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月後。


    10月20日,星期五。


    《星島日報》:“身家暴漲的師徒,香港天線的股東揭秘”


    《天天日報》:“二十多歲的陳耀泰,最年輕的上市公司執行董事”


    《東方日報》:“香港天線股價繼續暴漲,昨日收盤價突破20元大關”


    《明報》:“香港天線市值突破10億港幣,科技公司登錄香港”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天線被香港的股民爆炒,很多人都不懂‘香港天線’具體情況,僅憑名字就開始瘋狂炒賣。


    而香港天線的股價越是高漲,跟風的人就越多,一時間‘香港天線’成為最熱門的股票,沒有之一。


    而陳耀泰也成為媒體們報道的‘熱門人物’,他雖然沒有接受采訪,但關於他的消息到處亂飛。


    因為他很年輕,所以很多人就說他是關祖饒的學生,跟著老師創立了香港天線公司,從此飛黃騰達。


    陳耀泰本人對於這種說法,倒是挺高興的,畢竟這是一個不錯的解釋。


    不過他堅持不接受采訪,讓謝誌超作為公司的發言人,兩個老板都不接受采訪,這樣可以提高神秘感。


    至於香港天線的股價,陳耀泰這個時候可以肯定,漲到25港幣以上沒有問題了。


    這意味著,香港天線的市值會達到十幾億。


    當然市值越高,後麵摔的跟頭越大。


    但這些已經不是陳耀泰可以控製的,隻能聽天由命。


    香港天線的辦公室。


    陳耀泰聽著謝誌超的工作匯報。


    “截止目前,我們已經買進16.52萬股牛奶公司股票,每股平均單價為116.5元,合計支出1925萬元;同時買進4.5萬股置地,每股平均單價為83元,合計375萬.....賬戶上,還有40萬可用於購買牛奶公司的股票,而牛奶公司的股價已經高達128.5元每股。”


    陳耀泰一邊聽,一邊計算。


    他發現最終持股牛奶公司的股權,僅為4.2%,因為成本增加了很多。


    這裏麵不僅僅是他們暗購抬起了價格,還有就是最近恒生指數也漲勢不錯。


    “好,下周一將剩餘的資金全部買入牛奶公司,就無需理會。”


    “明白......我們目前賬戶上,也已經產生約兩百萬的盈利。”


    陳耀泰擺擺手,不在意的說道:“還有兩個月時間,關教授就準備籌備天線產品生產,所以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保本,如果能賺個幾百萬當時是好的。”


    此時,大家自然都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但很快大家都會震驚!


    謝誌超說道:“總經理那邊已經取得技術上的突破,兩個月後確實可以籌備生產了。不過應該用不了所有的資金,如果陳董事你看好牛奶公司股票,其實可以繼續持有一半以上。”


    意思是,拿個1000萬去發展天線就行了,實際上哪有股市賺錢。


    陳耀泰笑道:“到時候也得說服關教授才是,再說吧!”


    這個謝誌超自然是站在陳耀泰這邊,所以更希望發展天線的同時,能投資其它的,比如股市。


    謝誌超離開後。


    陳耀泰有些緊張起來,事情已經發展到關鍵時刻。


    目前‘香港天線’已經上市4周半,股價上升至20港幣每股以上,隨時都有泡沫破碎的可能。


    另外一邊,置地公司收購牛奶公司,下一周會爆發嘛?


    如果‘香港天線’股價破滅,陳耀泰隻能先祭出‘隨身聽’這個故事,希望支撐一下!


    陳耀泰站在辦公室的窗戶前,忍不住感歎起來。


    “自己看似風光無限,身家已經數億港幣,比起李家成都富裕。但一切都是一個泡沫,如果操作不好,怕是身名俱敗。以後就算重新崛起,也難免有個汙點,雖然他並不在意!”


    “最重要的還是,如果‘香港天線’不成功,那七十年代的機遇,他可就趕不上多少了。”


    “一定沒問題的!隻要香港天線不退市,便是最大的勝利!”


    給自己無限的信心後,陳耀泰沉穩的做到辦公位上工作。


    .......


    另外一邊。


    置地的會議室裏,正在進行一場秘密的會議。


    坐在首腦的位置,是怡和洋行、置地、九龍倉的大班‘亨利·凱瑟克’,也是凱瑟克家族擔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亨利大權獨握,怡和總經理紐壁堅也隻是他的副手而已。


    六七十年代是怡和的鼎盛期,集團所控的公司300餘間,遍布香港和海外。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香港地產逐漸旺盛,置地市值大增,成為怡和係最大的公司,因此怡和大班又兼置地大班。


    “最近牛奶公司股價異常上漲,我相信我們之間不可能把消息泄露,那麽會不會有其它企業在窺覬牛奶公司?”亨利·凱瑟克說道。


    此舉,實際上也有敲山震虎的嫌疑,畢竟置地準備收購牛奶公司的事情,僅有幾個人知道。


    紐壁堅心裏有些不舒服,但還是說道:“大班,此次牛奶公司股價異常上漲,可能是因為恒生指數上漲的原因。再說,目前香港華資都弱小無比,英資雖然稍微強大,但牛奶公司也是一家大型企業,想必無人敢窺覬。隻有我們置地,才有實力收購!”


    牛奶公司擁有2000多名員工,除牛房,還有多間奶製品廠。更不要說,公司主席周錫年雖然官場失意(曾是兩任港督的紅人),但他在香港的根基仍十分雄厚。


    敢捋虎毛的,怕是非怡和洋行不可!


    亨利·凱瑟克一聽,也不再追究牛奶公司股價上漲的事情,而是說道:“事不宜遲,我們馬上準備收購牛奶公司事宜,聘請怡富、獲多利為財務顧問!”


    “是,大班”


    此時,置地的股價依舊是牛奶公司的三倍,更重要的是怡和係作為香港的霸主,自然不怕周錫年這個官場失意的人。


    實際上,牛奶公司原本也是一家英資。


    1886年,應該的溫遜醫生見香港沒有牛奶提供,便在銅鑼灣的荒坡建立養牛場;1890年,牛奶公司又在薄扶林開辟第二牛場和農場。


    等到1918年,牛奶公司又和一家合並的製冰廠進行合並,這家原本由兩家製冰廠組成的製冰廠,所屬物業包括雪廠街雪廠、春園街製冰廠、銅鑼灣製冰廠,其起源更是可以追溯至1844年,香港開埠之早期。


    所以說,現在牛奶公司實際上是由兩家製冰廠、一家牛奶公司合並組成,其擁有龐大的物業,比華資地產公司的物業多得多,隻是不得開發的能力而已。


    周錫年入主牛奶公司,算是水到渠成。


    周錫年的父親周卓凡已經是香港的名人,家族已經相當富有,所以周錫年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且又是英式教育,後來從事公共事業,順勢成為政界紅人,備受葛量洪、柏立基兩任總督的器重。


    六七事件中,周錫年沒有幫助總督戴麟趾解決困難,反而跑到台島受光頭的接見,有人就傳言他準備移居台島。結果可想而知,戴麟趾秋後算賬,棄用周錫年這個政界紅人。


    周錫年原本在做議員時,就已經是牛奶公司的董事,畢竟這在香港很正常,大企業都會拉攏名人作董事;不知道出於什麽樣的考慮,周錫年就一直專注收購牛奶公司股票,他漸漸成為牛奶公司大股東,順理成章坐上主席寶座,水不急魚不跳——沒有任何刀光劍影。


    所以在官場失意後,周錫年就專職打理牛奶公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香江崛起的財閥一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糊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糊口並收藏從香江崛起的財閥一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