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和雪豹、老虎不一樣,又不會叫,遇到危險隻會成為一團球,直接就被人拎走了!


    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保險起見,還是讓這家夥在林子裏最好,至少遇到危險,還能打個洞跑。


    尋常時候,這家夥也會避開人。


    “趕緊的,咱們把這人參挖出來。”眼下好不容易找到這麽多人參,陶春生也忍不住了,一人一鏟子,開始挖起來。


    光是看眼前的這片人參,少說也有七八株的樣子。


    冬日白雪皚皚,人參被掩埋在白雪之中,趕山的人發現不了。


    這地方不在正路上,周圍森林又茂密,要不是因為穿山甲,隻怕帶著獵狗和雪豹,也不一定能找到這一堆人參。


    果然還是得術業有專攻。


    挖人參也是有說法的,尋常人在山上來采人參,都是沿著根莖下去,但人參的根部須子多,又四通八達的,少不了會損傷。


    挖出來後,更是接觸了空氣,少了泥土的滋養,就很容易腐爛和死亡。


    但陶春生這次挖人參,和別人挖人參完全不同,他一邊仔細的計算了一下距離,還給陳金山演示著。


    在距離人參根部大概二十厘米的距離就開始挖,不用鋤頭,用的是小鏟子,將周圍的泥土都挖走,然後將整個根部和著泥土一起挖出來。


    這樣一來,人參的根部還是埋在泥土裏麵的。


    挖出來之後還不能就這麽放在一邊,陶春生去找了幾片大樹葉,將泥土給包裹住。


    但冬天裏想要找到大樹葉也不容易,還是金雕去隔壁山上,這才弄回來幾片大葉子。


    葉子上麵是有水分的,也是有營養的,將葉子全都包裹在泥土上,這樣一來,泥土也會受到葉子水分的滋養,就不會那麽容易幹掉。


    再者要注意的,就是人參上麵的葉子和“紅榔頭”了。


    人參之所以移植成功的例子很少,也是因為在挖出來的時候,不管是根部還是根莖,都容易受到損傷。


    一損傷,就容易腐壞。


    除此之外,人參要在剛開春的時候種下去。


    這樣一來,冬日的積雪剛好融化,泥土裏麵也有不少水分,這樣一來,成活的概率會更大。


    這也是為什麽陶春生選擇在這個時候挖人參的緣故。


    人參挖出來之後,要在陰涼通風、不沾水、不曬太陽的情況下保存下來,如此才能保持好人參的活力。


    一旦沾了水,那根部就容易壞掉了。


    陳金山跟著陶春生趕山這麽久,還是頭一次看到陶春生這麽小心翼翼的樣子,他有樣學樣。


    明明很小一株人參苗,但包裹著的泥土卻有籃球一般大小。


    但那一株六品葉,陶春生就不打算拿回去種了,畢竟,人參最後的歸宿,還是要走向六品葉。


    眼下這株六品葉再移植,收益並沒有那麽可觀。


    將六品葉挖出來之後,陶春生這才帶著陳金山和幾個小家夥下山。


    下山的時候,還能看到周圍的泥土像是土行孫在地下跑一樣,不斷地遊走著。


    陶春生清楚,這是穿山甲在跟著他們。


    這小子,隻怕是還想要蜜蜂吃。


    等開春之後,萬物複蘇,要找東西的時候再來找這小子就行了。


    可憐那穿山甲還不知道,它人在山中跑,但早就被陶春生給惦記上了。


    雖然這些天的氣溫已經上升了,但實際上還是在寒冬之中,不過天氣倒是反常,積雪都已經融化了。


    陶春生把人參苗運回來之後,就準備開墾土地了。


    種植人參的土地要土質鬆軟,排水好,土壤的質量也要有所把關,不然的話,人參不但不容易成活,甚至還可能直接爛在地裏。


    “爸爸!”


    甜甜見陶春生拿著鋤頭就要去挖地,也是跑了出來,好奇的看著陶春生的舉動。


    陶春生家裏的地不算多,還不到半畝地。


    不過陶春生倒是樂在其中,地多了的話,反而種植和開墾都要花更多的時間,眼下三分地是真正好的。


    這七八株人參苗,陶春生就選擇種在距離屋子最近的一片地裏。


    這樣一來,到時候雪豹和小老虎排便,也可以把糞便直接拉在土地裏麵,給人參苗一些營養。


    看著擺在地上大大小小的人參苗,陳金山也忍不住嘖嘖稱奇起來。


    三株巴掌,三株燈台子,兩株四品葉,還有這一株準備拿去賣的六品葉!


