挪身子,晃著雙腿自娛自樂。
清寧凝視掛在李嬅身側牆麵上的掛畫,心裏似結了一層白霜,天寒地凍,淒入骨髓。
畫上畫得是紅梅,那樣紅的花色,與鮮血有異曲同工之傷。
“嬅兒,你說奇不奇怪,姑姑明明早就知道會有這些事,姑姑明明早就知道會有犧牲,姑姑明明早就想好了,與李嵩意見相左的那班臣子若一再受到打壓,他們就會想到姑姑,姑姑便可順勢借他們奪權。事實也正如姑姑料想般發展,隻是,事情真的一樁樁應驗了,姑姑所得到的悲傷,遠遠大於高興。”
“不悲傷,不悲傷,姑姑要笑,姑姑要笑。”李嬅不再搖晃雙腿,她從油紙中取出一塊柿餅遞到清寧嘴邊,“甜甜的,吃了會笑。”
“姑姑牙口不好,你吃。”清寧將李嬅的手推回去,笑容苦澀。
大概是從竹林遇刺那一日起,清寧就用起了往年從來不需要的拐杖,而後臉色也跟著越來越不好。
尤其是近日,清寧的眼袋比以往多了些疲態。
這位老婦人肉眼可見地越發蒼老了。
看在眼裏,李嬅局促不安。
好巧不巧,正逢萬籟俱寂的冬日,景隨心動,一切的一切,都多了幾分悲傷的味道。
她與姑姑各有所謀,且她又不得不維持裝瘋賣傻的現狀。清寧遇到的麻煩,她不會都知曉,清寧做過的事,她更不會都知曉。
清寧待她這樣好,她理應為姑姑分憂解難,可有時,偏生是有心無力最讓人痛苦。
“嬅兒,姑姑自己與自己過不去這件事,也隻敢說給你聽,你的好處就是聽不懂,也不會記住。你知道嗎?六十大壽後的第二日,姑姑寫過一封信給沈浩。姑姑說,姑姑老了,想留你在身邊作伴,願意幫沈家一把。姑姑說,定要讓沈紅渠嫁進公主府,而非隻在外頭做外室,姑姑才有了理由,就說姑姑實在是看不慣那江振如此對你,不想你回去受氣,才能順利成章一直將你留在身邊。”
“姑姑還說,知道促成沈紅蕖與江振的婚事很難,更知道皇帝多半會反對。姑姑給沈浩出了主意,讓他先去找皇後的母家,再讓皇後的母親去勸說皇後,皇後說動李嵩,沈紅渠就能安安穩穩等著做新娘子。”
“謝氏是壅地來的,在晟京的基業比不得那些老世家,加之麗妃的母族看似連謝家也不如,可麗妃聖寵不衰,兒子也爭氣,與張相家的姑娘兩情相悅。拿準謝家的居安思危,借題發揮,姑姑信中如何教,那沈浩就照著如何說,她果然勸動了謝夫人。謝夫人進宮看望皇後,自然也是照著沈浩說的勸說皇後。”
“一來,若能幫皇帝除了那些頑固老臣,皇帝治國少了攔阻,自然也就念著皇後的好,不再冷落皇後。二來,除那些反對的老臣之時,若二皇子參與,立了大功,二皇子的太子之位自然也就穩了。”
“你說說,若你是皇後,你想不想得這兩樣好處?”
