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元6年,霍光屠滅了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兩家,桑弘羊一家,逼迫長公主、燕王自殺。由首輔大臣變成獨輔大臣,成為真正的國家掌控者。
這麽值得紀念的事情,自然要好好銘記。於是,霍光把這年年份由始元六年,改為元鳳元年。
再也不用顧忌其他大臣的態度、言語,霍光的囂張跋扈開始不自覺顯露出來。
他對家人的提醒、約束開始減少。他的妻子霍顯,也是由此時開始作死,為霍家將來被屠族而埋雷。
皇帝快15歲了,而身為霍光外孫女的皇後還不到10歲。
為了確保皇帝的長子由皇後所生,最穩妥的辦法是不讓皇帝臨幸其他妃嬪。
霍光命令霍顯,在皇宮改變宮中女人的褲子樣式。設計出一種很不容易脫下來的小褲子,要她們綁穿在裏麵。
這就是華夏民族“內褲”的發端。
本來,皇帝哪天臨幸哪個女子,是要詳細記錄的。
即便皇帝臨場發揮,在哪個犄角旮旯與某位老嫗幹了點啥事,都要記錄在冊。
可是關於皇帝劉弗陵什麽時候臨幸過上官皇後,或者臨幸過其他妃嬪的記錄,曆史裏恁是沒有。
劉弗陵去世時二十歲多點,上官皇後那時15歲。
後宮佳麗無數,他卻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不知他有沒臨幸過上官皇後。
反正在霍光的嚴管下,劉弗陵應該沒有機會親近其他女子。
最悲催的可能是:身為皇帝的劉弗陵,20歲去世時,根本沒有和任何女人行過人倫之事。
******
王西風有星狗加持,他參加騎射比賽,未曾一敗。
他因此積聚了不少財物,升為10夫長。
也就是有了9個可以使喚的手下。
右日逐王呼延允機對他也不錯,經常賜些生活用品給他。
除了女人,王西風照單全收。
這時代,在匈奴貴族圈子裏,身邊有漢人議郎是很有麵子的事。
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單於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為了充門麵,呼延允機總是帶王西風參加。
王西風依然是參加騎射比賽項目。
他次次都能拔得頭籌,贏取豐厚獎勵。
慢慢地,他得到一個“玉麵射雕郎”的稱號。
因為除了騎射術,相對於匈奴騎兵,他的臉色實在太光潔潤滑了些。
這個稱號流傳很廣,慢慢傳到了長安城。
手下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了霍光。
霍光這幾年忙著幹大事,早把王西風這個小人物給忘了。
此時聽人提起他,心裏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去年,蘇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之後,終於回到了長安。被任命為大鴻臚寺丞,即外交部副部長。
可是,蘇武回國後,與老友上官桀、桑弘羊走得較近。其兒子坐實參與謀反,被誅。
蘇武的苦難經曆在朝野影響很大。看在這點上,霍光隻是免了他的職,沒有殺他。
同樣是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人家蘇武一直不肯屈服,寧願在條件艱苦的北海邊放羊。
而你王西風倒好,跟著匈奴右日逐王,吃香喝辣不說,還在單於大祭祀時積極捧場,成了匈奴人的“玉麵射雕郎”。
這還不是叛徒、漢奸?
於是,霍光下令:鎖拿王西風的父親、兩個哥哥。沒收王家馬場。
霍光終於找到機會對王家出手了。
*****
王西風出使西域時,已經對老爹、大哥、二哥明明白白交代過:因為小皇帝親近自己,霍光大將軍就要把自己支開。
三人雖然都是農民,可是呂後專權、皇家互撕的演義,才過去不久,民間傳得沸沸揚揚。他們還是能夠懂得一些意思的。
當時,老爹提議把馬場關了,把老大、老二分出去過。
王西風說:咱們麵對的,是大司馬大將軍。他鐵了心要治咱家,咱們做什麽表麵文章都不管用。
王西風囑咐:今後老老實實養馬,低調行事。如果姓霍的還不放過咱家,那也是命。誰叫俺當初接受魏大人舉薦,做官了呢?
