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遊蕩多時,終於熬到了五點鍾,我們慢慢遊蕩回家,所有人都回來了,管鋒在廚房裏擀麵,沒有擀麵杖,拿一個啤酒瓶子代替,滾得骨碌碌直響。新來的王誌森想去幫忙,被他推推搡搡地轟了出來,王誌森跟我抱怨:“你看看這些孩子,一點活都不讓我幹!”我逗他:“誰讓你那麽老呢,活該!”他哈哈大笑,摟著我的肩膀大發感慨:“這行業是真好啊,所有人都像一家人一樣!”說笑了一陣,他突然站起,從褲兜裏掏出一個藍色塑料袋,嗵嗵地跑下樓去。我心中納悶:傳銷團夥不準私自行動,他怎麽這麽大膽?過了十幾分鍾,他氣喘籲籲地跑回來,塑料袋裏裝滿了菜幫子、菜葉子,還有一段蓮藕和一塊生滿黑斑的紅薯,我大為詫異:“王哥,你去買菜了?”他嘿嘿地笑:“不是買的,撿的!”
這是傳銷團夥著名的“過三關”之一:麵子關。隻要加入行業,“自己”就消失了,隻剩下一個空無所指的“集體”,他們強調集體利益、團隊精神,卻極少顧及個人需求和個人尊嚴。在上饒、在新餘、在廣西、在大江南北,像王誌森這樣的人所在多有,還有許多年紀更輕、級別更高的,他們衣冠楚楚、昂首挺胸地走進菜市場,不問菜價,也不買任何東西,隻拿著塑料袋四處逡巡,老鼠亂竄的泥裏有一片爛菜葉,他們收進袋裏;蒼蠅飛舞的垃圾堆中有兩根小油菜,他們收進袋裏;有時還能撿到排骨和牛肉呢,他們拿起來看看,再看看,又看看,最終還是歎著氣戀戀不舍地丟下:組織上有規定,騙不來新人就不能吃肉,撿來的也不行。
亞瑟?史密斯分析中國人的特性,首先強調的就是“臉”,在他那裏,臉就是中國人的密碼,也是大多數中國問題的症結所在,不過他講的多是虛榮的一麵,而在中文語境中,“臉”這個字不僅代表虛榮,同時也代表尊嚴。尊嚴不可或缺,可適度的虛榮也不是完全的壞事,至少能讓人不至於太過齷齪。兩足動物行走在人群中,即便是出於率真自然,也該保持基本的體麵。不一定非要穿阿瑪尼,可至少也該遮住私處;不一定非要掛金戴銀,可至少也該把脖子洗淨。當西裝革履的傳銷頭目在眾目睽睽之下,從泥水和垃圾堆裏拾起一根根爛菜,我不能說他們就此沒了尊嚴,隻能說他們忘記了基本的體麵。
我們當時的住處離菜市場很近,二十分鍾就能跑個來回。那些住得遠的就很麻煩,近樓台者已經先掃了一輪,輪到他們就隻能撿那些更爛、更髒的,花一個鍾頭也不一定有多少收獲。他們頂著風、忍著餓,在寒冷的冬日黃昏奔走多時,隻為了一把不值一錢的爛菜葉子。然而他們無怨無悔,說這就是行業的關懷。
撿來的菜當然不會幹淨,白菜爛了大半,蓮藕被老鼠咬過,紅薯的黑斑下藏著傷人的毒素,可他們全不在乎,嫂子說:“什麽細菌不細菌的,開水一煮,幹幹淨淨!”王誌森附和:“對嘛,不幹不淨,吃了沒病!”我沒有繼續爭辯,開飯了,我端起飯碗,一口白菜一口紅薯,白菜清甜,紅薯綿甜,吃完後既沒拉稀也沒昏厥,就像吃了武俠小說中的不死靈丹,武功蓋世,百毒不侵。
行業格言:過了麵子關,你就成功了一半。
在翻閱了大量資料之後,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每個傳銷團夥都是口號狂,他們把一切概念都標語化、口號化,比如幹行業的“四大快”、“五大保障”和“六大殺手”,走在路上“四不談”,奮鬥過程“過三關”,成就事業的“黃金定律”、“六大心態”,與人相處的“三多三寶”,違反紀律的“三大禦令殺無赦”這些口號聽著響亮,說著豪邁,帶著一股不容質疑的傲慢勁兒,最大的用處就是把人腦格式化,讓成員思想統一,步調一致,永遠不會東想西想。
