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嫦與秦子城說了幾句話,林信也來到秦子城的住處。
林信囑咐秦子城明日去楊府謹慎行事、不要暴露還是林家小姐保鏢的事,而後,他便與林玉嫦說讓木羽好好歇息,莫耽誤明日作畫。
父女二人離開,秦子城翻身上房頂。
他此生算是離不開房頂了。
還是個少年人時,高興或不高興,他都喜歡坐在房頂上,或是呆呆坐著吹吹風,或是手裏拿壺酒,對月暢想,對月消愁。
而今早就是行過冠禮的人,不下雨的時候,他還是願意坐在房頂上,眺望夜色下的晟京城。
“叫咱們秦氏血流成河的,是她們李家!”
“她已嫁作他人婦,你給老子聽清楚!”
“她好與不好自有她丈夫關心,幹你何事!”
“木羽公子可是我夫妻二人的恩人,本駙馬定要準備厚禮答謝,”
“我家夫人身嬌體軟,誰也比不上。”
“你們懂什麽,那是本駙馬有本事。”
“我聽見有人說,那位公主受了駙馬的刺激,恢複神智了,今日她還出現在武館。”
“還真是好奇,聽說那公主瘋了好些年了,也不知到底是什麽樣的刺激,能讓她一下子就好了。”
他無數次警告自己:除了關於為秦氏報仇的事,什麽都不要想。
奈何,越是要忘卻,越是躲不掉。
叔父燒了他為她畫的畫像,他告訴自己,他與她之間的一切早已是過眼雲煙,美好過,到了消散之時也不必挽留。
遊園會上,他滿心想著正事,故意讓日後需要接近的人注意到他,他心無雜念。
然而,接觸過楊覺新之子後,陪著林玉嫦在魚池邊閑逛,他一眼就認出長大的她。
他遠遠看見她從柳樹上摔下,他沒控製住自己,他衝上去接住她,後來他的丈夫來了,他告訴自己徹底該死心了,從此各不相幹。
那日去買紙筆,他遇見一個以冪籬遮蓋麵貌的神秘女子,那女子寫了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他想找到那女子問上幾句,如織人煙中卻再無那女子的身影。
就在他放棄尋找那女子時,他遇見了她的丈夫。他的丈夫喝得酩酊大醉,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些不堪入耳的話,他選擇逃開。
他像個遊魂一般毫無目的的行走於街巷間,他不斷告誡自己,那是人家夫妻間的事,他沒工夫為那些與他沒有一絲一縷關係的事自尋煩惱。
等到起伏的心緒平靜下來,他才返回林府,他說他迷了路,此事就此翻篇。
今日他收到楊家的拜帖,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接下來他所要做的便是從禦史大夫楊覺新查起,一一揪出所有害他父兄慘死的人,再一一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
他在京,叔父在野,裏應外合,先對付不起眼的小官員,再收拾皇族,李家殘忍殺戮他秦氏滿門在先,又從北至南派出幾波人手追殺他,他此生都將致力於做李氏皇族的掘墓之人。
哪知,林玉嫦簡單幾句話,再次擾亂他的心神。
那個駙馬究竟做了什麽事,讓她受到這樣大的刺激,使她突然清醒?
晟文宗駕崩後,繼承皇位的為什麽不是她這個皇太女,而是李嵩?
她真的是因為受不住父母相繼離去而神誌不清嗎?
這些年,她過得快樂嗎?
秦家出事之時,她在做些什麽?
她那時,也相信秦家謀反嗎?
他寫信為秦家陳情,為何她一封信都不回?
