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道:“皇上說劉公子初到大明,又孤身一人,怕是有不少私事需要處理,因此允你過兩日,也即是初八再入職。至於上朝,可以從初十開始。”


    知道我初來乍到,才給兩三天時間緩衝?


    不愧是你呀老朱。


    不過讓他初十再上朝,倒也算不錯了。


    今日初五,也即是說他有三五天時間學習上朝的禮儀、規矩。


    想到這裏,劉寬便道,“趙中官,我對入職流程、上朝禮儀等都不了解,可否請陛下派人來教教我?”


    趙成含笑道,“此事皇上也想到了——這不,雜家此番過來,不僅帶來了劉公子的官服,還負責教導朝會禮儀、規矩。”


    “至於入職流程,待初八那日,劉公子去了工部,自會有人接引。”


    劉寬覺得“熟人”來教導朝會禮儀更好,便拱手道:“那就勞煩趙中官了。”


    “劉公子不必客氣,若無別的事,不如先試試官服?說起來,咱大明朝官員的官服,一般都是由朝廷給錢或給布,官員自己找人量體裁製。”


    “皇上念及劉公子在大明孤身一人,便讓皇後娘娘找人連夜給劉公子縫製了這幾套衣襪衫帽。”


    從趙成口中得知此事,劉寬雖不至於感動,卻也不禁暗歎,老朱對他確實挺上心的。


    接下來,上午、下午劉寬都在趙成的教導下學習朝會禮儀。


    晚飯後則帶著秋月、春蘭抄寫了一個多時辰的蒸汽機及煉鐵、煉鋼的相關資料,並思考下分割六部的事···


    轉眼過去兩日。


    到了八月初七。


    這天下午,劉寬午睡一會兒後,正在跟趙成學習朝會禮儀、規矩,卻又來了名宦官,傳達朱元璋的口諭,讓他速速進宮一趟。


    路上,劉寬嚐試從傳口諭的宦官口中套話,可惜這小宦官什麽也不知道。


    來到奉先殿。


    劉寬發現除了朱元璋、朱標、太監李貴,還有一位親軍將官。


    “微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劉寬作揖行禮。


    “平身。”朱元璋稍抬了下手,接著便指向那親軍將領,道,“這位是親軍驍騎衛百戶官孫戈,他已探明了那鐵路在江南的末端。”


    一聽這話,劉寬便知朱元璋為何急著叫他進宮議事了。


    鐵路的事他也急著了解。


    他向孫戈行了個拱手禮,便道:“請問孫百戶,那鐵路末端在哪裏?”


    孫戈已知道劉寬就是那日隨跨江大橋、怪路一起出現的怪人。


    此時聞言便道:“在鬆江府上海縣黃浦之西、吳淞江之北。”


    朱元璋則道,“標兒那裏有幾份孫鐵戶等人沿鐵路探索時所畫的簡易輿圖,你可以看看。”


    劉寬當即來到朱標桌旁。


    隻見朱標將幾張簡易到了極點的“地圖”攤在桌案上。


    這“地圖”基本是由類似線條、三角、方框、圓形的圖形組成,雖然上麵標注了漢字,卻似乎都是繁體草書,劉寬根本認不出。


    一時滿臉無語。


    見朱標正期待地看過來,劉寬便道:“不如太子殿下幫我解說下?”


    朱標這才明白劉寬沒看懂桌上的簡易輿圖,雖略感意外,卻也沒多想。


    他先拿出一張圖道:“這張便是上海縣附近的輿圖,你看,這裏是上海縣城,這裏便是那鐵路末端了。”


    對這潦草的地圖,劉寬終於和腦海中模糊的地圖映照上,旋即點頭道:“這末端應該就是後世的上海老火車站了。”


    隨即看向孫戈,問:“孫百戶這一路沿著鐵路探索,應該會經過不少山河吧?這鐵路是如何過去的?是否斷了?”


