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北上
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 作者:老麻花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思雨同林憶青準備了許多,才出發北上了。
借著東陵江水道,溯流八日到達了元州。
元州碼頭,一條長長的布帳圍擋隔出一條清靜的步道,元州知州帶著一州官員來接船。
沒給徐思雨直接下船的機會,一輛朱輪華蓋車架上甲板,把她直接接到了元州官驛歇息。
車行到驛站的內院門口,徐思雨才被請下車來,這才見到如此隆重接待她的元州知州。
好家夥,何仲騰還是元州知州。
雖沒像他說的,借踏元州而右遷,但比起付和祥中途殞命,他還是知州,已是命運的仁慈了。
不怪徐思雨不知道何仲騰的近況,自平家兄弟恢複了商路之後,徐家商隊都是獨立運營或者與明王府合作,早就沒有前人的影子。
徐思雨也不好問,畢竟容易與叛逃謀反聯係起來。
“各人自掃門前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隻是,見到熟人,哪怕關係平平,也挺激動的。
徐思雨先出聲跟何仲騰問好:“何知州,好久不見啊!”
眼下的何知州,卻是把姿態放得很低,“通直郎與孺人安好!”
是的,盡管徐思雨和林憶青並不想為官,但因為他們為大明作了巨大的貢獻,明王還是給他倆冊封了虛職和誥命。
這是了明王府對他們的犒勞,又是明王府欲使他們多為大明作為的信號。
推脫不了,夫婦二人隻能接受。
何仲騰雖為知州,品級比他們高且為實職,但他一向是懂經營的,林二夫婦是明國新貴,又由王府禁軍護送出行,他這種歸順的小官,自是沒法再看不起誰了。
所以,即便他知道來者是誰,他依舊能放下身段好好奉承著。
給徐思雨介紹了元州的狀況,歡迎徐家商隊給元州帶來更多的活力。
元州,半城民來半城兵。
徐家商隊在這兒有個小落腳點,林憶青覺得這投入足夠了,徐思雨也覺亦然。
絡繹的商隊隻是經過,此處隻是中轉而不是終點。
徐思雨看出這裏的繁華很虛浮,常忍不住想問何仲騰,從常嘉縣到元州有沒有後悔。
好在,林憶青總記得拉住她,讓她沒得意忘形。
第二日,夫妻要過廣建關往中安府去了。
這段官道中的一半還是徐思雨花錢修的,她來走這一趟,總算也是沒白花錢了。
一山接一山,緊密起伏,車隊是圍著山繞來繞去,據領隊的說,這樣的路要走三天。
轉山轉得疲勞的徐思雨,隻能靠數山頭的堡壘來打發時間。
徐思雨還沒抱怨道路難走,山地反發出一聲怒吼,轟隆隆……,有岩石在滾落。
徐思雨躲在她的車廂裏,林憶青匍匐在她的身上。
悶哼的大地聲響間斷又連續了半盞茶的時間,晃動結束,寧靜重歸。
徐思雨一行是在走出了大山,臨近中安府城的時候,才知道那日是西北與夏國交界西平山區地動了……
中安府裏也有老舊的建築倒塌,但總歸不在震中,傷亡可控。
平夏正駐守在這裏,賑災的屋棚很快就搭了起來,一切井然有序。
想著回程還要路過,一行人沒有停留,經峽穀繼續往北走了七日,終於來到真正的邊界之城——寧海府。
徐思雨見到了什麽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一望無雲的藍天下,水油油的草原上,水草豐沛,隨風晃動間露出成群的牛羊。
徐思雨覺得這兒的哪塊地做牧場都好,最後幹脆以人來挑牧場。
平夏賜給她牧場,也賜給她管理牧場的奴隸。
是的,原漠族的土地上,人分貴族與奴隸。
大明拿下了這塊土地,將這些俘虜歸於賤民,雖不叫奴隸了,但仍必須附生在主人家裏。
徐思雨選了女孩子最多的一家,依照她們照顧的區域劃了她的四野牧場。
她是不能改變時代的價值觀,但她在她的權力範圍內,無聲的進行著她的“反抗”。
“雲也、雲若、雲洛、雲貞……還有牧場其他的女孩子,我們四野牧場的姑娘不外嫁,隻有招婿,明白嗎?”
