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作文帶著王平、林君傑二人,來到尚書房簽事室,見到尚書仆射聞心,便對他表示有急事回奏霍光大人。
作為大司馬府長史,也就是秘書長,安作文過去要見霍光,無需通傳。
現在,霍光管理的部門太多。主要精力在尚書房,代替皇帝批閱奏章。
霍光不在大將軍府辦公,安作文要回稟事情,就得按尚書房規矩來。
三人在簽事室等了一會,裏麵有人出來,傳三人進去。
見到霍光,三人按各自規矩行了禮。
安作文把林君傑的蹊蹺遭遇講了講。然後示意林君傑自己細說。
林君傑毫無遺漏地講了一遍。
霍光聽完,看向王平。
王平立即拱手,道:“稟大將軍,下官向回營的八十多名軍士一一詢問過,他們的回答,與林大人的說法相同。另外,還有15騎到現在還沒消息。”
“這麽說,你們是遇到神仙啦?”霍光對林君傑譏諷道:“可惜,你過去沒機會對先武帝講這些。不然,這輔政大臣有你一個位置。”
林君傑聽了,冷汗涔涔。他抱拳躬身,深深彎腰道:“稟大將軍,下官不敢有一句欺妄之言。”
“哼。”霍光不再理他,轉頭問王平:“王大人打算下一步怎麽辦?”
見到霍光把球踢給自己,王平心裏暗暗叫苦。他咬著牙關道:“下官以為,既然林大人的遭遇有待驗證,為了避免出現廷尉府一麵之詞的情況,可否請中壘校尉大人出動一營人馬,與廷尉府一道,共同查驗一番。”
霍光略作考慮,點頭道:“本將軍認為王大人的提議可行。作文,還是你辛苦一趟吧。你去調一營宿衛,與王大人一道行動。你們二人親自帶隊。我要看看傳說中的終南山神仙,是不是真的存在。”
二人抱拳領命。
三人分別對霍光行禮後出來。
安作文道:“兩位大人,那就按霍大人指令辦吧。在下先去中壘校尉府調兵。明天辰時三刻,咱們在西城門集合。然後出發。”
王平、林君傑一起抱拳,對安作文表示感謝。
林君傑本來意氣風發,以為得到了巴結霍大人的機會。
哪知出師不利,不但沒有建功,反而受到霍光當麵挖苦。情緒十分低落。
老實說,王平心裏也是沒準。
他相信林君傑,以及85名軍士沒必要撒謊。
但百人軍士,在十裏便道上折騰了一天一夜,也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王平的原則是如實陳述,盡量不作主觀評價。
明天親自帶人去看看,大概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安作文那邊是調一營中壘宿衛,也就是300人。
王平決定,廷尉府這邊也派出300人:100騎兵、200步卒。
600長安城衛卒對付一個王家馬場。這陣仗,與上半年屠滅上官家也差的不遠了。
第二天,王平、林君傑率領的300廷尉卒,與安作文帶來的300中壘宿衛,在西城門匯合。
中壘營帶隊的是衛尉官方群錄。食祿1000石級。
600多人,由林君傑帶路,到了官道與便道交界處停下。
由這裏往終南山方向望過去,感覺確實不遠。情報說大約十裏地,偏差應該不會太大。
為了慎重起見,四人商量後決定各領150人,分四個分隊梯次前行。
林君傑帶150人打頭陣,方群錄隨後,王平跟著,安作文殿後。
四人隊伍裏的騎兵、步卒都是相等的。四支隊伍戰力差不多。
走了一個多時辰後,所有人就察覺到有問題了。
因為,一個多時辰裏,隊伍都是在森林間的小道上行進。可是卻感覺不到前後軍的動靜。
十裏地,四個梯隊,按道理說,第四分隊出發時,第一分隊都差不多走了一半路了。
再者,四個分隊行進速度都不慢。一個多時辰,十裏地都走不到頭?沒有道理!