夜深人靜,秦子城跳下房頂,他必須好好睡一覺。
她清醒不清醒,也改變不了她是李家人的事實。
她清醒也好,不清醒也好,她也早與旁人結成夫妻。
他不能再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那些事隻會拖慢他前行的步伐。
已經平穩躺在床上,隻是,到後半夜,秦子城仍沒有半分睡意。
趕走他睡眠的,不再是關於那個人的事,而是北境的殺戮、鮮血。
秦家出事那年,春日的某一日,他與大哥正協助父親巡防,一個斥候稟報說看見一隊人馬朝安州而來,看著像是朝中來的。
他們父子三人在安州城門迎接,父親與為首的楊覺新是舊相識,楊覺新那時就是禦史大夫,時隔多年還是禦史大夫。
楊覺新帶著晟文宗的聖旨來到安州,隨行的除了士兵,便是禦史台與大理寺的人。
楊覺新說先前東宮太師奉命護送宮中賞賜前往北境勞軍,死裏逃生的小太監說安州要造反,大開殺戒,東宮太師喪命於北境。父親矢口否認,說對此事毫不知情,那楊覺新宣讀聖旨,聖旨大意,便是要禦史台與大理寺徹查此事。
父親與楊覺新、晟文宗是少年時的好友,父親放楊覺新一行人進安州,說身正不怕影子斜,願意協助禦史台與大理寺查案。
從朝中來的人就這麽在安州住下來,因年少時便有交情,父親還覺得客棧比不上威北侯府,怠慢楊覺新,邀楊覺新在威北侯府同住。
大哥曾私下勸過父親幾次,憂心有詐,父親卻與大哥意見相左,說晟文宗與楊覺新不會害他,說晟文宗派楊覺新到安州來,就是相信他是被人陷害,要還他清白。
楊覺新那人也處處表現得清廉大義,漸漸的,大哥也不再勸說,任由那些人在安州隨意行動,甚至許他們進軍中大營查案。
安州所有人都無比期盼著禦史台與大理寺的人還安州清白,後來禦史台與大理寺不僅發現父親治軍有方,還確確實實查清東宮太師根本就沒有來到安州境內,而是在來安州的路上遇害,連那些勞軍賞賜也是在來安州的路上被劫。
真相大白於天下,秦家人自是喜悅,楊覺新也說就知道威北侯是大晟國柱,回京後定會與晟文宗說明真相。
楊覺新提前整理好卷宗,三日後要東行返回晟京,剩下的找出謀害東宮太師真正凶手的相關事宜,由大理寺全權接手。父親說最後一日要設宴為使團餞行,楊覺新答應了。
但,世事難料,餞行宴的前一日,出了一場意外。
楊覺新養著一條狼犬,據說楊覺新狩獵時受傷,是那狼犬與野狼搏鬥,救了楊覺新的性命,楊覺新很看重那狼犬,到北境來也帶著它。
楊覺新住在威北侯府,他的狼犬也隨他住在威北侯府。楊覺新忙公務時,狼犬一向由他的仆從牽著。
父親的書房從來不隨意許人進去,大多時候都關著門,門口還有守衛。那日清晨,兩個家仆如平日般進書房打掃,他們擦地時也不擰幹帕子,將地板擦的濕漉漉的,他們擦完地與守衛商量,說怕侯爺進去會滑倒,可否先開門讓風吹進去,等風吹幹地板再關門。
兩個守衛彼此商量一番,說開著風吹一會兒沒事,便允許了。
就在水汽蒸發殆盡,兩個守衛準備關好書房的門時,楊覺新的仆人牽著狼犬走向書房,那仆人自述他遛狼犬不慎迷了路,又問守衛何處有茅房,他腹痛得厲害,守衛為他指了路,他竟將牽狼犬的繩子交給守衛,說他上茅房不便照看狼犬,他去去就回。
繩子已在手上,上茅房的人也跑沒了影,守衛便也隻有先看著狼犬。
不承想,牽狼犬的身子很快就斷了,周遭開著門的屋舍隻有書房,書房又離狼犬近,狼犬跑進了書房。
那是與狼搏鬥過的狼犬,兩個守衛怕死,根本不敢靠近,他們在門口喊了多遍,狼犬並不出來,實在沒辦法,他們叫來其他守衛,趕緊去尋那上茅廁的人。
負責溜狼犬的人被侯府其他守衛從茅房抓回來,連他也喊不出狼犬,事情驚動楊覺新,他親自走進書房,狼犬才跟著他出來。
原來,書櫃最底下那層有一塊牛骨,那一層有個櫃門,狼犬正因那牛骨才賴在書房內不出來,狼犬打開櫃門,翻出牛骨啃個不停。
這是個陷阱,狼犬還從角落裏叼出一卷畫軸,那畫軸與牛骨本不應當出現在父親的書房裏,因進門後還要拐個彎才是擺放書櫃與書案的地方,兩個守衛又一向被告知不許偷窺,因此賊人才有了可乘之機。
那卷畫軸上畫的,是父親的肖像,畫上的父親穿著繡有九隻五爪金龍的龍袍,楊覺新拿起那畫軸,立即就要返京麵聖。
這是天大的誤會,當時父親下令全軍戒嚴,不許放走一個朝中來的人,父親堅決不承認那畫像與秦家有關,逼著使團還他清白。
