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國一番計較,最後決定從中路發起強攻。
兵五進一,衝中兵!
葉知秋趕緊士4進5,補上中士固防,現在黑方右側(紅左)是重兵雲集,攻擊火力強大,左側(紅右)則依靠背士象外加一個單車進行防守,中路雖隻有一匹馬守護中卒,但士象俱已補齊,整個防線可以說是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但孟建國偏不信邪,就要試一試它的成色,兵五再進一,強渡過河!
葉知秋置之不理,反正我中路已經補厚,你中兵有本事一路殺到宮城來,那我才服你,可你後頭有人嗎?
她卒1進1,挺邊卒(紅左),準備把1路邊車從邊路直接殺出來。
孟建國現在有些騎虎難下了,他原本的計劃是黑方進中卒吃兵,他再回馬踩中卒,借機調整馬位,現在看有些一廂情願了,人家壓根不理,你也沒轍。
“建國有些急躁了,先前攻龜背炮就沒有抓住要害,讓對手把陣型調整過來了,現在強攻占不到什麽便宜啊。這個小姑娘很有一套啊,不能急於求成,要想辦法慢慢的和她周旋。”
“隊長,建國總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嗎,他的詞典裏恐怕沒有‘周旋’這個詞兒啊。”
“唉,那這盤棋就懸了。”
果然,孟建國毫無退縮之意,兵五再進一,吃掉中卒,要硬來。
硬來葉知秋可不怕,她最擅長的就是防守反擊,陣型好像綿裏針,看上去軟綿綿的一團,沒什麽威脅,其實暗蓄殺機,敵人進攻的力量越大,本身露出的破綻就越多,她的反擊也就越發致命。
譬如此時,葉知秋馬3進5,踩掉中兵,2路炮(紅左)順勢反打紅車,奪一個絕對先手。
孟建國隻有車二退四,把右車撤回兵林。
這還沒完,葉知秋車1進3,把邊車(紅左)進至卒林,又暗暗叼住了紅方的三路過河馬(右),下一步準備馬5進4,躍馬過河,發動反擊的同時又先手捉馬。
孟建國炮八平六,平左炮占住左肋,和黑方的4路肋炮遙遙相對,迫使對手不敢跳馬。
葉知秋車9平7,把左橫車(在紅右側)也投入戰場,繼續攻擊紅方過河的三路馬。
孟建國炮五平三,拆中炮到三路線(紅右)上保住。
這幾個回合黑方的攻勢頓起,有如洶湧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紅方一時間左支右絀,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細究原因,還是紅方先前在中路發動攻勢過於勉強,中兵連走三步,最後換了一個原地的中卒,還讓黑方順利跳出中馬,明顯吃虧。
“這個棋不對,黑方調集雙車,是要組成陣勢圍攻紅方孤軍深入的單馬,建國應該趕緊想辦法把馬接應回來,兌掉也行,否則有被圍死的危險。”
“這樣建國總恐怕不會甘心啊,黑方的中象現在就在馬腳下,按他的脾氣,一旦發現有危險,很有可能要殺象強攻啊。”
“現在殺象為時尚早,他其它子力全在後方,沒有後續手段啊,要吃虧。”
“唉,現在就看建國總能不能沉住氣了。”
話音剛落,葉知秋車7進1(紅右),把車往前頂到宮頂線,進一步限製紅三路馬(右)的活動空間,其實就是在引誘紅方馬踩中象。
對手既然號稱‘殺象能手’,她自然要投其所好,對症下藥。
孟建國本來蠢蠢欲動,馬蹄子都揚起來了,最後察覺到情況不對,硬生生的勒住了馬韁,沒有踩進陷阱裏。
但是他也沒有按照王虎臣所講的想辦法接應窩心馬,而選擇車九平五,走窩心車,叼住黑方中馬。
葉知秋眼前瞬間一亮,感覺機會來了。
大哥,你前麵兩位隊友怎麽死的你不知道嗎?記吃不記打呀。
窩心馬不是好棋,窩心車不比它強多少!
針對這步明顯的‘壞手’,葉知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走出了一步絕妙的好棋——象5進7,飛龍在天!
這手棋可謂一石二鳥,精妙絕倫。
其一,蓋住紅方的三路過河馬(紅右),讓它徹底動彈不得,為後續圍剿創造了條件。
其二,就是為中炮騰出了位置。
對,她準備掛中炮!
讓你走窩心車,以為我中炮鎮不住你嗎?