可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林君傑的150人走了快半天了,竟然還沒見到馬場。
見不到馬場,林君傑倒是鬆了一口氣。
要是隊伍很快就通過了這段路,到了王家馬場門口,林君傑反而有點欲哭無淚,不知該如何解釋了。
他命令隊伍停下。看看能不能等到中壘軍跟上來。
離奇的事情再次發生。
林君傑的150人等到未時末,也就是下午3點,後頭人影也不見一個。
林君傑和王平分隊士兵中,包括前天來過的八十多人。大家對這種局麵,雖然震驚,但多少有些心理準備。
方群錄和安作文率領的隊伍裏,隻有他們兩位知道林君傑的經曆。手下的軍士們無不驚奇、震駭萬分。
眼看天色將黑,四位首領都下達了回撤命令。
問題是,四支隊伍回撤走到酉時末刻,也就是晚上7點,已經完全看不清道路了,卻還沒回到官道。
於是,四位首領都下達了紮營命令。
這個年代,雖然不一定有人見到過鬼與神,但是絕大多數人的信仰裏,鬼與神就是深信不疑的存在。
隊伍一駐紮好,立即就有許多人找個自以為合適的地點,叩頭跪拜起來。
四位首領隻能吩咐不許單獨行動。阻止這些士兵是沒什麽意義的。
第二天天亮,四位首領各自確定本隊開拔時間。當然都是往回走。
結果,四支隊伍回到官道上的時間也是亂的。
林君傑最早、王平第二、安作文第三、方群錄最後。
這與昨天四隊出發時的順序不一樣。
那,隊伍間是怎樣兩兩錯開的?
難道便道不止一條?
所有人心裏都很懵逼。
方群錄的隊伍從便道裏鑽出來時,已是卯時末。也就是差不多早上7點。
其他三隊已經匯合,核實過各自遭遇了。
安作文三人與方群錄交談一番後,得出結論,四隊遭遇情況大致差不多。
所幸沒有軍士減員。
四人統一下說法:情報裏說,那段便道是十裏左右,其實這點無法核實。實際距離不知多遠。
四支隊伍行走三、四個時辰依然到不了終點。
四個分隊依次前行。找不到前路時,如果同時調頭折返,原本殿後的隊伍即使停駐不動,在便道上也不會與其他隊伍相遇。
這裏確實有古怪。下一步如果要繼續探查,必須先做充分準備。幹糧、水、帳篷…等等,帶足了再來。
作為大司馬府長史,也就是秘書長,安作文過去要見霍光,無需通傳。
現在,霍光管理的部門太多。主要精力在尚書房,代替皇帝批閱奏章。
霍光不在大將軍府辦公,安作文要回稟事情,就得按尚書房規矩來。
三人在簽事室等了一會,裏麵有人出來,傳三人進去。
見到霍光,三人按各自規矩行了禮。
安作文把林君傑的蹊蹺遭遇講了講。然後示意林君傑自己細說。
林君傑毫無遺漏地講了一遍。
霍光聽完,看向王平。
王平立即拱手,道:“稟大將軍,下官向回營的八十多名軍士一一詢問過,他們的回答,與林大人的說法相同。另外,還有15騎到現在還沒消息。”
“這麽說,你們是遇到神仙啦?”霍光對林君傑譏諷道:“可惜,你過去沒機會對先武帝講這些。不然,這輔政大臣有你一個位置。”
林君傑聽了,冷汗涔涔。他抱拳躬身,深深彎腰道:“稟大將軍,下官不敢有一句欺妄之言。”
“哼。”霍光不再理他,轉頭問王平:“王大人打算下一步怎麽辦?”