又過了一段時日,抓住相關人等嚴加拷打,盤問出畫軸與牛骨是擦地的一個家仆放進去的,狼犬的繩子也是遛狼犬那人事先割過的,他們又咬出指使他們做這些事的事禦史台的一個官員,那個官員被逮捕後,便結了案,楊覺新重新相信父親,他說回京會為父親陳情。
這一回,楊覺新要帶著使團離開,父親不再攔阻,使團安然離開安州。
使團離開,虛驚一場,安州一切恢複如初,但過了一段平靜日子後,斥候又看見晟京的人來了。
這一次,為首的不是楊覺新,而是翰林承旨。
這一次,北闕襲擾邊境,他與大哥都不在安州。
那翰林承旨帶來晟文宗的旨意與一杯毒酒,消息傳到他們兄弟二人身邊時,父親已飲下毒酒,決然辭世。
楊覺新回京後,晟文宗不相信一起長大的兄弟,不相信他們的父親,晟文宗要父親飲下毒酒自證清白,而父親為了保全家人,在他們兄弟幾人毫不知情之時飲下禦賜毒酒,結束了英雄的一生。
父親以死自證清白,晟文宗還是不相信秦家,從禦史台選了一個監軍出來。
那監軍橫行霸道,手越伸越長,在練兵與布防的事上胡亂指點,他年輕氣盛與監軍爭吵,大哥勸他不能讓父親白死。
大哥說父親最大的心願便是北境安寧,他們要繼承父親的遺誌,守護北境的百姓。
他們兄弟二人一直隱忍著,父親的喪禮後,他們仍然堅守在北境,短暫收兵的北闕遊牧部落卷土重來,他鎮守安州,大哥則帶兵出征。
後來,一向用兵如神、有父親遺風的大哥也失了手,在珞兮山穀中埋伏慘死。
再後來,接替大哥的二叔用兵失利,秦家又被誣告為與敵軍串通……
林信囑咐秦子城明日去楊府謹慎行事、不要暴露還是林家小姐保鏢的事,而後,他便與林玉嫦說讓木羽好好歇息,莫耽誤明日作畫。
父女二人離開,秦子城翻身上房頂。
他此生算是離不開房頂了。
還是個少年人時,高興或不高興,他都喜歡坐在房頂上,或是呆呆坐著吹吹風,或是手裏拿壺酒,對月暢想,對月消愁。
而今早就是行過冠禮的人,不下雨的時候,他還是願意坐在房頂上,眺望夜色下的晟京城。
“叫咱們秦氏血流成河的,是她們李家!”
“她已嫁作他人婦,你給老子聽清楚!”
“她好與不好自有她丈夫關心,幹你何事!”
“木羽公子可是我夫妻二人的恩人,本駙馬定要準備厚禮答謝,”
“我家夫人身嬌體軟,誰也比不上。”
“你們懂什麽,那是本駙馬有本事。”
“我聽見有人說,那位公主受了駙馬的刺激,恢複神智了,今日她還出現在武館。”
“還真是好奇,聽說那公主瘋了好些年了,也不知到底是什麽樣的刺激,能讓她一下子就好了。”
他無數次警告自己:除了關於為秦氏報仇的事,什麽都不要想。
奈何,越是要忘卻,越是躲不掉。
叔父燒了他為她畫的畫像,他告訴自己,他與她之間的一切早已是過眼雲煙,美好過,到了消散之時也不必挽留。
遊園會上,他滿心想著正事,故意讓日後需要接近的人注意到他,他心無雜念。
然而,接觸過楊覺新之子後,陪著林玉嫦在魚池邊閑逛,他一眼就認出長大的她。
他遠遠看見她從柳樹上摔下,他沒控製住自己,他衝上去接住她,後來他的丈夫來了,他告訴自己徹底該死心了,從此各不相幹。
那日去買紙筆,他遇見一個以冪籬遮蓋麵貌的神秘女子,那女子寫了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他想找到那女子問上幾句,如織人煙中卻再無那女子的身影。
就在他放棄尋找那女子時,他遇見了她的丈夫。他的丈夫喝得酩酊大醉,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些不堪入耳的話,他選擇逃開。
他像個遊魂一般毫無目的的行走於街巷間,他不斷告誡自己,那是人家夫妻間的事,他沒工夫為那些與他沒有一絲一縷關係的事自尋煩惱。
等到起伏的心緒平靜下來,他才返回林府,他說他迷了路,此事就此翻篇。
今日他收到楊家的拜帖,一切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接下來他所要做的便是從禦史大夫楊覺新查起,一一揪出所有害他父兄慘死的人,再一一讓他們付出應有代價。
他在京,叔父在野,裏應外合,先對付不起眼的小官員,再收拾皇族,李家殘忍殺戮他秦氏滿門在先,又從北至南派出幾波人手追殺他,他此生都將致力於做李氏皇族的掘墓之人。
哪知,林玉嫦簡單幾句話,再次擾亂他的心神。
那個駙馬究竟做了什麽事,讓她受到這樣大的刺激,使她突然清醒?