因為徐思雨是到寧海府的第一個“新貴族”,那些埋頭等著她挑選的奴隸,在她沒選他們之後,立馬打聽落選的原因。
不被主人選中,他們沒有安全感。
尤其是寧海的守軍說了暫時隻有徐家這一家主人來寧海。
沒被選上的,還是跟著軍隊,除了放牧,還得隨時準備上戰場。
奴隸雖然命賤,但他們還是惜命。
當聽到四野牧場的主人許選的達奚一家招贅,一夜之間五六家的兒子們都準備來入贅了。
“夫人,我家巴圖、巴特爾、還有侄子牧仁、阿拉坦,身體都是這個。”賀若家的老爺子佝著頭,但大拇指朝上,表達給徐思雨看。
“成親、訂親……她們的活兒交給他們做。”
按漠族的習俗,十二歲便可以成親了。
這邊沒聽到徐思雨答應,而那邊的乞伏家的也開始介紹他家的兒子了……
等到一堆相似又複雜的名字介紹完畢,五六十人匍匐在徐思雨的腳下等待她的答案。
被人跪拜著,徐思雨沒有覺得舒服,隻升起了一種強買強賣的感覺。
誰能想到,她能見到這麽多男人爭著入贅這一天。
她是來圈牧場,談養殖計劃的,怎麽變成媒婆呢?
招婿的事情,徐思雨讓雲也姐妹自己決定,這可把幾個姑娘嚇壞了。
她們沒有做過主,不知道怎麽選。
這些事兒,徐思雨就讓蕤兒去教她們了,不能什麽事兒都讓她這個主人來想,不是嗎?
林憶青從退伍的老兵中選了兩個管事,交待他們看顧好牧場,基本上,牧場的事兒就算是安頓完了。
因為廣安侯的囑托,徐思雨特意拜訪了寧海守將潘光毅。
在她看來,這裏的艱苦跟蟠龍山不是一個量級的,蟠龍山是自由的缺失,這裏是環境的磋磨。
徐思雨隻是把她能想到的土炕、煤爐、火牆各種法子提供給潘將軍,還有就是先送了一車的羽絨被,並答應他每年都會送新被子來。
借著東陵江水道,溯流八日到達了元州。
元州碼頭,一條長長的布帳圍擋隔出一條清靜的步道,元州知州帶著一州官員來接船。
沒給徐思雨直接下船的機會,一輛朱輪華蓋車架上甲板,把她直接接到了元州官驛歇息。
車行到驛站的內院門口,徐思雨才被請下車來,這才見到如此隆重接待她的元州知州。
好家夥,何仲騰還是元州知州。
雖沒像他說的,借踏元州而右遷,但比起付和祥中途殞命,他還是知州,已是命運的仁慈了。
不怪徐思雨不知道何仲騰的近況,自平家兄弟恢複了商路之後,徐家商隊都是獨立運營或者與明王府合作,早就沒有前人的影子。
徐思雨也不好問,畢竟容易與叛逃謀反聯係起來。
“各人自掃門前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隻是,見到熟人,哪怕關係平平,也挺激動的。
徐思雨先出聲跟何仲騰問好:“何知州,好久不見啊!”
眼下的何知州,卻是把姿態放得很低,“通直郎與孺人安好!”
