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新任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卻是用腦子打仗的,明明是擺在麵子上計策,對方偏偏就撞上來。如果隻是一兩次那還好,但是次次都是這樣,那就不是****運能夠解釋的。隻要按照他的布局嚴格執行,基本上是勝多敗少。就算是敗,那也是顧全大局的敗,或者是不得不敗,可以說是雖敗猶榮。隻是這樣,隻要按照他所說的去做,即使明明是慘敗,也能被扭轉成惜敗,還能挽回大部分局勢,至少手下兵馬的損失被降到最低。
通過一次次的事實,他徹底打了所有看不起他的人的臉。即使那些口頭上依然在說怪壞的人,心裏還是認可了他的能力。他的指揮能力毋庸置疑,不過反對他的人依然有話說。他們見他從不出手,就指責他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卻沒有足夠的個人實力,無法帶領兵馬衝鋒陷陣。當然,這種理由太過牽強。畢竟真正打仗的時候,他隻需要坐鎮指揮,自然有手下的將領廝殺。如果輪到他出手,那戰況隻怕已經惡劣到無法扭轉的局麵了。
大部分人還是認同他的實力,尤其是那些受益匪淺將領們,暗地裏將他奉為軍神,意指他用兵如神。一文一武兩種極端,也是皇帝陛下想要看到的。如果武官也是全部被清洗,那麽他本人的勢力就要進一步被削弱。雖然是能夠接受,或者說早有預料的局麵。但如果能夠不被替換的話,即使那些武將再怎麽佩服那個人,對於皇帝陛下還是會有些顧忌,不敢肆意妄為。簡單來說,他對於那些由自己任命的武將還是有一些威懾力的。
而趙無涯身為皇帝陛下的心腹,自然是仙官中的頭一品,負責幫助皇帝陛下管理所有仙官。尤其是各地的鎮守仙官,更是他要牢牢抓在手中的。畢竟皇帝陛下放棄了朝中大權之後,如果還不抓緊地方的權力,那麽他這個皇帝也算是名存實亡,變成他們的傀儡了。也正是那些人承諾不插手地方,所以他才甘心放權。畢竟在朝中放權,他以本尊的威望鎮壓,那些人還翻不起什麽浪來。加上地方大權在手,即使朝廷中樞被架空,他還是牢牢坐穩皇位。
同時,趙無涯還肩負著平衡新的兩大集團利益的使命。畢竟文官武官本就是水火不容的,加上又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很容易鬧出什麽矛盾,沒有一個實權人物調和是不可能的。皇帝陛下本人自然是不會輕易出麵,而代表他利益的趙無涯就是最好的人選。他個人實力不俗,身份也高,代表了一方勢力,正是居中調和的不二人選。趙無涯也不負眾望,在最高文武官設立之後,既然沒有生任何衝突,關係甚至比之前還要和諧幾分。
這裏麵有趙無涯的功勞,但也少不了雙方識大體。天下兵馬大元帥就不用說了,本就是個低調的人,就連手底下的人都沒替換,更別說和那群文官爭權奪利了。而太元、太始知道他是代表張大牛利益,自然會退讓幾分,不敢輕易招惹。且不提張大牛身後是他們的最大靠山九幽魔尊,就是張大牛本身的實力,以及強大的朋友圈,就足以讓他們心生畏懼。當初還沒渡過天劫就能大殺四方,連仙人都慘死不少,如今他渡過天劫,還煉成了刀槍不入的至尊聖體。別說是他們,就連靈仙都壓不住他,天界之中他大可以逍遙自在了。
正是雙方的隱忍退讓,導致四大王朝期待的爭權奪利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大家都是識大局的,知道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就算有什麽糾紛都是私底下協商,而不會擺在台麵上爭鬥。所以改革後的赤朝不僅沒有出現內鬥而衰落,反而三方齊心協力,讓整個王朝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麵。如果不是需要消化之前得到的好處,估計此時必然要趁著軍陣廝殺的大好局麵,開始反攻四大王朝了。隻要滅掉了其中任何一個王朝,其餘三個就不占什麽優勢。如果滅掉其中的兩個,那赤朝一方就能占據絕對優勢,到時候勝負就已經分出來了。
這種僵局一直維持了十年,赤朝一麵消化自身力量,一麵應對外部入侵,竟然顯得遊刃有餘。而這十年,張大牛顯得尤為低調,幾乎是深居簡出,除了幾次重要會麵之外,極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身為他的道侶,費清也是陪著他閉關,兩個人過上了半隱居的生活。如果是不了解他的人,還以為他本就是這樣凡脫俗的修士。而真正了解他的人才會知道,他這是在隱忍不,等到他最終爆出來的時候,將會格外的可怕。
就像是之前雷雲漫天,遮蔽了中央太州,導致四大王朝最後一次聯手絞殺他一樣。十年後的他也要做出一件大事,隻不過這次就沒有那麽多噱頭,真正參與的隻有四個人,除了他和費清之外,就是趙無涯和那個新任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那個天下兵馬大元帥不是別人,正是化身為人,平時異常低調掩人耳目的魔神蚩尤。也隻有他擁有異常豐富的軍陣指揮經驗,能夠擔起總指揮的重責,這也是張大牛推薦他的原因。
