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被囚禁的小庶女vs嗜血的絕嗣暴君26
驚!暴君絕嗣?小白花女配又多胎 作者:曉楓殘月0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誰有孕了?”
“有了誰的孩子了?”
太後激動的衝了過來。
皇帝整個人也是一臉懵。
雖然自阿寧進宮之後,二人經常膩在一起,他更是不辭辛苦,但之前十幾年間,後宮都沒有一個孩子。
他同阿寧在一塊兒不過半個月,阿寧便有孕了?
他又看向太醫,“再把一次,好好把。”
“再叫幾個太醫過來,務必確認。”
皇帝十分嚴肅的說道。
顧莞寧躺在榻上,頗有些無措,也有些委屈,“衍哥哥,我有孕了,你不高興嗎,為何......”
皇帝也知自己的興味讓顧莞寧誤會了,他連忙坐到了榻邊,握著顧莞寧的手說:“阿寧,朕不是不高興,朕隻是害怕空歡喜一場。”
“朕從前不曾告訴過你,朕不易有子。”
顧莞寧懵懂的點點頭,然後乖乖的讓太醫去把脈。
太後也有些怨怪皇帝,“瞧你,多大的人了,還這般沒有輕重,若將皇後給嚇到了,又當如何?”
顧莞寧看向太後,有些局促,也有些羞窘,“太......太後,我沒那般不禁嚇。”
她這模樣,完全就是一個柔軟又內斂的天真少女模樣,太後也實在無法將她同康樂口中那個搬弄是非、善妒的人重合。
太後覺得或許這其中有誤會。
當然眼下她也顧不得這些,隻眼巴巴的瞅著太醫。
過了許久,幾位太醫紛紛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後娘娘這是喜脈。”
竟然是真的!
皇帝握著顧莞寧的手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顧莞寧笑看向他,“衍哥哥,這下你能安心了吧。”
太後瞧見皇帝握著顧莞寧的手腕有些緊,就忙道:“你鬆一些,別勒壞了阿寧。”
“謝太後娘娘關心。”顧莞寧忙道。
太後嗔怪道:“叫什麽太後,叫母後。”
又讓太醫好生叮囑了顧莞寧一些安胎的事宜,她又對顧莞寧說:“哀家身邊的奉若姑姑擅醫理,尤通養胎事宜,哀家將她派到你身邊,讓她照顧你。”
顧莞寧是知道奉若姑姑的,她剛被皇帝帶到宮裏時,康樂公主尋過來,皇帝收了顧妃的宮權,便是交給奉若姑姑。
顧莞寧當然知道,太後之所以對自己這樣好,全然是因為自己腹中如今有了皇帝的骨肉。
親疏有別,若擱在先前,太後定然會因康樂公主對自己心生不喜,甚至讓皇帝趕走自己也是有可能得。
但這不重要,事實就是她有了皇帝的孩子,這個孩子,是太後和皇帝共同的希望。
“母後,公主那裏......”
皇帝當機立斷道:“康樂那裏你無須多想,原就是她先犯的錯,你屢屢給她遞台階,生怕她在外麵受了欺負,想同她緩和關係,她卻在母後跟前顛倒黑白想害死你。”
“你已仁至義盡,便你是長輩,她是小輩卻也足夠了,更何況你也隻年長她三歲罷了。”
“阿寧,你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好好看顧自己和腹中的孩子,其餘的什麽都別想。”
顧莞寧乖巧的點頭。
她方才受了驚,臉色有些蒼白,越顯嬌弱。
太後聽著皇帝的話,心知顧莞寧和康樂公主之間的事情應該有隱情。
若放在從前,即便康樂有錯,太後也是要更偏向自己的親孫女。
但如今顧莞寧有孕,她甚至要比康樂公主更重要。
畢竟康樂公主如今也還好好的。
於是太後也道:“阿寧,皇上說的對,如今你和腹中孩子才是更重要的。”
“先好生休息一會兒吧。”
皇帝跟著太後走出了長春宮,太後歎了一聲氣,“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麽事吧。”