不過,王西風說:馬場周圍,我已經按已故師父徵音仙師的仙術,作了布置。
馬場的四角、中樞有個陣法,不但護住了馬場,還牽聯著終南山、秦嶺地脈。
如果到時朝廷真的派官兵來抓人,被抓走是死,抵抗也不過一死。
若到時我趕不回來,你們就躲進馬場中央的大院裏。
無論外麵發生啥事,不要理他。能躲一天是一天。
躲不過,那就是天意。
老爹和王潏、王灃聽了這話,似乎也沒被驚到。
這年頭,做官的,今天春風得意、明天死無全屍的多的是。
做了大漢近30年太子的皇長子尚且如此,三兒這個小官被人陷害,好像也不算啥。
父子三人都堅定表示:一切按三兒你說的辦。
托你的福,咱家也超額享受到榮華富貴了。上天要王家亡,那就大夥一起死了拉倒。
你放心地去。萬一有事,王家絕不骨肉分離。按你吩咐的,就在馬場堅守。
王西風見他們心態這麽看得開,不禁暗暗給自己老爹、倆哥哥點個讚。
隻要他們的心態沒事。
他以聖器星狗內藏之物布下的機關,這凡間大漢朝廷,想攻進王家馬場,簡直是癡心妄想。
霍光指示大將軍府長史安作文,親自去找廷尉王平,要他發文、派兵去王家拿人。
王平內心深處,對霍光做法很不以為然。
王西風作為西域使者,被匈奴擄走後,根本沒有做危害大漢之事。
在匈奴單於舉行的祭祀典禮上參加騎射比賽,壓製匈奴騎兵,獲得頭名,甚至可以說打了匈奴人的臉,為漢人爭光了。
朝廷以這個為借口鎖拿王家人,沒收其家產。後果可能就是把王西風變成第二個李陵,堵死了他回國的路。
唉,王平隻能深深歎息。
現在的朝廷,就是霍氏朝廷。他說什麽,不執行的後果可想而知。
王平沒辦法。他按安作文指示出了公文,派廷尉丞林君傑帶一個百人隊去辦這事。
王平與後者的私交一般。林君傑出發前,王平還是提示了一句:按程序辦事,別太過分。
林君傑接到這差事時,心裏即刻就有了主意:這是霍大將軍親自授意的案子。隻能往死裏整。
他沒把王平的提示當回事。
這麽值得紀念的事情,自然要好好銘記。於是,霍光把這年年份由始元六年,改為元鳳元年。
再也不用顧忌其他大臣的態度、言語,霍光的囂張跋扈開始不自覺顯露出來。
他對家人的提醒、約束開始減少。他的妻子霍顯,也是由此時開始作死,為霍家將來被屠族而埋雷。
皇帝快15歲了,而身為霍光外孫女的皇後還不到10歲。
為了確保皇帝的長子由皇後所生,最穩妥的辦法是不讓皇帝臨幸其他妃嬪。
霍光命令霍顯,在皇宮改變宮中女人的褲子樣式。設計出一種很不容易脫下來的小褲子,要她們綁穿在裏麵。
這就是華夏民族“內褲”的發端。
本來,皇帝哪天臨幸哪個女子,是要詳細記錄的。
即便皇帝臨場發揮,在哪個犄角旮旯與某位老嫗幹了點啥事,都要記錄在冊。
可是關於皇帝劉弗陵什麽時候臨幸過上官皇後,或者臨幸過其他妃嬪的記錄,曆史裏恁是沒有。
劉弗陵去世時二十歲多點,上官皇後那時15歲。
後宮佳麗無數,他卻沒有留下一男半女。
不知他有沒臨幸過上官皇後。
反正在霍光的嚴管下,劉弗陵應該沒有機會親近其他女子。
最悲催的可能是:身為皇帝的劉弗陵,20歲去世時,根本沒有和任何女人行過人倫之事。
******
王西風有星狗加持,他參加騎射比賽,未曾一敗。
他因此積聚了不少財物,升為10夫長。
也就是有了9個可以使喚的手下。
右日逐王呼延允機對他也不錯,經常賜些生活用品給他。
除了女人,王西風照單全收。
這時代,在匈奴貴族圈子裏,身邊有漢人議郎是很有麵子的事。
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單於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為了充門麵,呼延允機總是帶王西風參加。
王西風依然是參加騎射比賽項目。
他次次都能拔得頭籌,贏取豐厚獎勵。
慢慢地,他得到一個“玉麵射雕郎”的稱號。
因為除了騎射術,相對於匈奴騎兵,他的臉色實在太光潔潤滑了些。
這個稱號流傳很廣,慢慢傳到了長安城。
手下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了霍光。
霍光這幾年忙著幹大事,早把王西風這個小人物給忘了。
此時聽人提起他,心裏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去年,蘇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之後,終於回到了長安。被任命為大鴻臚寺丞,即外交部副部長。
可是,蘇武回國後,與老友上官桀、桑弘羊走得較近。其兒子坐實參與謀反,被誅。
蘇武的苦難經曆在朝野影響很大。看在這點上,霍光隻是免了他的職,沒有殺他。
同樣是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人家蘇武一直不肯屈服,寧願在條件艱苦的北海邊放羊。
而你王西風倒好,跟著匈奴右日逐王,吃香喝辣不說,還在單於大祭祀時積極捧場,成了匈奴人的“玉麵射雕郎”。
這還不是叛徒、漢奸?