“柿餅好吃,吃了笑哈哈。”
清寧問李嬅話,李嬅享受著手裏的柿餅,那柿餅粘在她門牙上,她還咧嘴朝清寧笑,模樣分外滑稽。
清寧端起茶杯飲了一口清茶,牽過李嬅的手為她綰起衣袖,“你呀你,真是什麽也聽不懂。”
綰了衣袖,李嬅又拿起一塊柿餅吃起來,清寧繼續道:“這個李鵬也是糊塗,自毀前程。若姑姑敗了,他為李嵩立了功,將來坐上皇位,姑姑其實也不惱。隻要不是李嵩,李家的任何一個子孫坐上皇位,姑姑都不惱。有些事真是想都想不到,怎麽偏生他就做出這罔顧人倫的事情來。”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咬著柿餅,又重複起那兩個字來。
清寧道:“張相就是出了詔獄,也必然被貶,張家亂成一團,現在芷瑤也沒心思陪你玩,暫不想見,對你們都好。”
“懷疑你父皇之死的,大有人在,為沈家與江振的事,出來好幾個臣子反對,李嵩自己也心煩堂堂帝王賜個婚還要受阻,借機該貶的貶,若不是顧及你皇祖母,連司徒家也要遭殃。越是打壓,便越能激起逆反,早早選中的天子特使不是修德之人,南方又有郡縣地動山搖,民間流言四起,城郊那塊怪石頭的風波還在,近日的朝堂,可不太平。”
呂公年歲大了,他頭一個站出來反對,老匹夫覺著呂公話多,尋個什麽理由讓呂公離開晟京,李嬅並不覺得意外。
可是張相會入詔獄,李嬅屬實未曾料到。
李嵩為撇清自己與皇太女失蹤的關係、為彰顯賢德騙過天下人,登基後提拔大批皇太女的近臣,因此張芷瑤之父張敬遠才能做到中書令這一高位,成為張相。
一向標榜自己任人唯賢,不過因為張相說了幾句反對駙馬納妾的話,老匹夫便原形畢露嗎?
張相為人正直,堪當大用,老匹夫貶謫他還不過癮,定要拿他入詔獄?
張相入詔獄,張芷瑤呢?
李元對張芷瑤的心可是真的?
李元可會為了張芷瑤營救張相?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拿著雲片糕,笑嘻嘻將那兩個字重複了好幾遍,仿佛是覺著好玩一般,清寧慈愛地掐李嬅的半邊臉蛋,“張相入了詔獄,張芷瑤方才還求到姑姑麵前,可憐見的,小眼通紅。”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笑嘻嘻不斷重複著那個名字,她還想聽得再明白些。
“芷瑤說要來看你來著,我說她哭得那樣,到你麵前來,沒得嚇著你,就讓她回去。壽宴那晚,她為你抱不平,她這個姑娘是好的,你若是想見她,過些時候吧。”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將懷中貓兒抱給甘棠,跪在清寧麵前,雙手搖晃清寧的腿,急切地重複著那兩個字。
“哎喲,小祖宗,你就這麽喜歡張家姑娘?姑姑陪著你不是很好?”清寧將一塊雲片糕放到李嬅嘴邊,李嬅反常地搖搖頭,嘴裏仍是一直“芷瑤,芷瑤,芷瑤,芷瑤”地說著,雙手抱著清寧的左腿搖個不停。
“你呀,平日不給你吃,你要搶著吃,今兒送到嘴邊又不吃。”
清寧將雲片糕放回碟子裏,歎了一聲,與賈嬤嬤說道:“你領著這些小丫頭下去喝幾杯熱茶,這裏不必伺候了。”
“唯。”
賈嬤嬤明白老殿下想單獨與小殿下說話,便領著眾侍從離開暖閣。
“嬅兒,你先站起來,不然姑姑可不告訴你張家姑娘在哪兒。”屋內隻剩下姑侄二人,清寧抬抬手,做了個要李嬅起身的動作。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抱著清寧的大腿,仰麵與清寧對視,一雙大眼睛懵懵懂懂,如同不知世事的孩童。
“乖,起來,起來姑姑就安排清寧與你見麵。”清寧撫摸李嬅頭頂的柔順烏發,揚了揚下巴。
“神誌不清”的李嬅終於放開清寧的大腿,轉個身坐回清寧對麵,她如孩童一般往後挪身子,晃著雙腿自娛自樂。
