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兩個人睡到了十點才爬起來。呂遠自責道:“我怎麽能這樣渾渾噩噩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呢?才進到市委組織部沒兩天半,就喝得像王八犢子一樣,讓人家縣委組織部的同誌怎麽看我?誰要是給我反饋到部裏去,我還能出息得了嗎!”
孫德勝邊穿褲子邊對呂遠說:“到下邊來,你要是不好好喝酒,人家以後就會對你很客氣。一客氣,你什麽真實情況也了解不到,辦什麽事也不會痛快。做好準備吧,中午是林安縣主管組織的副書記慕吉勝在縣賓館招待我們。”
呂遠聽到這話,心裏一陣撲騰,他囁嚅著說:“孫大哥,我實在喝不動了,昨晚上的酒還沒醒,咱倆今天怎麽也得幹點正經事啊。”
孫德勝說:“這才哪兒到哪兒?放心吧,中午我出麵抵擋,你可以保留點實力,隻要別喝倒了就行。張部長昨天告訴我,說是縣委書記吳傑濤也要見見你我,可能安排在晚上。”
呂遠真是沒想通,按理說孫德勝和自己在市委組織部沒有任何官銜,孫德勝也不過是掛了個副處級的組織員而已,值得縣裏領導如此興師動眾地接待嗎?
孫德勝拍了呂遠肩膀一下,說:“我倆在市裏可能連根豆芽也算不上,可是下到縣裏來了,他們就得把我倆當盤菜。俗話說,宰相府裏七品官,咱們這個部門做鹽不鹹做醋酸。我們這種在要害部門裏的小人物,有時能起大作用,這叫‘秤砣雖小,壓著千斤’。縣委書記想要繼續升官,肯定是在市委常委會上決定的,而市委書記作為一班之長,他想提拔的人選沒有人反對就算通過。可按照正常的組織程序,幹部提拔就要經過咱們組織部門的考核,壞話和好話有時候就起作用了。”
呂遠胡亂地往身上套著衣服,一邊糊裏糊塗地聽著孫德勝的長篇大論,還是沒有徹底弄懂這官場裏麵的枝枝蔓蔓。但他暗下決心:要少喝酒,少出醜,把處長交代的收雜誌錢和拿出一篇調研文章的任務完成好。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出差下基層。
孫德勝開著那輛桑塔納去縣賓館。從縣賓館到林安縣的縣委大院,也不過十分鍾的路程,仔細一算,已經是十點半都過了。他倆上樓的時候,正遇到下樓的孫梅,手裏拿著一遝材料。這女人真有戰鬥力,臉上絲毫也看不出昨晚喝酒的痕跡,她神采奕奕地笑著對孫德勝和呂遠說:“你們先上去坐坐,該辦正事辦正事,我去張縣長那裏送個材料,一會兒中午還陪你們。”
“妹妹啊,我服了你還不行嗎?今天中午你可千萬別再讓你哥喝多了。”
孫梅把嘴一撇,說:“看你那德性,還是不是個男人?本來我想起早去陪你們倆吃早點去的,後來一想昨晚上你們喝成那個熊樣子,還是算了,讓你倆睡個安生覺吧。”
組織科的科長江井泉早就等在辦公室裏了,見孫德勝和呂遠推門進來,趕緊把兩個人按到沙發上,又親手沏了兩杯茶放在他們麵前的茶幾上,然後才把椅子拽過來坐下說:“二位領導,說吧,有什麽吩咐?我全力以赴配合你們。”
孫德勝指了指江科長的鼻子說:“我們小呂今年是頭一次負責征訂黨建刊物的事,可你怎麽老是磨磨蹭蹭的?還不把錢送上來。”
江井泉看了看呂遠,為難地說:“小呂,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真不是我們縣故意拖你後腿的。今年市裏給我們下的訂數有點偏高,現在有好幾個鄉都受了水災,拿不出錢來,我也正和部長請示怎麽辦才好呢。這不,剛才部長就派孫梅拿著請錢報告去找張縣長撥款去了,實在不行,部長說了,就是化緣,也要把市裏下達的征訂數給完成了。”
呂遠見江井泉那為難的神色,就很體貼地說:“實在不行,就有多少訂多少吧。”
孫德勝在旁邊急忙拉了呂遠一把,接過話頭說:“不就是訂點報紙、雜誌這屁大點兒的事,那幾個小錢,縣裏少喝幾頓酒,啥都有了。小呂,你不了解情況,別被江科長的苦肉計給迷惑了。”
江井泉被孫德勝的話弄得滿臉通紅,他辯解說:“孫大處,你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真不是打埋伏強調困難。現在我們縣的財政狀況實在有些糟糕,縣長整天去省裏、市裏跑救濟款。不過既然今年是小呂頭一次接這個活,我們砸鍋賣鐵也讓你們臨走時把錢帶走。”
孫德勝笑嗬嗬地端起那杯茶水,衝江井泉做了一個幹杯的動作,說:“你早把這話放出來,我們不就不跟你廢話了嗎?我替小呂老弟先謝謝你支持我們的工作。現在再來說說俺老孫的活兒,我需要一篇有關基層黨組織建設新趨勢的調研文章,你說這活兒我該怎麽幹呢?”
“那很好辦,我們縣裏有好幾個現成的典型。今天沒時間了,明天我陪你倆去跑一趟,搞個座談會,再把我們縣的整體數字和幾條現成的經驗給你們。請兩位領導給拔高一下,不就完事大吉了?”
