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呼嘯,一路西行,先過滎陽,楚漢相爭之地;然後經鞏義,杜甫出生之地;再走偃師,夏朝建都之所,華夏第一王都;途徑洛陽龍門,雷振東打敗武幽蘭的地方;過澠池,秦趙會盟之地,戰國大魔王在此為趙王擊缶;然後就到了smx,又稱‘崤函’,境內有一段有名的崤函古道。
黃河出龍門峽穀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成了這條古道北邊的一條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嶺自華山、亞武山向東高峻崇險的餘脈小秦嶺,不可逾越。
在這河與山之間,是海拔較高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衝蝕,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衝溝,難以逾越。
隻有黃河南岸的一級台地,地勢平緩,狹窄修長,這裏形成了一條天然的交通要道,即為崤函古道。
此道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通衢咽喉,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必經之地,連通豫、秦、晉三個文明核心區,三地交流往來不斷,華夏文明始得昌大。
也正因此,崤函之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火紛飛數千年不止。
西周時期,即東置函穀關,是中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老子在此著《道德經》留芳青史。及至漢末,又西置潼關,鎖鑰關中,常駐重兵。
曆史上,函穀關大戰十三次,潼關大戰四十五次,小戰不計其數,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
春秋時期,秦晉在此鏖兵。崤之戰,晉大獲全勝,遂稱霸中原,秦東出之路受扼,秦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
戰國之時,六國數次合縱,‘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據函穀天險而守,戰勝則東出掠地,不利則據關自守,六國徒呼奈何,淪為俎上魚肉。
秦漢之交,劉邦先入關中,本欲據函穀關自守,結果為項羽攻破,不得不親至鴻門請罪。後來平定天下,因崤函之固,定都關中,營造長安,最後開漢四百年之基業。
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雖被殺得割須棄袍,狼狽而逃(演義),然而終定關中,統一北方,成就魏業。
至於兩晉南北朝時,戰亂頻繁,潼關得失更是關乎王朝興衰,得之則勢大,失之則敗亡不遠。
唐中安史之亂,唐將哥舒翰統兵20萬鎮守潼關,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迫使哥舒翰出關作戰,結果被安祿山所敗。安祿山占據潼關,而後西進,唐玄宗倉皇西逃,長安失守,賊勢因此做大,遷延日久,唐朝自此由盛轉衰。
大詩人杜甫曾夜宿於此,目睹官兵抓丁、民不聊生、士卒苦於戰、百姓苦於征的淒慘景象,感慨萬千,遂作‘三吏三別’,乃是彼時山河破碎、人民塗炭的真實寫照,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困苦,表達了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無限同情。
其中《潼關吏》一詩單講哥舒翰兵敗潼關之事,以警後人。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隻可惜後人哀之而不鑒之,唐末黃巢起義軍由洛陽進發,繞道‘禁溝’,奪取潼關,攻占長安,唐朝受此重擊,不久之後便滅亡。
宋代“靖康之變”後,潼關為金所得。金朝後來為蒙古軍隊逼迫,遷都汴京,據黃河潼關自守,兵力完全集中潼關附近。蒙古軍難以攻破潼關,不得不借道宋境,最終滅金。
元末,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
近代以來,崤函之間仍舊戰火不斷,無數中華兒女在此浴血奮戰,抵禦外侮,人民軍隊亦轉戰於潼關河洛之間,尋求全中國的解放。
一個小小的地方,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戰爭史。
到如今,天下平定,河山安寧,百姓安居樂業,再不聞金鼓之聲。天塹也變為通途,由東都洛陽至西京長安,隻需一個小時路程。
到今日,這個戰火紛飛的古戰場,終於得以安靜下來,靜臥在黃河之側,任今人憑吊。
元代張養浩有《山坡羊·潼關懷古》一曲: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黃河出龍門峽穀後,由北向南,到今風陵渡口,南遇秦嶺峻峰,北堵中條山脈,不得不在此拐彎向東,在兩山之間滔滔東去,成了這條古道北邊的一條天然屏障。其南,是秦嶺自華山、亞武山向東高峻崇險的餘脈小秦嶺,不可逾越。
在這河與山之間,是海拔較高的黃土高原,長年的雨水衝蝕,形成了一道道陡深的衝溝,難以逾越。
隻有黃河南岸的一級台地,地勢平緩,狹窄修長,這裏形成了一條天然的交通要道,即為崤函古道。
此道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通衢咽喉,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必經之地,連通豫、秦、晉三個文明核心區,三地交流往來不斷,華夏文明始得昌大。
也正因此,崤函之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火紛飛數千年不止。
西周時期,即東置函穀關,是中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老子在此著《道德經》留芳青史。及至漢末,又西置潼關,鎖鑰關中,常駐重兵。
曆史上,函穀關大戰十三次,潼關大戰四十五次,小戰不計其數,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但史家無不注意到,正是在這個古戰場,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
春秋時期,秦晉在此鏖兵。崤之戰,晉大獲全勝,遂稱霸中原,秦東出之路受扼,秦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
戰國之時,六國數次合縱,‘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據函穀天險而守,戰勝則東出掠地,不利則據關自守,六國徒呼奈何,淪為俎上魚肉。
秦漢之交,劉邦先入關中,本欲據函穀關自守,結果為項羽攻破,不得不親至鴻門請罪。後來平定天下,因崤函之固,定都關中,營造長安,最後開漢四百年之基業。
東漢末年,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雖被殺得割須棄袍,狼狽而逃(演義),然而終定關中,統一北方,成就魏業。
至於兩晉南北朝時,戰亂頻繁,潼關得失更是關乎王朝興衰,得之則勢大,失之則敗亡不遠。
唐中安史之亂,唐將哥舒翰統兵20萬鎮守潼關,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迫使哥舒翰出關作戰,結果被安祿山所敗。安祿山占據潼關,而後西進,唐玄宗倉皇西逃,長安失守,賊勢因此做大,遷延日久,唐朝自此由盛轉衰。
大詩人杜甫曾夜宿於此,目睹官兵抓丁、民不聊生、士卒苦於戰、百姓苦於征的淒慘景象,感慨萬千,遂作‘三吏三別’,乃是彼時山河破碎、人民塗炭的真實寫照,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困苦,表達了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無限同情。
其中《潼關吏》一詩單講哥舒翰兵敗潼關之事,以警後人。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隻可惜後人哀之而不鑒之,唐末黃巢起義軍由洛陽進發,繞道‘禁溝’,奪取潼關,攻占長安,唐朝受此重擊,不久之後便滅亡。
宋代“靖康之變”後,潼關為金所得。金朝後來為蒙古軍隊逼迫,遷都汴京,據黃河潼關自守,兵力完全集中潼關附近。蒙古軍難以攻破潼關,不得不借道宋境,最終滅金。
元末,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
近代以來,崤函之間仍舊戰火不斷,無數中華兒女在此浴血奮戰,抵禦外侮,人民軍隊亦轉戰於潼關河洛之間,尋求全中國的解放。
一個小小的地方,記錄了一個民族的戰爭史。
到如今,天下平定,河山安寧,百姓安居樂業,再不聞金鼓之聲。天塹也變為通途,由東都洛陽至西京長安,隻需一個小時路程。
到今日,這個戰火紛飛的古戰場,終於得以安靜下來,靜臥在黃河之側,任今人憑吊。
元代張養浩有《山坡羊·潼關懷古》一曲: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