見到霍光把球踢給自己,王平心裏暗暗叫苦。他咬著牙關道:“下官以為,既然林大人的遭遇有待驗證,為了避免出現廷尉府一麵之詞的情況,可否請中壘校尉大人出動一營人馬,與廷尉府一道,共同查驗一番。”
霍光略作考慮,點頭道:“本將軍認為王大人的提議可行。作文,還是你辛苦一趟吧。你去調一營宿衛,與王大人一道行動。你們二人親自帶隊。我要看看傳說中的終南山神仙,是不是真的存在。”
二人抱拳領命。
三人分別對霍光行禮後出來。
安作文道:“兩位大人,那就按霍大人指令辦吧。在下先去中壘校尉府調兵。明天辰時三刻,咱們在西城門集合。然後出發。”
王平、林君傑一起抱拳,對安作文表示感謝。
林君傑本來意氣風發,以為得到了巴結霍大人的機會。
哪知出師不利,不但沒有建功,反而受到霍光當麵挖苦。情緒十分低落。
老實說,王平心裏也是沒準。
他相信林君傑,以及85名軍士沒必要撒謊。
但百人軍士,在十裏便道上折騰了一天一夜,也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王平的原則是如實陳述,盡量不作主觀評價。
明天親自帶人去看看,大概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安作文那邊是調一營中壘宿衛,也就是300人。
王平決定,廷尉府這邊也派出300人:100騎兵、200步卒。
600長安城衛卒對付一個王家馬場。這陣仗,與上半年屠滅上官家也差的不遠了。
第二天,王平、林君傑率領的300廷尉卒,與安作文帶來的300中壘宿衛,在西城門匯合。
中壘營帶隊的是衛尉官方群錄。食祿1000石級。
600多人,由林君傑帶路,到了官道與便道交界處停下。
由這裏往終南山方向望過去,感覺確實不遠。情報說大約十裏地,偏差應該不會太大。
為了慎重起見,四人商量後決定各領150人,分四個分隊梯次前行。
林君傑帶150人打頭陣,方群錄隨後,王平跟著,安作文殿後。
四人隊伍裏的騎兵、步卒都是相等的。四支隊伍戰力差不多。
走了一個多時辰後,所有人就察覺到有問題了。
因為,一個多時辰裏,隊伍都是在森林間的小道上行進。可是卻感覺不到前後軍的動靜。
十裏地,四個梯隊,按道理說,第四分隊出發時,第一分隊都差不多走了一半路了。
再者,四個分隊行進速度都不慢。一個多時辰,十裏地都走不到頭?沒有道理!
可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林君傑的150人走了快半天了,竟然還沒見到馬場。
見不到馬場,林君傑倒是鬆了一口氣。
要是隊伍很快就通過了這段路,到了王家馬場門口,林君傑反而有點欲哭無淚,不知該如何解釋了。
他命令隊伍停下。看看能不能等到中壘軍跟上來。
離奇的事情再次發生。
林君傑的150人等到未時末,也就是下午3點,後頭人影也不見一個。
林君傑和王平分隊士兵中,包括前天來過的八十多人。大家對這種局麵,雖然震驚,但多少有些心理準備。
方群錄和安作文率領的隊伍裏,隻有他們兩位知道林君傑的經曆。手下的軍士們無不驚奇、震駭萬分。
眼看天色將黑,四位首領都下達了回撤命令。
問題是,四支隊伍回撤走到酉時末刻,也就是晚上7點,已經完全看不清道路了,卻還沒回到官道。
於是,四位首領都下達了紮營命令。
這個年代,雖然不一定有人見到過鬼與神,但是絕大多數人的信仰裏,鬼與神就是深信不疑的存在。
隊伍一駐紮好,立即就有許多人找個自以為合適的地點,叩頭跪拜起來。
四位首領隻能吩咐不許單獨行動。阻止這些士兵是沒什麽意義的。
第二天天亮,四位首領各自確定本隊開拔時間。當然都是往回走。
結果,四支隊伍回到官道上的時間也是亂的。
林君傑最早、王平第二、安作文第三、方群錄最後。
這與昨天四隊出發時的順序不一樣。
那,隊伍間是怎樣兩兩錯開的?
難道便道不止一條?
所有人心裏都很懵逼。
方群錄的隊伍從便道裏鑽出來時,已是卯時末。也就是差不多早上7點。
其他三隊已經匯合,核實過各自遭遇了。
安作文三人與方群錄交談一番後,得出結論,四隊遭遇情況大致差不多。
所幸沒有軍士減員。
四人統一下說法:情報裏說,那段便道是十裏左右,其實這點無法核實。實際距離不知多遠。
四支隊伍行走三、四個時辰依然到不了終點。
四個分隊依次前行。找不到前路時,如果同時調頭折返,原本殿後的隊伍即使停駐不動,在便道上也不會與其他隊伍相遇。
這裏確實有古怪。下一步如果要繼續探查,必須先做充分準備。幹糧、水、帳篷…等等,帶足了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