孫德勝聽完以後,立即站起身來說:“那就這麽定了吧。走,呂遠,我倆去張部長那裏熊他幾盒好煙抽抽。”呂遠看老孫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認為的麻煩事解決掉了,心裏又一陣佩服。他跟在孫德勝的身後,邊走還邊琢磨:我什麽時候要能鍛煉得像老孫這樣老練就好了。
中午和晚上這兩頓酒喝得實在是累,呂遠真正領教了官場應酬酒的複雜、微妙。全桌的人沒話找話地在書記、縣長帶領下,恭維著他們這兩個沒有烏紗帽的上級來人。那些作陪的人,也在尋找各種時機,爭相向書記、縣長表露忠誠之心。恭維話人人都在說,竅門在於如何說得不重樣、隱藏住痕跡,這就顯出水平高低了。呂遠依舊沒能逃脫喝醉酒的命運,好在他和孫德勝就住在這個賓館裏麵,在一樓喝完酒就可以上五樓休息,還沒有出什麽大洋相。
第二天,江井泉八點就來到了賓館,想陪孫德勝和呂遠吃早點,但等他倆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完畢就已經九點多鍾了,賓館的早餐已經結束。他們也沒什麽胃口,索性就不吃了,開車趕路。
江井泉這次帶了縣委組織部部長專用的奧迪車來,說是讓孫德勝在車上好好休息一會兒,不要親自開車了。孫德勝不幹,非要開開好車奧迪,就把司機留在家裏了。
他們這次要去位於深山溝裏的孫家街鄉,是個山高林密的好去處,依山傍水的,緊挨著林安縣最大的飲用水源地——棋盤水庫。每當雨水密集的季節,整個孫家街鄉的山坡地就全浸泡在水庫的淹沒線以下了,所以這裏是吃民政飯的著名貧困鄉。可自從去年省民政廳直接與他們結成幫困扶貧的對口單位,又調整了鄉黨委的領導班子,新換了鄉黨委書記,這個鄉突然就煥發了生機,山梁上開始種上了人參,山溝裏也養起了林蛙,去年竟然沒要一分錢的救濟款。
一路上,呂遠聽著江井泉的介紹,心裏也在暗暗稱奇。他心想:這個鄉的黨委書記我一定要見一見,給他好好總結一下經驗,樹出正麵的典型。能有這樣扭轉乾坤的手段,此人一定不尋常,自有其過人之處。
足足走了三個小時的盤山道,他們才到了孫家街鄉**,事先接到電話的鄉黨委書記吳同,早就站在院子裏等著他們了。呂遠第一眼看見吳同的時候,還以為他是鄉**的文書呢,這個人戴副眼鏡,麵皮白皙,而且隻有二十七八歲的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等到江井泉一介紹,呂遠才嚇了一跳。心裏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自己這個剛混進官場的雛兒,跟人家一比,簡直就什麽都不是了,人家二十七八歲就能成為一方父母官,而且這麽有政績,這才是前途無量啊。
三個多小時的車坐過來,呂遠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他心裏想:不知道鄉裏會給我們安排什麽飯?坐進鄉**的食堂,呂遠驚呼道:“這飯菜安排得太獨特了!”隻見飯桌上擺了兩個大大的搪瓷臉盆,一盆是清燉花鰱魚,另一盆是生拌花鰱魚,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吃起來絕對是風味無窮。
其實,這兩道菜的訣竅就在於用水庫的水來烹製,不放油,清燉或涼拌能保持魚的鮮味。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吳同今年隻有28歲,畢業於省城師範學院。呂遠心裏想,雖然人家念的學校沒自己好,可是看人家現在的工作成績可是遠遠強過自己,文憑這東西真是有它不多,沒它也不少。
吳同很熱情地勸著孫德勝和呂遠吃菜,意外的是江井泉卻勸吳同少喝點酒,多吃菜,呂遠覺得倆人的關係有些微妙。
下了飯桌,到鄉**燒著了火炕的單間住下後,呂遠開玩笑地對江井泉說:“江科長,我怎麽看你很照顧吳同似的,你們兩家有親戚嗎?”
江井泉拍了呂遠肩膀一下說:“老弟啊,我要是跟他家有親戚就好了,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縣委吳書記的大公子。”
呂遠一聽恍然大悟。他脫了鞋,往炕上一躺,心生感慨地說:“怪不得他的政績如此突出,外援實在是太強悍了。”
江井泉把房間門小心地關上,回頭對躺在炕上的呂遠說起了牢騷話:“老弟,要是沒有根基和社會背景,累死你也是白幹。你哥我都當了6年的組織科長了,目前還是看不到任何提拔的跡象,咱朝裏沒人啊。”
呂遠拍拍炕麵,對江井泉說:“江哥,你也上炕躺一會兒,咱哥倆好好聊聊,說說心裏話。我家在官場也是兔子大的親戚都沒有,像咱們這樣的人應該怎麽幹啊?”
江井泉脫去腳上的黑皮鞋,邊上炕邊對呂遠說:“小呂你年輕,一切都來得及,沒有槍沒有炮,我們自己造,沒門的挖門,沒窗戶就摳窗戶,沒根基的趕緊找根基,沒親戚的趕緊攀親戚。”
呂遠聽到這話,指了指隔壁房間的牆說:“孫德勝大哥看來家裏也是沒太大的門路,要不就早派到縣裏當組織部長了。”
“你錯了,小呂,孫德勝的父親孫奠文是政協副主席,不過現在已經離休了,要不以孫德勝寫材料的能力,他是進不了你們市委組織部的。”
呂遠聽到這裏才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他父親要是不退休,孫大哥恐怕早就下派了。官場上人一走,茶這麽快就涼嗎?”
