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朝提議在中安府近廣建關的這頭,單開榷場,隻允許明國的糧食商人交易。


    而對大明這邊的要求——馬匹與工匠,他們是隻字不提。


    這份榷場建議,對大明的意義不大。


    牽頭的廣安侯,沒有梅九明那些急切,直接與禮朝斷了回複。


    梅九明在這時又找上了徐思雨,他還是想借力徐思雨去說服廣安侯同意。


    不得不說,有的人臉皮就是厚。


    徐思雨已經見過好幾個這樣的人了,害她又要她做事,比如陸子充,比如付和祥,又比如當前求上門來的梅九明。


    “做這事兒,於我有什麽好處呢?”徐思雨沒有見人,隻是讓下人代為傳話。


    徐家的生意都在明國境內,徐思雨的性格又是安於一方,她實在是想不出非要出頭的理由。


    梅九明能答出來嗎?


    若能答出來,也算一份商業拓展的計劃書了。


    徐思雨這一推脫,要麽是結束,要麽是白賺一份腦力。她是不虧的。


    梅九明想找林憶青說事兒,可林憶青見他像見了鬼一樣,根本不給他機會。


    他又找了洪大人當說客,可惜,夫妻雙雙抱病,隻派時謹代表,全了表麵的麵子而已。


    其實在國書發出之前,廣安侯已經找過徐思雨商議了。


    徐思雨是真沒想到有什麽與禮朝必要交易的,若以西南缺乏的物料來考慮通商,西北的棉花、香料這些,更吸引她。


    另外,她建議廣安侯從軍事目的上考慮通商的意義。


    兵器他們如今是自製了,但製黑火藥的硝石,聽說西北也盛產。


    徐思雨考慮的始終是如何能在大環境下安全的活著,像梅九明這樣的角色,徐思雨雖然受到了威脅,但也是沒怎麽放在心上。


    因為龍三,比她更恨。


    自從龍三查出山林劫匪是梅九明安排的,四條龍便自行安排起報複。


    他們召集了青龍山兄弟下山,要教人好好領略一下什麽是真實的山匪。


    梅家的商車被劫了,去寺廟上香的女眷同樣被劫了。


    貨不見貨,人不見人。


    事發當日,有人敞開嗓子從城外往城內跑著報信,“梅老爺,你家的車被劫了……”


    但在人們反應過來前,報信的人消失在人海之中。


    事故現場勘察出雜亂的車軌說明了來人不善,而撤去的痕跡消失在青龍河麵。


    梅九明請府衙出兵剿匪。


    匪?這個在大明隱晦的稱謂,沒有前身“山匪”的成安侯點頭,誰敢剿?


    這西南山頭的寨主多少是友軍,平翔可不會隨隨便便就讓人看出來了。


    他把洪文炬傳喚到明王府,把洪文炬的奏疏扔到地上。


    “出事的地方,又不在府城裏,你操哪門子的心?難道一地知府事,還不夠你操心?”


    平翔警告他手伸得太長了。


    洪文炬當即嚇得跪著收回奏疏,回府閉門思過。


    梅九明自然是不甘心的,還要洪文炬繼續上奏。


    好歹是做了一年的四品大員了,洪文炬可沒想為梅九明把命搭進去,重新端起官老爺的氣勢,對梅九明不耐煩吼道:“當初徐家出事,林二奶奶作為當事人,都能忍下。你家不就破了點財,丟了妻女嗎?大丈夫,青山猶在,何患無妻?若她們回來了,難道你能像林憶青一般當什麽事兒都沒有發生過?”


    洪文炬直接點開,他們都是膚淺的男人,剿匪隻是想出一口氣,其他的都追不回來了,縱使追回來了,也都是恥辱。


    龍三見梅九明沒有搞起什麽動靜,再多送了他一份大禮。


    梅家及其產業一夜間收到了帶狗血的警告信,讓梅九明小心出府,黑風寨等著他!


    一個杜撰的山寨怎麽會?可他不能說!


    青龍寨的人自是不可能日日守著梅九明的動向,可是,他是真的怕了……


    自從大明淡了通商的心思,不再主動與禮朝聯係後,禮朝對糧草的渴求卻越燃越旺,接連發了兩份國書,甚至派了使臣趕到中安府隨侯談判。


    平家三兄弟舉棋不定。


    他們知道,禮朝北線持續的戰爭,連連退守,已耗盡了大禮國庫。


    他們知道,神威軍的儲糧也耗了一半,戰爭若再耗兩年,終會有彈盡糧絕的一天。


    可是,讓他們拿原本儲備來打禮朝的糧食支持禮朝,他們又不那麽甘願。


    不知道在戰勝之後,吃過大明米糧的禮軍會不會殺過山來。


    但是,他們也沒辦法看著漠族人殺了北方的守軍,節節逼近中原……


    那兒有他們的故人,那兒也曾是他們的故鄉。


    平遲到蟠龍山視察工坊,新鑄的兵器擺在桌上,他摸著精鐵打造的刀、槍、護甲、鎖鏈……不想等它們生鏽時還沒用上。


    這一日,徐思雨難得也在蟠龍山,她是跟林憶青來給工坊工人送中秋祝福。


    鐵礦是明王府管控單位,對於那些相信她,大老遠從三溪鄉搬來的人來說,雖然賺了不少錢,但人被困在工坊,實屬半個監禁,沒了自由。


    徐思雨有些過意不去,便以徐家商隊的通往便利,常給蟠龍山帶實用物資。


    另外,就是借鑒現代工會的形式,但縫年節,就讓他們自組文娛活動,讓在礦山的人生活得不那麽枯燥。


    既然碰上了,平遲便與徐思雨和林憶青聊了禮朝求糧草的事。


    “其實,我有一個想法。”徐思雨說。


    “林二奶奶,請說。”平遲樂意聽。


    “禮朝是大明的敵人,但在同族大義麵前,無論國土姓氏,漠族人才是敵人,對嗎?”


    “你的意思是,趁機攻打漠土?”平遲是聰明人,一下就明白徐思雨的想法。


    思路打開後,平遲匆匆回府了。


    高手落子,常著眼於困局之外。


    大明向禮朝提出新的交易——割地出兵。


    “隻要將中安府讓渡給明國,他們願意出兵抵漠。”禮朝的禮部侍郎戰戰巍巍的跪在奉天大殿,向宋常鈺陳書,“明王平夏承諾,將漠人趕出燕平府。”


    奉天殿一片沉寂,眾人都在思考,到底是中安府重要,還是燕平府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麻花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麻花椒並收藏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