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種茶樹
穿成五娃婦,我要走上發家致富路 作者:一零一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放心,既然我這麽說了,肯定是準備好了這些,樹苗大家可以向我訂購,至於如何種植,我會寫下來,有什麽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我不在就找言衍,到時候種出來的茶葉,我全部都會收。”
“這種了得多久才能回本?”
“隻要能收獲,收獲的那一年就可以回本。當然,這兩年苗和五年苗的可收獲時間是不同的,前者二到三年時間可以開始收獲,後者一到二年才可以收獲。”
其實,這還是趙期期打算用靈泉加速後計算的時間。
在場的,都是死一般的寂靜。
“大家,買茶樹種的,到時候可以問我要辣椒種子種,這辣椒我也會收。”
這話,可太有誘惑力了,誰不知道這辣椒好種,賣的還貴,之前李玉竹都種了,可把他們給眼紅壞了。
“這樹種多少錢?”
“小的十文一株,大的三十文一株。”
“這麽貴啊。”
“是啊,這也太貴了,一株大的差不多就是一天的工資了,還得好久才能收錢,不劃算,不劃算。”
“就是啊,咱們也都沒有種過,誰知道能不能種成功呢?”
趙期期看裏正終於來了,開始給大家畫餅。
“現在呢,不少人在我的工坊裏麵有了工作,我也並不是自大,但可以肯定的說,在工坊裏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比之前做農活要賺錢,但是,現在大家手上有一些錢的時候了,為什麽我反而要大家回去幹農活呢?”
“因為我想要帶著我們村子致富,現在在工坊裏工作,吃飽當然是沒有問題了,但如何致富呢?就需要再創造一些賺錢的途徑。當初給大家留著時間可以兼顧農活,但是照現在這樣發展下來,大家也都漸漸不願意去做又苦又累的農活,究其本質,還是賺的不夠多。”
“希望大家知道,我們辣椒的收購價大概在十五文一斤,付出的力氣完全沒有大家種植水稻多,收益卻遠高於水稻。而茶樹種好之後,大概能夠收獲一斤,一斤賣十五文錢。”
“什麽?我沒聽錯吧?”
“天哪,這一斤才十五文錢,茶葉還得摘吧,多麻煩啊。”
“就是,還不知道能不能種活呢。”
“吵什麽,吵什麽?聽人把話講完!”裏正大聲地喊了一句,讓大家都別唧唧歪歪的。
“這樹雖然大概隻能出一斤,但是一年可以收獲三到四次,也就是大概在三十五文左右,茶樹隻需要輕微修剪、施肥加上一些防病蟲害的措施,不需要太多的事,等於就是長大了,采摘就夠了。”
“當然,種與不種都是大家的選擇,這隻是我的想法,想要種的,可以等會兒找到言衍那裏記名,不想要種的我也不強求。”
趙期期想和裏正去一個安靜一點的地方說話,打手勢讓裏正出去。
“裏正,其實呢,我讓種茶樹也不隻是為了收茶葉,而是想要將顧家村改為一個遊玩村”
“期期啊,你是如何想的,盡管和我說,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你不妨說出來,我們先商量商量。”
“是這樣的,我們這地方,地處自然,山清水秀、風景悠然,是最為文人雅客和達官顯貴向往的地方,那些人看慣了奢華迷離,偶爾也需要一個清淨怡然的地方放鬆。第一步就是規劃出一片地方種茶樹,一是作觀賞,二是可變為銀錢。在這邊建一些客棧,但不同於普通的客棧,需要一些特色的房子。我還會提供一些食譜給大家,當作我們這的特色美食,吸引大家過來,還有一些手工項目,比如做肥皂之類的。您覺得怎麽樣?”
