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淵蓋蘇文的撤兵,無數新羅百姓歡欣鼓舞如絕處逢生,新羅百廢待興。
遠在萬裏之遙的長安,同樣歡欣鼓舞,普天同慶。
因為報捷的騎兵再次來到了長安城,而且這次帶來的捷報更加驚人。
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破了遼東城!
要知道,那可是遼東城啊!
之前兩次捷報傳來的時候,朝中的官員們普遍都認為,接下來攻打遼東城一定不會之前那麽順利,要多費些心血氣力才能打下來。
對此,長安城裏的百姓們也十分認同。
畢竟,遼東城可不是建安城和蓋牟城能比的。
卻怎麽也沒想到,大軍竟然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歸根到底還是一句話,火炮太特麽牛逼了!
蘇程太牛逼了!
他們突然覺得朝中的文官們好像也不怎麽樣嘛,一個個臉都被打的啪啪啪直響。
就連魏征這樣享譽朝野的重臣都被打臉打的啪啪直響,從去年冬天開始到現在,就不停的被打臉。
嘖,想想也挺慘的。
不過,百姓們倒是沒時間去嘲笑這些一直被打臉的文官們,他們有著時間還不如去好好慶祝這一連串的輝煌的大勝。
兩儀殿中,李承乾臉上掛著一絲微笑,顯得十分開懷。
其實當他第一時間得知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陷了遼東城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僵住了。
因為大軍攻陷了遼東城,那就意味著高句麗會從新羅退兵,那也就意味著父皇禦駕親征的任務圓滿完成。
既然出征的目的已經達到,那父皇自然會率領大軍凱旋。
父皇率領大軍凱旋,那也就意味著,他監國的日子即將結束。
這太讓人感到不舍了。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父皇竟然沒打算退兵,而是打算繼續攻打高句麗,這簡直讓他喜出望外。
“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真是意外之喜,可喜可賀啊!隻是,陛下為什麽不退兵?”魏征朗聲道。
“隻要攻下了遼東城,高句麗一定會從新羅退兵,此次出征的目的已經達到,又何必繼續深入呢?孤軍深入,有傾覆之危啊!”
“東征戰事如此順利,陛下還有出征的將士們因此輕視高句麗人,這大為不妥啊!”
“我等應當一起上書勸諫陛下,不宜繼續深入,當固守遼東,逼迫高句麗從新羅退兵,達到解救新羅的目的即可!”
褚遂良等人聽了盡皆點頭,既然解救新羅的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再去冒險。
雖然李承乾臉上仍然掛著笑容,但是心裏卻在大罵。
魏老匹夫,閉嘴吧你丫的!
父皇想東征就東征,想繼續深入就繼續深入,你老匹夫逼逼個屁啊!
是嫌打臉打的還不夠疼是怎麽滴?
當然李承乾也不能表示自己不想父皇凱旋,不想失去監國的機會。
李承乾沉吟道:“咱們遠在長安,畢竟不了解遼東什麽情形,所以也不好妄下結論,也許父皇還有別的深意也未可知。”
孔穎達撅著胡子道:“能有什麽深意?此次東征不就是為了解救新羅嗎?知道打下了遼東,高句麗必然從新羅撤兵,哪還需要繼續深入?”
“一定是出征的武將們看到東征打的這麽順利,想要立下更多的功勳,所以才鼓動陛下繼續深入攻打高句麗!”
“孔大人說的對,我等務必上書規勸陛下,無需繼續深入動兵,隻會勞民傷財損兵折將,於國無用!”
“對,對,我等這就上書規勸陛下!”
看到大殿中的文臣們很快就決定一起上書皇帝,李承乾禁不住在心裏感慨,說到底還是因為他隻是太子監國,根本沒法鎮住這些文臣們。
一眾文臣們告退嗎,相約回去寫奏章,隻留李承乾這個監國太子留在了兩儀殿。
李承乾的臉上陰晴不定,這一幫子文臣們不會真的將父皇規勸的撤兵吧?
李承乾起身吩咐道:“隨本宮出宮!”
