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匯裏屬於侯坪亭、落車鄉、長安縣。
大漢皇帝劉徹年輕時喜歡到終南山狩獵,與王公貴族們約好會合的地點就是這裏。
狩獵參與者在此集合等候,公主、郡主、貴族女子、女眷們則在落車鄉暫時駐紮。
待獵人們滿載而歸,便野餐燒烤,大快朵頤,載歌載舞。
盡管這些年皇帝不出來打獵了,但由長安縣到鄉、亭、裏的管理等級還是很高的。
管理等級高意味著公共福利就完善。比如縣、鄉學堂就很齊整。雖然都要收費,且不便宜。
王西風自幼開口遲,兩歲才會叫“娘、爹”。
不過他的記憶力似乎特別強。什麽事隻需教一遍就能記住。
4歲時,王木章把他送到鄉裏學堂去開蒙。
沒多久,先生們反饋回來:教他學東西,非常省心。
開蒙之後,老爹帶著王西風,到終南山上去拜謝過徵音仙師一次。徵音仙師十分高興,送了一些巫教的典籍給他。
慢慢地,王西風懂得了這個世界的一些情況。
現在是漢武帝登基34年。
衛青、霍去病、李廣這些將軍們早就死去了。如今率領漢軍對抗匈奴的大將軍是李廣利。
但朝堂現在最頭等的大事不是抗擊匈奴,而是拜仙、求道、信巫。
這些旁門左道成為時代潮流。其最高倡導者,也是最強踐行者,就是漢武帝。
在他的支持和引領下,仙、道、巫三股勢力比儒、法學派還要盛行。
最得誌的流派是:齊國的祭神、南越的拜鬼、巴蜀的信巫。
徵音仙師這一脈就是最早隨高祖皇帝入關,從蜀地到關中傳教的。
不過,在武帝中期以前,發展勢頭一般。
最近二十年,才興旺起來。尤其在貴族階層和皇室裏,很受追捧。
上有所行,下必效焉爾。
徵音仙師來看望過王西風幾次後,就向王木章提出,願意無償傳授巫法給他。
王裏正心裏並不是太接受,猶豫的時候,徵音仙師說不用拜師,也不強迫西風,全憑他興趣。
王木章見她這麽說,又見兒子有些期望的樣子,就點頭答應了。
這樣,徵音仙師隔一陣子就到上匯裏來為王西風講課。有時獨自來,有時與弟子羽衣一起。
雖然沒有正式收徒,徵音仙師還是默許羽衣稱王西風為師弟。對羽衣堅持讓王西風叫她師姐,徵音仙師也隻是一笑了之。
所以,王西風開蒙之後受到的教育,有鄉所學堂的儒、法內容,也有課外的巫教教程。
與儒、法典籍學習的死記硬背不一樣,巫法是一門動手為主的學問。
雖然也要學習巫典,但記住與掌握、熟練,全是通過動手實現。
這顯然比學堂裏的課業有趣得多。
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三百也好,那“三人行必有我師、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論語也好,那“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法家箴言也好,隻不過是朗朗上口聽起來順耳,哪裏比得上巫法一出,立竿見影顯現效果來得有趣?
徵音仙師傳授王西風巫典與巫術,越傳越心驚。
因為,他仿佛天生就適合巫法,一點就通,一上手就會。
弟子羽衣與他相比,簡直猶雲泥之別。
徵音仙師所不知道的是:巫典裏她自己都不明白的部分,王西風也在研究。隻不過不告訴她。
因為,巫典裏最高深的部分,是修行界的法術,要借助靈氣、靈力才能完成。
根本不是這世界的東西。
巫典傳承裏無法實現的部分,傳著傳著慢慢就遺漏殘缺,一代不如一代。
王西風見到的,幾乎是上古典籍裏萬中存一的部分而已。
不過對王西風還是很有用的。
王西風在鄉學裏的成績,也是學霸中的學霸。
什麽經史子集、琴棋書畫、劍射禦數…統統不在話下。
到十三歲時,王西風已經是長安縣大名鼎鼎的神童和勇士了。
長安縣屬於京畿重地,在這裏出名的人,很容易被官家注意到。
事實上,他的名字早就被某些人記住了。
這個時代,朝廷官員任用途徑是四條:繼承、軍功、察舉征辟、買賣。
察舉征辟是選用文官的最重要途徑。
而一個人從小長大過程中的口碑,是察舉征辟的主要依據。
王西風是如此優秀,所有人都認為:上匯裏王家三小子,是塊出將入相的料,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
王西風每每聽到那些誇讚,禮謝之餘,表麵上裝出幸何如之的樣子,心裏則不以為然。
有一天,徵音仙師到王家,與王西風聊天時說起,下段時間可能比較忙,有陣子不能來上匯裏。因為皇宮裏有貴人邀請她去幫忙,她打算帶著羽衣住進城裏。
王西風這麽多年與徵音仙師相處,雖沒正式拜師,卻早把她當成師父。
他道:“仙師,攪和進皇家事裏頭太危險了。你為什麽要為他們辦事?是缺錢嗎?”