“茶涼不涼取決於他父親在官位上的時候,交沒交下人,培沒培養人。如果他父親積攢下人脈關係,那麽,即使退休了,茶也不會涼得那麽快。”
聽了江井泉的這些話,呂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因為中午喝了酒,所以這些人都睡到下午3點才起床,吳同在鄉**的書記辦公室等著他們。孫德勝進到鄉**的小樓裏就大聲嚷嚷說:“真沒想到一個常年靠救濟的貧困鄉,樓蓋得這麽漂亮,書記的坐騎也真不錯,竟然是一台日產帕拉丁。”
吳同聽到說話聲,笑著迎出二樓的辦公室,把三個人讓到裏麵,然後笑著說:“我到處化緣,去年才蓋起了這三層小樓,現在還欠著人家50萬塊錢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上。”
江井泉伸手推了孫德勝一把說:“那你得靠孫大哥幫你吹吹,隻要你被樹成咱們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改變農村落後麵貌的典型,縣裏就會出麵給你解決經費問題了。”
吳同立刻雙手一抱拳,對孫德勝說:“請領導大哥一定要多幫幫忙,我在下邊開展工作實在是難啊,每天麵對的都是資金問題,現在真是羅鍋上山——錢緊。”
整個下午花了兩個小時,都在聽鄉長袁寶庫詳細介紹孫家街鄉努力改善落後麵貌的具體做法,吳同又說了說調整村委會領導班子,發揮基層黨員在脫貧致富中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的幾點體會。
孫德勝當場就擬出了一篇調查報告的題目:《黨員帶頭農民脫貧有奔頭——孫家街鄉黨組織建設出新招,貧困鄉麵貌改變見奇效》。
呂遠很驚奇地看著孫德勝,覺得他的題目起得很是精彩。他和江井泉一起大聲說:“孫處,你這題目起得真叫棒。”
孫德勝謙虛地抓了抓腦袋,說:“第一,俺隻是個處級組織員,你們不能管我叫孫處;第二,我也是這幾年看材料看多了,隨便弄出一個來,還不一定是從哪兒抄來的,我說的題目是個初步的想法,你們這些秀才得好好改改才能用。”
說話間天就有點黑了,這兒的深秋有了涼意,天也黑得早。吳同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說:“這會兒工作也幹完了,晚上咱們得好好喝喝酒,我們鄉裏一共7個黨委成員,都要來跟市縣兩級組織部的領導們好好喝一場,晚上我們吃的還是兩個菜,一盆是蘑菇燉土雞,另一盆是新殺的狗肉,湯就是狗肉幹白菜湯,你們看怎麽樣?”
聽到這裏,孫德勝一拍桌子大叫:“太好了!這都是在市裏吃不到的好東西,就是酒要少喝點,我和呂遠晚上要加個夜班,把這篇調查報告的提綱拿出來。”
聽到這兒,江井泉攔住孫德勝的話頭說:“有呂遠這個高材生在,拿個材料提綱,還不是幾分鍾的事,材料明天寫,今晚到吳書記的一畝三分地來了,那就一定要吃好喝好。”
吳同站起身來說:“趕緊走吧,我們鄉招待所早就把這兩個菜燉好了等著呢,去晚了菜就涼了。”
這頓酒把呂遠喝吐了,他連續3次跑到招待所院裏紅磚砌的廁所,對著糞坑吐了又吐。邊吐邊頭暈暈地想,我這輩子就這麽泡在酒裏嗎?還沒等他想明白,回到桌上,吐空了的肚子又被灌進去3大杯酒。
第二天早晨,呂遠發現自己根本沒脫衣服,在火炕上睡了一宿。昨晚喝完酒怎麽回到房間裏上的炕,他已經不記得了。日上三竿,呂遠和孫德勝才醒過來,起床、刷牙洗臉,呂遠的頭還是暈暈的。
江井泉聽見他們的房門響了,就過來對正洗臉的兩個人說:“一會兒我讓食堂的人給熬點粥,咱們喝粥吃點鹹菜,醒醒酒,就奔影壁屯去,讓你們看一看貧困鄉裏最貧困的村是如何脫貧致富的。吳同書記已經帶車先去村裏打前站去了,他在那兒等著咱們。”
影壁屯村真是名不虛傳,呂遠他們開了3個多小時車,一路上九曲十八彎,走的全是盤山道,路旁邊的石頭砬子好像都在頭上懸著,有隨時要崩塌的感覺。牆壁一樣的山崖看得呂遠頭皮發麻,他一路上都在想,這個影壁屯難道也在吳同一年多的努力下,脫貧致富了?即使吳同有一個書記老爹做後盾,他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點石成金啊。
影壁屯的脫貧路就像一個謎團,呂遠急於看見真相。雖然吳同的形象因為他有個市長老爹,在呂遠心目當中暗淡了不少,但呂遠還是不自覺地想要看到吳同創造的奇跡。
深秋的山區丘陵起伏,山上正是霜染叢林的斑斕景象。雜木林的樹葉子或火紅或黃或白或綠混合交織在一起,像是用油畫染料潑過一般,顏色濃得套上畫框就是一幅世界風景名畫。這就是東北人俗稱的“五花山”。
呂遠在奧迪車後座上左右環顧都看傻了,他的脖子因為扭來扭去,也弄得發酸。他想:絕美的風景往往在人跡罕至處,這話說得還真在理兒上。
到了影壁屯,遠遠地就看見吳同站在盤山道旁打著手勢,讓奧迪車拐入一條掩映在樹叢中的小路。
路盡頭,呂遠看見一座用鬆木搭起的門樓,門楣上方有一塊陽刻的木匾,有四個筆力遒勁的魏碑大字“影壁山莊”。孫德勝不由驚歎道:“我們是來演劉老根來了嗎?還影壁山莊,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能有人來度假、消費嗎?”