“殿下,要準備儀駕嗎?”旁邊的內侍問道。
李承乾搖頭道:“不必了,隻帶幾個忠心的護衛隨處走走便是!”
堂堂太子李承乾隻穿常服離開了皇宮,身邊有二三十個護衛簇擁著。
如今長安城的百姓正陷入慶祝大捷的狂歡之中,隨處都能聽到大家激動的議論聲。
“陛下真不愧是聖明天子啊!禦駕親征,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那當然!當今陛下當年就帶著鐵騎橫掃天下,領兵打仗的本事那能差的了?”
“陛下領兵打仗的本事當時當世無雙,不過,榮國公的本事也是世所罕見啊,要不是榮國公製出了大炮,東征也不會這麽順利!”
“是啊,是啊,榮國公真是天下的文曲星下凡啊,專門來輔佐陛下振興大唐啊!”
聽著周圍傳來的議論聲,李承乾心裏也不禁有些羨慕,不知道將來長安的百姓是不是也如此議論他。
聽到百姓們還都在盛讚蘇程,他心裏也頗不是滋味,對於蘇程他真是又愛又恨。
愛蘇程的絕世才華,恨蘇程對他這個太子愛答不理,若是蘇程能為他所用,那該多好啊?
趁著沒人注意,李承乾從陳國公府的角門悄悄的溜了進去,然後李承乾就在一個小廝的帶領下,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僻靜得書房。
書房中,侯君集正在捧著兵書聚精會神的兵書,看到李承乾走了進來,他這才放下了手裏的兵書。
“殿下怎麽突然來了?殿下監國,更應該注意行止才是!”侯君集淡淡道。
李承乾在對麵坐下,沉聲道:“國公一定知道了,父皇帶領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自從報捷的騎兵入城,大捷的消息就在長安瘋狂的傳播開來,侯君集微微點頭道:“火炮當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沒有辜負陛下的期望,蘇程這人確有大才!”
李承乾沉聲道:“那國公可知道,父皇攻下了遼東城,並不打算撤兵,而是繼續進兵攻打高句麗!”
遠在萬裏之遙的長安,同樣歡欣鼓舞,普天同慶。
因為報捷的騎兵再次來到了長安城,而且這次帶來的捷報更加驚人。
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破了遼東城!
要知道,那可是遼東城啊!
之前兩次捷報傳來的時候,朝中的官員們普遍都認為,接下來攻打遼東城一定不會之前那麽順利,要多費些心血氣力才能打下來。
對此,長安城裏的百姓們也十分認同。
畢竟,遼東城可不是建安城和蓋牟城能比的。
卻怎麽也沒想到,大軍竟然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歸根到底還是一句話,火炮太特麽牛逼了!
蘇程太牛逼了!
他們突然覺得朝中的文官們好像也不怎麽樣嘛,一個個臉都被打的啪啪啪直響。
就連魏征這樣享譽朝野的重臣都被打臉打的啪啪直響,從去年冬天開始到現在,就不停的被打臉。
嘖,想想也挺慘的。
不過,百姓們倒是沒時間去嘲笑這些一直被打臉的文官們,他們有著時間還不如去好好慶祝這一連串的輝煌的大勝。
兩儀殿中,李承乾臉上掛著一絲微笑,顯得十分開懷。
其實當他第一時間得知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陷了遼東城的時候,他整個人都僵住了。
因為大軍攻陷了遼東城,那就意味著高句麗會從新羅退兵,那也就意味著父皇禦駕親征的任務圓滿完成。
既然出征的目的已經達到,那父皇自然會率領大軍凱旋。
父皇率領大軍凱旋,那也就意味著,他監國的日子即將結束。
這太讓人感到不舍了。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父皇竟然沒打算退兵,而是打算繼續攻打高句麗,這簡直讓他喜出望外。
“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真是意外之喜,可喜可賀啊!隻是,陛下為什麽不退兵?”魏征朗聲道。
“隻要攻下了遼東城,高句麗一定會從新羅退兵,此次出征的目的已經達到,又何必繼續深入呢?孤軍深入,有傾覆之危啊!”
