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建國初期,疆域麵積狹小,大概就局限於今遼河流域上遊。81中文網但在隨後的幾十年中,遼太祖與遼太宗不斷對外用兵,遼國的領地範圍也順擴大。到了遼世宗執政時期,大遼不僅取得了今內蒙、新疆、東三省以及長城一帶的廣闊土地,還控製了女真、回鶻、韃靼、黨項等數個番邦部族。而遼世宗為了鞏固統治,又進行了一係列政治改革,仿照宋朝成立樞密院,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樞密院是大遼的最高軍事行政機構,其院也與大宋一樣,被稱作樞密使。如今的大遼樞密使不是別人,就正是傲長風要找的蕭奉先。
而傲長風之所以要找他,除了看中其位高權重,還十分欣賞他的一張“伶牙俐齒”:
蕭奉先,契丹族,原大遼宰相蕭繼先五世孫,當今皇後蕭奪裏懶、元妃蕭貴哥之兄,官至樞密使,封蘭陵郡王,頗受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寵信和倚重。
六年前,耶律延禧至遼東巡視,當時還是大遼藩屬的女真各部酋長都來到行宮朝見。宴席間,狂妄自大的耶律延禧命令各位酋長表演歌舞,並引以為樂。可是,唯獨完顏部酋長完顏阿骨打端坐正視、推脫不會。耶律延禧大怒,欲殺之,誰知蕭奉先勸解道:“完顏阿骨打是個粗人,不知禮儀,況且也沒有大的過錯,若是殺掉他,恐怕會傷害女真各部向慕歸化之心!即便他真有反意,就憑完顏部彈丸之地,又能有何作為?”……耶律延禧聽罷,不了了之,大遼的禍患也從此埋下。
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1114年,“托蕭奉先的福”,完顏阿骨打起兵造反,並大舉進攻遼國寧江州。耶律延禧惱羞成怒,命蕭奉先之弟蕭嗣先領大軍拒敵。可蕭嗣先無能,遭遇大敗,士兵也大多逃走。這時,蕭奉先唯恐弟弟會被降罪處死,又向耶律延禧道:“大軍兵敗,士兵畏罪逃亡,陛下若是不赦免他們,他們隻怕會四處劫掠,日後必成禍患!”……耶律延禧聽從,蕭嗣先得以免死,但遼軍卻因此失去了鬥誌。
這些已經生的事還不算什麽,在未來幾年中,蕭奉先更是將禍國殃民的“本事”揮到了極致:
公元1121年,為了讓自己的侄兒秦王成為太子,蕭奉先誣陷大遼名臣耶律餘睹,說他勾結駙馬蕭煜,意圖謀反,並打算擁立晉王耶律敖盧斡為帝。耶律延禧信以為真,誅殺蕭煜、軟禁晉王,而耶律餘睹僥幸逃脫,被迫投奔女真帳下。不久,耶律餘睹被女真任命為監軍,誓要率兵回來報仇。耶律延禧聽說後,十分憂心,蕭奉先卻提議道:“餘睹畢竟是皇室後裔,即便他投靠大金,也不會真有滅遼之心,隻不過是想扶立晉王而已。若為社稷著想,陛下何不舍棄一個兒子,而讓故人不戰自退!”……耶律延禧思慮再三,還是狠心賜死了晉王,這也導致大遼官員憤慨不已,人心更加離散。
次年,蕭奉先的提議完全無效,金軍不但沒有撤兵,反而猛攻上京。耶律延禧大驚失色,蕭奉先再次寬慰道:“陛下勿憂,上京乃堅城,而且金人遠離巢穴,久戰必疲,我大遼社稷定會安然無恙!”……耶律延禧點頭稱是,安心留在上京。但不過一日,上京外城便被金軍攻破,守將撻不野更是率眾投降。
在城破之時,蕭奉先無計可施,向耶律延禧勸道:“上京雖破,但大遼氣數未盡,請陛下隨臣等離京暫避,日後再重整山河!”……耶律延禧終於醒悟,大罵蕭奉先,並將其父子從身邊趕走。