這些東西粗暴、野蠻、不講道理,隻適合對付叢林中的野蠻人。我對此比較偏激,甚至會反對李約瑟提出的“中國四大發明”,覺得無論如何也該把豆腐算進去它總比指南針重要吧?也不認可梁啟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國”,總覺得這提法過於粗糙;至於“四大美女”、“四大名著”,以及更多的響亮口號,在我看來都是經不起推敲的野蠻統計,可人們大多都奉之為金科玉律,極少有人能清醒地思考和辨析。
這是傳銷團夥著名的“過三關”之一:麵子關。隻要加入行業,“自己”就消失了,隻剩下一個空無所指的“集體”,他們強調集體利益、團隊精神,卻極少顧及個人需求和個人尊嚴。在上饒、在新餘、在廣西、在大江南北,像王誌森這樣的人所在多有,還有許多年紀更輕、級別更高的,他們衣冠楚楚、昂首挺胸地走進菜市場,不問菜價,也不買任何東西,隻拿著塑料袋四處逡巡,老鼠亂竄的泥裏有一片爛菜葉,他們收進袋裏;蒼蠅飛舞的垃圾堆中有兩根小油菜,他們收進袋裏;有時還能撿到排骨和牛肉呢,他們拿起來看看,再看看,又看看,最終還是歎著氣戀戀不舍地丟下:組織上有規定,騙不來新人就不能吃肉,撿來的也不行。
亞瑟?史密斯分析中國人的特性,首先強調的就是“臉”,在他那裏,臉就是中國人的密碼,也是大多數中國問題的症結所在,不過他講的多是虛榮的一麵,而在中文語境中,“臉”這個字不僅代表虛榮,同時也代表尊嚴。尊嚴不可或缺,可適度的虛榮也不是完全的壞事,至少能讓人不至於太過齷齪。兩足動物行走在人群中,即便是出於率真自然,也該保持基本的體麵。不一定非要穿阿瑪尼,可至少也該遮住私處;不一定非要掛金戴銀,可至少也該把脖子洗淨。當西裝革履的傳銷頭目在眾目睽睽之下,從泥水和垃圾堆裏拾起一根根爛菜,我不能說他們就此沒了尊嚴,隻能說他們忘記了基本的體麵。
我們當時的住處離菜市場很近,二十分鍾就能跑個來回。那些住得遠的就很麻煩,近樓台者已經先掃了一輪,輪到他們就隻能撿那些更爛、更髒的,花一個鍾頭也不一定有多少收獲。他們頂著風、忍著餓,在寒冷的冬日黃昏奔走多時,隻為了一把不值一錢的爛菜葉子。然而他們無怨無悔,說這就是行業的關懷。
撿來的菜當然不會幹淨,白菜爛了大半,蓮藕被老鼠咬過,紅薯的黑斑下藏著傷人的毒素,可他們全不在乎,嫂子說:“什麽細菌不細菌的,開水一煮,幹幹淨淨!”王誌森附和:“對嘛,不幹不淨,吃了沒病!”我沒有繼續爭辯,開飯了,我端起飯碗,一口白菜一口紅薯,白菜清甜,紅薯綿甜,吃完後既沒拉稀也沒昏厥,就像吃了武俠小說中的不死靈丹,武功蓋世,百毒不侵。
行業格言:過了麵子關,你就成功了一半。
在翻閱了大量資料之後,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每個傳銷團夥都是口號狂,他們把一切概念都標語化、口號化,比如幹行業的“四大快”、“五大保障”和“六大殺手”,走在路上“四不談”,奮鬥過程“過三關”,成就事業的“黃金定律”、“六大心態”,與人相處的“三多三寶”,違反紀律的“三大禦令殺無赦”這些口號聽著響亮,說著豪邁,帶著一股不容質疑的傲慢勁兒,最大的用處就是把人腦格式化,讓成員思想統一,步調一致,永遠不會東想西想。
這些東西粗暴、野蠻、不講道理,隻適合對付叢林中的野蠻人。我對此比較偏激,甚至會反對李約瑟提出的“中國四大發明”,覺得無論如何也該把豆腐算進去它總比指南針重要吧?也不認可梁啟超提出的“四大文明古國”,總覺得這提法過於粗糙;至於“四大美女”、“四大名著”,以及更多的響亮口號,在我看來都是經不起推敲的野蠻統計,可人們大多都奉之為金科玉律,極少有人能清醒地思考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