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蒼梧郡城,臨江而建。
南城牆外麵就是西江。
西江邊有大碼頭。
東來西去的船隻,就在那裏停靠。鱗次櫛比。
貨物裝卸,客人上下船都在那裏。
往往天蒙蒙亮,這裏就蘇醒了。
打水做飯的,梳頭洗臉的,倒夜壺涮馬桶的…一片人間煙火氣。
從建城以來,麵貌大致都是如此,變化的隻是船隻和人員的數量。
但是城北不一樣。
蒼梧郡城北麵,已經改動過一次。城牆後移3裏地,靠近了雲麓山腳。
韋氏藥鋪所在的裏弄,位於郡城西北部。不遠處的城牆角落,是城衛右營,駐紮著大約200多名軍士。
鄢坡出任太守後,這些衛營由他的人接管。
許多年來,蒼梧郡城並沒發生過戰爭。
於是這些城衛的職責,就由守土護城的軍士,變成了滅火救災、鎮壓暴亂、維持秩序的徭役型警察。
自從吳地統治者增加稅收負擔,本地人自發開展報複以來,城衛營軍士就接到鄢坡命令,成為鎮壓本地人的力量。
韋氏藥鋪幾乎就在城衛右營的眼皮子底下。
時不時就有本地人來串門,邀請韋雲涭參加這個組織、那個幫會,韋老爺子都委婉相拒了。
他總是對來人說,自家這個位置,一覽無餘,太容易暴露,太不安全。
不希望到時連累了大夥。
軍營士兵經常接到命令,出動搜尋“暴徒”,有時遇到反抗,免不了受傷,就會來找韋氏藥鋪治療。
韋氏藥鋪門口掛了牌子:由於各種成本上升,尤其稅收提高,診金、藥費均翻倍。
暗地裏,對本地人其實並不提價。
提價後,來就診的軍士經常罵罵咧咧。
過去,這些軍士基本都是交州七郡本地人。但現在,他們都被鄢坡換成了吳地人。
對吳地徭役兵,鄢坡還是很關照的。大幅提高了他們的報酬和待遇。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就從加重本地人負擔而來。
韋雲涭的原則是:交錢療傷,愛治不治。
軍營裏也有軍醫,奈何療傷效果與韋氏藥鋪沒法比。
韋西風慢慢成了韋氏藥鋪治療外傷的主力醫師。
因為他年輕,眼疾手快。
遇到外傷,止血、正骨、清理傷口、上藥、縫合,一氣嗬成。
沒錯,韋西風用上了傷口縫合術。
這是他首次推出這招。
沒有後世的羊腸線,他一律用蠶絲線。高溫消毒後,用它縫合傷口。到時傷口愈合,再回來拆線。
開始時,韋雲涭覺得不可思議。
等到有人來拆線時,他檢查了多人的傷勢恢複、傷口愈合情況,這才相信了自己徒弟的絕活。
原來人的身體,也可以像叢布納鞋那樣縫補。
他覺得徒弟思路奇妙,異想天開,很快就會超過自己。
事實上,韋西風早已不是韋雲涭可比。隻是韋西風不輕易顯露實力。
比如消毒。韋西風仔細研究了老爺子的消毒藥材種類、提煉方法後,心中已經有了更好的方案。
隻不過韋西風不能一下子暴露出來。
隻能找機會“碰巧”遇到某種藥材,又“偶然”開創出一種新的提煉方法。
這個時代沒有肌肉或靜脈注射概念,隻能外敷和內服。
韋西風用外敷和內服這兩種傳統辦法,已經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加上他少量引用了外科手術技術。
他的醫術,真實水準可說已是無敵。
隻是他不能顯山露水。
因為嶺南也不太平了。
世道不太平,戰爭頻繁,醫術高的醫師就會成為稀缺資源。多數人身不由己。有些失去自由。
也有遭到懷疑的,甚至失去生命。
外科聖手華佗,就是前幾年被曹操殺掉的。
同時代另一位聖醫是張仲景,他擅長內科,對傳染病有獨到見解和治療辦法。
不過,張仲景很早就被推舉為孝廉,進入了官場。
這時候,他已官居長沙太守。與蒼梧郡鄢坡的級別一樣。
酒香不怕巷子深。韋氏藥鋪的外科醫療水平,好評如潮。
好名以很快的速度傳播開去。
韋氏藥鋪外科醫術的名頭,掩蓋了自身水準等同的內科醫術。
本地人來看病,費用並未提價的消息,也泄露了出去。引起了軍營士兵的不滿。
