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明宮詞安樂公主 23
綜影視知名賢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作者:凹凸曼打小孩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是太子年歲小了還沒學會什麽叫喜怒不形於色,難免會叫韋皇後這個老狐狸看出來他眼裏的幾分不忿之色來。
李顯這個皇帝整天就是吃喝玩樂,政事都是韋皇後和李裹兒說了算。
不過他人其實也並不是真的就傻了,聽這話就知道太子哪裏又惹了皇後不滿意了。
“皇後,何必同太子一個黃口小兒一般見識?若是他能震懾什麽宵小,那咱們哪還用安樂掌兵,讓他去不就行了?”
對於這個兒子做太子李顯也是不太滿意的,可是自己當日在朝中登基根基不穩,一切少不得按著這些人的想法做事。
如今這朝中之事被皇後和安樂打理得井井有條,又琢磨起了這個太子的愚鈍之處,實在是比起女兒安樂公主差得太遠了些。
若是這李氏江山以後交給他這樣的人,那他以後豈不是跟自己一個下場?
不,他還不如自己呢,自己是武皇的親兒子這才流放房陵,若是換了他,豈不是流放嶺南?
或許到時候也不是流放嶺南,而是直接病重暴斃而亡。
唉……
韋皇後聽他不接茬也覺得無趣,顯就是這樣!
不過一想到太子這個庶孽的太子府有這麽多人手韋皇後就覺得礙眼,曆代太子謀反不就是因為手裏有人嗎?
這庶孽瞧著可不是什麽好東西,若是哪天真讓他反了,那……
韋皇後的頭腦風暴作為皇帝的甩手掌櫃李顯不知道,不過看她臉色難看沒說話就知道她還是不高興。
也不知道這太子到底是怎麽招惹她了。
本來就是出生在至親骨肉你死我活的皇室,李顯自然知道韋皇後心裏大概在想什麽。
隻是這太子若是放聰明些學會隱忍些倒好,若是不能,怕是又一場兵刀之禍就在眼前了。
韋皇後盡管目的沒達到心裏很不高興,可還是帶著李顯玩了一會兒骰子喝了一會兒才各回各宮。
今日宮廷夜宴太子和掌權的韋皇後還有安樂公主的不睦之處也被眾人看在眼裏。
朝中諸人對太子之位上這個沒什麽用處的太子也並沒有什麽期待,隻望著他能日後請平安接過江山就行。
至於他有沒有腦子有沒有手段,那不重要,此時朝中人才濟濟上下一心,並不需要太過有主見的帝王。
太子還不知道自己被吹了枕頭風,不過一想到今日安樂對自己的羞辱就覺得心裏很煩躁。
忍不住狠狠地把書簡摔倒地上,對著一旁的幕僚發起了牢騷,“安樂!安樂不過是一個公主罷了,我是太子,可她對我這個太子可有半分尊敬?”
幕僚也是嚇了一跳,好好的書簡摔得震天響,養氣功夫還需再練啊。
不過還得認命的上前,安撫太子祖宗的情緒,“太子殿下不可!安樂公主如今仗著聖上的偏愛正是權勢滔天的時候,您可萬萬不能與她爭鋒相對。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豈不是辜負了朝臣們對太子殿下您的期待了?”
“太子殿下是儲君自然是尊貴非凡,可她安樂公主有聖上偏愛,見君都不用講究那些繁瑣禮儀,太子殿下,您又何必同她生氣呢?”
意思很明白,她對你老子都是一副沒大沒小的樣子,你還能指望她對你恭敬啊?
那你豈不是更比老皇帝這個親老子還神氣些了。
不想想她還能親自出手發動宮變把你老子拱上皇位,這樣的一個人豈是你一個小小太子可以抗衡的?
現在就憋不住氣整天摔摔打打,殊不知以後吃不下飯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早知道這活就不該讓自己來幹,整天想著法子哄著這個祖宗真是腦子都要空了。
公主怎麽不派幾個能說會道愛拍馬屁的人進太子府呢?
唉……
太子聽了沒覺得被安慰,反而是更氣了,父皇就是偏心安樂,從房州時就隻疼她一個,回來也是隻疼她!
剩下的這些兒女,還有誰被父皇看在眼裏過?
