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家的聚會,因為人員分工事宜扯了很久。
確實,霍家客廳的決定,回到尚書房形成文字,蓋上皇帝玉璽,就是朝廷決策。
霍家人這些年橫行霸道、做事指哪打哪,吃慣了肥肉,都不願啃骨頭。
後來霍光行使最終拍板權,才把分歧壓了下去。
會後,霍光宣布散場,留下霍山兄弟和王漢三人,並如此這般交代一番。
*****
自從王家被廷尉府盯上後,王潏、王灃兄弟就不讓老爹王木章出門。
據兄弟二人打聽到的消息,廷尉府並沒有撤銷對王家的指控。
也就是說,廷尉府隨時可以捉拿王家之人。
王潏與王灃兩人也盡量少外出。實在要出門辦事,也是出去一人,留一人在馬場。
這天,老爹的大哥家,也就是王家兄弟大伯家,遣人來報信,說高堂病重,想見小兒子一麵。
王木章兄弟四人。父親已去世,母親隨大哥一起過活。
大哥在藍田縣一個鄉裏擔任亭長。
王木章一聽老娘生病,怎麽著也要去探望。
王潏兄弟二人也不能阻攔,隻能提出:由家裏幾名長工陪著老爹先過去。
老爹回來後,兄弟二人再分別去探奶奶。
父子三人商量妥當後,王木章帶著兩名長工,騎馬出發去藍田縣。
一出落車鄉,三人就被一隊軍士包圍了。大概有十幾人。
王木章這些年經曆了不少事。已經不完全是鄉巴佬。
他看見對方帶頭的人年紀不大,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裏大概也明白是怎麽回事。
兩名長工則老神在在,比王木章還穩。比吃了秤砣還踏實。
他們心想:我家老板有神仙庇護,怕個屁!
官兵帶隊之人正是王漢。
為了對付王家,霍光把王漢調進了廷尉府,擔任廷尉正。官秩一千石。
見王家主仆三人如此囂張,樣子簡直不把官兵放在眼裏,王漢立即揮手,厲聲喝道:“帶走!”
手下衙役上前鎖拿了王木章。沒理會兩名長工。
一行人招搖過市回衙門去。
王家馬場家主被捉的消息,很快傳播開去。
兩名長工立即趕回家報信。
王家在外采買物品的長工,也把在外聽到的傳言回家報告。
也有其他熟人悄悄差人到王家報信。
王潏、王灃兩兄弟聽兩名長工講了事情經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免大眼瞪小眼。
他們心裏有數:發生什麽事,自己二人是毫無辦法的。唯一對策是二人不出門,以免兄弟二人也被抓。
但是老爹被官府抓走,作兒子的沒有行動,那就會被人指著脊梁骨罵死。
王潏對王灃道:“老二,家裏全靠你了。就算被抓,我也要到官府問問情況,要個說法。”
其實二人也知道說法是什麽。
王灃搖頭道:“大哥,還是我去吧。你是長子,主持家務得靠你。再說,我與天山莊園娞敏管家相熟。我先去找她,讓她幫忙傳個消息給西風。然後去找官府。”
王潏想了想,點頭同意。
於是,王灃與家人告別,隻身一人去廷尉府找老爹。
不出意外,王灃到廷尉府一報姓名,馬上就被抓了起來。
*****
星狗在老爹三人身上都留下了神魂印記。家裏發生的事,王西風自然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看來,霍光是打算一條路走到黑。
王西風沒有任何猶豫,指令星狗,將王漢由廷尉府衙的三樓樓頂摔了下去。
王漢當場報銷,腦漿流了一地。
廷尉府衙門前廣場,立刻圍滿了看熱鬧的閑人。
隨即,衙門裏衝出一隊衙役包圍封鎖了現場。
沒過多久,廷尉府確認了:摔死之人就是新任廷尉府監王漢。
三樓樓頂沒有其他人。廷尉監大人獨自上樓頂,最後是跳下去的,還是不小心摔下去的,暫時還不能確定。
廷尉府卿王平,親自到廣場查驗了王漢屍體。
他下令做了現場證人筆錄、劃線、繪圖。然後才命人收屍。
之後,他與廷尉府丞(正)林君傑商量,召集一眾廷尉史、掾,計三十餘人,共同確定廷尉監王漢大人的死因。
以往,廷尉府都是破別人的案子。
今天,廷尉府自家內部發生了離奇命案。死者還是廷尉府三把手廷尉監大人。
王平知道自己攤上大事了!
