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討論很快戛然而止,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緊張激烈的棋局中來。
石岩楓兵五進一,急進中兵。
蔡東海不敢頭鐵,士4進5,老老實實的補士加厚中路。
他就算是西楚真霸王,老將也隻有一條命,烏江自刎後絕不可能再活轉來。
石岩楓兵五再進一,強行渡河。
蔡東海不管,反正我中路補厚了,夠膽你就繼續往下衝,他炮9平7,平邊炮打過河車,準備展開反擊。
石岩楓車三平四,暫避炮火。
蔡東海卒7進1,送卒過河,用意在於打薄紅方的三路線(紅右),讓7路炮發揮威力,同時馬7進8,外馬盤河踩過河車沒了蹩腳,是個先手。
石岩楓不進三兵吃卒,這樣太緩,與他急進中兵的本意不符,直接馬三進五,躍馬盤頭,繼續向前催派子力。
蔡東海卒7再進1,吃兵。
石岩楓馬五進六,躍馬過河,加入前線戰場。
這是急進中兵最經典的套路,紅方集中右翼的車馬炮三子,在中路發起強攻,黑方亦集中火力,在紅方三路線展開反擊,雙方打的都是速戰速決的閃電戰,甚至一半子力都還待在家裏,未做充分動員,圖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
《孫子兵法》雲: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承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聞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貴勝,不貴久。
孫子‘兵貴神速’的戰略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戰檢驗,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曆久彌新。
怪不得激戰正酣的某戰場上都能找到這本書,那場戰爭本來就是對這本兵書這段話最好的注解,而交戰雙方的結局,無疑也已經明明白白的寫在書上了。
象棋開局中,急進中兵可謂貫徹這個思想最積極最徹底的了。
紅方進攻的主力是中炮加過河車,中兵則更像一個號角,一旦渡河,就吹響了進攻的衝鋒號,拋棄防守,所有能調動的子力全部向前,務求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擒王殺將。
而黑方也沒有任何退路可言,隻能是以攻代守,舍命一搏,至於鹿死誰手,那就各憑本事了。
這個開局是如此的激進,以至於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是以許多棋手在選擇這個開局時總是慎之又慎,不是關鍵時刻,絕不輕易用之。
說回棋局,石岩楓馬五進六,過河參戰,第一腳就踩住了黑方的3路正馬。
蔡東海在這裏停住了,現在到了布局分水嶺,他要好好思考一下的。
黑方的選擇有很多,最常走的是車8進8,進車疾點下二路棄馬,展開強力反擊;還有象3進5,補中象棄馬,這是為了開動1路車;當然還有更頭鐵的,卒5進1,把中兵挑了,同樣是棄馬。
這些棄馬的走法,蔡東海一個都沒選,他想了很久,最後馬3退4,貼將保馬。
這步棋無疑是慫了,放在以前他絕對不會這麽選擇,但是現在,他進步了。
當初打敗嶽山的那盤棋,他獲益匪淺,就像捅破了一層窗戶紙,讓他開始從一個更高更全麵的角度思考棋盤上的問題,至於棋藝是否因此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他就不知道了。
《孫子兵法》雲: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在他看來,這步退馬就是避其銳氣,以治待亂,以近待遠,以逸待勞,可謂治氣治心又治力,看你怎麽擊我的‘堂堂之陳’。
這步棋的確出乎石岩楓的意料之外,以前大家都是棄馬,怎麽到你這兒舍不得了呢?
當然,黑方保馬,紅方自然也有應法,而且更加犀利。
黑方原來是雙馬看中卒,現在一匹正馬臨陣脫逃,中卒危矣。
石岩楓兵五再進1,吃掉中卒,雄踞中路,顧盼八方,一時威風凜凜。
之所以這麽威風,是因為過河車就在旁邊給他撐腰,這叫做‘狐假虎威’,黑方隻有一匹7路正馬,光換個中兵太虧。
蔡東海幹脆不管,馬7進8,外馬盤河,馬既踩著過河車,7路炮還打著紅方三路底相。
這就是急進中兵裏黑方最主要最有力的反擊線路。
石岩楓車四平三,去而複返,既躲馬踩,又攔炮路,看似一舉兩得,沒想到黑方還有後手。
蔡東海炮2平7,左炮右移(紅方角度),重炮打車!