裏正覺得有些意思,但卻也有擔憂:“這種茶葉當然沒問題,但是遊玩村嘛,可以嚐試一下,但得要慢慢來,我擔心就是這路不好走,也沒人願意來。”
“當然,這些我都有想到,現在隻是和您概述一下我的計劃,但一些具體的規劃項目什麽的,我都會慢慢來。”
趙期期知道,裏正也是願意的意思:“我也知道,萬事開頭難,這種茶樹的事情,還得您好好說服一下大家,加上種植辣椒的收入,肯定是遠遠高於現在的收入的。”
裏正擺擺手:“這是我應該做的,本來讓大家有飯吃就是我要做的事情,自從你開了個工坊之後,我們村子也越來越好了,真是要多謝你。”
“娘!”
趙期期回過頭,是孩子們在喊她。
顧方歸也看著她,趙期期覺得有些怪異,也不知道他們在一起談了什麽。
她走近,顧言隋說道:“娘,我們都聽到你說的了,我也可以種茶樹。”
趙期期有些訝異,但也很欣慰:“好。”
“言衍,那你也聽到我交代給你的事情了?記錄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知道了娘。”
趙期期看出來顧方歸是要走的意思了,他到底是個大忙人,哪能在這裏待這麽久。
“娘,你要去縣裏嗎?”
先前是為了找兒子,找到了,她也就安心了,哪能整日讓兒子來看她?
“不用了,我留在村子裏還有事情要忙呢,你跟臨兒一起去縣裏吧。”
趙期期搖搖頭,顧老太太不去,她是怎麽也不可能和顧方歸待在同一輛馬車的。
“顧..臨,你事情忙,就先回去吧,我還得留在村子裏幫忙。”
趙期期剛剛所說的,他全都聽到了,讓他對趙期期的能力大為改觀。
“嗯。”
顧方歸上了馬車,村口一群人還在蹲著看著,人走了,他們才烏壓壓地上前來圍住顧老太太。
趙期期帶著孩子們走了,她還有事。
“水仙,你可要跟我去縣裏做活?就在我買的鋪子裏。”
顧小花終究還是沒有那麽穩重,趙期期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葉水仙去比較合適。
“當然,你要是覺得和大柱分隔兩地不願意去也沒關係。”
“去!大伯娘,我願意去!”
她一輩子都沒有去過縣裏,她渴望著走的更高更遠,去了縣裏,也能和大伯娘待在一起啊。
“
“這種了得多久才能回本?”
“隻要能收獲,收獲的那一年就可以回本。當然,這兩年苗和五年苗的可收獲時間是不同的,前者二到三年時間可以開始收獲,後者一到二年才可以收獲。”
其實,這還是趙期期打算用靈泉加速後計算的時間。
在場的,都是死一般的寂靜。
“大家,買茶樹種的,到時候可以問我要辣椒種子種,這辣椒我也會收。”
這話,可太有誘惑力了,誰不知道這辣椒好種,賣的還貴,之前李玉竹都種了,可把他們給眼紅壞了。
“這樹種多少錢?”
“小的十文一株,大的三十文一株。”
“這麽貴啊。”
“是啊,這也太貴了,一株大的差不多就是一天的工資了,還得好久才能收錢,不劃算,不劃算。”
“就是啊,咱們也都沒有種過,誰知道能不能種成功呢?”
趙期期看裏正終於來了,開始給大家畫餅。
“現在呢,不少人在我的工坊裏麵有了工作,我也並不是自大,但可以肯定的說,在工坊裏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比之前做農活要賺錢,但是,現在大家手上有一些錢的時候了,為什麽我反而要大家回去幹農活呢?”
“因為我想要帶著我們村子致富,現在在工坊裏工作,吃飽當然是沒有問題了,但如何致富呢?就需要再創造一些賺錢的途徑。當初給大家留著時間可以兼顧農活,但是照現在這樣發展下來,大家也都漸漸不願意去做又苦又累的農活,究其本質,還是賺的不夠多。”
“希望大家知道,我們辣椒的收購價大概在十五文一斤,付出的力氣完全沒有大家種植水稻多,收益卻遠高於水稻。而茶樹種好之後,大概能夠收獲一斤,一斤賣十五文錢。”
“什麽?我沒聽錯吧?”