那皇後韋氏眼裏好歹還能裝下長子和次女,父皇眼裏除了安樂和韋皇後都沒人了。
真是豈有此理,氣死人了!
“安樂和韋皇後在房州時到底給父皇灌了什麽迷魂湯?為什麽父皇心裏眼裏都是她們母女,其他的兒女都成了那看熱鬧的看客一般,光看她們一家和樂融融了!”太子氣極,有些口不擇言起來?
可這話也是有依據的,也並不是無的放矢。
李顯的眼裏隻看得到女兒安樂公主和皇後韋氏,這個鐵一般的事實就是這長安城裏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的。
幕僚和一旁的同僚對視一眼,又看了眼被安樂公主母女氣得半死,此刻正在不停大喘氣的太子苦口婆心的道:
“太子殿下,安樂公主和皇後在房州同聖上共患難這麽多年,情分自然是旁人比不得的,可越是如此,咱們就越要沉得住氣啊!”
“這權欲迷人眼,多少人六親不認為此爭得頭破血流,您難道忘了嗎?昔日聖上沉不住氣的下場您也是知道的,殿下,萬萬不可重蹈覆轍啊!”
這幕僚字字句句看似是在勸解自家太子,實則是赤裸裸的現實句句紮心,讓人聽了心裏越發的不是滋味兒。
太子麵色難堪至極,心裏一陣翻江倒海,自己若是和她過不去就要吃苦頭,和她們爭鋒就要被流放。
那自己這個太子當得未免也太過憋屈了吧?
不服!
太子心裏不服這個安樂,也不服韋氏,不過一介女流,憑什麽踩在自己頭上?
自己可是儲君啊!
好不容易舊太子李重潤廢了,自己得天之幸做了這太子。
這屁股還沒坐熱呢,憑什麽就要被她們母女二人掀翻?
父皇就是太過昏聵了,這才縱容兩個女流之輩在朝堂上呼風喚雨。
婦人亂政,實在是不祥之兆!
李裹兒覺得這太子也是多餘,李顯的昏聵誰人不知?朝堂之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人家怎麽沒站出來找事兒?
許多人不就是覺得那個位置上的人越平庸越好嗎?
事兒少,點子少,沒那麽多想法沒那麽多掌權的心思。
推他做太子難道不也是因為他不甚聰慧嗎?
李顯這個皇帝整天就是吃喝玩樂,政事都是韋皇後和李裹兒說了算。
不過他人其實也並不是真的就傻了,聽這話就知道太子哪裏又惹了皇後不滿意了。
“皇後,何必同太子一個黃口小兒一般見識?若是他能震懾什麽宵小,那咱們哪還用安樂掌兵,讓他去不就行了?”
對於這個兒子做太子李顯也是不太滿意的,可是自己當日在朝中登基根基不穩,一切少不得按著這些人的想法做事。
如今這朝中之事被皇後和安樂打理得井井有條,又琢磨起了這個太子的愚鈍之處,實在是比起女兒安樂公主差得太遠了些。
若是這李氏江山以後交給他這樣的人,那他以後豈不是跟自己一個下場?
不,他還不如自己呢,自己是武皇的親兒子這才流放房陵,若是換了他,豈不是流放嶺南?
或許到時候也不是流放嶺南,而是直接病重暴斃而亡。
唉……
韋皇後聽他不接茬也覺得無趣,顯就是這樣!
不過一想到太子這個庶孽的太子府有這麽多人手韋皇後就覺得礙眼,曆代太子謀反不就是因為手裏有人嗎?
這庶孽瞧著可不是什麽好東西,若是哪天真讓他反了,那……
韋皇後的頭腦風暴作為皇帝的甩手掌櫃李顯不知道,不過看她臉色難看沒說話就知道她還是不高興。
也不知道這太子到底是怎麽招惹她了。
本來就是出生在至親骨肉你死我活的皇室,李顯自然知道韋皇後心裏大概在想什麽。
隻是這太子若是放聰明些學會隱忍些倒好,若是不能,怕是又一場兵刀之禍就在眼前了。
韋皇後盡管目的沒達到心裏很不高興,可還是帶著李顯玩了一會兒骰子喝了一會兒才各回各宮。
今日宮廷夜宴太子和掌權的韋皇後還有安樂公主的不睦之處也被眾人看在眼裏。
朝中諸人對太子之位上這個沒什麽用處的太子也並沒有什麽期待,隻望著他能日後請平安接過江山就行。
至於他有沒有腦子有沒有手段,那不重要,此時朝中人才濟濟上下一心,並不需要太過有主見的帝王。
太子還不知道自己被吹了枕頭風,不過一想到今日安樂對自己的羞辱就覺得心裏很煩躁。
忍不住狠狠地把書簡摔倒地上,對著一旁的幕僚發起了牢騷,“安樂!安樂不過是一個公主罷了,我是太子,可她對我這個太子可有半分尊敬?”