副駕駛位置上的江井泉也憋不住樂了,他用拳頭打了一下正開車的孫德勝說:“孫哥,到了以後你可不許胡說八道,我們看明白他們要幹什麽再說話。吳同年輕有魄力,我們還是以鼓勵為主。”
孫德勝手扶方向盤,回頭看了呂遠一眼說:“還是你們80後敢想敢幹,敢起幺蛾子呀。”
呂遠哀求地說:“孫大哥,江科長說的對,咱們不要下車伊始就哇哩哇啦亂放炮,我們80後也不扛轟,還得多鼓勵、多表揚!”
“你們80後是在表揚聲中成長起來的,父母寵愛你們,社會可不管那一套。”孫德勝不依不饒地又加了一句。
呂遠無奈地看著孫德勝的後背說:“是啊,學校、家長、老師親切地關照我們,可一到社會上我們看見的全是後背,連個臉都不給我們,別說笑臉了。唉,還是網上的話說得有才:人家有的是背景兒,我有的隻是背影兒。”
眼瞧著吳同坐著那輛帕拉丁開進山莊的木門裏去了,孫德勝也開著奧迪跟了進去,一排排用鬆樹原木做外牆裝飾的別墅立刻出現在眼前了。等車開到別墅後麵的停車場,大家才發現眼前是個有幾千平方米水麵的小塘壩,波光粼粼的,岸邊還有幾個用木頭搭建起的釣魚用的木棧橋。
在塘壩的對岸是一排排用水泥砌成的豬圈,還隱約聽到幾頭豬的嚎叫聲。
吳同指著那排豬舍說:“這是影壁村的野豬繁殖基地,現在又有一批人工養殖的野豬出欄了,這些野豬肉的價格是正常豬肉的兩到三倍,現在由影壁山莊野豬養殖有限公司免費提供了野豬仔,這已經使影壁屯農民的平均年收入增長了3倍多。這些農民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目標和途徑,他們現在的幹勁相當足,一會兒我們可以到村裏挑幾戶實際看一下。”
江井泉在邊上感慨地說:“沒想到吳書記你有這麽富於突破性的工作思路,真是一個新觀念要超過幾十年的苦幹啊。”
呂遠也在旁邊誇獎說:“這思路確實很新穎,又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很吻合,絕對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孫德勝從駕駛室出來後,點了一根紅塔山抽著,一言未發。看完影壁山莊後,他們又驅車去看了五戶養野豬十頭以上的養殖戶,滿圈即將出欄的野豬,讓人看了有一種要收獲的喜悅之情。
吃過了晚飯,吳同接了個電話說要回鄉裏處理一些雜事,就對管理山莊的經理交代了幾句,安排好食宿就開車走了。夜宿影壁山莊,孫德勝擔心地對江井泉和呂遠說:“這項目建在這樣邊遠的山區,要收回投資,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吳同和村裏介紹的情況恐怕有水分。”
平時不抽煙的江井泉也伸手跟孫德勝要了一根紅塔山,點燃後抽了一口,若有所思地說:“戲法靈不靈,全靠毯子蒙。隻要吳同的項目能夠正常運轉個一兩年,他恐怕就被提拔了,驢牽走以後,自然就會有人來拔橛子。這善後工作都是由繼任者來愁的,我們隻管把經驗總結出來,工作政績宣傳出來,典型推廣開,就完成任務了。”
呂遠在旁邊說:“唉,但願這個項目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孫德勝把煙頭扔到地上,用腳一蹍,很幹脆地說:“別的我們不管,我們這次來是樹典型、出文章的。貧困鄉、貧困村也許能借助我們的筆名聲在外,這對他們隻有好處沒壞處。我們不要有其他顧慮了,還是研究研究這篇調查報告怎麽寫更實際一點兒。”
沒有了當地人的拚命勸酒,三個人這天晚上的野豬肉吃得很舒服,可以用“大快朵頤”四個字形容。他們邊吃邊把孫家街鄉脫貧致富的經驗總結出來了,當晚,呂遠就借了一台人家辦公用的電腦,這篇五千多字的經驗材料一揮而就。可他心頭對這個項目可行性的懷疑的陰雲卻揮之不去。
因為怕了縣裏的送行酒,孫德勝假托市委組織部來電話,讓他們趕緊回去參加大型會議的籌備工作,在縣裏把奧迪換成桑塔納後,就踏上了歸程。一個月後,署名孫德勝、呂遠的調查報告,刊登上了省報、組織工作和省委領導內參,孫家街鄉和書記吳同一夜間全省聞名了。
不知道省電視台接到了誰的指派,專門去影壁山莊製作了一部20分鍾的專題片《影壁曙光——影壁屯脫貧致富紀實》,在省電視台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段播出,一時間影壁山莊從門可羅雀變成來客應接不暇了。
農村組織工作處每周一的早會上,處長楊敬賢說:“最近部裏幾位領導都表揚了我們處工作深入紮實,典型找得準確而又有代表性,調查報告寫得生動翔實,獲得了省委領導的關注。在這裏,我也要表揚一下孫德勝和呂遠這一老一新兩位同誌的密切配合。孫德勝的經驗加上呂遠的文筆,真是珠聯璧合。以後,希望處裏的老同誌下去調研時,都能帶上呂遠,一來有利於提高他的工作能力,增長見識;二來又能充分發揮呂遠寫作能力強的特點,多出經驗使我們處裏的工作上水平。大家應該鼓掌給小呂呱唧呱唧,我們處裏終於出現了一個市委大院叫得響的筆杆子。”
在大家的掌聲和笑聲中,呂遠窘得滿臉通紅,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了,隻能傻乎乎地笑著看著大家。
孫德勝邊穿褲子邊對呂遠說:“到下邊來,你要是不好好喝酒,人家以後就會對你很客氣。一客氣,你什麽真實情況也了解不到,辦什麽事也不會痛快。做好準備吧,中午是林安縣主管組織的副書記慕吉勝在縣賓館招待我們。”
呂遠聽到這話,心裏一陣撲騰,他囁嚅著說:“孫大哥,我實在喝不動了,昨晚上的酒還沒醒,咱倆今天怎麽也得幹點正經事啊。”
孫德勝說:“這才哪兒到哪兒?放心吧,中午我出麵抵擋,你可以保留點實力,隻要別喝倒了就行。張部長昨天告訴我,說是縣委書記吳傑濤也要見見你我,可能安排在晚上。”
呂遠真是沒想通,按理說孫德勝和自己在市委組織部沒有任何官銜,孫德勝也不過是掛了個副處級的組織員而已,值得縣裏領導如此興師動眾地接待嗎?