這步棋打車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在紅方三路線反攻的火力,黑方本來在紅方右翼囤積了車馬炮卒四個子力,火力已經夠強大了,如今又加上一門火炮,那真是如虎添翼,勢不可擋。
而這一切,又要歸功於黑方先前的馬3退4,回馬貼將,為2路炮在宮頂線的調動打通了道路。
石岩楓此時壓力山大,躲車是絕對不行的,黑方前炮打底相是一個將軍,然後再平炮甩邊,後麵的車馬炮一窩蜂全上來了,他在右翼隻有一個車,根本盯不住,猛虎也架不住群狼啊。
這就沒辦法了嗎?
在石岩楓看來不然,他是一個進攻型的棋手,既然守不住,幹脆不要守,死也要死在進攻的道路上,這也是急進中兵的戰略思想所在。
《孫子兵法》所言: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意思是軍爭有有利的一麵,也有危險的一麵。想要爭得製勝的先機,莫過於把迂回曲折的彎路變成捷徑,把不利的條件轉換為有利的條件。
有得必有失,良將善用之,而現在,正有一個天賜的良機。
蔡東海炮2平7,固然加強了在紅右翼的進攻火力,但是同時左翼的防禦也出現了巨大的破綻,空門了。
石岩楓馬六進八,準備跳馬臥槽,如果成功,一步成殺!
黑將被貼將馬堵住了出路,動彈不得,此時唯一能夠防守的,就隻有在下二路的後炮,因此它堅決不能擅離職守,縱使此時車在炮口,它也隻能幹看著不能發射。
蔡東海一看這個情況,那罪魁禍首是貼將馬呀,先前它立了大功,但是現在是絆腳石,得趕緊搬開。
他馬4進3,把貼將馬再跳出來,這樣紅馬臥槽,老將可以出來,如此後炮就解放了,又可以打車了。
難題又拋給了石岩楓,還是那句話,車不能躲,必須在前線死頂,擋住炮路。
既然如此,石岩楓幹脆以牙還牙,炮五平二,拆中炮到右路,對打黑車。
黑的8路車被紅炮打著,8路河口馬是炮架,但是它不能躲,得給7路的前炮生根,一旦跑了,紅過河車殺前炮,接著又捉馬捉後炮,逮著一窩,黑方的整個陣型一下就全跨了。
馬不能躲,那就躲車?
車8平9,倒車入庫,有點兒慫啊。
這和之前退馬的時候又不一樣了,那時候雙方交戰在即,子力還有調遣騰挪的空間,現在雙方是短兵相接,都刀對刀槍對槍的幹上了,此時躲車,相當於大將陣前逃竄,影響深遠。
大車可是黑方在紅方右翼展開反擊的絕對主力,沒了它的身影,黑方的兵力隻剩下雙炮馬卒,對戰紅方的車炮,一看就知道火力不足,根本攻不下來。
是以蔡東海不躲不避,7路後炮進2,先轟了紅車再說,用家裏車換過河車,這個交換怎麽看也不虧。
蔡東海先開炮了,石岩楓卻忍住了沒有發射,這時候打車,確實能得回失子,但是黑方下一步把7路宮頂線炮退到下二路,就守住了臥槽位,而紅方大車已丟,臥槽馬也上不去,攻勢就全沒了,這和他‘速戰速決’的戰略思想嚴重不符。
我是要跟你玩命的呀,誰跟你換車玩兒。
石岩楓斟酌了許久,最後決定孤注一擲,發起強攻,馬八進六,臥槽將軍。
蔡東海隻有將5平4,出將暫避。
這一下紅方炮打著車,臥槽馬抽著車,兩個車都在紅方嘴裏,但石岩楓硬是忍住了一個都沒吃。
他炮二平六,棄車不打,叫殺!
不要你的車,要你老將的命!
石岩楓這一步平炮,埋伏下兩個殺棋。
首先是中兵靠過來一將,前兵後炮,勢如破竹;其次是退炮,然後重炮叫殺,同樣勢不可擋。
臥槽馬配肋道炮,老將九宮無處逃。
行棋至此,黑方雙車俱在,但是老將已經命懸一線,氣若遊絲了,而雙方不過才走了十六個回合。
場下一時鴉雀無聲,觀眾們麵麵相覷,形勢發展得太快,他們都有些跟不上了。
“是我的錯覺嗎?怎麽感覺這盤棋不僅沒有殘局,連中局都沒有,開局沒走兩步就結束了?”
急進中兵,竟恐怖如斯!