軍營士兵最初對韋氏藥鋪的提價,也就是罵罵咧咧吵幾句,並不會賴診金。
後來,他們確認了本地人與吳地人診金的差別後,這些軍士就不幹了。
有許多次,他們按照他們打聽到的本地人診金標準,扔下銅板走人。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遇到這種情況,韋氏藥鋪不能當麵翻臉,隻能忍氣吞聲。
時間久了,韋家難以忍受。決定搬家。
韋氏藥鋪的位置靠近軍營,離市中心太遠。要擺脫軍營的胡攪蠻纏,搬到市中心可能好些。
韋雲涭到市區正中間地帶,溜達尋找、訪問,看中了一處空院落。
三進院子,一進7間房,相當寬敞。
打聽之下得知,原來那戶人家是黃姓冶鐵商戶。因反抗增稅,全家被殺的殺、抓的抓、逃的逃了。
黃家主要產業都被充公了。這處院子因某些原因留了下來。
花了不少功夫,韋雲涭聯係上了正主。談好價錢租了下來。
然後搬離原址,到新地方開張。
原址是韋雲涭買下的產業,無人租用。隻能空著。
韋雲涭之所以下決心搬到市中心,是因為在市區裏麵,城衛營士兵絕對不敢單獨行動,那樣幾乎是找死,分分鍾失去蹤跡。
他們也盡量避免小股出動。小股吳地軍士在市中心出沒,很容易遭到巷戰遊擊圍殺。
韋氏藥鋪在市中心營業,病人都是本地人。收費標準低了,但麻煩少許多。
韋氏藥鋪的行為遭到了城衛營軍士的忌恨。
有軍官將此事前因後果報告給了太守鄢坡。
鄢坡也聽說過城西北大營附近的這間藥鋪。
據說外科醫術極高,挽救了不少受傷軍士,讓他們避免了落下殘疾。
現在,那間藥鋪因為雙重收費標準扯皮事件而離開原址,擺明是不願為軍營士兵治病。
這是打東吳人的臉。作為太守的他,不給點顏色對方瞧瞧,那就是打太守的臉。
鄢坡叫來長史周沿升,如此這般地吩咐一通。
周沿升領命而去。
鄢坡對周沿升的吩咐很簡單:那處院子是反賊家人的。那就舊案重審,追加處罰,沒收那處產業。
逼他韋氏藥鋪關門。
南城牆外麵就是西江。
西江邊有大碼頭。
東來西去的船隻,就在那裏停靠。鱗次櫛比。
貨物裝卸,客人上下船都在那裏。
往往天蒙蒙亮,這裏就蘇醒了。
打水做飯的,梳頭洗臉的,倒夜壺涮馬桶的…一片人間煙火氣。
從建城以來,麵貌大致都是如此,變化的隻是船隻和人員的數量。
但是城北不一樣。
蒼梧郡城北麵,已經改動過一次。城牆後移3裏地,靠近了雲麓山腳。
韋氏藥鋪所在的裏弄,位於郡城西北部。不遠處的城牆角落,是城衛右營,駐紮著大約200多名軍士。
鄢坡出任太守後,這些衛營由他的人接管。
許多年來,蒼梧郡城並沒發生過戰爭。
於是這些城衛的職責,就由守土護城的軍士,變成了滅火救災、鎮壓暴亂、維持秩序的徭役型警察。
自從吳地統治者增加稅收負擔,本地人自發開展報複以來,城衛營軍士就接到鄢坡命令,成為鎮壓本地人的力量。
韋氏藥鋪幾乎就在城衛右營的眼皮子底下。
時不時就有本地人來串門,邀請韋雲涭參加這個組織、那個幫會,韋老爺子都委婉相拒了。
他總是對來人說,自家這個位置,一覽無餘,太容易暴露,太不安全。
不希望到時連累了大夥。
軍營士兵經常接到命令,出動搜尋“暴徒”,有時遇到反抗,免不了受傷,就會來找韋氏藥鋪治療。
韋氏藥鋪門口掛了牌子:由於各種成本上升,尤其稅收提高,診金、藥費均翻倍。
暗地裏,對本地人其實並不提價。
提價後,來就診的軍士經常罵罵咧咧。
過去,這些軍士基本都是交州七郡本地人。但現在,他們都被鄢坡換成了吳地人。
對吳地徭役兵,鄢坡還是很關照的。大幅提高了他們的報酬和待遇。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錢就從加重本地人負擔而來。
韋雲涭的原則是:交錢療傷,愛治不治。
軍營裏也有軍醫,奈何療傷效果與韋氏藥鋪沒法比。
韋西風慢慢成了韋氏藥鋪治療外傷的主力醫師。
因為他年輕,眼疾手快。