“嗬嗬…”徵音仙師笑著道:“是,也不是。”
她看著他,王西風已經人高馬大,她不容易像過去那樣摸他的頭。
於是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們是靠信徒的供奉生存、收徒、傳教。自然需要錢財。但是也還過得去。”
稍微斟酌了一下,她接著道:“這次我們是受到了威脅。一是齊地一神教和南越通鬼教在地盤、信眾方麵的擠壓。還有長安縣官家拿雲宮用地的事要挾我們。”
“不過,你不要摻和進來。”她堅定地道:“我一直不同你提拜師收徒的事,也沒在官府裏辦你的教籍、度牒,就是不讓你沾這層身份。你以後從軍也好、入官也好,就不會受影響。至於學習術法,天下術法何其多,隻是研習是不礙於察舉賢良文學的。”
王西風抱了抱她的胳膊,望著她道:“在我心中,你就是我師父。皇家的水太渾太深了,師父和師姐你們不要陷進去。如果是因為地盤或錢財,我們一起想辦法。”
徵音仙師慎重問:“你真的覺得我和羽衣參與這事有危險?”
王西風嚴肅點頭,道:“我有預感。那不是危險,是相當危險。有去無回。”
徵音仙師瞪大美眼盯著他,幾息之後點點頭,道:“我信你的話。我們不接那件事。長安縣要加我們的稅,我們再想辦法。”
王西風心裏放鬆下來,笑道:“師父,我知道一個賺錢的法子。待我試一試之後再同你講。”
徵音仙師笑起來,像真的仙子。她道:“不急不急。我們就算地盤收縮,人少些,總比被砍頭強。”
王西風於是也跟著笑起來。
大漢皇帝劉徹年輕時喜歡到終南山狩獵,與王公貴族們約好會合的地點就是這裏。
狩獵參與者在此集合等候,公主、郡主、貴族女子、女眷們則在落車鄉暫時駐紮。
待獵人們滿載而歸,便野餐燒烤,大快朵頤,載歌載舞。
盡管這些年皇帝不出來打獵了,但由長安縣到鄉、亭、裏的管理等級還是很高的。
管理等級高意味著公共福利就完善。比如縣、鄉學堂就很齊整。雖然都要收費,且不便宜。
王西風自幼開口遲,兩歲才會叫“娘、爹”。
不過他的記憶力似乎特別強。什麽事隻需教一遍就能記住。
4歲時,王木章把他送到鄉裏學堂去開蒙。
沒多久,先生們反饋回來:教他學東西,非常省心。
開蒙之後,老爹帶著王西風,到終南山上去拜謝過徵音仙師一次。徵音仙師十分高興,送了一些巫教的典籍給他。
慢慢地,王西風懂得了這個世界的一些情況。
現在是漢武帝登基34年。
衛青、霍去病、李廣這些將軍們早就死去了。如今率領漢軍對抗匈奴的大將軍是李廣利。
但朝堂現在最頭等的大事不是抗擊匈奴,而是拜仙、求道、信巫。
這些旁門左道成為時代潮流。其最高倡導者,也是最強踐行者,就是漢武帝。
在他的支持和引領下,仙、道、巫三股勢力比儒、法學派還要盛行。
最得誌的流派是:齊國的祭神、南越的拜鬼、巴蜀的信巫。
徵音仙師這一脈就是最早隨高祖皇帝入關,從蜀地到關中傳教的。
不過,在武帝中期以前,發展勢頭一般。
最近二十年,才興旺起來。尤其在貴族階層和皇室裏,很受追捧。
上有所行,下必效焉爾。
徵音仙師來看望過王西風幾次後,就向王木章提出,願意無償傳授巫法給他。
王裏正心裏並不是太接受,猶豫的時候,徵音仙師說不用拜師,也不強迫西風,全憑他興趣。
王木章見她這麽說,又見兒子有些期望的樣子,就點頭答應了。
這樣,徵音仙師隔一陣子就到上匯裏來為王西風講課。有時獨自來,有時與弟子羽衣一起。
雖然沒有正式收徒,徵音仙師還是默許羽衣稱王西風為師弟。對羽衣堅持讓王西風叫她師姐,徵音仙師也隻是一笑了之。
所以,王西風開蒙之後受到的教育,有鄉所學堂的儒、法內容,也有課外的巫教教程。
與儒、法典籍學習的死記硬背不一樣,巫法是一門動手為主的學問。
雖然也要學習巫典,但記住與掌握、熟練,全是通過動手實現。
這顯然比學堂裏的課業有趣得多。
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詩三百也好,那“三人行必有我師、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論語也好,那“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法家箴言也好,隻不過是朗朗上口聽起來順耳,哪裏比得上巫法一出,立竿見影顯現效果來得有趣?
