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朱元璋雖出身低微,缺乏經濟方麵的知識,可他對於亂發紙鈔之弊也並非毫無了解。
因為元末百姓所遭受的一大苦難,便是元廷亂發紙鈔,致使百姓所擁有的錢財變為廢紙!
所以,大明建立之初,汲取前元弊政經驗,朱元璋並沒有一開始就發行紙鈔,而是鑄造銅錢——洪武通寶。
然而不過幾年,朱元璋便發現,相較於大明所需要的錢,洪武通寶遠遠不足用,即便算上一些宋朝銅錢,也不足夠。
主要原因是銅料稀缺。
次要原因則是鑄錢受技術、工藝所限,每年所能鑄造的銅錢有限。
後來錢荒甚至到了一些地方百姓不得采取以物易物的古老方式進行交易,就連朝廷稅收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見此,朱元璋不得不於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
因曾受前元亂發紙鈔之苦,在發行寶鈔之初,朱元璋便下旨,言明寶鈔與銅錢價值對等。
一貫大明寶鈔等於一貫銅錢,等於一兩銀子。
四貫大明寶鈔等於一兩黃金。
寶鈔可以用來替代銅錢做任何交易,包括向朝廷交稅!
可以說,大明寶鈔發行了幾年,雖然仍有些官吏、商賈、平民抵觸寶鈔,但其並無貶值之象。
去年,考慮到發行的第一批寶鈔已經因長期使用而紙麵磨損、字跡模糊到難以辨認的地步,朝廷甚至頒布了《倒鈔法》,允許百姓向有司以舊鈔換取新鈔。
朱元璋自認為,相較於前元以紙鈔掠取百姓錢財,他發行大明寶鈔後又頒布種種政策,是真心想讓寶鈔如銅錢般實用,乃至替代銅錢,解決錢荒的。
可劉寬卻說後來大明寶鈔也如前元紙鈔般,貶到一文不值,這讓他如何肯相信?
又如何能接受?
他必須讓劉寬給個說法!
過去幾日,劉寬通過與府中奴婢、司院同僚閑談,乃至到市麵上購物,對當下的大明鈔法也有一定了解。
他知道,目前大明寶鈔還很堅挺。
既未貶值,更沒有到後來官府都拒絕百姓以寶鈔交稅的地步。
然而這並不能改變大明鈔法存在巨大漏洞的事實!
因此,劉寬略一思考後,道:“陛下,其實後世幾乎所有國家都是以紙鈔替代金銀銅為錢幣。”
朱元璋聽了訝異,“哦?這豈不說明咱發行大明寶鈔替代銅錢,正是可為之錢法?”
劉寬搖頭,“以紙鈔取代金銀銅作為錢幣流通,確實是錢法隨著時代發展必然要經曆的一步。”
“但即便是後世,仍有一些國家因濫發紙鈔,使百姓苦不堪言,乃至紙鈔作廢,國家經濟崩潰。”
“而真正的強國、大國,其紙鈔之法都是在汲取前代諸多失敗經驗後所得來的。”
“就這一點而言,大明鈔法汲取宋、元兩代經驗,其實已頗為完善,唯有一大漏洞未能發現,更為能彌補。”
隻有一大漏洞?
朱元璋來了興趣,急問:“什麽漏洞?”
劉寬道:“大明寶鈔發行時沒有保證金,亦未對國民生產總值和貨幣需求進行估算。”
“這就意味著,寶鈔發行全憑陛下心意——陛下想發就發,想發多少就發多少。”
“或許如今陛下尚且記得前元濫發紙鈔之禍,對大明寶鈔的印發有所克製。”
“但陛下如何保證十年之後,感到朝廷財政困難時,不會多發一些紙鈔來緩解財政困難?”
聽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打斷劉寬的話,道:“小子,咱也不怕告訴你,咱之所以要發行紙鈔,就是看在印刷紙鈔遠比鑄造銅錢方便、便宜。”
“既如此,在朝廷財政困難之際,多發些許紙鈔以緩解,有何不可?隻要別如前元那般濫發即可。”
聽到這話,劉寬差點兒沒忍住笑了。
你說老朱經濟觀念質樸吧,可他也精明,知道紙鈔就是用來超發的。
可你說他精明吧,他竟說出這般話,似乎完全沒察覺到紙鈔印刷不受約束的弊害。
暗自搖頭之後,劉寬便道:“陛下如何保證超發紙筆之時隻是超發了些許,沒有到濫發的地步?”