孫德勝拍了呂遠肩膀一下,說:“我倆在市裏可能連根豆芽也算不上,可是下到縣裏來了,他們就得把我倆當盤菜。俗話說,宰相府裏七品官,咱們這個部門做鹽不鹹做醋酸。我們這種在要害部門裏的小人物,有時能起大作用,這叫‘秤砣雖小,壓著千斤’。縣委書記想要繼續升官,肯定是在市委常委會上決定的,而市委書記作為一班之長,他想提拔的人選沒有人反對就算通過。可按照正常的組織程序,幹部提拔就要經過咱們組織部門的考核,壞話和好話有時候就起作用了。”
呂遠胡亂地往身上套著衣服,一邊糊裏糊塗地聽著孫德勝的長篇大論,還是沒有徹底弄懂這官場裏麵的枝枝蔓蔓。但他暗下決心:要少喝酒,少出醜,把處長交代的收雜誌錢和拿出一篇調研文章的任務完成好。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出差下基層。
孫德勝開著那輛桑塔納去縣賓館。從縣賓館到林安縣的縣委大院,也不過十分鍾的路程,仔細一算,已經是十點半都過了。他倆上樓的時候,正遇到下樓的孫梅,手裏拿著一遝材料。這女人真有戰鬥力,臉上絲毫也看不出昨晚喝酒的痕跡,她神采奕奕地笑著對孫德勝和呂遠說:“你們先上去坐坐,該辦正事辦正事,我去張縣長那裏送個材料,一會兒中午還陪你們。”
“妹妹啊,我服了你還不行嗎?今天中午你可千萬別再讓你哥喝多了。”
孫梅把嘴一撇,說:“看你那德性,還是不是個男人?本來我想起早去陪你們倆吃早點去的,後來一想昨晚上你們喝成那個熊樣子,還是算了,讓你倆睡個安生覺吧。”
組織科的科長江井泉早就等在辦公室裏了,見孫德勝和呂遠推門進來,趕緊把兩個人按到沙發上,又親手沏了兩杯茶放在他們麵前的茶幾上,然後才把椅子拽過來坐下說:“二位領導,說吧,有什麽吩咐?我全力以赴配合你們。”
孫德勝指了指江科長的鼻子說:“我們小呂今年是頭一次負責征訂黨建刊物的事,可你怎麽老是磨磨蹭蹭的?還不把錢送上來。”
江井泉看了看呂遠,為難地說:“小呂,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真不是我們縣故意拖你後腿的。今年市裏給我們下的訂數有點偏高,現在有好幾個鄉都受了水災,拿不出錢來,我也正和部長請示怎麽辦才好呢。這不,剛才部長就派孫梅拿著請錢報告去找張縣長撥款去了,實在不行,部長說了,就是化緣,也要把市裏下達的征訂數給完成了。”
呂遠見江井泉那為難的神色,就很體貼地說:“實在不行,就有多少訂多少吧。”
孫德勝在旁邊急忙拉了呂遠一把,接過話頭說:“不就是訂點報紙、雜誌這屁大點兒的事,那幾個小錢,縣裏少喝幾頓酒,啥都有了。小呂,你不了解情況,別被江科長的苦肉計給迷惑了。”
江井泉被孫德勝的話弄得滿臉通紅,他辯解說:“孫大處,你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真不是打埋伏強調困難。現在我們縣的財政狀況實在有些糟糕,縣長整天去省裏、市裏跑救濟款。不過既然今年是小呂頭一次接這個活,我們砸鍋賣鐵也讓你們臨走時把錢帶走。”
孫德勝笑嗬嗬地端起那杯茶水,衝江井泉做了一個幹杯的動作,說:“你早把這話放出來,我們不就不跟你廢話了嗎?我替小呂老弟先謝謝你支持我們的工作。現在再來說說俺老孫的活兒,我需要一篇有關基層黨組織建設新趨勢的調研文章,你說這活兒我該怎麽幹呢?”
“那很好辦,我們縣裏有好幾個現成的典型。今天沒時間了,明天我陪你倆去跑一趟,搞個座談會,再把我們縣的整體數字和幾條現成的經驗給你們。請兩位領導給拔高一下,不就完事大吉了?”