於是,霍光下令:鎖拿王西風的父親、兩個哥哥。沒收王家馬場。
霍光終於找到機會對王家出手了。
*****
王西風出使西域時,已經對老爹、大哥、二哥明明白白交代過:因為小皇帝親近自己,霍光大將軍就要把自己支開。
三人雖然都是農民,可是呂後專權、皇家互撕的演義,才過去不久,民間傳得沸沸揚揚。他們還是能夠懂得一些意思的。
當時,老爹提議把馬場關了,把老大、老二分出去過。
王西風說:咱們麵對的,是大司馬大將軍。他鐵了心要治咱家,咱們做什麽表麵文章都不管用。
王西風囑咐:今後老老實實養馬,低調行事。如果姓霍的還不放過咱家,那也是命。誰叫俺當初接受魏大人舉薦,做官了呢?
不過,王西風說:馬場周圍,我已經按已故師父徵音仙師的仙術,作了布置。
馬場的四角、中樞有個陣法,不但護住了馬場,還牽聯著終南山、秦嶺地脈。
如果到時朝廷真的派官兵來抓人,被抓走是死,抵抗也不過一死。
若到時我趕不回來,你們就躲進馬場中央的大院裏。
無論外麵發生啥事,不要理他。能躲一天是一天。
躲不過,那就是天意。
老爹和王潏、王灃聽了這話,似乎也沒被驚到。
這年頭,做官的,今天春風得意、明天死無全屍的多的是。
做了大漢近30年太子的皇長子尚且如此,三兒這個小官被人陷害,好像也不算啥。
父子三人都堅定表示:一切按三兒你說的辦。
托你的福,咱家也超額享受到榮華富貴了。上天要王家亡,那就大夥一起死了拉倒。
你放心地去。萬一有事,王家絕不骨肉分離。按你吩咐的,就在馬場堅守。
王西風見他們心態這麽看得開,不禁暗暗給自己老爹、倆哥哥點個讚。
隻要他們的心態沒事。
他以聖器星狗內藏之物布下的機關,這凡間大漢朝廷,想攻進王家馬場,簡直是癡心妄想。
霍光指示大將軍府長史安作文,親自去找廷尉王平,要他發文、派兵去王家拿人。
王平內心深處,對霍光做法很不以為然。
王西風作為西域使者,被匈奴擄走後,根本沒有做危害大漢之事。
在匈奴單於舉行的祭祀典禮上參加騎射比賽,壓製匈奴騎兵,獲得頭名,甚至可以說打了匈奴人的臉,為漢人爭光了。
朝廷以這個為借口鎖拿王家人,沒收其家產。後果可能就是把王西風變成第二個李陵,堵死了他回國的路。
唉,王平隻能深深歎息。
現在的朝廷,就是霍氏朝廷。他說什麽,不執行的後果可想而知。
王平沒辦法。他按安作文指示出了公文,派廷尉丞林君傑帶一個百人隊去辦這事。
王平與後者的私交一般。林君傑出發前,王平還是提示了一句:按程序辦事,別太過分。
林君傑接到這差事時,心裏即刻就有了主意:這是霍大將軍親自授意的案子。隻能往死裏整。
他沒把王平的提示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