幕僚也是嚇了一跳,好好的書簡摔得震天響,養氣功夫還需再練啊。
不過還得認命的上前,安撫太子祖宗的情緒,“太子殿下不可!安樂公主如今仗著聖上的偏愛正是權勢滔天的時候,您可萬萬不能與她爭鋒相對。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豈不是辜負了朝臣們對太子殿下您的期待了?”
“太子殿下是儲君自然是尊貴非凡,可她安樂公主有聖上偏愛,見君都不用講究那些繁瑣禮儀,太子殿下,您又何必同她生氣呢?”
意思很明白,她對你老子都是一副沒大沒小的樣子,你還能指望她對你恭敬啊?
那你豈不是更比老皇帝這個親老子還神氣些了。
不想想她還能親自出手發動宮變把你老子拱上皇位,這樣的一個人豈是你一個小小太子可以抗衡的?
現在就憋不住氣整天摔摔打打,殊不知以後吃不下飯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早知道這活就不該讓自己來幹,整天想著法子哄著這個祖宗真是腦子都要空了。
公主怎麽不派幾個能說會道愛拍馬屁的人進太子府呢?
唉……
太子聽了沒覺得被安慰,反而是更氣了,父皇就是偏心安樂,從房州時就隻疼她一個,回來也是隻疼她!
剩下的這些兒女,還有誰被父皇看在眼裏過?
那皇後韋氏眼裏好歹還能裝下長子和次女,父皇眼裏除了安樂和韋皇後都沒人了。
真是豈有此理,氣死人了!
“安樂和韋皇後在房州時到底給父皇灌了什麽迷魂湯?為什麽父皇心裏眼裏都是她們母女,其他的兒女都成了那看熱鬧的看客一般,光看她們一家和樂融融了!”太子氣極,有些口不擇言起來?
可這話也是有依據的,也並不是無的放矢。
李顯的眼裏隻看得到女兒安樂公主和皇後韋氏,這個鐵一般的事實就是這長安城裏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的。
幕僚和一旁的同僚對視一眼,又看了眼被安樂公主母女氣得半死,此刻正在不停大喘氣的太子苦口婆心的道:
“太子殿下,安樂公主和皇後在房州同聖上共患難這麽多年,情分自然是旁人比不得的,可越是如此,咱們就越要沉得住氣啊!”
“這權欲迷人眼,多少人六親不認為此爭得頭破血流,您難道忘了嗎?昔日聖上沉不住氣的下場您也是知道的,殿下,萬萬不可重蹈覆轍啊!”
這幕僚字字句句看似是在勸解自家太子,實則是赤裸裸的現實句句紮心,讓人聽了心裏越發的不是滋味兒。
太子麵色難堪至極,心裏一陣翻江倒海,自己若是和她過不去就要吃苦頭,和她們爭鋒就要被流放。
那自己這個太子當得未免也太過憋屈了吧?
不服!
太子心裏不服這個安樂,也不服韋氏,不過一介女流,憑什麽踩在自己頭上?
自己可是儲君啊!
好不容易舊太子李重潤廢了,自己得天之幸做了這太子。
這屁股還沒坐熱呢,憑什麽就要被她們母女二人掀翻?
父皇就是太過昏聵了,這才縱容兩個女流之輩在朝堂上呼風喚雨。
婦人亂政,實在是不祥之兆!
李裹兒覺得這太子也是多餘,李顯的昏聵誰人不知?朝堂之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人家怎麽沒站出來找事兒?
許多人不就是覺得那個位置上的人越平庸越好嗎?
事兒少,點子少,沒那麽多想法沒那麽多掌權的心思。
推他做太子難道不也是因為他不甚聰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