石岩楓兵五進一,急進中兵。
蔡東海不敢頭鐵,士4進5,老老實實的補士加厚中路。
他就算是西楚真霸王,老將也隻有一條命,烏江自刎後絕不可能再活轉來。
石岩楓兵五再進一,強行渡河。
蔡東海不管,反正我中路補厚了,夠膽你就繼續往下衝,他炮9平7,平邊炮打過河車,準備展開反擊。
石岩楓車三平四,暫避炮火。
蔡東海卒7進1,送卒過河,用意在於打薄紅方的三路線(紅右),讓7路炮發揮威力,同時馬7進8,外馬盤河踩過河車沒了蹩腳,是個先手。
石岩楓不進三兵吃卒,這樣太緩,與他急進中兵的本意不符,直接馬三進五,躍馬盤頭,繼續向前催派子力。
蔡東海卒7再進1,吃兵。
石岩楓馬五進六,躍馬過河,加入前線戰場。
這是急進中兵最經典的套路,紅方集中右翼的車馬炮三子,在中路發起強攻,黑方亦集中火力,在紅方三路線展開反擊,雙方打的都是速戰速決的閃電戰,甚至一半子力都還待在家裏,未做充分動員,圖的就是一個兵貴神速。
《孫子兵法》雲: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承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聞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貴勝,不貴久。
孫子‘兵貴神速’的戰略思想,經過兩千多年的實戰檢驗,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曆久彌新。
怪不得激戰正酣的某戰場上都能找到這本書,那場戰爭本來就是對這本兵書這段話最好的注解,而交戰雙方的結局,無疑也已經明明白白的寫在書上了。
象棋開局中,急進中兵可謂貫徹這個思想最積極最徹底的了。
紅方進攻的主力是中炮加過河車,中兵則更像一個號角,一旦渡河,就吹響了進攻的衝鋒號,拋棄防守,所有能調動的子力全部向前,務求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擒王殺將。
而黑方也沒有任何退路可言,隻能是以攻代守,舍命一搏,至於鹿死誰手,那就各憑本事了。
這個開局是如此的激進,以至於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是以許多棋手在選擇這個開局時總是慎之又慎,不是關鍵時刻,絕不輕易用之。
說回棋局,石岩楓馬五進六,過河參戰,第一腳就踩住了黑方的3路正馬。
蔡東海在這裏停住了,現在到了布局分水嶺,他要好好思考一下的。
黑方的選擇有很多,最常走的是車8進8,進車疾點下二路棄馬,展開強力反擊;還有象3進5,補中象棄馬,這是為了開動1路車;當然還有更頭鐵的,卒5進1,把中兵挑了,同樣是棄馬。
這些棄馬的走法,蔡東海一個都沒選,他想了很久,最後馬3退4,貼將保馬。
這步棋無疑是慫了,放在以前他絕對不會這麽選擇,但是現在,他進步了。
當初打敗嶽山的那盤棋,他獲益匪淺,就像捅破了一層窗戶紙,讓他開始從一個更高更全麵的角度思考棋盤上的問題,至於棋藝是否因此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他就不知道了。
《孫子兵法》雲: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在他看來,這步退馬就是避其銳氣,以治待亂,以近待遠,以逸待勞,可謂治氣治心又治力,看你怎麽擊我的‘堂堂之陳’。
這步棋的確出乎石岩楓的意料之外,以前大家都是棄馬,怎麽到你這兒舍不得了呢?
當然,黑方保馬,紅方自然也有應法,而且更加犀利。
黑方原來是雙馬看中卒,現在一匹正馬臨陣脫逃,中卒危矣。
石岩楓兵五再進1,吃掉中卒,雄踞中路,顧盼八方,一時威風凜凜。
之所以這麽威風,是因為過河車就在旁邊給他撐腰,這叫做‘狐假虎威’,黑方隻有一匹7路正馬,光換個中兵太虧。
蔡東海幹脆不管,馬7進8,外馬盤河,馬既踩著過河車,7路炮還打著紅方三路底相。
這就是急進中兵裏黑方最主要最有力的反擊線路。
石岩楓車四平三,去而複返,既躲馬踩,又攔炮路,看似一舉兩得,沒想到黑方還有後手。
蔡東海炮2平7,左炮右移(紅方角度),重炮打車!