“東征戰事如此順利,陛下還有出征的將士們因此輕視高句麗人,這大為不妥啊!”
“我等應當一起上書勸諫陛下,不宜繼續深入,當固守遼東,逼迫高句麗從新羅退兵,達到解救新羅的目的即可!”
褚遂良等人聽了盡皆點頭,既然解救新羅的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再去冒險。
雖然李承乾臉上仍然掛著笑容,但是心裏卻在大罵。
魏老匹夫,閉嘴吧你丫的!
父皇想東征就東征,想繼續深入就繼續深入,你老匹夫逼逼個屁啊!
是嫌打臉打的還不夠疼是怎麽滴?
當然李承乾也不能表示自己不想父皇凱旋,不想失去監國的機會。
李承乾沉吟道:“咱們遠在長安,畢竟不了解遼東什麽情形,所以也不好妄下結論,也許父皇還有別的深意也未可知。”
孔穎達撅著胡子道:“能有什麽深意?此次東征不就是為了解救新羅嗎?知道打下了遼東,高句麗必然從新羅撤兵,哪還需要繼續深入?”
“一定是出征的武將們看到東征打的這麽順利,想要立下更多的功勳,所以才鼓動陛下繼續深入攻打高句麗!”
“孔大人說的對,我等務必上書規勸陛下,無需繼續深入動兵,隻會勞民傷財損兵折將,於國無用!”
“對,對,我等這就上書規勸陛下!”
看到大殿中的文臣們很快就決定一起上書皇帝,李承乾禁不住在心裏感慨,說到底還是因為他隻是太子監國,根本沒法鎮住這些文臣們。
一眾文臣們告退嗎,相約回去寫奏章,隻留李承乾這個監國太子留在了兩儀殿。
李承乾的臉上陰晴不定,這一幫子文臣們不會真的將父皇規勸的撤兵吧?
李承乾起身吩咐道:“隨本宮出宮!”
“殿下,要準備儀駕嗎?”旁邊的內侍問道。
李承乾搖頭道:“不必了,隻帶幾個忠心的護衛隨處走走便是!”
堂堂太子李承乾隻穿常服離開了皇宮,身邊有二三十個護衛簇擁著。
如今長安城的百姓正陷入慶祝大捷的狂歡之中,隨處都能聽到大家激動的議論聲。
“陛下真不愧是聖明天子啊!禦駕親征,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那當然!當今陛下當年就帶著鐵騎橫掃天下,領兵打仗的本事那能差的了?”
“陛下領兵打仗的本事當時當世無雙,不過,榮國公的本事也是世所罕見啊,要不是榮國公製出了大炮,東征也不會這麽順利!”
“是啊,是啊,榮國公真是天下的文曲星下凡啊,專門來輔佐陛下振興大唐啊!”
聽著周圍傳來的議論聲,李承乾心裏也不禁有些羨慕,不知道將來長安的百姓是不是也如此議論他。
聽到百姓們還都在盛讚蘇程,他心裏也頗不是滋味,對於蘇程他真是又愛又恨。
愛蘇程的絕世才華,恨蘇程對他這個太子愛答不理,若是蘇程能為他所用,那該多好啊?
趁著沒人注意,李承乾從陳國公府的角門悄悄的溜了進去,然後李承乾就在一個小廝的帶領下,熟門熟路的來到了僻靜得書房。
書房中,侯君集正在捧著兵書聚精會神的兵書,看到李承乾走了進來,他這才放下了手裏的兵書。
“殿下怎麽突然來了?殿下監國,更應該注意行止才是!”侯君集淡淡道。
李承乾在對麵坐下,沉聲道:“國公一定知道了,父皇帶領大軍隻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攻下了遼東城!”
自從報捷的騎兵入城,大捷的消息就在長安瘋狂的傳播開來,侯君集微微點頭道:“火炮當真是攻城拔寨的利器,沒有辜負陛下的期望,蘇程這人確有大才!”
李承乾沉聲道:“那國公可知道,父皇攻下了遼東城,並不打算撤兵,而是繼續進兵攻打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