晟文宗駕崩後,繼承皇位的為什麽不是她這個皇太女,而是李嵩?
她真的是因為受不住父母相繼離去而神誌不清嗎?
這些年,她過得快樂嗎?
秦家出事之時,她在做些什麽?
她那時,也相信秦家謀反嗎?
他寫信為秦家陳情,為何她一封信都不回?
夜深人靜,秦子城跳下房頂,他必須好好睡一覺。
她清醒不清醒,也改變不了她是李家人的事實。
她清醒也好,不清醒也好,她也早與旁人結成夫妻。
他不能再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那些事隻會拖慢他前行的步伐。
已經平穩躺在床上,隻是,到後半夜,秦子城仍沒有半分睡意。
趕走他睡眠的,不再是關於那個人的事,而是北境的殺戮、鮮血。
秦家出事那年,春日的某一日,他與大哥正協助父親巡防,一個斥候稟報說看見一隊人馬朝安州而來,看著像是朝中來的。
他們父子三人在安州城門迎接,父親與為首的楊覺新是舊相識,楊覺新那時就是禦史大夫,時隔多年還是禦史大夫。
楊覺新帶著晟文宗的聖旨來到安州,隨行的除了士兵,便是禦史台與大理寺的人。
楊覺新說先前東宮太師奉命護送宮中賞賜前往北境勞軍,死裏逃生的小太監說安州要造反,大開殺戒,東宮太師喪命於北境。父親矢口否認,說對此事毫不知情,那楊覺新宣讀聖旨,聖旨大意,便是要禦史台與大理寺徹查此事。
父親與楊覺新、晟文宗是少年時的好友,父親放楊覺新一行人進安州,說身正不怕影子斜,願意協助禦史台與大理寺查案。
從朝中來的人就這麽在安州住下來,因年少時便有交情,父親還覺得客棧比不上威北侯府,怠慢楊覺新,邀楊覺新在威北侯府同住。
大哥曾私下勸過父親幾次,憂心有詐,父親卻與大哥意見相左,說晟文宗與楊覺新不會害他,說晟文宗派楊覺新到安州來,就是相信他是被人陷害,要還他清白。
楊覺新那人也處處表現得清廉大義,漸漸的,大哥也不再勸說,任由那些人在安州隨意行動,甚至許他們進軍中大營查案。
安州所有人都無比期盼著禦史台與大理寺的人還安州清白,後來禦史台與大理寺不僅發現父親治軍有方,還確確實實查清東宮太師根本就沒有來到安州境內,而是在來安州的路上遇害,連那些勞軍賞賜也是在來安州的路上被劫。
真相大白於天下,秦家人自是喜悅,楊覺新也說就知道威北侯是大晟國柱,回京後定會與晟文宗說明真相。
楊覺新提前整理好卷宗,三日後要東行返回晟京,剩下的找出謀害東宮太師真正凶手的相關事宜,由大理寺全權接手。父親說最後一日要設宴為使團餞行,楊覺新答應了。
但,世事難料,餞行宴的前一日,出了一場意外。
楊覺新養著一條狼犬,據說楊覺新狩獵時受傷,是那狼犬與野狼搏鬥,救了楊覺新的性命,楊覺新很看重那狼犬,到北境來也帶著它。
楊覺新住在威北侯府,他的狼犬也隨他住在威北侯府。楊覺新忙公務時,狼犬一向由他的仆從牽著。
父親的書房從來不隨意許人進去,大多時候都關著門,門口還有守衛。那日清晨,兩個家仆如平日般進書房打掃,他們擦地時也不擰幹帕子,將地板擦的濕漉漉的,他們擦完地與守衛商量,說怕侯爺進去會滑倒,可否先開門讓風吹進去,等風吹幹地板再關門。