是的,盡管徐思雨和林憶青並不想為官,但因為他們為大明作了巨大的貢獻,明王還是給他倆冊封了虛職和誥命。
這是了明王府對他們的犒勞,又是明王府欲使他們多為大明作為的信號。
推脫不了,夫婦二人隻能接受。
何仲騰雖為知州,品級比他們高且為實職,但他一向是懂經營的,林二夫婦是明國新貴,又由王府禁軍護送出行,他這種歸順的小官,自是沒法再看不起誰了。
所以,即便他知道來者是誰,他依舊能放下身段好好奉承著。
給徐思雨介紹了元州的狀況,歡迎徐家商隊給元州帶來更多的活力。
元州,半城民來半城兵。
徐家商隊在這兒有個小落腳點,林憶青覺得這投入足夠了,徐思雨也覺亦然。
絡繹的商隊隻是經過,此處隻是中轉而不是終點。
徐思雨看出這裏的繁華很虛浮,常忍不住想問何仲騰,從常嘉縣到元州有沒有後悔。
好在,林憶青總記得拉住她,讓她沒得意忘形。
第二日,夫妻要過廣建關往中安府去了。
這段官道中的一半還是徐思雨花錢修的,她來走這一趟,總算也是沒白花錢了。
一山接一山,緊密起伏,車隊是圍著山繞來繞去,據領隊的說,這樣的路要走三天。
轉山轉得疲勞的徐思雨,隻能靠數山頭的堡壘來打發時間。
徐思雨還沒抱怨道路難走,山地反發出一聲怒吼,轟隆隆……,有岩石在滾落。
徐思雨躲在她的車廂裏,林憶青匍匐在她的身上。
悶哼的大地聲響間斷又連續了半盞茶的時間,晃動結束,寧靜重歸。
徐思雨一行是在走出了大山,臨近中安府城的時候,才知道那日是西北與夏國交界西平山區地動了……
中安府裏也有老舊的建築倒塌,但總歸不在震中,傷亡可控。
平夏正駐守在這裏,賑災的屋棚很快就搭了起來,一切井然有序。
想著回程還要路過,一行人沒有停留,經峽穀繼續往北走了七日,終於來到真正的邊界之城——寧海府。
徐思雨見到了什麽是“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一望無雲的藍天下,水油油的草原上,水草豐沛,隨風晃動間露出成群的牛羊。
徐思雨覺得這兒的哪塊地做牧場都好,最後幹脆以人來挑牧場。
平夏賜給她牧場,也賜給她管理牧場的奴隸。
是的,原漠族的土地上,人分貴族與奴隸。
大明拿下了這塊土地,將這些俘虜歸於賤民,雖不叫奴隸了,但仍必須附生在主人家裏。
徐思雨選了女孩子最多的一家,依照她們照顧的區域劃了她的四野牧場。
她是不能改變時代的價值觀,但她在她的權力範圍內,無聲的進行著她的“反抗”。
“雲也、雲若、雲洛、雲貞……還有牧場其他的女孩子,我們四野牧場的姑娘不外嫁,隻有招婿,明白嗎?”
因為徐思雨是到寧海府的第一個“新貴族”,那些埋頭等著她挑選的奴隸,在她沒選他們之後,立馬打聽落選的原因。
不被主人選中,他們沒有安全感。
尤其是寧海的守軍說了暫時隻有徐家這一家主人來寧海。
沒被選上的,還是跟著軍隊,除了放牧,還得隨時準備上戰場。
奴隸雖然命賤,但他們還是惜命。
當聽到四野牧場的主人許選的達奚一家招贅,一夜之間五六家的兒子們都準備來入贅了。
“夫人,我家巴圖、巴特爾、還有侄子牧仁、阿拉坦,身體都是這個。”賀若家的老爺子佝著頭,但大拇指朝上,表達給徐思雨看。
“成親、訂親……她們的活兒交給他們做。”
按漠族的習俗,十二歲便可以成親了。
這邊沒聽到徐思雨答應,而那邊的乞伏家的也開始介紹他家的兒子了……
等到一堆相似又複雜的名字介紹完畢,五六十人匍匐在徐思雨的腳下等待她的答案。
被人跪拜著,徐思雨沒有覺得舒服,隻升起了一種強買強賣的感覺。
誰能想到,她能見到這麽多男人爭著入贅這一天。
她是來圈牧場,談養殖計劃的,怎麽變成媒婆呢?
招婿的事情,徐思雨讓雲也姐妹自己決定,這可把幾個姑娘嚇壞了。
她們沒有做過主,不知道怎麽選。
這些事兒,徐思雨就讓蕤兒去教她們了,不能什麽事兒都讓她這個主人來想,不是嗎?
林憶青從退伍的老兵中選了兩個管事,交待他們看顧好牧場,基本上,牧場的事兒就算是安頓完了。
因為廣安侯的囑托,徐思雨特意拜訪了寧海守將潘光毅。
在她看來,這裏的艱苦跟蟠龍山不是一個量級的,蟠龍山是自由的缺失,這裏是環境的磋磨。
徐思雨隻是把她能想到的土炕、煤爐、火牆各種法子提供給潘將軍,還有就是先送了一車的羽絨被,並答應他每年都會送新被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