“天哪,這一斤才十五文錢,茶葉還得摘吧,多麻煩啊。”
“就是,還不知道能不能種活呢。”
“吵什麽,吵什麽?聽人把話講完!”裏正大聲地喊了一句,讓大家都別唧唧歪歪的。
“這樹雖然大概隻能出一斤,但是一年可以收獲三到四次,也就是大概在三十五文左右,茶樹隻需要輕微修剪、施肥加上一些防病蟲害的措施,不需要太多的事,等於就是長大了,采摘就夠了。”
“當然,種與不種都是大家的選擇,這隻是我的想法,想要種的,可以等會兒找到言衍那裏記名,不想要種的我也不強求。”
趙期期想和裏正去一個安靜一點的地方說話,打手勢讓裏正出去。
“裏正,其實呢,我讓種茶樹也不隻是為了收茶葉,而是想要將顧家村改為一個遊玩村”
“期期啊,你是如何想的,盡管和我說,你是一個有想法的,你不妨說出來,我們先商量商量。”
“是這樣的,我們這地方,地處自然,山清水秀、風景悠然,是最為文人雅客和達官顯貴向往的地方,那些人看慣了奢華迷離,偶爾也需要一個清淨怡然的地方放鬆。第一步就是規劃出一片地方種茶樹,一是作觀賞,二是可變為銀錢。在這邊建一些客棧,但不同於普通的客棧,需要一些特色的房子。我還會提供一些食譜給大家,當作我們這的特色美食,吸引大家過來,還有一些手工項目,比如做肥皂之類的。您覺得怎麽樣?”
裏正覺得有些意思,但卻也有擔憂:“這種茶葉當然沒問題,但是遊玩村嘛,可以嚐試一下,但得要慢慢來,我擔心就是這路不好走,也沒人願意來。”
“當然,這些我都有想到,現在隻是和您概述一下我的計劃,但一些具體的規劃項目什麽的,我都會慢慢來。”
趙期期知道,裏正也是願意的意思:“我也知道,萬事開頭難,這種茶樹的事情,還得您好好說服一下大家,加上種植辣椒的收入,肯定是遠遠高於現在的收入的。”
裏正擺擺手:“這是我應該做的,本來讓大家有飯吃就是我要做的事情,自從你開了個工坊之後,我們村子也越來越好了,真是要多謝你。”
“娘!”
趙期期回過頭,是孩子們在喊她。
顧方歸也看著她,趙期期覺得有些怪異,也不知道他們在一起談了什麽。
她走近,顧言隋說道:“娘,我們都聽到你說的了,我也可以種茶樹。”
趙期期有些訝異,但也很欣慰:“好。”
“言衍,那你也聽到我交代給你的事情了?記錄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知道了娘。”
趙期期看出來顧方歸是要走的意思了,他到底是個大忙人,哪能在這裏待這麽久。
“娘,你要去縣裏嗎?”
先前是為了找兒子,找到了,她也就安心了,哪能整日讓兒子來看她?
“不用了,我留在村子裏還有事情要忙呢,你跟臨兒一起去縣裏吧。”
趙期期搖搖頭,顧老太太不去,她是怎麽也不可能和顧方歸待在同一輛馬車的。
“顧..臨,你事情忙,就先回去吧,我還得留在村子裏幫忙。”
趙期期剛剛所說的,他全都聽到了,讓他對趙期期的能力大為改觀。
“嗯。”
顧方歸上了馬車,村口一群人還在蹲著看著,人走了,他們才烏壓壓地上前來圍住顧老太太。
趙期期帶著孩子們走了,她還有事。
“水仙,你可要跟我去縣裏做活?就在我買的鋪子裏。”
顧小花終究還是沒有那麽穩重,趙期期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葉水仙去比較合適。
“當然,你要是覺得和大柱分隔兩地不願意去也沒關係。”
“去!大伯娘,我願意去!”
她一輩子都沒有去過縣裏,她渴望著走的更高更遠,去了縣裏,也能和大伯娘待在一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