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陸續有各地的兵馬趕來王都勤王護駕,也駐紮在王都附近,這便是高建武的依仗。
這些兵馬加上王都守衛禁軍也有近十萬兵馬,或許不足以和淵蓋蘇文的大軍以爭長短,但是守城也該足夠了。
如今唐軍步步進逼,淵蓋蘇文也不敢持續攻城,不然隻能被前後夾擊。
到了此刻,高建武也不管到底還能不能擊敗唐軍了。
他已經顧不上了,相比唐軍,他心裏更恨的反倒是淵蓋蘇文。
如果高句麗真的最後落在了別人的手裏,那他寧願高句麗落在李世民的手上,也不願高句麗落在淵蓋蘇文的手上。
西城門處的大火已經控製住了,但是喊殺聲卻越來越大,城門已經打了開來,數百人在城門處堅守,數百城中的守軍正在攻打想重新奪回城門。
城外的馬蹄聲隆隆作響,城中正打算重新奪回城門的守軍將士們聽了不由心中大驚,叛軍終於要攻進來了嗎?
就在這時,他們的身後也想起了馬蹄聲。
西城門的守城校尉回頭一看,不禁驚喜的叫道:“高副統領來了,太好了,叛賊突然殺出,奪取了城門,還請高副統領幫我們奪回城門,城外的叛軍已經到了!”
即便不用他說,高建群也看出了此刻的情形是多麽的危急。
“廢話,王上派我來就是為了幫你們奪回城門,丟了城門,你們罪過大了!”高建群沒好氣道:“兄弟們,隨我上啊!”
就在這時,隆隆的騎兵突然衝了進來,當先一人正是一身甲胄的淵蓋蘇文。
高建群看到躍馬衝進來的淵蓋蘇文,禁不住大喝道:“好你個淵蓋蘇文,竟然敢造反,真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像你這種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淵蓋蘇文大聲道:“高建武昏聵無能,以至於高句麗麵臨亡國的危機,他還要割讓遼東給大唐,不知進取,再讓他這麽胡作非為下去,高句麗必將亡國滅種!殺了昏君才能光複河山!”
高建群大喝道:“巧言令色!若不是你淵蓋蘇文勾結大唐,高句麗又怎麽會有這樣的危機?如今你又密謀造反,其心可誅!今天本將就誅殺你這個高句麗禍患!”
淵蓋蘇文大笑道:“就憑你?草包一個,殺你隻需一槍而已!”
高建群聽了不由大怒道:“你們讓開!”
說罷,高建群拍馬揮槍直取淵蓋蘇文。
隻要殺了淵蓋蘇文,那這場叛亂就消散了。
至於領軍打仗,難道還非得淵蓋蘇文不可嗎?
沒了張屠戶難道還吃不上豬肉了?
見到高建群攻來,淵蓋蘇文大笑拍馬而去,電光火石之間,長槍如遊龍一般直刺高建群。
噗嗤一聲,長槍穿胸而過。
淵蓋蘇文單手抱槍直接將高建群挑在槍尖上,可見其一聲勇力有多麽驚人!
連人帶鎧甲至少有二百多斤,竟然就被淵蓋蘇文單手抱槍挑了起來,旁邊的侍衛們都看傻了。
“大帥威武!”
“大帥威武!”
隨著入城的將士們紛紛歡呼起來。
“高建武昏聵無能,荼毒無窮,你們還要為他賣命嗎?本帥隻誅殺高建武,你們速速散去吧,倘若執迷不悟,擋我者死!”淵蓋蘇文大喝道。
“兄弟們隨我殺啊!誅殺昏君,匡扶社稷,重整山河!”
“誅殺昏君!”
“匡扶社稷!”
“重整河山!”
將士們大喊著衝入了城中,城中的守軍和侍衛士氣低迷,被殺的節節後退,很快就潰散了。
越來越多的將士衝入了城中,喊聲也越來越大。
“誅殺昏君!”
“匡扶社稷!”
“重整河山!”
一眾將士們喊著口號直奔王宮而去,幾乎所有城中的百姓都聽到了這樣的喊聲。
他們心中震動不已,之前就覺得不對勁,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是發生了兵變!