於是皇帝便將他與顧莞寧相識的經過同太後說了,“那時朕不知怎的,手上忽然沒了力氣,即便拚著一股勁將那些人都給殺了,但之後卻已力竭。”
“幕後之人既安排了這一場刺殺,又豈能沒有後手。”
“好在這個時候朕遇到了阿寧,她將朕給帶了回去。”
“若不是阿寧,隻怕朕當時便危險了,說來阿寧於朕,也算是有著救命之恩的。”
究竟是不是這樣,並不重要,皇帝隻是想讓太後更喜歡顧莞寧。
他心愛的女孩子,應該被所有人喜歡。
太後疼愛孫女,可她和皇帝是相依為命多年的母子,說到底母子之情是要大於祖孫之情的,對孫女更多的是愛屋及烏。
如今聞言顧莞寧於皇帝還有救命之恩,心中便對顧莞寧多了一層感激之情。
“至於阿寧與康樂的過節,阿寧本為顧家遠房親戚,被安置在顧家莊子上。”
“她和顧沉是表兄妹,康樂卻嫉妒顧沉待阿寧好,讓人將阿寧給抓起來,用那些醃臢的手段對付她”
“若非朕趕去及時,隻怕阿寧便危險了。”
太後心有極其震撼,能讓皇帝那般憤怒的,那這份醃臢手段隻怕極其惡劣。
“哀家倒是知道,她和顧沉那小子打小一塊長大,她又素來霸道,卻也不曾想到......”
“但她到底年紀小,你嚇唬嚇唬她也就成了,哪裏能當真將一個還沒有尚且隻十三歲的公主送到外頭去,若有個三長兩短又該如何?”
到底是疼愛了那麽久的公主,和一個素昧平生的顧莞寧,太後自然更偏向親孫女。
這還是在顧莞寧懷孕的情況下。
若顧莞寧沒有懷孕,哪怕太後知道事情的經過,也覺得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朕確實很生氣。”皇帝道:“也確實打定主意要將她給送走。”
“母後,朕喜歡阿寧,很喜歡很喜歡,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她。”
“康樂也不行。”
皇帝在向太後表明自己的立場。
太後心頭震撼之餘,也接受了這個結果,“哀家會好好勸說康樂的。”
“隻淮陽......”
“雖則朕打定主意要將康樂給送走,但阿寧愛朕。”
皇帝微微一笑。
太後沒明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皇帝很快又道:“阿寧愛朕,於是愛屋及烏,她為康樂向朕求情,說想同康樂摒棄前嫌。”
“康樂私自逃走,阿寧說康樂隻是個小女孩,受了委屈想躲起來是正常的,她說朕不應該生氣,而應該先擔心康樂的安危。”
“聽聞康樂今日要跟著母後一同回來,阿寧更是做了許久的準備,要同康樂做朋友,但康樂......”
“康樂不值得。”
太後再度想起顧莞寧,那個女孩子生得是極柔美的,她的身上沒有攻擊性,嫋嫋婷婷的往那裏一站,同為女子也隻讓人覺得分外憐惜。
在太後聽聞她勸說皇帝的種種行徑後,對顧莞寧更是有了好感。
“如皇帝所說,阿寧這孩子確實極好,是康樂不懂事了。”
皇帝道:“阿寧心軟又善良,不肯讓康樂小小年紀去外頭生活,不想看朕與康樂之間父子鬧矛盾。”
“但母後,正是因為這樣,兒臣才更要護她周全。”
“朕不能因為她善良,就讓她去遷就,那才真是欺負人了。”
“說到底父女一場,朕願意給康樂機會。”
“至她十三歲到及笄之前,若還是這般不懂規矩,那便讓她走吧,自然朕也會安排好一切,確保她的安全。”
“母後,阿寧腹中的孩子對母後,對朕,乃至對這個皇朝都極其重要,所以是非輕重,母後應該知道。”
“但望她不要再惹事了。”
說到孩子,太後麵上也鄭重起來。
“哀家知曉,如今阿寧腹中孩子是最最重要的,這樣好了,哀家一會兒回去便將康樂給送回去,讓人緊緊看著她,阿寧未曾平安生下這個孩子前,便別讓她出來晃悠了。”
歸根到底太後也知道康樂張牙舞爪的性子,從前能讓人淩辱顧莞寧,難保如今不會因為嫉恨對顧莞寧腹中孩子下手。
但這個孩子不能出現一點點意外,也就隻能委屈康樂公主了。
“誰有孕了?”