蚩尤不負眾望,將四大王朝的聯軍死死擋在外麵,幾乎做到了寸土不失。不過這次叫他過來,卻不是為了戰陣廝殺的事,而是要借助他的強大實力,來守護他們做一件大事。或者說,做一件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的事。而趙無涯的存在,則是要借助他的五色神羽,守護那件事不出意外。畢竟就連如今的張大牛都沒有把握,那件事會沒有任何阻礙。
一個對內一個對外,確保他在做那件事的時候,不會被意外情況打攪。而他要做的事,就是幫助費清清除體內的金光。這事關重大,容不得絲毫馬虎,所以他動用了目前最強大的陣容。
(本章完)
通過一次次的事實,他徹底打了所有看不起他的人的臉。即使那些口頭上依然在說怪壞的人,心裏還是認可了他的能力。他的指揮能力毋庸置疑,不過反對他的人依然有話說。他們見他從不出手,就指責他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卻沒有足夠的個人實力,無法帶領兵馬衝鋒陷陣。當然,這種理由太過牽強。畢竟真正打仗的時候,他隻需要坐鎮指揮,自然有手下的將領廝殺。如果輪到他出手,那戰況隻怕已經惡劣到無法扭轉的局麵了。
大部分人還是認同他的實力,尤其是那些受益匪淺將領們,暗地裏將他奉為軍神,意指他用兵如神。一文一武兩種極端,也是皇帝陛下想要看到的。如果武官也是全部被清洗,那麽他本人的勢力就要進一步被削弱。雖然是能夠接受,或者說早有預料的局麵。但如果能夠不被替換的話,即使那些武將再怎麽佩服那個人,對於皇帝陛下還是會有些顧忌,不敢肆意妄為。簡單來說,他對於那些由自己任命的武將還是有一些威懾力的。
而趙無涯身為皇帝陛下的心腹,自然是仙官中的頭一品,負責幫助皇帝陛下管理所有仙官。尤其是各地的鎮守仙官,更是他要牢牢抓在手中的。畢竟皇帝陛下放棄了朝中大權之後,如果還不抓緊地方的權力,那麽他這個皇帝也算是名存實亡,變成他們的傀儡了。也正是那些人承諾不插手地方,所以他才甘心放權。畢竟在朝中放權,他以本尊的威望鎮壓,那些人還翻不起什麽浪來。加上地方大權在手,即使朝廷中樞被架空,他還是牢牢坐穩皇位。
同時,趙無涯還肩負著平衡新的兩大集團利益的使命。畢竟文官武官本就是水火不容的,加上又分別代表不同的利益,很容易鬧出什麽矛盾,沒有一個實權人物調和是不可能的。皇帝陛下本人自然是不會輕易出麵,而代表他利益的趙無涯就是最好的人選。他個人實力不俗,身份也高,代表了一方勢力,正是居中調和的不二人選。趙無涯也不負眾望,在最高文武官設立之後,既然沒有生任何衝突,關係甚至比之前還要和諧幾分。
這裏麵有趙無涯的功勞,但也少不了雙方識大體。天下兵馬大元帥就不用說了,本就是個低調的人,就連手底下的人都沒替換,更別說和那群文官爭權奪利了。而太元、太始知道他是代表張大牛利益,自然會退讓幾分,不敢輕易招惹。且不提張大牛身後是他們的最大靠山九幽魔尊,就是張大牛本身的實力,以及強大的朋友圈,就足以讓他們心生畏懼。當初還沒渡過天劫就能大殺四方,連仙人都慘死不少,如今他渡過天劫,還煉成了刀槍不入的至尊聖體。別說是他們,就連靈仙都壓不住他,天界之中他大可以逍遙自在了。
正是雙方的隱忍退讓,導致四大王朝期待的爭權奪利的情況並沒有出現。大家都是識大局的,知道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就算有什麽糾紛都是私底下協商,而不會擺在台麵上爭鬥。所以改革後的赤朝不僅沒有出現內鬥而衰落,反而三方齊心協力,讓整個王朝呈現欣欣向榮的局麵。如果不是需要消化之前得到的好處,估計此時必然要趁著軍陣廝殺的大好局麵,開始反攻四大王朝了。隻要滅掉了其中任何一個王朝,其餘三個就不占什麽優勢。如果滅掉其中的兩個,那赤朝一方就能占據絕對優勢,到時候勝負就已經分出來了。
這種僵局一直維持了十年,赤朝一麵消化自身力量,一麵應對外部入侵,竟然顯得遊刃有餘。而這十年,張大牛顯得尤為低調,幾乎是深居簡出,除了幾次重要會麵之外,極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身為他的道侶,費清也是陪著他閉關,兩個人過上了半隱居的生活。如果是不了解他的人,還以為他本就是這樣凡脫俗的修士。而真正了解他的人才會知道,他這是在隱忍不,等到他最終爆出來的時候,將會格外的可怕。
就像是之前雷雲漫天,遮蔽了中央太州,導致四大王朝最後一次聯手絞殺他一樣。十年後的他也要做出一件大事,隻不過這次就沒有那麽多噱頭,真正參與的隻有四個人,除了他和費清之外,就是趙無涯和那個新任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那個天下兵馬大元帥不是別人,正是化身為人,平時異常低調掩人耳目的魔神蚩尤。也隻有他擁有異常豐富的軍陣指揮經驗,能夠擔起總指揮的重責,這也是張大牛推薦他的原因。
蚩尤不負眾望,將四大王朝的聯軍死死擋在外麵,幾乎做到了寸土不失。不過這次叫他過來,卻不是為了戰陣廝殺的事,而是要借助他的強大實力,來守護他們做一件大事。或者說,做一件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的事。而趙無涯的存在,則是要借助他的五色神羽,守護那件事不出意外。畢竟就連如今的張大牛都沒有把握,那件事會沒有任何阻礙。
一個對內一個對外,確保他在做那件事的時候,不會被意外情況打攪。而他要做的事,就是幫助費清清除體內的金光。這事關重大,容不得絲毫馬虎,所以他動用了目前最強大的陣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