到目前為止,葉知秋一直是內線運子,還沒有任何子力過河,但是犀利的反擊已經暗中準備就緒,一旦發動,就是雷霆萬鈞,勢不可擋,正如兵法所雲:始如處子,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這就是她的棋道!
孟建國感覺到棋有些難下了。
他現在有兩重困境,窩心車還在其次,當務之急是三路過河馬(右),黑方飛相軋馬,隔住了他三路炮的掩護,這匹馬現在直接在黑7路車的攻擊之下,一口就能被吃掉。
兩害相權取其輕,孟建國最後走了兵三進一(紅右),進兵過河吃象,先想辦法保證不丟子再說。
殺象能手終於殺象,然而卻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操起了屠刀,這還能有快樂嗎?
葉知秋馬5進7,跳馬踩掉紅過河的三兵,順勢跳到象位,虎據四方。
這手棋白賺了一個大先手,踩著紅方的二路兵林車(右)。
車肯定比馬大呀,孟建國隻有車二平五,先行逃開。
是的,中路又多了一個車。
為了防止黑方的象位馬一頭紮進來臥槽又掛角,孟建國隻能選擇把兵林車平著走,繼續守住兵林線,想把車平到肋道吧,又是馬腳,沒法子,隻有平到中路,走‘田’字,你總踩不到我了吧。
現在紅方中路有兩車一帥,可以說富得流油,一炮下去至少能幹掉一個大佐。
葉知秋十分想掛中炮,來一個串糖葫蘆,但是沒辦法,三路馬踩住中象位,掛不上,把她給恨得,先拿你開刀!
車1平6,又調了一個車過來,把三路馬死死別住,這回徹底動彈不得了。
關鍵這手棋還占住了紅方的右肋,下手棋馬都不用吃了,直接車7平6,雙車砍底士,絕殺!
窩心車的弊端此時徹底體現了出來,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要徹底的報銷。
孟建國隻有車五平八(左),先把窩心車逃開再說。
葉知秋炮4進2,進炮卒林,打馬!
孟建國連續落了幾步後手,根本騰不出步子來救援三路馬,葉知秋則趁機完成了兵力調動,集結了雙車一炮的強大兵力,同時以象頭馬堵住敵馬退路,完成了戰略包圍,紅方隻有一個三路炮獨力難支。
孟建國見事不可為,隻好炮六平五,還架中炮,補厚中路,相當於直接放棄救援。
葉知秋炮4平7,打馬得子。
孟建國炮三進三,為馬報仇。
葉知秋車7進1,打掃戰場。
雙方兌掉一炮,黑方以一個象的代價,白得一馬。
紅三路過河馬就像孟良崮上的整編74師,不知天時,孤軍深入,結果招致重兵圍攻,偏偏隊友還都不給力,光一個黃百韜拚死頂什麽用,李天霞幹什麽去了。
葉知秋經過一番巧妙運子,成功困死一馬,最終得子,堪稱困子戰術運用的典範。
困子是象棋中局、殘局常用的戰術,通過調動子力將對方子力圍困起來,使之與其他子力失去聯絡,或限製它發揮作用,或使之孤立無援,利於進行殲滅。
需要指出的是,困子本身就是一種戰術,能夠限製子力發揮作用就算成功,並不一定非要得子。
高明的困子戰術,能夠借助圍子的機會,從容的調動自己的子力,占據有利位置,即是最後沒有達成圍子的目的,仍可掌控局勢。
相反,如果為了困住或吃掉某一個子而大動幹戈,虛耗步數,又把自己的子力走到了非常不好的位置,那就是得子失先非上策。
因此困子前要精確計算,避免困而不死,造成子力和步數的浪費,困子後則要選擇時機消滅,以防逃脫,同時又要注意‘死子不急吃’,以免白白落於後手。
困子戰術最常見的目標就是馬,腿短不說,還有蹩馬腿的掣肘,遠不如車炮靈活,尤其是在開局未幾,雙方子力尚多的情況下,即使是大車也有被圍死的風險,何況區區一匹小馬呢。
當然,話雖如此,但要困住一匹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講究技巧。
困馬先要製馬,不能用車炮被動的去趕馬,而要根據它可選的落點,仔細的計算每一條可能逃走的路徑,而後調集兵力,預做攔截,如果中途出現變故,發現無法達成目標,則要及時止步,以免付出多餘的代價。
所謂車不立險地,馬不入邊陲,炮不輕發出,就是為了防止孤軍深入,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而給對手施展困子戰術的機會。
《孫子兵法》說: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當真是至理名言,也是本局此段攻防的最好注腳。
兵五進一,衝中兵!