“有了誰的孩子了?”
太後激動的衝了過來。
皇帝整個人也是一臉懵。
雖然自阿寧進宮之後,二人經常膩在一起,他更是不辭辛苦,但之前十幾年間,後宮都沒有一個孩子。
他同阿寧在一塊兒不過半個月,阿寧便有孕了?
他又看向太醫,“再把一次,好好把。”
“再叫幾個太醫過來,務必確認。”
皇帝十分嚴肅的說道。
顧莞寧躺在榻上,頗有些無措,也有些委屈,“衍哥哥,我有孕了,你不高興嗎,為何......”
皇帝也知自己的興味讓顧莞寧誤會了,他連忙坐到了榻邊,握著顧莞寧的手說:“阿寧,朕不是不高興,朕隻是害怕空歡喜一場。”
“朕從前不曾告訴過你,朕不易有子。”
顧莞寧懵懂的點點頭,然後乖乖的讓太醫去把脈。
太後也有些怨怪皇帝,“瞧你,多大的人了,還這般沒有輕重,若將皇後給嚇到了,又當如何?”
顧莞寧看向太後,有些局促,也有些羞窘,“太......太後,我沒那般不禁嚇。”
她這模樣,完全就是一個柔軟又內斂的天真少女模樣,太後也實在無法將她同康樂口中那個搬弄是非、善妒的人重合。
太後覺得或許這其中有誤會。
當然眼下她也顧不得這些,隻眼巴巴的瞅著太醫。
過了許久,幾位太醫紛紛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後娘娘這是喜脈。”
竟然是真的!
皇帝握著顧莞寧的手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顧莞寧笑看向他,“衍哥哥,這下你能安心了吧。”
太後瞧見皇帝握著顧莞寧的手腕有些緊,就忙道:“你鬆一些,別勒壞了阿寧。”
“謝太後娘娘關心。”顧莞寧忙道。
太後嗔怪道:“叫什麽太後,叫母後。”
又讓太醫好生叮囑了顧莞寧一些安胎的事宜,她又對顧莞寧說:“哀家身邊的奉若姑姑擅醫理,尤通養胎事宜,哀家將她派到你身邊,讓她照顧你。”
顧莞寧是知道奉若姑姑的,她剛被皇帝帶到宮裏時,康樂公主尋過來,皇帝收了顧妃的宮權,便是交給奉若姑姑。
顧莞寧當然知道,太後之所以對自己這樣好,全然是因為自己腹中如今有了皇帝的骨肉。
親疏有別,若擱在先前,太後定然會因康樂公主對自己心生不喜,甚至讓皇帝趕走自己也是有可能得。
但這不重要,事實就是她有了皇帝的孩子,這個孩子,是太後和皇帝共同的希望。
“母後,公主那裏......”
皇帝當機立斷道:“康樂那裏你無須多想,原就是她先犯的錯,你屢屢給她遞台階,生怕她在外麵受了欺負,想同她緩和關係,她卻在母後跟前顛倒黑白想害死你。”
“你已仁至義盡,便你是長輩,她是小輩卻也足夠了,更何況你也隻年長她三歲罷了。”
“阿寧,你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好好看顧自己和腹中的孩子,其餘的什麽都別想。”
顧莞寧乖巧的點頭。
她方才受了驚,臉色有些蒼白,越顯嬌弱。
太後聽著皇帝的話,心知顧莞寧和康樂公主之間的事情應該有隱情。
若放在從前,即便康樂有錯,太後也是要更偏向自己的親孫女。
但如今顧莞寧有孕,她甚至要比康樂公主更重要。
畢竟康樂公主如今也還好好的。
於是太後也道:“阿寧,皇上說的對,如今你和腹中孩子才是更重要的。”
“先好生休息一會兒吧。”
皇帝跟著太後走出了長春宮,太後歎了一聲氣,“說說這到底是個什麽事吧。”
於是皇帝便將他與顧莞寧相識的經過同太後說了,“那時朕不知怎的,手上忽然沒了力氣,即便拚著一股勁將那些人都給殺了,但之後卻已力竭。”
“幕後之人既安排了這一場刺殺,又豈能沒有後手。”
“好在這個時候朕遇到了阿寧,她將朕給帶了回去。”
“若不是阿寧,隻怕朕當時便危險了,說來阿寧於朕,也算是有著救命之恩的。”
究竟是不是這樣,並不重要,皇帝隻是想讓太後更喜歡顧莞寧。
他心愛的女孩子,應該被所有人喜歡。
太後疼愛孫女,可她和皇帝是相依為命多年的母子,說到底母子之情是要大於祖孫之情的,對孫女更多的是愛屋及烏。
如今聞言顧莞寧於皇帝還有救命之恩,心中便對顧莞寧多了一層感激之情。
“至於阿寧與康樂的過節,阿寧本為顧家遠房親戚,被安置在顧家莊子上。”
“她和顧沉是表兄妹,康樂卻嫉妒顧沉待阿寧好,讓人將阿寧給抓起來,用那些醃臢的手段對付她”
“若非朕趕去及時,隻怕阿寧便危險了。”
太後心有極其震撼,能讓皇帝那般憤怒的,那這份醃臢手段隻怕極其惡劣。
“哀家倒是知道,她和顧沉那小子打小一塊長大,她又素來霸道,卻也不曾想到......”