孫德勝聽完以後,立即站起身來說:“那就這麽定了吧。走,呂遠,我倆去張部長那裏熊他幾盒好煙抽抽。”呂遠看老孫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認為的麻煩事解決掉了,心裏又一陣佩服。他跟在孫德勝的身後,邊走還邊琢磨:我什麽時候要能鍛煉得像老孫這樣老練就好了。
中午和晚上這兩頓酒喝得實在是累,呂遠真正領教了官場應酬酒的複雜、微妙。全桌的人沒話找話地在書記、縣長帶領下,恭維著他們這兩個沒有烏紗帽的上級來人。那些作陪的人,也在尋找各種時機,爭相向書記、縣長表露忠誠之心。恭維話人人都在說,竅門在於如何說得不重樣、隱藏住痕跡,這就顯出水平高低了。呂遠依舊沒能逃脫喝醉酒的命運,好在他和孫德勝就住在這個賓館裏麵,在一樓喝完酒就可以上五樓休息,還沒有出什麽大洋相。
第二天,江井泉八點就來到了賓館,想陪孫德勝和呂遠吃早點,但等他倆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完畢就已經九點多鍾了,賓館的早餐已經結束。他們也沒什麽胃口,索性就不吃了,開車趕路。
江井泉這次帶了縣委組織部部長專用的奧迪車來,說是讓孫德勝在車上好好休息一會兒,不要親自開車了。孫德勝不幹,非要開開好車奧迪,就把司機留在家裏了。
他們這次要去位於深山溝裏的孫家街鄉,是個山高林密的好去處,依山傍水的,緊挨著林安縣最大的飲用水源地——棋盤水庫。每當雨水密集的季節,整個孫家街鄉的山坡地就全浸泡在水庫的淹沒線以下了,所以這裏是吃民政飯的著名貧困鄉。可自從去年省民政廳直接與他們結成幫困扶貧的對口單位,又調整了鄉黨委的領導班子,新換了鄉黨委書記,這個鄉突然就煥發了生機,山梁上開始種上了人參,山溝裏也養起了林蛙,去年竟然沒要一分錢的救濟款。
一路上,呂遠聽著江井泉的介紹,心裏也在暗暗稱奇。他心想:這個鄉的黨委書記我一定要見一見,給他好好總結一下經驗,樹出正麵的典型。能有這樣扭轉乾坤的手段,此人一定不尋常,自有其過人之處。
足足走了三個小時的盤山道,他們才到了孫家街鄉**,事先接到電話的鄉黨委書記吳同,早就站在院子裏等著他們了。呂遠第一眼看見吳同的時候,還以為他是鄉**的文書呢,這個人戴副眼鏡,麵皮白皙,而且隻有二十七八歲的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等到江井泉一介紹,呂遠才嚇了一跳。心裏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自己這個剛混進官場的雛兒,跟人家一比,簡直就什麽都不是了,人家二十七八歲就能成為一方父母官,而且這麽有政績,這才是前途無量啊。
三個多小時的車坐過來,呂遠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他心裏想:不知道鄉裏會給我們安排什麽飯?坐進鄉**的食堂,呂遠驚呼道:“這飯菜安排得太獨特了!”隻見飯桌上擺了兩個大大的搪瓷臉盆,一盆是清燉花鰱魚,另一盆是生拌花鰱魚,看起來十分簡單,但吃起來絕對是風味無窮。
其實,這兩道菜的訣竅就在於用水庫的水來烹製,不放油,清燉或涼拌能保持魚的鮮味。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吳同今年隻有28歲,畢業於省城師範學院。呂遠心裏想,雖然人家念的學校沒自己好,可是看人家現在的工作成績可是遠遠強過自己,文憑這東西真是有它不多,沒它也不少。
吳同很熱情地勸著孫德勝和呂遠吃菜,意外的是江井泉卻勸吳同少喝點酒,多吃菜,呂遠覺得倆人的關係有些微妙。
下了飯桌,到鄉**燒著了火炕的單間住下後,呂遠開玩笑地對江井泉說:“江科長,我怎麽看你很照顧吳同似的,你們兩家有親戚嗎?”
江井泉拍了呂遠肩膀一下說:“老弟啊,我要是跟他家有親戚就好了,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縣委吳書記的大公子。”
呂遠一聽恍然大悟。他脫了鞋,往炕上一躺,心生感慨地說:“怪不得他的政績如此突出,外援實在是太強悍了。”
江井泉把房間門小心地關上,回頭對躺在炕上的呂遠說起了牢騷話:“老弟,要是沒有根基和社會背景,累死你也是白幹。你哥我都當了6年的組織科長了,目前還是看不到任何提拔的跡象,咱朝裏沒人啊。”
呂遠拍拍炕麵,對江井泉說:“江哥,你也上炕躺一會兒,咱哥倆好好聊聊,說說心裏話。我家在官場也是兔子大的親戚都沒有,像咱們這樣的人應該怎麽幹啊?”
江井泉脫去腳上的黑皮鞋,邊上炕邊對呂遠說:“小呂你年輕,一切都來得及,沒有槍沒有炮,我們自己造,沒門的挖門,沒窗戶就摳窗戶,沒根基的趕緊找根基,沒親戚的趕緊攀親戚。”
呂遠聽到這話,指了指隔壁房間的牆說:“孫德勝大哥看來家裏也是沒太大的門路,要不就早派到縣裏當組織部長了。”
“你錯了,小呂,孫德勝的父親孫奠文是政協副主席,不過現在已經離休了,要不以孫德勝寫材料的能力,他是進不了你們市委組織部的。”
呂遠聽到這裏才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他父親要是不退休,孫大哥恐怕早就下派了。官場上人一走,茶這麽快就涼嗎?”