蕭奉先帶著兩個兒子離開了耶律延禧,隨後在路上被金兵抓獲。無獨有偶,金兵押送他們去見完顏阿骨打,卻又遇到1了遼國敗兵。遼國士兵認識蕭奉先,奮力將幾人救下,並再次送回到耶律延禧麵前。耶律延禧這次可沒講情麵,把蕭奉先父子賜死。
……
樞密院是大遼的最高軍事行政機構,其院也與大宋一樣,被稱作樞密使。如今的大遼樞密使不是別人,就正是傲長風要找的蕭奉先。
而傲長風之所以要找他,除了看中其位高權重,還十分欣賞他的一張“伶牙俐齒”:
蕭奉先,契丹族,原大遼宰相蕭繼先五世孫,當今皇後蕭奪裏懶、元妃蕭貴哥之兄,官至樞密使,封蘭陵郡王,頗受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寵信和倚重。
六年前,耶律延禧至遼東巡視,當時還是大遼藩屬的女真各部酋長都來到行宮朝見。宴席間,狂妄自大的耶律延禧命令各位酋長表演歌舞,並引以為樂。可是,唯獨完顏部酋長完顏阿骨打端坐正視、推脫不會。耶律延禧大怒,欲殺之,誰知蕭奉先勸解道:“完顏阿骨打是個粗人,不知禮儀,況且也沒有大的過錯,若是殺掉他,恐怕會傷害女真各部向慕歸化之心!即便他真有反意,就憑完顏部彈丸之地,又能有何作為?”……耶律延禧聽罷,不了了之,大遼的禍患也從此埋下。
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1114年,“托蕭奉先的福”,完顏阿骨打起兵造反,並大舉進攻遼國寧江州。耶律延禧惱羞成怒,命蕭奉先之弟蕭嗣先領大軍拒敵。可蕭嗣先無能,遭遇大敗,士兵也大多逃走。這時,蕭奉先唯恐弟弟會被降罪處死,又向耶律延禧道:“大軍兵敗,士兵畏罪逃亡,陛下若是不赦免他們,他們隻怕會四處劫掠,日後必成禍患!”……耶律延禧聽從,蕭嗣先得以免死,但遼軍卻因此失去了鬥誌。
這些已經生的事還不算什麽,在未來幾年中,蕭奉先更是將禍國殃民的“本事”揮到了極致:
公元1121年,為了讓自己的侄兒秦王成為太子,蕭奉先誣陷大遼名臣耶律餘睹,說他勾結駙馬蕭煜,意圖謀反,並打算擁立晉王耶律敖盧斡為帝。耶律延禧信以為真,誅殺蕭煜、軟禁晉王,而耶律餘睹僥幸逃脫,被迫投奔女真帳下。不久,耶律餘睹被女真任命為監軍,誓要率兵回來報仇。耶律延禧聽說後,十分憂心,蕭奉先卻提議道:“餘睹畢竟是皇室後裔,即便他投靠大金,也不會真有滅遼之心,隻不過是想扶立晉王而已。若為社稷著想,陛下何不舍棄一個兒子,而讓故人不戰自退!”……耶律延禧思慮再三,還是狠心賜死了晉王,這也導致大遼官員憤慨不已,人心更加離散。
次年,蕭奉先的提議完全無效,金軍不但沒有撤兵,反而猛攻上京。耶律延禧大驚失色,蕭奉先再次寬慰道:“陛下勿憂,上京乃堅城,而且金人遠離巢穴,久戰必疲,我大遼社稷定會安然無恙!”……耶律延禧點頭稱是,安心留在上京。但不過一日,上京外城便被金軍攻破,守將撻不野更是率眾投降。
在城破之時,蕭奉先無計可施,向耶律延禧勸道:“上京雖破,但大遼氣數未盡,請陛下隨臣等離京暫避,日後再重整山河!”……耶律延禧終於醒悟,大罵蕭奉先,並將其父子從身邊趕走。
蕭奉先帶著兩個兒子離開了耶律延禧,隨後在路上被金兵抓獲。無獨有偶,金兵押送他們去見完顏阿骨打,卻又遇到1了遼國敗兵。遼國士兵認識蕭奉先,奮力將幾人救下,並再次送回到耶律延禧麵前。耶律延禧這次可沒講情麵,把蕭奉先父子賜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