“另外,陛下可以克製自己不濫發紙鈔,又如何保證大明後繼之君皆如陛下般賢明,不濫發紙鈔?”
“事實上,據微臣所知,曆史上再過十年,大明寶鈔便不可控製的開始貶值,其中一大原因,便是紙鈔超發。”
“於是朝廷開始要求百性交稅必須用部分銅錢。而等到後來寶鈔貶值厲害,朝廷收稅時更是完全拒收紙鈔,最終使得寶鈔徹底作廢!”
“陛下之後,大明尚有永樂、洪熙、宣德三代賢明之君,皆曾設法遏製寶鈔貶值之勢,不僅沒有成效,反而越來越糟。”
“說到底,都是大明寶鈔沒有設立保證金,又無法估算國家生產值的緣故。”
聽到這裏,朱元璋眉頭深皺。
他雖仍不願相信劉寬所言,卻也知道劉寬不會在這上麵欺騙他。
於是問:“發行紙鈔為何要設立保證金?又為何要估算那什麽國民生產值?”
劉寬反問,“陛下可知上古之時未有銅錢,人們以何為貨幣?”
“沒有銅錢時,人們難道不是以物易物?”朱元璋不解。
劉寬搖頭,“以物易物自是一種交易方式,卻也有類似銅錢的東西,比如說貝殼。”
“貝殼?”朱元璋驚訝,“那東西海邊多得是,也能被古人當做錢幣?”
劉寬道:“遠古時人們稍有生活在海邊的,貝殼流入內陸,自然就成了稀罕之物,在金銀銅尚未被發掘之前作為錢幣使用。”
“金銀銅以及布帛、貝殼、紙鈔都能作為錢幣,這就說明,錢幣隻是用來交易的一種工具而已,是一種信譽符號。”
“以上幾種,除了紙鈔外,其本身都足夠珍惜,或具有一定價值,所以才被人們信任。”
“紙鈔本身價值低廉之極,想要成為百姓信賴的錢幣,就必須有信譽保證才行。”
“保證金便是由此而來——後世國家發行紙鈔,都會以黃金作為保證金,也有金銀並用的。”
“一般而言,發行一文錢的紙幣,最好是有一文錢的保證金。”
“雖然就現實而言,朝廷一般都會鈔法,但必須有限度。”
“根據後世對古代鈔法的研究,主要是參考宋代鈔法的經驗,紙幣鈔法最好不要超過保證金的三倍。”
“至於估算國民生產值,其實是對紙鈔的另一重保證——主要是為了避免民間錢幣過少或過多的。”
“對於大明此時來講,要估算國民生產值太難辦到,也沒有後世那麽大的意義。”
“想要保證大明寶鈔的價值,其實隻需設立保證金製度,再允許百姓向官府有司以銅錢兌換紙鈔,便足夠了。”
至於允許用金銀進行交易,乃至向官府有司以寶鈔兌換金銀的事,劉寬沒提。
後世都不允許這麽做,大明不允許也是行紙鈔之法的必然政策。
朱元璋聽完一陣沉思後,看向朱標,“標兒,你怎麽看?”
朱標道,“父皇,既然妹婿已經道出我大明鈔法唯一的、也是核心的漏洞,我們便依後世經驗,設立保證金製度便是了。”
朱元璋點頭,道:“既如此,劉寬你回頭便寫一份保證金相關的奏本交上來吧?”
“對了,你關於六部改革的奏本還沒寫完嗎?到底何時能交上來?”
劉寬尷尬。
他最近忙於科技司的事,關於改革六部的奏本都忘了,好在他本就要寫完了。
於是道:“過幾日,微臣會將兩份奏本一起呈上來。”
馬皇後此時道:“重八,寬兒既要忙科技司的事,又要給你寫什麽望遠鏡、銀鏡製法。”
“這六部改革、保證金之事雖然重要,卻不緊急,你便多容他些時間,也能思量的更加周全。”
劉寬聽完,心道:還是丈母娘疼女婿啊。
不像老朱,就知道壓榨他。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的話一笑,“也罷,便多容你幾日,把奏本寫好些。”
經過這麽一番談話,午宴菜肴早就擺了上來。
由馬皇後把關的宮廷菜肴味道依舊不錯,劉寬卻沒了品味的心思。
他匆匆吃完,便向老朱一家告退,離開紫禁城,徑直去往科技司···
因為元末百姓所遭受的一大苦難,便是元廷亂發紙鈔,致使百姓所擁有的錢財變為廢紙!