葉知秋趕緊士4進5,補上中士固防,現在黑方右側(紅左)是重兵雲集,攻擊火力強大,左側(紅右)則依靠背士象外加一個單車進行防守,中路雖隻有一匹馬守護中卒,但士象俱已補齊,整個防線可以說是銅牆鐵壁,固若金湯。
但孟建國偏不信邪,就要試一試它的成色,兵五再進一,強渡過河!
葉知秋置之不理,反正我中路已經補厚,你中兵有本事一路殺到宮城來,那我才服你,可你後頭有人嗎?
她卒1進1,挺邊卒(紅左),準備把1路邊車從邊路直接殺出來。
孟建國現在有些騎虎難下了,他原本的計劃是黑方進中卒吃兵,他再回馬踩中卒,借機調整馬位,現在看有些一廂情願了,人家壓根不理,你也沒轍。
“建國有些急躁了,先前攻龜背炮就沒有抓住要害,讓對手把陣型調整過來了,現在強攻占不到什麽便宜啊。這個小姑娘很有一套啊,不能急於求成,要想辦法慢慢的和她周旋。”
“隊長,建國總是什麽人你還不清楚嗎,他的詞典裏恐怕沒有‘周旋’這個詞兒啊。”
“唉,那這盤棋就懸了。”
果然,孟建國毫無退縮之意,兵五再進一,吃掉中卒,要硬來。
硬來葉知秋可不怕,她最擅長的就是防守反擊,陣型好像綿裏針,看上去軟綿綿的一團,沒什麽威脅,其實暗蓄殺機,敵人進攻的力量越大,本身露出的破綻就越多,她的反擊也就越發致命。
譬如此時,葉知秋馬3進5,踩掉中兵,2路炮(紅左)順勢反打紅車,奪一個絕對先手。
孟建國隻有車二退四,把右車撤回兵林。
這還沒完,葉知秋車1進3,把邊車(紅左)進至卒林,又暗暗叼住了紅方的三路過河馬(右),下一步準備馬5進4,躍馬過河,發動反擊的同時又先手捉馬。
孟建國炮八平六,平左炮占住左肋,和黑方的4路肋炮遙遙相對,迫使對手不敢跳馬。
葉知秋車9平7,把左橫車(在紅右側)也投入戰場,繼續攻擊紅方過河的三路馬。
孟建國炮五平三,拆中炮到三路線(紅右)上保住。
這幾個回合黑方的攻勢頓起,有如洶湧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紅方一時間左支右絀,隻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
細究原因,還是紅方先前在中路發動攻勢過於勉強,中兵連走三步,最後換了一個原地的中卒,還讓黑方順利跳出中馬,明顯吃虧。
“這個棋不對,黑方調集雙車,是要組成陣勢圍攻紅方孤軍深入的單馬,建國應該趕緊想辦法把馬接應回來,兌掉也行,否則有被圍死的危險。”
“這樣建國總恐怕不會甘心啊,黑方的中象現在就在馬腳下,按他的脾氣,一旦發現有危險,很有可能要殺象強攻啊。”
“現在殺象為時尚早,他其它子力全在後方,沒有後續手段啊,要吃虧。”
“唉,現在就看建國總能不能沉住氣了。”
話音剛落,葉知秋車7進1(紅右),把車往前頂到宮頂線,進一步限製紅三路馬(右)的活動空間,其實就是在引誘紅方馬踩中象。
對手既然號稱‘殺象能手’,她自然要投其所好,對症下藥。
孟建國本來蠢蠢欲動,馬蹄子都揚起來了,最後察覺到情況不對,硬生生的勒住了馬韁,沒有踩進陷阱裏。
但是他也沒有按照王虎臣所講的想辦法接應窩心馬,而選擇車九平五,走窩心車,叼住黑方中馬。
葉知秋眼前瞬間一亮,感覺機會來了。
大哥,你前麵兩位隊友怎麽死的你不知道嗎?記吃不記打呀。
窩心馬不是好棋,窩心車不比它強多少!
針對這步明顯的‘壞手’,葉知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後走出了一步絕妙的好棋——象5進7,飛龍在天!
這手棋可謂一石二鳥,精妙絕倫。
其一,蓋住紅方的三路過河馬(紅右),讓它徹底動彈不得,為後續圍剿創造了條件。
其二,就是為中炮騰出了位置。
對,她準備掛中炮!
讓你走窩心車,以為我中炮鎮不住你嗎?