這步棋打車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加強了在紅方三路線反攻的火力,黑方本來在紅方右翼囤積了車馬炮卒四個子力,火力已經夠強大了,如今又加上一門火炮,那真是如虎添翼,勢不可擋。
而這一切,又要歸功於黑方先前的馬3退4,回馬貼將,為2路炮在宮頂線的調動打通了道路。
石岩楓此時壓力山大,躲車是絕對不行的,黑方前炮打底相是一個將軍,然後再平炮甩邊,後麵的車馬炮一窩蜂全上來了,他在右翼隻有一個車,根本盯不住,猛虎也架不住群狼啊。
這就沒辦法了嗎?
在石岩楓看來不然,他是一個進攻型的棋手,既然守不住,幹脆不要守,死也要死在進攻的道路上,這也是急進中兵的戰略思想所在。
《孫子兵法》所言: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意思是軍爭有有利的一麵,也有危險的一麵。想要爭得製勝的先機,莫過於把迂回曲折的彎路變成捷徑,把不利的條件轉換為有利的條件。
有得必有失,良將善用之,而現在,正有一個天賜的良機。
蔡東海炮2平7,固然加強了在紅右翼的進攻火力,但是同時左翼的防禦也出現了巨大的破綻,空門了。
石岩楓馬六進八,準備跳馬臥槽,如果成功,一步成殺!
黑將被貼將馬堵住了出路,動彈不得,此時唯一能夠防守的,就隻有在下二路的後炮,因此它堅決不能擅離職守,縱使此時車在炮口,它也隻能幹看著不能發射。
蔡東海一看這個情況,那罪魁禍首是貼將馬呀,先前它立了大功,但是現在是絆腳石,得趕緊搬開。
他馬4進3,把貼將馬再跳出來,這樣紅馬臥槽,老將可以出來,如此後炮就解放了,又可以打車了。
難題又拋給了石岩楓,還是那句話,車不能躲,必須在前線死頂,擋住炮路。
既然如此,石岩楓幹脆以牙還牙,炮五平二,拆中炮到右路,對打黑車。
黑的8路車被紅炮打著,8路河口馬是炮架,但是它不能躲,得給7路的前炮生根,一旦跑了,紅過河車殺前炮,接著又捉馬捉後炮,逮著一窩,黑方的整個陣型一下就全跨了。
馬不能躲,那就躲車?
車8平9,倒車入庫,有點兒慫啊。
這和之前退馬的時候又不一樣了,那時候雙方交戰在即,子力還有調遣騰挪的空間,現在雙方是短兵相接,都刀對刀槍對槍的幹上了,此時躲車,相當於大將陣前逃竄,影響深遠。
大車可是黑方在紅方右翼展開反擊的絕對主力,沒了它的身影,黑方的兵力隻剩下雙炮馬卒,對戰紅方的車炮,一看就知道火力不足,根本攻不下來。
是以蔡東海不躲不避,7路後炮進2,先轟了紅車再說,用家裏車換過河車,這個交換怎麽看也不虧。
蔡東海先開炮了,石岩楓卻忍住了沒有發射,這時候打車,確實能得回失子,但是黑方下一步把7路宮頂線炮退到下二路,就守住了臥槽位,而紅方大車已丟,臥槽馬也上不去,攻勢就全沒了,這和他‘速戰速決’的戰略思想嚴重不符。
我是要跟你玩命的呀,誰跟你換車玩兒。
石岩楓斟酌了許久,最後決定孤注一擲,發起強攻,馬八進六,臥槽將軍。
蔡東海隻有將5平4,出將暫避。
這一下紅方炮打著車,臥槽馬抽著車,兩個車都在紅方嘴裏,但石岩楓硬是忍住了一個都沒吃。
他炮二平六,棄車不打,叫殺!
不要你的車,要你老將的命!
石岩楓這一步平炮,埋伏下兩個殺棋。
首先是中兵靠過來一將,前兵後炮,勢如破竹;其次是退炮,然後重炮叫殺,同樣勢不可擋。
臥槽馬配肋道炮,老將九宮無處逃。
行棋至此,黑方雙車俱在,但是老將已經命懸一線,氣若遊絲了,而雙方不過才走了十六個回合。
場下一時鴉雀無聲,觀眾們麵麵相覷,形勢發展得太快,他們都有些跟不上了。
“是我的錯覺嗎?怎麽感覺這盤棋不僅沒有殘局,連中局都沒有,開局沒走兩步就結束了?”
急進中兵,竟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