死者王漢,廷尉監大人,乃霍光大將軍之孫女婿。
而且是霍大人為了王西風的案子,特地調他進廷尉府的。
現在,他在王平的眼皮子底下從三樓摔下來了。死了。
無論他的真實死因是什麽,無論王平主持破案得出什麽結論,霍光大人都不會滿意。
何況,自己與霍光一向不對付。霍光對皇上的輕慢態度,王平公開表示看不慣。霍光也很清楚這點。
王平想通之後,也就釋然了。
好的結局是自己的官宦生涯到頭了。
壞結局是自己的生命也走到盡頭。
沒什麽值得歎息的。
大漢朝廷最高辦案機關,關於內部三把手從三樓摔下致死一案的討論,持續了幾個時辰。
最終形成兩派觀點:1.廷尉監大人跳樓自殺,原因不詳;2.廷尉監大人受到非人為力量作用,被摔下樓致死。
所謂“非人為力量作用”,直白說就是“被鬼神拋摔”。
王平也不想再傷腦筋。
他命令廷尉史分別抄錄兩種觀點。在場之人,同意哪種觀點,就在下麵簽上自己名字。
王平在第二種觀點後簽了名。
他相信這是鬼神之力而為。
將記錄兩種觀點及簽名的竹簡封裝好。王平帶著林君傑,連夜趕到大將軍府門口,求見霍光大人。
林君傑從接到王家馬場案時的欣喜,到後來的驚恐、擔心,而今隻是麻木。
親眼目睹過王家馬場門口軍士被天火燒焦的場麵,他的心態已然乾坤顛倒。
隨便!霍大人愛咋咋地。這是林君傑現在的心態。
霍光在一間偏廳接見了二人。
見禮之後,霍光盯著二人,一聲不吭。
二人神態坦然。
王平平靜地敘述了事情經過,以及廷尉府的討論結論。然後雙手呈上竹簡。
霍光不接。而是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廷尉府並沒得出最終定論。而是想呈上這麽一份簡報,表達兩種猜想,敷衍了事?”
王平彎腰躬身道:“回大人,下官無能,確實無法得出定論。下官深感才不配位,請辭廷尉之職。請大人另選賢能。”
霍光伸手接過玉簡,鼻子裏哼了一聲。然後看向林君傑。
林君傑道:“下官同王大人一樣,感覺能力不夠,無法得出定論。”
“送客。”霍光低吼一聲,轉身進內屋去了。
確實,霍家客廳的決定,回到尚書房形成文字,蓋上皇帝玉璽,就是朝廷決策。
霍家人這些年橫行霸道、做事指哪打哪,吃慣了肥肉,都不願啃骨頭。
後來霍光行使最終拍板權,才把分歧壓了下去。
會後,霍光宣布散場,留下霍山兄弟和王漢三人,並如此這般交代一番。
*****
自從王家被廷尉府盯上後,王潏、王灃兄弟就不讓老爹王木章出門。
據兄弟二人打聽到的消息,廷尉府並沒有撤銷對王家的指控。
也就是說,廷尉府隨時可以捉拿王家之人。
王潏與王灃兩人也盡量少外出。實在要出門辦事,也是出去一人,留一人在馬場。
這天,老爹的大哥家,也就是王家兄弟大伯家,遣人來報信,說高堂病重,想見小兒子一麵。
王木章兄弟四人。父親已去世,母親隨大哥一起過活。
大哥在藍田縣一個鄉裏擔任亭長。
王木章一聽老娘生病,怎麽著也要去探望。
王潏兄弟二人也不能阻攔,隻能提出:由家裏幾名長工陪著老爹先過去。
老爹回來後,兄弟二人再分別去探奶奶。
父子三人商量妥當後,王木章帶著兩名長工,騎馬出發去藍田縣。
一出落車鄉,三人就被一隊軍士包圍了。大概有十幾人。
王木章這些年經曆了不少事。已經不完全是鄉巴佬。
他看見對方帶頭的人年紀不大,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裏大概也明白是怎麽回事。
兩名長工則老神在在,比王木章還穩。比吃了秤砣還踏實。
他們心想:我家老板有神仙庇護,怕個屁!
官兵帶隊之人正是王漢。
為了對付王家,霍光把王漢調進了廷尉府,擔任廷尉正。官秩一千石。
見王家主仆三人如此囂張,樣子簡直不把官兵放在眼裏,王漢立即揮手,厲聲喝道:“帶走!”