    雖然六品葉隻有一株,但陳金山也算是開了眼界了。


    哪裏能想到,在發現人參窩子的時候,還能發現一株六品葉呢?


    他在村子裏打獵趕山這麽多年,見到的也就一株三花!


    而且,哪有人參都長在一個窩裏的?


    光是那六品葉,看起來少說也有上百年的年歲!


    但一個窩子裏,想要成就一株六品葉,那第二株六品葉,就得挪根子去生長了。


    這也是老一輩的人說,人參會跑的緣故。


    一個地方的靈氣有限,能培育一株六品葉,但第二株六品葉,隻能去汲取其他土壤的營養,根子也就歪了去。


    “甜甜!你看陳叔叔和你爸爸,厲不厲害!”見小丫頭跑了過來,陳金山還不忘逗她。


    甜甜吮著手指頭,想了想,歪著腦袋說道:“厲害!爸爸厲害,山豬子叔叔也厲害!”


    “你瞧瞧,你瞧瞧!春哥,你老是在甜甜麵前叫我山豬子,這小丫頭片子也跟著你這麽叫我了!”


    陳金山簡直是哭笑不得,開始和陶春生埋怨著。


    陶春生倒是樂的合不攏嘴,把甜甜抱了起來:“真不愧是我的女兒,來,甜甜,幫著爸爸一起開墾地。”


    冬天的時候,這一片荒地都蓋滿了白雪。


    土壤也因為冰天雪地的原因,凍得硬邦邦的。


    甜甜手裏拿了個小鋤頭,雖然已經是陶春生給特意製作的了,但鋤頭的重量,小丫頭依然是抬不起來,就在旁邊“嘿咻嘿咻”的用嘴巴使勁。


    陶春生和陳金山哈哈大笑,這才手腳麻利的開始開墾。


    雖然已經很久沒種地了,但兩個人畢竟是農村出來的,對於開墾土地的事情,還不是手拿把掐?


    陳金山自信的一挖下去,誰知,土壤表麵的積雪倒是化了,但因為氣溫低的原因,土壤依然是被凍得硬邦邦的。


    就連鋤頭的榔頭都直接掉了下來!


    “我去!春哥,你這土裏是埋了鑽石吧?這麽硬?”陳金山眉頭緊皺著。


    一月底,正是寒冬。


    還沒到開春的日子呢,表麵上看著出了太陽,但冬天的太陽並不熱,隻是看起來像是開了春。


    陶春生眉頭一皺,也是不由得歎了口氣:“看來,還得過段時間才能種下去。”


    原以為現在天氣已經不錯了,但沒想到這土壤裏麵竟然都還有冰碴子,這樣種下去,人參哪裏能存活?


    不過好在他在挖人參苗的時候有特別注意,這些人參保存上一個月,應該也不成問題。


    等到開了春再來開墾土地好了。


    “爸爸!你看這個苗苗。”


    正在他歎氣的時候,卻聽到旁邊的甜甜開了口。


    陶春生和陳金山看了一眼,立刻就皺起眉頭來。


    那唯一的一株“三花”,葉子竟然都被凍掉了一截,就連頂部的“紅榔頭”也是有些發青了。


    如果不趕快賣掉的話,隻怕真會枯死在這裏。


    “春哥,咱們趕緊把這賣了吧?”陳金山心疼的不行,雖然這隻是株“三花”,但“三花”的價格少說也能到七八百塊錢去。


    有七八百塊錢,好歹比一分錢都沒有的好。


    陶春生沉思片刻,卻是拿起鋤頭在地麵挖了起來。


    他的手臂很有力,青筋四起,扛著那冰渣子把麵前挖了一個小坑,隨後,他把那一株“三花”拿過來。


    根部的葉子也沒有取下,直接埋了下去。


    如果現在把“三花”賣掉,可能也就七八百塊錢的樣子,但要是再種一段時間,他根據定山珠傳承的營養液,那價格會翻上三四倍。


    “現在種?能活嗎?”陳金山眼睛都瞪圓了。


    誰家好人在冬天種東西啊!


    土地不行,硬開?


    這人參活不了了,也硬種?