“茶涼不涼取決於他父親在官位上的時候,交沒交下人,培沒培養人。如果他父親積攢下人脈關係,那麽,即使退休了,茶也不會涼得那麽快。”
聽了江井泉的這些話,呂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因為中午喝了酒,所以這些人都睡到下午3點才起床,吳同在鄉**的書記辦公室等著他們。孫德勝進到鄉**的小樓裏就大聲嚷嚷說:“真沒想到一個常年靠救濟的貧困鄉,樓蓋得這麽漂亮,書記的坐騎也真不錯,竟然是一台日產帕拉丁。”
吳同聽到說話聲,笑著迎出二樓的辦公室,把三個人讓到裏麵,然後笑著說:“我到處化緣,去年才蓋起了這三層小樓,現在還欠著人家50萬塊錢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上。”
江井泉伸手推了孫德勝一把說:“那你得靠孫大哥幫你吹吹,隻要你被樹成咱們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改變農村落後麵貌的典型,縣裏就會出麵給你解決經費問題了。”
吳同立刻雙手一抱拳,對孫德勝說:“請領導大哥一定要多幫幫忙,我在下邊開展工作實在是難啊,每天麵對的都是資金問題,現在真是羅鍋上山——錢緊。”
整個下午花了兩個小時,都在聽鄉長袁寶庫詳細介紹孫家街鄉努力改善落後麵貌的具體做法,吳同又說了說調整村委會領導班子,發揮基層黨員在脫貧致富中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的幾點體會。
孫德勝當場就擬出了一篇調查報告的題目:《黨員帶頭農民脫貧有奔頭——孫家街鄉黨組織建設出新招,貧困鄉麵貌改變見奇效》。
呂遠很驚奇地看著孫德勝,覺得他的題目起得很是精彩。他和江井泉一起大聲說:“孫處,你這題目起得真叫棒。”
孫德勝謙虛地抓了抓腦袋,說:“第一,俺隻是個處級組織員,你們不能管我叫孫處;第二,我也是這幾年看材料看多了,隨便弄出一個來,還不一定是從哪兒抄來的,我說的題目是個初步的想法,你們這些秀才得好好改改才能用。”
說話間天就有點黑了,這兒的深秋有了涼意,天也黑得早。吳同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說:“這會兒工作也幹完了,晚上咱們得好好喝喝酒,我們鄉裏一共7個黨委成員,都要來跟市縣兩級組織部的領導們好好喝一場,晚上我們吃的還是兩個菜,一盆是蘑菇燉土雞,另一盆是新殺的狗肉,湯就是狗肉幹白菜湯,你們看怎麽樣?”
聽到這裏,孫德勝一拍桌子大叫:“太好了!這都是在市裏吃不到的好東西,就是酒要少喝點,我和呂遠晚上要加個夜班,把這篇調查報告的提綱拿出來。”
聽到這兒,江井泉攔住孫德勝的話頭說:“有呂遠這個高材生在,拿個材料提綱,還不是幾分鍾的事,材料明天寫,今晚到吳書記的一畝三分地來了,那就一定要吃好喝好。”
吳同站起身來說:“趕緊走吧,我們鄉招待所早就把這兩個菜燉好了等著呢,去晚了菜就涼了。”
這頓酒把呂遠喝吐了,他連續3次跑到招待所院裏紅磚砌的廁所,對著糞坑吐了又吐。邊吐邊頭暈暈地想,我這輩子就這麽泡在酒裏嗎?還沒等他想明白,回到桌上,吐空了的肚子又被灌進去3大杯酒。
第二天早晨,呂遠發現自己根本沒脫衣服,在火炕上睡了一宿。昨晚喝完酒怎麽回到房間裏上的炕,他已經不記得了。日上三竿,呂遠和孫德勝才醒過來,起床、刷牙洗臉,呂遠的頭還是暈暈的。
江井泉聽見他們的房門響了,就過來對正洗臉的兩個人說:“一會兒我讓食堂的人給熬點粥,咱們喝粥吃點鹹菜,醒醒酒,就奔影壁屯去,讓你們看一看貧困鄉裏最貧困的村是如何脫貧致富的。吳同書記已經帶車先去村裏打前站去了,他在那兒等著咱們。”
影壁屯村真是名不虛傳,呂遠他們開了3個多小時車,一路上九曲十八彎,走的全是盤山道,路旁邊的石頭砬子好像都在頭上懸著,有隨時要崩塌的感覺。牆壁一樣的山崖看得呂遠頭皮發麻,他一路上都在想,這個影壁屯難道也在吳同一年多的努力下,脫貧致富了?即使吳同有一個書記老爹做後盾,他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點石成金啊。
影壁屯的脫貧路就像一個謎團,呂遠急於看見真相。雖然吳同的形象因為他有個市長老爹,在呂遠心目當中暗淡了不少,但呂遠還是不自覺地想要看到吳同創造的奇跡。
深秋的山區丘陵起伏,山上正是霜染叢林的斑斕景象。雜木林的樹葉子或火紅或黃或白或綠混合交織在一起,像是用油畫染料潑過一般,顏色濃得套上畫框就是一幅世界風景名畫。這就是東北人俗稱的“五花山”。
呂遠在奧迪車後座上左右環顧都看傻了,他的脖子因為扭來扭去,也弄得發酸。他想:絕美的風景往往在人跡罕至處,這話說得還真在理兒上。
到了影壁屯,遠遠地就看見吳同站在盤山道旁打著手勢,讓奧迪車拐入一條掩映在樹叢中的小路。
路盡頭,呂遠看見一座用鬆木搭起的門樓,門楣上方有一塊陽刻的木匾,有四個筆力遒勁的魏碑大字“影壁山莊”。孫德勝不由驚歎道:“我們是來演劉老根來了嗎?還影壁山莊,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能有人來度假、消費嗎?”