所以,大明建立之初,汲取前元弊政經驗,朱元璋並沒有一開始就發行紙鈔,而是鑄造銅錢——洪武通寶。
然而不過幾年,朱元璋便發現,相較於大明所需要的錢,洪武通寶遠遠不足用,即便算上一些宋朝銅錢,也不足夠。
主要原因是銅料稀缺。
次要原因則是鑄錢受技術、工藝所限,每年所能鑄造的銅錢有限。
後來錢荒甚至到了一些地方百姓不得采取以物易物的古老方式進行交易,就連朝廷稅收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見此,朱元璋不得不於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
因曾受前元亂發紙鈔之苦,在發行寶鈔之初,朱元璋便下旨,言明寶鈔與銅錢價值對等。
一貫大明寶鈔等於一貫銅錢,等於一兩銀子。
四貫大明寶鈔等於一兩黃金。
寶鈔可以用來替代銅錢做任何交易,包括向朝廷交稅!
可以說,大明寶鈔發行了幾年,雖然仍有些官吏、商賈、平民抵觸寶鈔,但其並無貶值之象。
去年,考慮到發行的第一批寶鈔已經因長期使用而紙麵磨損、字跡模糊到難以辨認的地步,朝廷甚至頒布了《倒鈔法》,允許百姓向有司以舊鈔換取新鈔。
朱元璋自認為,相較於前元以紙鈔掠取百姓錢財,他發行大明寶鈔後又頒布種種政策,是真心想讓寶鈔如銅錢般實用,乃至替代銅錢,解決錢荒的。
可劉寬卻說後來大明寶鈔也如前元紙鈔般,貶到一文不值,這讓他如何肯相信?
又如何能接受?
他必須讓劉寬給個說法!
過去幾日,劉寬通過與府中奴婢、司院同僚閑談,乃至到市麵上購物,對當下的大明鈔法也有一定了解。
他知道,目前大明寶鈔還很堅挺。
既未貶值,更沒有到後來官府都拒絕百姓以寶鈔交稅的地步。
然而這並不能改變大明鈔法存在巨大漏洞的事實!
因此,劉寬略一思考後,道:“陛下,其實後世幾乎所有國家都是以紙鈔替代金銀銅為錢幣。”
朱元璋聽了訝異,“哦?這豈不說明咱發行大明寶鈔替代銅錢,正是可為之錢法?”
劉寬搖頭,“以紙鈔取代金銀銅作為錢幣流通,確實是錢法隨著時代發展必然要經曆的一步。”
“但即便是後世,仍有一些國家因濫發紙鈔,使百姓苦不堪言,乃至紙鈔作廢,國家經濟崩潰。”
“而真正的強國、大國,其紙鈔之法都是在汲取前代諸多失敗經驗後所得來的。”
“就這一點而言,大明鈔法汲取宋、元兩代經驗,其實已頗為完善,唯有一大漏洞未能發現,更為能彌補。”
隻有一大漏洞?
朱元璋來了興趣,急問:“什麽漏洞?”
劉寬道:“大明寶鈔發行時沒有保證金,亦未對國民生產總值和貨幣需求進行估算。”
“這就意味著,寶鈔發行全憑陛下心意——陛下想發就發,想發多少就發多少。”
“或許如今陛下尚且記得前元濫發紙鈔之禍,對大明寶鈔的印發有所克製。”
“但陛下如何保證十年之後,感到朝廷財政困難時,不會多發一些紙鈔來緩解財政困難?”
聽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打斷劉寬的話,道:“小子,咱也不怕告訴你,咱之所以要發行紙鈔,就是看在印刷紙鈔遠比鑄造銅錢方便、便宜。”
“既如此,在朝廷財政困難之際,多發些許紙鈔以緩解,有何不可?隻要別如前元那般濫發即可。”
聽到這話,劉寬差點兒沒忍住笑了。
你說老朱經濟觀念質樸吧,可他也精明,知道紙鈔就是用來超發的。
可你說他精明吧,他竟說出這般話,似乎完全沒察覺到紙鈔印刷不受約束的弊害。
暗自搖頭之後,劉寬便道:“陛下如何保證超發紙筆之時隻是超發了些許,沒有到濫發的地步?”
