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費充足,大漢皇家狩獵場的翻修工程一年就完工了。


    皇帝劉弗陵有事無事就過來,約上王西風,進狩獵場騎馬遊玩。


    打獵則需要等到入秋,獵物膘肥肉多,那時的收獲才最有價值。


    其實劉弗陵是把狩獵場當成了第二尚書房。


    他經常帶著某些大臣一起來,在野炊、燒烤、飯桌上討論具體政務。


    漸漸地,王西風也明白了,原來皇帝是想聽聽自己意見,卻又不好意思強迫拉他到皇宮裏去上朝奏事。


    可謂苦心孤詣。


    既然如此,王西風也就配合一下他,參與某些事務討論,說說自己看法。


    正當其時,漠北匈奴單於去世。


    為了爭奪單於之位,幾大派係互不服氣,最後匈奴整體徹底破裂,出現五單於分治的局麵。


    經過幾輪內鬥,匈奴元氣大傷,根本無力騷擾大漢邊境。


    五單於中,靠近南部的呼韓邪單於率部歸順大漢,對大漢稱臣。


    至此,漢朝最大的外敵不再成為大患。


    這些年,雖然經常有天災,但是問題不大。


    漢朝人口增長很快,恢複到了接近5千萬人。


    不久,首輔大臣霍光去世。皇帝以帝王規格安葬了他。


    後來,昭帝駕崩。


    此後,王西風歸隱。他不再會晤朝廷官員,也不參與朝廷事務。


    某天,終南山上空烏雲密布,像是一個大罩子籠住了大地。


    王西風心有所感。


    他立在簷下,看看四周後,轉身回屋。


    焚香沐浴,然後進入冥想堂打坐。


    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下起傾盆大雨。


    十幾天後,家人仍然不見他出來,於是打開冥想堂。


    隻見裏麵空空蕩蕩,一片荒蕪。根本不是原來幹淨整潔的打坐室。


    由於王西風早有交代。家人按照他的遺言,將房子封存起來。


    對外沒有透露一個字。


    就這樣,大漢朝廷的神秘人物“南山居士”,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從人們的印象裏消失了。


    王西風自然是因為得到提示,本次輪回結束,穿越而去,進入下一個輪回去了。


    *****


    蘇武牧羊的貝加爾湖,是東亞大陸最北部。


    往南就是人們常說的匈奴漠北王庭。


    再往南就是漠南草場。那裏以前是匈奴人的主要遊牧區域,後來霍去病把匈奴人趕出了這裏。


    漠南草場以南就是長城地界了。


    長城從來就擋不住匈奴人,隻是用來阻擋匈奴人的馬。


    匈奴人是馬上民族。每到秋收季節,他們的馬隊浩浩蕩蕩衝到農耕族漢人家園搶掠時,氣勢如虹、勢不可擋。


    漢人便在邊塞修長城阻擋他們。


    有了長城,匈奴人無法成群朝前衝,隻能結隊進入內地。


    這樣的話,漢人軍隊對他們才有一戰之力。


    長城往南,就是大中原版圖。所謂的中國,就是這一片。


    本來,中原以南就是荊楚大地。


    但自秦漢之後,荊楚歸入了中原管轄,沒有了獨立的荊楚概念。或者說這概念弱化了。


    荊楚之南,由東到西,有五道山嶺橫亙在江西、湖南、貴州境內。


    那就是大庾嶺、騎田嶺、萌渚嶺、都龐嶺、越城嶺。號稱五嶺。也叫南嶺。


    南嶺把中原與南越隔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大將任囂、趙佗領50萬大軍鎮守嶺南。


    但秦朝滅亡時,這支大軍也沒有越過南嶺回援,為朝廷解圍。


    據說這是秦始皇在任囂出發時下的密令。


    秦始皇不許這支大軍再入中原,固然是防止他們圖謀不軌。


    同時也有一種含義:即便中國被北方遊牧民族吞滅了,有這支大軍守護的嶺南漢人民族在,中國就永遠不會滅亡。


    所以,秦朝分天下為36郡也好,漢朝分天下為103郡也好,嶺南雖說名義上接受中央政府管轄,實際上具有非常強的獨立性。


    東漢末期184年,張角三兄弟在巨鹿發動起義,中原從此進入幾十年的劇烈戰亂之中。


    而在嶺南,魯籍士族後裔士燮於187年擔任交趾太守。


    在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三國時代亂世裏,他為嶺南人守護了幾十年的一方太平。


    東漢末年,中國南部共有七郡,組成交州。


    七郡從東至西依次是:南海郡、蒼梧郡、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境內。


    依據大漢律令,交州刺史不得由本地人擔任。所以士燮隻能擔任交趾太守。


    他是交州的真正話事人。他任命自己的三個弟弟分別擔任合浦、九真、南海太守。


    這樣,士燮家族控製著四郡,又牽製號令另三郡,成為交州實際統治者。


    統治者有才無德,百姓最倒黴;統治者無才無德次之;無才有德尚可;德才兼備最好。


    士燮就是一個德才兼備之人。


    三國時期的中國統治者中,無人能出其右。


    *****


    漓水發源於越城嶺貓兒山,經過大瑤山,在蒼梧郡城附近匯入西江。


    蒼梧郡城即後來的梧州。


    大瑤山是采藥人的聖地。這裏有各種各樣的藥材。


    韋雲涭今年50歲,是蒼梧郡名醫。這幾天帶著徒弟韋西風在山裏采藥。


    昨天徒弟腳下一滑,跌落到江裏去了。轉眼被江水卷走。


    韋醫師心急如焚。從山上下來,順著漓水往下慢慢打聽。


    徒弟將滿14歲。南方人水性都不錯,他也不例外。


    韋雲涭希望徒弟福大命大,自己爬上岸來。或者遇到行船,搭救他一把。


    雖然知道這種概率不大,但韋雲涭心裏還是抱著一絲僥幸,往下遊一路打聽。


    …


    話說韋西風從山上跌落進江裏,在翻滾的峽穀中隨波逐流漂了幾十裏,最後真的如古醫師所願,爬上了岸。


    不過這時的韋西風,已不是昨日的韋西風。


    他本身已經魂飛魄散。占據他腦海的神魂,換成了三世輪回的韋西風。


    韋西風上岸後,先檢查一遍身體。


    黝黑精瘦,個子不算高也不壯,卻有些力氣。


    星狗將他的神魂碎片也收集齊了。有了原主完整記憶。


    星狗傳下意念:經過前兩世輪回修補,韋西風的神魂不必從嬰兒開始這一世了。


    這一世類似於穿越。不過,除了昨天收集原主神魂,星狗一般不會再出手。


    自求多福!


    韋西風不是太擔心。


    平常人就平常人。


    原主是孤兒,是師父在地震過後的村莊裏收留的。


    師父韋雲涭是醫師。


    對這個人設,韋西風很滿意。


    現在的問題是,他身上有傷,又冷又餓。必須先搞點吃的,然後往上遊去找師父。


    師父也許會找自己。也許覺得徒弟沒有生還希望,放棄了尋找。


    不管師父怎樣做,都沒錯。


    但自己必須找到他。


    雖說現在的韋西風不依靠他也能生存。但到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還不如回到師父身邊。


    師父對這個撿來的孤兒,說不上多麽好,卻絕對不壞。


    再說了,他對他自己也就那樣,何況是徒弟。


    這個時代,他這個師父算得上相當仁慈了。


    即便是現在的韋西風,也沒想過離開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好遇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班門弄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班門弄茶並收藏幸好遇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