副駕駛位置上的江井泉也憋不住樂了,他用拳頭打了一下正開車的孫德勝說:“孫哥,到了以後你可不許胡說八道,我們看明白他們要幹什麽再說話。吳同年輕有魄力,我們還是以鼓勵為主。”
孫德勝手扶方向盤,回頭看了呂遠一眼說:“還是你們80後敢想敢幹,敢起幺蛾子呀。”
呂遠哀求地說:“孫大哥,江科長說的對,咱們不要下車伊始就哇哩哇啦亂放炮,我們80後也不扛轟,還得多鼓勵、多表揚!”
“你們80後是在表揚聲中成長起來的,父母寵愛你們,社會可不管那一套。”孫德勝不依不饒地又加了一句。
呂遠無奈地看著孫德勝的後背說:“是啊,學校、家長、老師親切地關照我們,可一到社會上我們看見的全是後背,連個臉都不給我們,別說笑臉了。唉,還是網上的話說得有才:人家有的是背景兒,我有的隻是背影兒。”
眼瞧著吳同坐著那輛帕拉丁開進山莊的木門裏去了,孫德勝也開著奧迪跟了進去,一排排用鬆樹原木做外牆裝飾的別墅立刻出現在眼前了。等車開到別墅後麵的停車場,大家才發現眼前是個有幾千平方米水麵的小塘壩,波光粼粼的,岸邊還有幾個用木頭搭建起的釣魚用的木棧橋。
在塘壩的對岸是一排排用水泥砌成的豬圈,還隱約聽到幾頭豬的嚎叫聲。
吳同指著那排豬舍說:“這是影壁村的野豬繁殖基地,現在又有一批人工養殖的野豬出欄了,這些野豬肉的價格是正常豬肉的兩到三倍,現在由影壁山莊野豬養殖有限公司免費提供了野豬仔,這已經使影壁屯農民的平均年收入增長了3倍多。這些農民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目標和途徑,他們現在的幹勁相當足,一會兒我們可以到村裏挑幾戶實際看一下。”
江井泉在邊上感慨地說:“沒想到吳書記你有這麽富於突破性的工作思路,真是一個新觀念要超過幾十年的苦幹啊。”
呂遠也在旁邊誇獎說:“這思路確實很新穎,又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很吻合,絕對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孫德勝從駕駛室出來後,點了一根紅塔山抽著,一言未發。看完影壁山莊後,他們又驅車去看了五戶養野豬十頭以上的養殖戶,滿圈即將出欄的野豬,讓人看了有一種要收獲的喜悅之情。
吃過了晚飯,吳同接了個電話說要回鄉裏處理一些雜事,就對管理山莊的經理交代了幾句,安排好食宿就開車走了。夜宿影壁山莊,孫德勝擔心地對江井泉和呂遠說:“這項目建在這樣邊遠的山區,要收回投資,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吳同和村裏介紹的情況恐怕有水分。”
平時不抽煙的江井泉也伸手跟孫德勝要了一根紅塔山,點燃後抽了一口,若有所思地說:“戲法靈不靈,全靠毯子蒙。隻要吳同的項目能夠正常運轉個一兩年,他恐怕就被提拔了,驢牽走以後,自然就會有人來拔橛子。這善後工作都是由繼任者來愁的,我們隻管把經驗總結出來,工作政績宣傳出來,典型推廣開,就完成任務了。”
呂遠在旁邊說:“唉,但願這個項目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孫德勝把煙頭扔到地上,用腳一蹍,很幹脆地說:“別的我們不管,我們這次來是樹典型、出文章的。貧困鄉、貧困村也許能借助我們的筆名聲在外,這對他們隻有好處沒壞處。我們不要有其他顧慮了,還是研究研究這篇調查報告怎麽寫更實際一點兒。”
沒有了當地人的拚命勸酒,三個人這天晚上的野豬肉吃得很舒服,可以用“大快朵頤”四個字形容。他們邊吃邊把孫家街鄉脫貧致富的經驗總結出來了,當晚,呂遠就借了一台人家辦公用的電腦,這篇五千多字的經驗材料一揮而就。可他心頭對這個項目可行性的懷疑的陰雲卻揮之不去。
因為怕了縣裏的送行酒,孫德勝假托市委組織部來電話,讓他們趕緊回去參加大型會議的籌備工作,在縣裏把奧迪換成桑塔納後,就踏上了歸程。一個月後,署名孫德勝、呂遠的調查報告,刊登上了省報、組織工作和省委領導內參,孫家街鄉和書記吳同一夜間全省聞名了。
不知道省電視台接到了誰的指派,專門去影壁山莊製作了一部20分鍾的專題片《影壁曙光——影壁屯脫貧致富紀實》,在省電視台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段播出,一時間影壁山莊從門可羅雀變成來客應接不暇了。
農村組織工作處每周一的早會上,處長楊敬賢說:“最近部裏幾位領導都表揚了我們處工作深入紮實,典型找得準確而又有代表性,調查報告寫得生動翔實,獲得了省委領導的關注。在這裏,我也要表揚一下孫德勝和呂遠這一老一新兩位同誌的密切配合。孫德勝的經驗加上呂遠的文筆,真是珠聯璧合。以後,希望處裏的老同誌下去調研時,都能帶上呂遠,一來有利於提高他的工作能力,增長見識;二來又能充分發揮呂遠寫作能力強的特點,多出經驗使我們處裏的工作上水平。大家應該鼓掌給小呂呱唧呱唧,我們處裏終於出現了一個市委大院叫得響的筆杆子。”
在大家的掌聲和笑聲中,呂遠窘得滿臉通紅,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了,隻能傻乎乎地笑著看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