手下衙役上前鎖拿了王木章。沒理會兩名長工。
一行人招搖過市回衙門去。
王家馬場家主被捉的消息,很快傳播開去。
兩名長工立即趕回家報信。
王家在外采買物品的長工,也把在外聽到的傳言回家報告。
也有其他熟人悄悄差人到王家報信。
王潏、王灃兩兄弟聽兩名長工講了事情經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免大眼瞪小眼。
他們心裏有數:發生什麽事,自己二人是毫無辦法的。唯一對策是二人不出門,以免兄弟二人也被抓。
但是老爹被官府抓走,作兒子的沒有行動,那就會被人指著脊梁骨罵死。
王潏對王灃道:“老二,家裏全靠你了。就算被抓,我也要到官府問問情況,要個說法。”
其實二人也知道說法是什麽。
王灃搖頭道:“大哥,還是我去吧。你是長子,主持家務得靠你。再說,我與天山莊園娞敏管家相熟。我先去找她,讓她幫忙傳個消息給西風。然後去找官府。”
王潏想了想,點頭同意。
於是,王灃與家人告別,隻身一人去廷尉府找老爹。
不出意外,王灃到廷尉府一報姓名,馬上就被抓了起來。
*****
星狗在老爹三人身上都留下了神魂印記。家裏發生的事,王西風自然第一時間就知道了。
看來,霍光是打算一條路走到黑。
王西風沒有任何猶豫,指令星狗,將王漢由廷尉府衙的三樓樓頂摔了下去。
王漢當場報銷,腦漿流了一地。
廷尉府衙門前廣場,立刻圍滿了看熱鬧的閑人。
隨即,衙門裏衝出一隊衙役包圍封鎖了現場。
沒過多久,廷尉府確認了:摔死之人就是新任廷尉府監王漢。
三樓樓頂沒有其他人。廷尉監大人獨自上樓頂,最後是跳下去的,還是不小心摔下去的,暫時還不能確定。
廷尉府卿王平,親自到廣場查驗了王漢屍體。
他下令做了現場證人筆錄、劃線、繪圖。然後才命人收屍。
之後,他與廷尉府丞(正)林君傑商量,召集一眾廷尉史、掾,計三十餘人,共同確定廷尉監王漢大人的死因。
以往,廷尉府都是破別人的案子。
今天,廷尉府自家內部發生了離奇命案。死者還是廷尉府三把手廷尉監大人。
王平知道自己攤上大事了!
死者王漢,廷尉監大人,乃霍光大將軍之孫女婿。
而且是霍大人為了王西風的案子,特地調他進廷尉府的。
現在,他在王平的眼皮子底下從三樓摔下來了。死了。
無論他的真實死因是什麽,無論王平主持破案得出什麽結論,霍光大人都不會滿意。
何況,自己與霍光一向不對付。霍光對皇上的輕慢態度,王平公開表示看不慣。霍光也很清楚這點。
王平想通之後,也就釋然了。
好的結局是自己的官宦生涯到頭了。
壞結局是自己的生命也走到盡頭。
沒什麽值得歎息的。
大漢朝廷最高辦案機關,關於內部三把手從三樓摔下致死一案的討論,持續了幾個時辰。
最終形成兩派觀點:1.廷尉監大人跳樓自殺,原因不詳;2.廷尉監大人受到非人為力量作用,被摔下樓致死。
所謂“非人為力量作用”,直白說就是“被鬼神拋摔”。
王平也不想再傷腦筋。
他命令廷尉史分別抄錄兩種觀點。在場之人,同意哪種觀點,就在下麵簽上自己名字。
王平在第二種觀點後簽了名。
他相信這是鬼神之力而為。
將記錄兩種觀點及簽名的竹簡封裝好。王平帶著林君傑,連夜趕到大將軍府門口,求見霍光大人。
林君傑從接到王家馬場案時的欣喜,到後來的驚恐、擔心,而今隻是麻木。
親眼目睹過王家馬場門口軍士被天火燒焦的場麵,他的心態已然乾坤顛倒。
隨便!霍大人愛咋咋地。這是林君傑現在的心態。
霍光在一間偏廳接見了二人。
見禮之後,霍光盯著二人,一聲不吭。
二人神態坦然。
王平平靜地敘述了事情經過,以及廷尉府的討論結論。然後雙手呈上竹簡。
霍光不接。而是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廷尉府並沒得出最終定論。而是想呈上這麽一份簡報,表達兩種猜想,敷衍了事?”
王平彎腰躬身道:“回大人,下官無能,確實無法得出定論。下官深感才不配位,請辭廷尉之職。請大人另選賢能。”
霍光伸手接過玉簡,鼻子裏哼了一聲。然後看向林君傑。
林君傑道:“下官同王大人一樣,感覺能力不夠,無法得出定論。”
“送客。”霍光低吼一聲,轉身進內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