兩個守衛彼此商量一番,說開著風吹一會兒沒事,便允許了。
就在水汽蒸發殆盡,兩個守衛準備關好書房的門時,楊覺新的仆人牽著狼犬走向書房,那仆人自述他遛狼犬不慎迷了路,又問守衛何處有茅房,他腹痛得厲害,守衛為他指了路,他竟將牽狼犬的繩子交給守衛,說他上茅房不便照看狼犬,他去去就回。
繩子已在手上,上茅房的人也跑沒了影,守衛便也隻有先看著狼犬。
不承想,牽狼犬的身子很快就斷了,周遭開著門的屋舍隻有書房,書房又離狼犬近,狼犬跑進了書房。
那是與狼搏鬥過的狼犬,兩個守衛怕死,根本不敢靠近,他們在門口喊了多遍,狼犬並不出來,實在沒辦法,他們叫來其他守衛,趕緊去尋那上茅廁的人。
負責溜狼犬的人被侯府其他守衛從茅房抓回來,連他也喊不出狼犬,事情驚動楊覺新,他親自走進書房,狼犬才跟著他出來。
原來,書櫃最底下那層有一塊牛骨,那一層有個櫃門,狼犬正因那牛骨才賴在書房內不出來,狼犬打開櫃門,翻出牛骨啃個不停。
這是個陷阱,狼犬還從角落裏叼出一卷畫軸,那畫軸與牛骨本不應當出現在父親的書房裏,因進門後還要拐個彎才是擺放書櫃與書案的地方,兩個守衛又一向被告知不許偷窺,因此賊人才有了可乘之機。
那卷畫軸上畫的,是父親的肖像,畫上的父親穿著繡有九隻五爪金龍的龍袍,楊覺新拿起那畫軸,立即就要返京麵聖。
這是天大的誤會,當時父親下令全軍戒嚴,不許放走一個朝中來的人,父親堅決不承認那畫像與秦家有關,逼著使團還他清白。
又過了一段時日,抓住相關人等嚴加拷打,盤問出畫軸與牛骨是擦地的一個家仆放進去的,狼犬的繩子也是遛狼犬那人事先割過的,他們又咬出指使他們做這些事的事禦史台的一個官員,那個官員被逮捕後,便結了案,楊覺新重新相信父親,他說回京會為父親陳情。
這一回,楊覺新要帶著使團離開,父親不再攔阻,使團安然離開安州。
使團離開,虛驚一場,安州一切恢複如初,但過了一段平靜日子後,斥候又看見晟京的人來了。
這一次,為首的不是楊覺新,而是翰林承旨。
這一次,北闕襲擾邊境,他與大哥都不在安州。
那翰林承旨帶來晟文宗的旨意與一杯毒酒,消息傳到他們兄弟二人身邊時,父親已飲下毒酒,決然辭世。
楊覺新回京後,晟文宗不相信一起長大的兄弟,不相信他們的父親,晟文宗要父親飲下毒酒自證清白,而父親為了保全家人,在他們兄弟幾人毫不知情之時飲下禦賜毒酒,結束了英雄的一生。
父親以死自證清白,晟文宗還是不相信秦家,從禦史台選了一個監軍出來。
那監軍橫行霸道,手越伸越長,在練兵與布防的事上胡亂指點,他年輕氣盛與監軍爭吵,大哥勸他不能讓父親白死。
大哥說父親最大的心願便是北境安寧,他們要繼承父親的遺誌,守護北境的百姓。
他們兄弟二人一直隱忍著,父親的喪禮後,他們仍然堅守在北境,短暫收兵的北闕遊牧部落卷土重來,他鎮守安州,大哥則帶兵出征。
後來,一向用兵如神、有父親遺風的大哥也失了手,在珞兮山穀中埋伏慘死。
再後來,接替大哥的二叔用兵失利,秦家又被誣告為與敵軍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