這在高句麗可是幾輩子都難得一見啊,之前還聽說大唐發生過玄武門之變,沒想到值此危機之時,高句麗也發生了政變。
所以的百姓都大門緊逼,隻敢貼著門縫往外偷看,卻什麽都看不到。
讓他們稍稍有點心理安慰的是,這隻是兵變,並不是唐軍攻入城中,所以不用擔心會有殺人放火的事發生。
不止百姓們聽到了喊聲,文中的官員們也聽到了喊聲,武將們早已經去了軍營中,而城中的文官們則都吩咐家丁們緊逼大門。
城中出現了叛軍,這是武將們的事,跟他們文官們有什麽關係?
他們是文官,平日裏吟詩作對,又不會騎馬射箭,出去能有什麽用?
這些喊聲不止宮外的官員百姓都聽到了,就連宮裏的內侍、宮女、侍衛也都聽到了。
尤其是那些內侍和宮女們聽到這些喊聲心裏驚慌不已,這些將士們若是殺到了宮裏,那他們怎麽辦?
刀槍無眼,那些將士們殺紅了眼,難保不會拿他們開刀,到時候誰來管他們?
尤其是宮女更是害怕,能被選入宮中都有一定的姿色,這些兵丁一旦殺入了宮中,難保不會起什麽色心。
一想到那麽多如狼似虎的士卒衝入宮中,眼冒綠光的撲向她們,她們就……
那些喊聲,高建武自然也聽到了。
“誅殺昏君?”
“重整山河?”
“嗬,淵蓋蘇文這等佞臣竟然也有臉喊出這樣的口號!真是無恥之尤!可恨!可殺!當誅九族!”高建武恨聲道。
“王上,叛軍已經攻入了城中,還請王上暫避!”旁邊的內侍戰戰兢兢道。
“暫避?大軍盡在淵蓋蘇文手中,避到哪裏去?”高建武搖頭道。
離開了王都,隻要淵蓋蘇文帶領大股騎兵追擊,根本就逃脫不了。
隻有王都厚重的城牆才是最大的依仗!
而且,淵蓋蘇文的大軍不可能全部進城!
“淵蓋蘇文要想攻破王宮也沒那麽容易!城外勤王的兵馬可有入城?命他們速速來王宮支援!”高建武沉聲道。
“擊敗了叛軍,孤重重有賞!誰若是殺了淵蓋蘇文,孤封他為郡王,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這些兵馬加上王都守衛禁軍也有近十萬兵馬,或許不足以和淵蓋蘇文的大軍以爭長短,但是守城也該足夠了。
如今唐軍步步進逼,淵蓋蘇文也不敢持續攻城,不然隻能被前後夾擊。
到了此刻,高建武也不管到底還能不能擊敗唐軍了。
他已經顧不上了,相比唐軍,他心裏更恨的反倒是淵蓋蘇文。
如果高句麗真的最後落在了別人的手裏,那他寧願高句麗落在李世民的手上,也不願高句麗落在淵蓋蘇文的手上。
西城門處的大火已經控製住了,但是喊殺聲卻越來越大,城門已經打了開來,數百人在城門處堅守,數百城中的守軍正在攻打想重新奪回城門。
城外的馬蹄聲隆隆作響,城中正打算重新奪回城門的守軍將士們聽了不由心中大驚,叛軍終於要攻進來了嗎?
就在這時,他們的身後也想起了馬蹄聲。
西城門的守城校尉回頭一看,不禁驚喜的叫道:“高副統領來了,太好了,叛賊突然殺出,奪取了城門,還請高副統領幫我們奪回城門,城外的叛軍已經到了!”
即便不用他說,高建群也看出了此刻的情形是多麽的危急。
“廢話,王上派我來就是為了幫你們奪回城門,丟了城門,你們罪過大了!”高建群沒好氣道:“兄弟們,隨我上啊!”
就在這時,隆隆的騎兵突然衝了進來,當先一人正是一身甲胄的淵蓋蘇文。
高建群看到躍馬衝進來的淵蓋蘇文,禁不住大喝道:“好你個淵蓋蘇文,竟然敢造反,真是忘恩負義狼心狗肺,像你這種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淵蓋蘇文大聲道:“高建武昏聵無能,以至於高句麗麵臨亡國的危機,他還要割讓遼東給大唐,不知進取,再讓他這麽胡作非為下去,高句麗必將亡國滅種!殺了昏君才能光複河山!”
高建群大喝道:“巧言令色!若不是你淵蓋蘇文勾結大唐,高句麗又怎麽會有這樣的危機?如今你又密謀造反,其心可誅!今天本將就誅殺你這個高句麗禍患!”
