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發財,還升官,徐思雨看到這些衛兵的眼睛亮了,眼神中已經有了忠誠和堅毅,內心不斷叫好。


    很好!


    從此,沒有宜城大營兵,都是她的樂州衛了。


    等到普通的衛兵見到他們的宿舍,每人一套三房一廳的小院子,真是把最後的一點兒心都放在樂州了。


    雖然因為趕工,房內空空的,但有這嶄新又獨立的小院了,他們就有地方把家裏人接來,一起住,一起紮根樂州。


    “這些衛兵積極性很高,守衛不偷懶,還爭著去給曾主事的工事打下手。”


    月底,範博宇笑著給徐思雨匯報衛兵的情況。


    十九支小隊都有基本的任務,徐思雨讓他們按照四個時辰排班輪值,上三休一,所以他們的休息時間足夠長。


    這是他們以往沒有過的從軍經曆。


    營兵出身的人大多還是實心漢,徐思雨給他們太多了,他們就自動自發的想要回報城主。


    “你做得很好。不過,這些事兒是錦上添花,他們最重要的還是保持戰鬥力。守護這樂州城的安危才是他們的任務。”


    “是。屬下明白。”


    因為春天被雪災耽誤了,沒有下種。


    從雪化後,徐家商隊就陸續接到了各地友商求購糧食的訂單。


    去年,徐家商隊往外售出了八百萬石糧食,而今年截止到五月,接到了的需求就超了一千萬石。


    可樂州今年的糧產推算出也不過五百萬石,這其中的三十萬石是樂州人的口糧。


    書房裏,此時徐思雨正挑挑揀揀,記錄備注準備給友商回複。


    不過,最後的回複還是得等林憶青回來複議。


    說來,林憶青走了一個多月了,也該回來了。


    北方的消息若是不好,樂州的儲糧還得多留些,來對付西南王以後的討要。


    不知道是不是接到求糧的需求太多了,徐思雨心裏總是不踏實。


    透過窗看天,徐思雨皺了眉頭。


    “蓁兒,樂州有多久沒有下雨了?”


    “回主子,該有一個多月了。好像自主君北上後,就沒有落過雨。”


    “你去前府給杜老傳個信,讓他安排人多注意田間的情況。另外也給我們自家管事做個提醒,農畜漁桑,四處有任何異常一定要及時上報。”


    “是。”


    林憶青父子二人是在六月中旬回到了樂州。


    這一回來也確實帶來了形勢嚴峻的消息。


    父子一路還遭了幾次打劫,隻不過徐家商隊成熟,又跟幾地的官府關係不錯,沒著什麽損失。


    林軒回家後,很是沉默。


    徐思雨要先跟林憶青過公事,還來不及關心他,隻讓他先回院子裏休息。


    “北方糧荒,今夏又起蝗災,怕是今年一年都不會有什麽收成。我做主讓四野牧場把成年的牛羊都出了,隻留了種和讓他們過冬的幾頭。


    不過,我們的棉花還好,收成應該同往年差不多。”


    “一年都沒有收成?那百姓吃什麽?”


    “草、樹皮,任何東西……軒兒在途中見了餓死的枯骨,肚子被人掏開,裏麵全是泥土。他受了驚,話都變少了。”


    徐思雨愣然,接著說:“那我先讓府醫給他瞧瞧,等會兒再去看他。”


    她望著疲憊的男人,手握著他的手,問:“你還好吧?”


    感受到徐思雨的關心,林憶青對她點點頭:“為夫走南闖北多年,見過這些的。”


    林憶青還是隱瞞了些,他是見過死人,死得很慘的人,但沒見過這麽多,這麽一片接一片的。


    “朝廷未發逃荒令,所以百姓不能離開原地。當然有膽子大的在逃,不過路上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死在原地和死在路上,交由這時的人來選擇,多數選前者。


    所以,西北隻是安靜的死亡,而沒有鬧起來。


    “這些,都拒了。”林憶青指了那一堆糧食求購的文書。


    林憶青一回來,徐思雨就與他談了友商求糧的事情。


    “都?這裏麵還有你的幾個師兄弟。”


    “全部。如今不是做生意的時候。”林憶青的語氣和表情都是很嚴肅的。


    接下來,他還告訴徐思雨,他讓龍武將中安府百貨做閉店修整了。


    “我跟龍武交代了,必要的時候,把百貨的存貨捐給朝廷,人回來避難。”


    “這麽嚴重?”


    “嗯,西北的軍糧不繼,往燕平京去了求糧的折子,一個多月了,沒有回複。”


    “我不是賣了十五萬石?”


    “西北有三十萬軍,和近三百萬百姓。”對比起這個數字,平翔從徐思雨這兒買走的,隻是杯水車薪。


    整個下午,徐思雨都在消化林憶青帶回來的信息。


    按照當下的情況,糧食嚴重不足,朝廷遲遲沒有動作,恐怕是在等機會,做一些破格的應對。


    “別忘了,這個朝廷,本來就是兵匪出身。”


    徐思雨點點頭。


    隻是他們從逆走在正,他們的手段在蠻荒,也需要師出有名。


    朝廷沒有糧食,所有有私糧的人都是他們待宰的羔羊。


    一旦有愚蠢或貪婪的糧商哄抬糧價,或者不是哄抬,隻是應勢漲一點點價,那朝廷都能以百姓存亡的名義,出手滅了“奸商”。


    “常嘉府那邊的,我們得去提醒一下。”徐思雨說的有徐家,也有林家。


    畢竟這種事,大多是會被連坐的。


    “放心,回程時,我讓時言去辦了。”


    “這段時間,還得多跟西南王府走動。走動不了,就遞帖,我們先捐一些糧食,把姿態擺正。”


    “好。”


    五百萬石糧食,也是要等到秋收後才有。


    現在,樂州和徐思雨還是安全的。


    而六月中旬到十月間的這三個多月時間,林憶青和徐思雨都在觀望,大明的態度以及各地救災的情況。


    朝廷第一道征糧的詔書下達的時候是七月。


    這道征糧令下放給全國,實際上就是對百姓的加稅。


    樂州是徐思雨的食邑,除外在征糧令外。


    當然這個特權,並不是徐思雨的特例,而是所有勳臣的共利。


    但西南王府還是給她送信,希望她能分君之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麻花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麻花椒並收藏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