“另外,陛下可以克製自己不濫發紙鈔,又如何保證大明後繼之君皆如陛下般賢明,不濫發紙鈔?”
“事實上,據微臣所知,曆史上再過十年,大明寶鈔便不可控製的開始貶值,其中一大原因,便是紙鈔超發。”
“於是朝廷開始要求百性交稅必須用部分銅錢。而等到後來寶鈔貶值厲害,朝廷收稅時更是完全拒收紙鈔,最終使得寶鈔徹底作廢!”
“陛下之後,大明尚有永樂、洪熙、宣德三代賢明之君,皆曾設法遏製寶鈔貶值之勢,不僅沒有成效,反而越來越糟。”
“說到底,都是大明寶鈔沒有設立保證金,又無法估算國家生產值的緣故。”
聽到這裏,朱元璋眉頭深皺。
他雖仍不願相信劉寬所言,卻也知道劉寬不會在這上麵欺騙他。
於是問:“發行紙鈔為何要設立保證金?又為何要估算那什麽國民生產值?”
劉寬反問,“陛下可知上古之時未有銅錢,人們以何為貨幣?”
“沒有銅錢時,人們難道不是以物易物?”朱元璋不解。
劉寬搖頭,“以物易物自是一種交易方式,卻也有類似銅錢的東西,比如說貝殼。”
“貝殼?”朱元璋驚訝,“那東西海邊多得是,也能被古人當做錢幣?”
劉寬道:“遠古時人們稍有生活在海邊的,貝殼流入內陸,自然就成了稀罕之物,在金銀銅尚未被發掘之前作為錢幣使用。”
“金銀銅以及布帛、貝殼、紙鈔都能作為錢幣,這就說明,錢幣隻是用來交易的一種工具而已,是一種信譽符號。”
“以上幾種,除了紙鈔外,其本身都足夠珍惜,或具有一定價值,所以才被人們信任。”
“紙鈔本身價值低廉之極,想要成為百姓信賴的錢幣,就必須有信譽保證才行。”
“保證金便是由此而來——後世國家發行紙鈔,都會以黃金作為保證金,也有金銀並用的。”
“一般而言,發行一文錢的紙幣,最好是有一文錢的保證金。”
“雖然就現實而言,朝廷一般都會鈔法,但必須有限度。”
“根據後世對古代鈔法的研究,主要是參考宋代鈔法的經驗,紙幣鈔法最好不要超過保證金的三倍。”
“至於估算國民生產值,其實是對紙鈔的另一重保證——主要是為了避免民間錢幣過少或過多的。”
“對於大明此時來講,要估算國民生產值太難辦到,也沒有後世那麽大的意義。”
“想要保證大明寶鈔的價值,其實隻需設立保證金製度,再允許百姓向官府有司以銅錢兌換紙鈔,便足夠了。”
至於允許用金銀進行交易,乃至向官府有司以寶鈔兌換金銀的事,劉寬沒提。
後世都不允許這麽做,大明不允許也是行紙鈔之法的必然政策。
朱元璋聽完一陣沉思後,看向朱標,“標兒,你怎麽看?”
朱標道,“父皇,既然妹婿已經道出我大明鈔法唯一的、也是核心的漏洞,我們便依後世經驗,設立保證金製度便是了。”
朱元璋點頭,道:“既如此,劉寬你回頭便寫一份保證金相關的奏本交上來吧?”
“對了,你關於六部改革的奏本還沒寫完嗎?到底何時能交上來?”
劉寬尷尬。
他最近忙於科技司的事,關於改革六部的奏本都忘了,好在他本就要寫完了。
於是道:“過幾日,微臣會將兩份奏本一起呈上來。”
馬皇後此時道:“重八,寬兒既要忙科技司的事,又要給你寫什麽望遠鏡、銀鏡製法。”
“這六部改革、保證金之事雖然重要,卻不緊急,你便多容他些時間,也能思量的更加周全。”
劉寬聽完,心道:還是丈母娘疼女婿啊。
不像老朱,就知道壓榨他。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的話一笑,“也罷,便多容你幾日,把奏本寫好些。”
經過這麽一番談話,午宴菜肴早就擺了上來。
由馬皇後把關的宮廷菜肴味道依舊不錯,劉寬卻沒了品味的心思。
他匆匆吃完,便向老朱一家告退,離開紫禁城,徑直去往科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