淵蓋蘇文大笑道:“就憑你?草包一個,殺你隻需一槍而已!”
高建群聽了不由大怒道:“你們讓開!”
說罷,高建群拍馬揮槍直取淵蓋蘇文。
隻要殺了淵蓋蘇文,那這場叛亂就消散了。
至於領軍打仗,難道還非得淵蓋蘇文不可嗎?
沒了張屠戶難道還吃不上豬肉了?
見到高建群攻來,淵蓋蘇文大笑拍馬而去,電光火石之間,長槍如遊龍一般直刺高建群。
噗嗤一聲,長槍穿胸而過。
淵蓋蘇文單手抱槍直接將高建群挑在槍尖上,可見其一聲勇力有多麽驚人!
連人帶鎧甲至少有二百多斤,竟然就被淵蓋蘇文單手抱槍挑了起來,旁邊的侍衛們都看傻了。
“大帥威武!”
“大帥威武!”
隨著入城的將士們紛紛歡呼起來。
“高建武昏聵無能,荼毒無窮,你們還要為他賣命嗎?本帥隻誅殺高建武,你們速速散去吧,倘若執迷不悟,擋我者死!”淵蓋蘇文大喝道。
“兄弟們隨我殺啊!誅殺昏君,匡扶社稷,重整山河!”
“誅殺昏君!”
“匡扶社稷!”
“重整河山!”
將士們大喊著衝入了城中,城中的守軍和侍衛士氣低迷,被殺的節節後退,很快就潰散了。
越來越多的將士衝入了城中,喊聲也越來越大。
“誅殺昏君!”
“匡扶社稷!”
“重整河山!”
一眾將士們喊著口號直奔王宮而去,幾乎所有城中的百姓都聽到了這樣的喊聲。
他們心中震動不已,之前就覺得不對勁,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是發生了兵變!
這在高句麗可是幾輩子都難得一見啊,之前還聽說大唐發生過玄武門之變,沒想到值此危機之時,高句麗也發生了政變。
所以的百姓都大門緊逼,隻敢貼著門縫往外偷看,卻什麽都看不到。
讓他們稍稍有點心理安慰的是,這隻是兵變,並不是唐軍攻入城中,所以不用擔心會有殺人放火的事發生。
不止百姓們聽到了喊聲,文中的官員們也聽到了喊聲,武將們早已經去了軍營中,而城中的文官們則都吩咐家丁們緊逼大門。
城中出現了叛軍,這是武將們的事,跟他們文官們有什麽關係?
他們是文官,平日裏吟詩作對,又不會騎馬射箭,出去能有什麽用?
這些喊聲不止宮外的官員百姓都聽到了,就連宮裏的內侍、宮女、侍衛也都聽到了。
尤其是那些內侍和宮女們聽到這些喊聲心裏驚慌不已,這些將士們若是殺到了宮裏,那他們怎麽辦?
刀槍無眼,那些將士們殺紅了眼,難保不會拿他們開刀,到時候誰來管他們?
尤其是宮女更是害怕,能被選入宮中都有一定的姿色,這些兵丁一旦殺入了宮中,難保不會起什麽色心。
一想到那麽多如狼似虎的士卒衝入宮中,眼冒綠光的撲向她們,她們就……
那些喊聲,高建武自然也聽到了。
“誅殺昏君?”
“重整山河?”
“嗬,淵蓋蘇文這等佞臣竟然也有臉喊出這樣的口號!真是無恥之尤!可恨!可殺!當誅九族!”高建武恨聲道。
“王上,叛軍已經攻入了城中,還請王上暫避!”旁邊的內侍戰戰兢兢道。
“暫避?大軍盡在淵蓋蘇文手中,避到哪裏去?”高建武搖頭道。
離開了王都,隻要淵蓋蘇文帶領大股騎兵追擊,根本就逃脫不了。
隻有王都厚重的城牆才是最大的依仗!
而且,淵蓋蘇文的大軍不可能全部進城!
“淵蓋蘇文要想攻破王宮也沒那麽容易!城外勤王的兵馬可有入城?命他們速速來王宮支援!”高建武沉聲道。
“擊敗了叛軍,孤重重有賞!誰若是殺了淵蓋蘇文,孤封他為郡王,世襲罔替,與國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