清寧凝視掛在李嬅身側牆麵上的掛畫,心裏似結了一層白霜,天寒地凍,淒入骨髓。
畫上畫得是紅梅,那樣紅的花色,與鮮血有異曲同工之傷。
“嬅兒,你說奇不奇怪,姑姑明明早就知道會有這些事,姑姑明明早就知道會有犧牲,姑姑明明早就想好了,與李嵩意見相左的那班臣子若一再受到打壓,他們就會想到姑姑,姑姑便可順勢借他們奪權。事實也正如姑姑料想般發展,隻是,事情真的一樁樁應驗了,姑姑所得到的悲傷,遠遠大於高興。”
“不悲傷,不悲傷,姑姑要笑,姑姑要笑。”李嬅不再搖晃雙腿,她從油紙中取出一塊柿餅遞到清寧嘴邊,“甜甜的,吃了會笑。”
“姑姑牙口不好,你吃。”清寧將李嬅的手推回去,笑容苦澀。
大概是從竹林遇刺那一日起,清寧就用起了往年從來不需要的拐杖,而後臉色也跟著越來越不好。
尤其是近日,清寧的眼袋比以往多了些疲態。
這位老婦人肉眼可見地越發蒼老了。
看在眼裏,李嬅局促不安。
好巧不巧,正逢萬籟俱寂的冬日,景隨心動,一切的一切,都多了幾分悲傷的味道。
她與姑姑各有所謀,且她又不得不維持裝瘋賣傻的現狀。清寧遇到的麻煩,她不會都知曉,清寧做過的事,她更不會都知曉。
清寧待她這樣好,她理應為姑姑分憂解難,可有時,偏生是有心無力最讓人痛苦。
“嬅兒,姑姑自己與自己過不去這件事,也隻敢說給你聽,你的好處就是聽不懂,也不會記住。你知道嗎?六十大壽後的第二日,姑姑寫過一封信給沈浩。姑姑說,姑姑老了,想留你在身邊作伴,願意幫沈家一把。姑姑說,定要讓沈紅渠嫁進公主府,而非隻在外頭做外室,姑姑才有了理由,就說姑姑實在是看不慣那江振如此對你,不想你回去受氣,才能順利成章一直將你留在身邊。”
“姑姑還說,知道促成沈紅蕖與江振的婚事很難,更知道皇帝多半會反對。姑姑給沈浩出了主意,讓他先去找皇後的母家,再讓皇後的母親去勸說皇後,皇後說動李嵩,沈紅渠就能安安穩穩等著做新娘子。”
“謝氏是壅地來的,在晟京的基業比不得那些老世家,加之麗妃的母族看似連謝家也不如,可麗妃聖寵不衰,兒子也爭氣,與張相家的姑娘兩情相悅。拿準謝家的居安思危,借題發揮,姑姑信中如何教,那沈浩就照著如何說,她果然勸動了謝夫人。謝夫人進宮看望皇後,自然也是照著沈浩說的勸說皇後。”
“一來,若能幫皇帝除了那些頑固老臣,皇帝治國少了攔阻,自然也就念著皇後的好,不再冷落皇後。二來,除那些反對的老臣之時,若二皇子參與,立了大功,二皇子的太子之位自然也就穩了。”
“你說說,若你是皇後,你想不想得這兩樣好處?”
“柿餅好吃,吃了笑哈哈。”
清寧問李嬅話,李嬅享受著手裏的柿餅,那柿餅粘在她門牙上,她還咧嘴朝清寧笑,模樣分外滑稽。
清寧端起茶杯飲了一口清茶,牽過李嬅的手為她綰起衣袖,“你呀你,真是什麽也聽不懂。”
綰了衣袖,李嬅又拿起一塊柿餅吃起來,清寧繼續道:“這個李鵬也是糊塗,自毀前程。若姑姑敗了,他為李嵩立了功,將來坐上皇位,姑姑其實也不惱。隻要不是李嵩,李家的任何一個子孫坐上皇位,姑姑都不惱。有些事真是想都想不到,怎麽偏生他就做出這罔顧人倫的事情來。”
“芷瑤,芷瑤,芷瑤,芷瑤”李嬅咬著柿餅,又重複起那兩個字來。
清寧道:“張相就是出了詔獄,也必然被貶,張家亂成一團,現在芷瑤也沒心思陪你玩,暫不想見,對你們都好。”
“懷疑你父皇之死的,大有人在,為沈家與江振的事,出來好幾個臣子反對,李嵩自己也心煩堂堂帝王賜個婚還要受阻,借機該貶的貶,若不是顧及你皇祖母,連司徒家也要遭殃。越是打壓,便越能激起逆反,早早選中的天子特使不是修德之人,南方又有郡縣地動山搖,民間流言四起,城郊那塊怪石頭的風波還在,近日的朝堂,可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