“但她到底年紀小,你嚇唬嚇唬她也就成了,哪裏能當真將一個還沒有尚且隻十三歲的公主送到外頭去,若有個三長兩短又該如何?”
到底是疼愛了那麽久的公主,和一個素昧平生的顧莞寧,太後自然更偏向親孫女。
這還是在顧莞寧懷孕的情況下。
若顧莞寧沒有懷孕,哪怕太後知道事情的經過,也覺得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朕確實很生氣。”皇帝道:“也確實打定主意要將她給送走。”
“母後,朕喜歡阿寧,很喜歡很喜歡,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她。”
“康樂也不行。”
皇帝在向太後表明自己的立場。
太後心頭震撼之餘,也接受了這個結果,“哀家會好好勸說康樂的。”
“隻淮陽......”
“雖則朕打定主意要將康樂給送走,但阿寧愛朕。”
皇帝微微一笑。
太後沒明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皇帝很快又道:“阿寧愛朕,於是愛屋及烏,她為康樂向朕求情,說想同康樂摒棄前嫌。”
“康樂私自逃走,阿寧說康樂隻是個小女孩,受了委屈想躲起來是正常的,她說朕不應該生氣,而應該先擔心康樂的安危。”
“聽聞康樂今日要跟著母後一同回來,阿寧更是做了許久的準備,要同康樂做朋友,但康樂......”
“康樂不值得。”
太後再度想起顧莞寧,那個女孩子生得是極柔美的,她的身上沒有攻擊性,嫋嫋婷婷的往那裏一站,同為女子也隻讓人覺得分外憐惜。
在太後聽聞她勸說皇帝的種種行徑後,對顧莞寧更是有了好感。
“如皇帝所說,阿寧這孩子確實極好,是康樂不懂事了。”
皇帝道:“阿寧心軟又善良,不肯讓康樂小小年紀去外頭生活,不想看朕與康樂之間父子鬧矛盾。”
“但母後,正是因為這樣,兒臣才更要護她周全。”
“朕不能因為她善良,就讓她去遷就,那才真是欺負人了。”
“說到底父女一場,朕願意給康樂機會。”
“至她十三歲到及笄之前,若還是這般不懂規矩,那便讓她走吧,自然朕也會安排好一切,確保她的安全。”
“母後,阿寧腹中的孩子對母後,對朕,乃至對這個皇朝都極其重要,所以是非輕重,母後應該知道。”
“但望她不要再惹事了。”
說到孩子,太後麵上也鄭重起來。
“哀家知曉,如今阿寧腹中孩子是最最重要的,這樣好了,哀家一會兒回去便將康樂給送回去,讓人緊緊看著她,阿寧未曾平安生下這個孩子前,便別讓她出來晃悠了。”
歸根到底太後也知道康樂張牙舞爪的性子,從前能讓人淩辱顧莞寧,難保如今不會因為嫉恨對顧莞寧腹中孩子下手。
但這個孩子不能出現一點點意外,也就隻能委屈康樂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