到目前為止,葉知秋一直是內線運子,還沒有任何子力過河,但是犀利的反擊已經暗中準備就緒,一旦發動,就是雷霆萬鈞,勢不可擋,正如兵法所雲:始如處子,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這就是她的棋道!
孟建國感覺到棋有些難下了。
他現在有兩重困境,窩心車還在其次,當務之急是三路過河馬(右),黑方飛相軋馬,隔住了他三路炮的掩護,這匹馬現在直接在黑7路車的攻擊之下,一口就能被吃掉。
兩害相權取其輕,孟建國最後走了兵三進一(紅右),進兵過河吃象,先想辦法保證不丟子再說。
殺象能手終於殺象,然而卻是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操起了屠刀,這還能有快樂嗎?
葉知秋馬5進7,跳馬踩掉紅過河的三兵,順勢跳到象位,虎據四方。
這手棋白賺了一個大先手,踩著紅方的二路兵林車(右)。
車肯定比馬大呀,孟建國隻有車二平五,先行逃開。
是的,中路又多了一個車。
為了防止黑方的象位馬一頭紮進來臥槽又掛角,孟建國隻能選擇把兵林車平著走,繼續守住兵林線,想把車平到肋道吧,又是馬腳,沒法子,隻有平到中路,走‘田’字,你總踩不到我了吧。
現在紅方中路有兩車一帥,可以說富得流油,一炮下去至少能幹掉一個大佐。
葉知秋十分想掛中炮,來一個串糖葫蘆,但是沒辦法,三路馬踩住中象位,掛不上,把她給恨得,先拿你開刀!
車1平6,又調了一個車過來,把三路馬死死別住,這回徹底動彈不得了。
關鍵這手棋還占住了紅方的右肋,下手棋馬都不用吃了,直接車7平6,雙車砍底士,絕殺!
窩心車的弊端此時徹底體現了出來,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要徹底的報銷。
孟建國隻有車五平八(左),先把窩心車逃開再說。
葉知秋炮4進2,進炮卒林,打馬!
孟建國連續落了幾步後手,根本騰不出步子來救援三路馬,葉知秋則趁機完成了兵力調動,集結了雙車一炮的強大兵力,同時以象頭馬堵住敵馬退路,完成了戰略包圍,紅方隻有一個三路炮獨力難支。
孟建國見事不可為,隻好炮六平五,還架中炮,補厚中路,相當於直接放棄救援。
葉知秋炮4平7,打馬得子。
孟建國炮三進三,為馬報仇。
葉知秋車7進1,打掃戰場。
雙方兌掉一炮,黑方以一個象的代價,白得一馬。
紅三路過河馬就像孟良崮上的整編74師,不知天時,孤軍深入,結果招致重兵圍攻,偏偏隊友還都不給力,光一個黃百韜拚死頂什麽用,李天霞幹什麽去了。
葉知秋經過一番巧妙運子,成功困死一馬,最終得子,堪稱困子戰術運用的典範。
困子是象棋中局、殘局常用的戰術,通過調動子力將對方子力圍困起來,使之與其他子力失去聯絡,或限製它發揮作用,或使之孤立無援,利於進行殲滅。
需要指出的是,困子本身就是一種戰術,能夠限製子力發揮作用就算成功,並不一定非要得子。
高明的困子戰術,能夠借助圍子的機會,從容的調動自己的子力,占據有利位置,即是最後沒有達成圍子的目的,仍可掌控局勢。
相反,如果為了困住或吃掉某一個子而大動幹戈,虛耗步數,又把自己的子力走到了非常不好的位置,那就是得子失先非上策。
因此困子前要精確計算,避免困而不死,造成子力和步數的浪費,困子後則要選擇時機消滅,以防逃脫,同時又要注意‘死子不急吃’,以免白白落於後手。
困子戰術最常見的目標就是馬,腿短不說,還有蹩馬腿的掣肘,遠不如車炮靈活,尤其是在開局未幾,雙方子力尚多的情況下,即使是大車也有被圍死的風險,何況區區一匹小馬呢。
當然,話雖如此,但要困住一匹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講究技巧。
困馬先要製馬,不能用車炮被動的去趕馬,而要根據它可選的落點,仔細的計算每一條可能逃走的路徑,而後調集兵力,預做攔截,如果中途出現變故,發現無法達成目標,則要及時止步,以免付出多餘的代價。
所謂車不立險地,馬不入邊陲,炮不輕發出,就是為了防止孤軍深入,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而給對手施展困子戰術的機會。
《孫子兵法》說: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當真是至理名言,也是本局此段攻防的最好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