    該說不說,陶春生每次做的事情,都讓陳金山震驚的無以複加。


    “不試試怎麽知道?”他既然有定山珠,自然是比別人有優勢的,要是這一株“三花”也能在營養液的輔助下存活,那其他的人參也可以。


    人參雖然適合在春日裏種下,但這家夥要經曆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也是要熬得過寒冬的。


    大不了,也就是七八百塊錢的損失。


    要是能活下來,他就去牽一頭老黃牛來,把這些冰碴子地都給翻過來種下去,那不是又可以多種一些了?


    陳金山嘖嘖稱奇,但也沒有拒絕。


    本來要開墾的土地,眼下隻開了那麽十來厘米的樣子,孤零零的人參苗在這裏顯得很是可愛。


    為了怕山上的動物下來糟蹋,陶春生和陳金山一起去林子裏砍了一些竹子,把竹子都劈開成一小條一小條的,這才又圍了個籬笆。


    不過這籬笆也圍的算是有水準,隻將這一窩人參給罩在了裏麵,看得陳金山都忍不住發笑。


    “你們搗鼓了大半天,就種了這個?”


    唐若蘭原本是打算讓他們進來吃飯,一出門,就看到了孤零零的一株人參,眼睛都瞪圓了。


    這兩個人在土地裏已經大半天了吧?


    就搗鼓了這玩意?


    陶春生和陳金山嘿嘿一笑,還理直氣壯:“實驗嘛,老婆,要是這人參苗都能活,那咱們就找到掙錢的路子了。”


    “沒錯,春哥!要是真行,我就把我家裏那幾片辣椒給鏟了,也種人參,咱們哥倆一起發財!”


    種人參和種別的不一樣。


    一畝土地一畝靈氣。


    人參苗之間的間距要足夠,這才能讓人參在土地裏繼續生長。


    如果是像是種植其他農作物一樣,緊貼著種下去,那人參根莖倒是會長得很好,但根部的話,就一言難盡了。


    甚至停止生長都有可能。


    人參的根部又埋在地裏,壓根就看不到它的生長情況。


    如果不預留好空間,等到要收成的時候挖出來,那之前的時間就白費了。


    所以,這玩意雖然賺錢,但也費地。


    “也行。”陶春生點了點頭。


    既然是要試,那肯定是要賺錢,如果不行的話,那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種玉米算了。


    雖然種玉米不值錢,但好歹也不算忘記了農村人的本分。


    成與否,都得等過兩天看看這一株“三花”的情況才能知道。


    周圍有不少路過的村民,看到陶春生家裏立起來一個小籬笆,圍著一株小小的“三花”,也是直呼稀奇。


    見過種地的,沒見過種人參的。


    現在見到種人參的,他們還是頭一次見到隻種一株人參的。


    原以為是給甜甜那丫頭種來玩的,沒想到陶春生居然還給它施肥上了,一時間,這一株單獨的“三花”簡直是成了村裏人的笑柄。


    陶春生倒也不在意,反而是樂在其中,種的歡歡喜喜的。


    不過“三花”活倒是活了,就是那葉子也不見長。


    陶春生就盤算著得去搞點營養液了,不過這營養液的配方倒也奇怪,一些山裏的藥材也就罷了,居然還要魚肉?


    眼下冰天雪地的,哪裏去找魚?


    再加上這兩天天氣又陰冷下來了,周圍的水域全都被凍起來了,魚在現在也是很值錢的。


    陶春生沉思了兩天,雪就跟著下了兩天。


    眼看著那“三花”搖搖欲墜,陶春生也是閑不住了,直接找了陳金山一起,就要去湖水裏麵撈魚。


    “不是,春哥,你沒開玩笑吧?這大冬天的,怎麽抓魚?”


    到處的湖水都已經被冰給凍起來了,那厚厚的一層冰,別說是抓魚了,就連把冰麵砸開都不簡單。


    在村子裏,冬天基本上是沒魚吃的。


    誰閑著沒事做去敲冰塊?


    有那時間,還不如去抓幾隻野兔野雞什麽的。


    但陶春生卻是挑了挑眉,像是下定了決心似的,就連魚竿都給陳金山準備好了,如此一來,兩人提著木桶和魚竿,就朝著大湖邊上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山:契約金雕,大山都是我獵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烤紅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烤紅薯並收藏趕山:契約金雕,大山都是我獵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