遇到外傷,止血、正骨、清理傷口、上藥、縫合,一氣嗬成。
沒錯,韋西風用上了傷口縫合術。
這是他首次推出這招。
沒有後世的羊腸線,他一律用蠶絲線。高溫消毒後,用它縫合傷口。到時傷口愈合,再回來拆線。
開始時,韋雲涭覺得不可思議。
等到有人來拆線時,他檢查了多人的傷勢恢複、傷口愈合情況,這才相信了自己徒弟的絕活。
原來人的身體,也可以像叢布納鞋那樣縫補。
他覺得徒弟思路奇妙,異想天開,很快就會超過自己。
事實上,韋西風早已不是韋雲涭可比。隻是韋西風不輕易顯露實力。
比如消毒。韋西風仔細研究了老爺子的消毒藥材種類、提煉方法後,心中已經有了更好的方案。
隻不過韋西風不能一下子暴露出來。
隻能找機會“碰巧”遇到某種藥材,又“偶然”開創出一種新的提煉方法。
這個時代沒有肌肉或靜脈注射概念,隻能外敷和內服。
韋西風用外敷和內服這兩種傳統辦法,已經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加上他少量引用了外科手術技術。
他的醫術,真實水準可說已是無敵。
隻是他不能顯山露水。
因為嶺南也不太平了。
世道不太平,戰爭頻繁,醫術高的醫師就會成為稀缺資源。多數人身不由己。有些失去自由。
也有遭到懷疑的,甚至失去生命。
外科聖手華佗,就是前幾年被曹操殺掉的。
同時代另一位聖醫是張仲景,他擅長內科,對傳染病有獨到見解和治療辦法。
不過,張仲景很早就被推舉為孝廉,進入了官場。
這時候,他已官居長沙太守。與蒼梧郡鄢坡的級別一樣。
酒香不怕巷子深。韋氏藥鋪的外科醫療水平,好評如潮。
好名以很快的速度傳播開去。
韋氏藥鋪外科醫術的名頭,掩蓋了自身水準等同的內科醫術。
本地人來看病,費用並未提價的消息,也泄露了出去。引起了軍營士兵的不滿。
軍營士兵最初對韋氏藥鋪的提價,也就是罵罵咧咧吵幾句,並不會賴診金。
後來,他們確認了本地人與吳地人診金的差別後,這些軍士就不幹了。
有許多次,他們按照他們打聽到的本地人診金標準,扔下銅板走人。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遇到這種情況,韋氏藥鋪不能當麵翻臉,隻能忍氣吞聲。
時間久了,韋家難以忍受。決定搬家。
韋氏藥鋪的位置靠近軍營,離市中心太遠。要擺脫軍營的胡攪蠻纏,搬到市中心可能好些。
韋雲涭到市區正中間地帶,溜達尋找、訪問,看中了一處空院落。
三進院子,一進7間房,相當寬敞。
打聽之下得知,原來那戶人家是黃姓冶鐵商戶。因反抗增稅,全家被殺的殺、抓的抓、逃的逃了。
黃家主要產業都被充公了。這處院子因某些原因留了下來。
花了不少功夫,韋雲涭聯係上了正主。談好價錢租了下來。
然後搬離原址,到新地方開張。
原址是韋雲涭買下的產業,無人租用。隻能空著。
韋雲涭之所以下決心搬到市中心,是因為在市區裏麵,城衛營士兵絕對不敢單獨行動,那樣幾乎是找死,分分鍾失去蹤跡。
他們也盡量避免小股出動。小股吳地軍士在市中心出沒,很容易遭到巷戰遊擊圍殺。
韋氏藥鋪在市中心營業,病人都是本地人。收費標準低了,但麻煩少許多。
韋氏藥鋪的行為遭到了城衛營軍士的忌恨。
有軍官將此事前因後果報告給了太守鄢坡。
鄢坡也聽說過城西北大營附近的這間藥鋪。
據說外科醫術極高,挽救了不少受傷軍士,讓他們避免了落下殘疾。
現在,那間藥鋪因為雙重收費標準扯皮事件而離開原址,擺明是不願為軍營士兵治病。
這是打東吳人的臉。作為太守的他,不給點顏色對方瞧瞧,那就是打太守的臉。
鄢坡叫來長史周沿升,如此這般地吩咐一通。
周沿升領命而去。
鄢坡對周沿升的吩咐很簡單:那處院子是反賊家人的。那就舊案重審,追加處罰,沒收那處產業。
逼他韋氏藥鋪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