    孫戈道,“這怪···鐵路所過之處,凡有山坡丘陵,不論高矮大小,都像是由鬼神開鑿一般被破開。”


    “若是途徑河流,則會出現類似跨江大橋般的怪橋,負鐵路過河。”


    “隻是那些怪橋中有少數幾座並非準確跨過河流,因此有部分鐵路為河水淹沒或衝毀。”


    劉寬雖然對鐵路穿越到大明後的情況有所預料,可聽了孫戈的描述,還是不禁皺眉。


    大地山河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河流。


    此時與後世相隔六百多年,河流寬窄乃至位置有所變化很正常。


    但鐵路橋穿越過來的位置顯然沒能進行靈活的變化,以至於部分鐵路橋沒能發揮作用,讓鐵路被淹或被河水衝毀。


    值得慶幸的是,山嶺變化不大,鐵路所過之處的山嶺也都變成鑿開的模樣——若是鐵路直接從山裏傳過去,等於被埋著,那也就廢了。


    劉寬思考這些事時,奉先殿內竟頗為安靜,無人打擾。


    等劉寬回過神,看向其他“地圖”,朱標才忍不住問,“劉公子,那些被河水淹沒、衝毀的鐵路可能修好使用?”


    劉寬道:“這得查看實地情況後才能確定——不過就算是能修,咱大明如今也沒這方麵人才,而要培養相關人才,至少也需要個十幾年吧。”


    朱標聽了眉頭緊皺。


    他道,“江南地區多河流,據孫百戶所報,江南的鐵路被河流淹沒、衝毀的多達五六段,分布各處,若不能修好,豈不是說江南之鐵路都暫且無用了?”


    劉寬道,“無用倒不至於——實在不行,我們將來可以多造幾輛火車,一段段的跑嘛。”


    還可以這樣?


    朱標眼睛一亮,眉頭也舒展了。


    這時,朱元璋出聲道,“親軍在江北沿著鐵路已探索過了徐州,據奏報,鐵路途徑黃河時並無鐵路橋,因此大段被衝毀。”


    聽了朱元璋這話,劉寬先是微愣。


    隨即反應過來——黃河在後世改道了,如今是奪淮入海,因此途徑徐州、淮安等地。


    如此一來,在徐州黃河段自不會出現一座“黃河鐵路大橋”來。


    不過劉寬一開口,問得卻是另一件事。


    “陛下,黃河未因此決堤吧?兩岸百姓可無恙?”


    聽劉寬先關問百姓,無論是朱元璋、朱標,還是孫戈,都有些意外。


    隨即朱元璋看劉寬的目光便愈發柔和了——這一問,足見百姓安危在劉寬心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超過鐵路。


    對於真正心懷黎民百姓之人,朱元璋總是多些許善意的。


    他道:“放心,黃河並未因鐵路決堤,兩岸百姓亦無恙。”


    “這就好。”劉寬鬆口氣。


    雖說鐵路穿越並不一定就跟他有關係,但如果因為鐵路穿過黃河,導致決堤,使得無辜百姓遭難,流離失所,他心裏肯定會難受。


    好在並未發生這種事。


    接著,劉寬又讓朱標講解了另外幾張“地圖”,心中對這條隨他一起穿越過來的鐵路終於是有了較為靠譜的猜測。


    他道,“陛下,根據目前所探得的情況,如無意外,這條穿越到大明的鐵路應該是後世的‘京滬鐵路’。”


    朱元璋:“何為金戶鐵路?”


    劉寬解釋道:“即北京到上海的鐵路————北京簡稱京,上海簡稱滬,故此得名。”


    說完,劉寬幹脆借了朱標的毛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京滬”二字。


    朱標看了差點沒忍住笑出來。


    因為劉寬的字超乎他想象的醜。


    待李貴將那張紙送至禦案,朱元璋看了,同樣忍俊不禁,道:“劉寬,你這字簡直沒法兒見人啊,莫非在後世是個懶惰厭學的劣生?”


    劉寬雖然預料到他的毛筆字會被笑話,卻也沒想到朱元璋會如此“誤會”。


    他略有些無語地解釋道:“後世早已不用毛筆寫字,而用硬筆。另外,若是出了學校,在外做事,很多文字都是在類似手機一樣的高科技物品上進行,都不需要再寫字。”


    後世竟不用毛筆寫字?


    甚至不需要寫字?


    劉寬的話令奉先殿幾人分外驚訝。


    同時也理解劉寬為何毛筆字辣麽醜了。


    朱元璋也沒在追問寫字這種小事,看著那醜陋的“京滬”二字,道:“北京為我大明、胡元等數代都城,為鐵路之一端尚能理解。”


    “但這上海縣元初方設,不過是江南邊鄙小縣,如何能與數代之都城相提並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鐵路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靈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靈吼並收藏帶著鐵路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