徵音仙師傳授王西風巫典與巫術,越傳越心驚。
因為,他仿佛天生就適合巫法,一點就通,一上手就會。
弟子羽衣與他相比,簡直猶雲泥之別。
徵音仙師所不知道的是:巫典裏她自己都不明白的部分,王西風也在研究。隻不過不告訴她。
因為,巫典裏最高深的部分,是修行界的法術,要借助靈氣、靈力才能完成。
根本不是這世界的東西。
巫典傳承裏無法實現的部分,傳著傳著慢慢就遺漏殘缺,一代不如一代。
王西風見到的,幾乎是上古典籍裏萬中存一的部分而已。
不過對王西風還是很有用的。
王西風在鄉學裏的成績,也是學霸中的學霸。
什麽經史子集、琴棋書畫、劍射禦數…統統不在話下。
到十三歲時,王西風已經是長安縣大名鼎鼎的神童和勇士了。
長安縣屬於京畿重地,在這裏出名的人,很容易被官家注意到。
事實上,他的名字早就被某些人記住了。
這個時代,朝廷官員任用途徑是四條:繼承、軍功、察舉征辟、買賣。
察舉征辟是選用文官的最重要途徑。
而一個人從小長大過程中的口碑,是察舉征辟的主要依據。
王西風是如此優秀,所有人都認為:上匯裏王家三小子,是塊出將入相的料,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
王西風每每聽到那些誇讚,禮謝之餘,表麵上裝出幸何如之的樣子,心裏則不以為然。
有一天,徵音仙師到王家,與王西風聊天時說起,下段時間可能比較忙,有陣子不能來上匯裏。因為皇宮裏有貴人邀請她去幫忙,她打算帶著羽衣住進城裏。
王西風這麽多年與徵音仙師相處,雖沒正式拜師,卻早把她當成師父。
他道:“仙師,攪和進皇家事裏頭太危險了。你為什麽要為他們辦事?是缺錢嗎?”
“嗬嗬…”徵音仙師笑著道:“是,也不是。”
她看著他,王西風已經人高馬大,她不容易像過去那樣摸他的頭。
於是拍拍他的肩膀,道:“我們是靠信徒的供奉生存、收徒、傳教。自然需要錢財。但是也還過得去。”
稍微斟酌了一下,她接著道:“這次我們是受到了威脅。一是齊地一神教和南越通鬼教在地盤、信眾方麵的擠壓。還有長安縣官家拿雲宮用地的事要挾我們。”
“不過,你不要摻和進來。”她堅定地道:“我一直不同你提拜師收徒的事,也沒在官府裏辦你的教籍、度牒,就是不讓你沾這層身份。你以後從軍也好、入官也好,就不會受影響。至於學習術法,天下術法何其多,隻是研習是不礙於察舉賢良文學的。”
王西風抱了抱她的胳膊,望著她道:“在我心中,你就是我師父。皇家的水太渾太深了,師父和師姐你們不要陷進去。如果是因為地盤或錢財,我們一起想辦法。”
徵音仙師慎重問:“你真的覺得我和羽衣參與這事有危險?”
王西風嚴肅點頭,道:“我有預感。那不是危險,是相當危險。有去無回。”
徵音仙師瞪大美眼盯著他,幾息之後點點頭,道:“我信你的話。我們不接那件事。長安縣要加我們的稅,我們再想辦法。”
王西風心裏放鬆下來,笑道:“師父,我知道一個賺錢的法子。待我試一試之後再同你講。”
徵音仙師笑起來,像真的仙子。她道:“不急不急。我們就算地盤收縮,人少些,總比被砍頭強。”
王西風於是也跟著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