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西風與秦可怡談妥了安排,就去找士丘成。
他已經升任百夫長。
韋西風對士丘成解釋,要帶秦可怡到縣衙走一遭。
一是秦可怡回家報個平安。二來她了解一下家中劫後餘生情況。
東吳軍士前陣子的惡行是搶奪財物和婦女。
財物也就罷了。海寧縣百姓的災難主要是家中女人的遭遇。
估計幸免者極少。
全城婦女都受到侮辱,大家心照不宣,自然不會多提。
但是必定有被折磨致死的,或是不堪忍受自我了斷的。
士丘成聽韋西風意思,是打算帶她回蒼梧郡城。此去是找她父母親人辭行。
士丘成把情況匯報給首領士載。
士載屬於合浦郡守士壹的手下,他也接到了郡守大人特別指令,知道韋西風的重要性。
他要求士丘成帶著百人隊一同前去,保護韋西風。
韋西風覺得這樣陣容有些誇張。但士丘成不容他推脫。
到了海寧縣衙,通報之後,縣令秦荃立即出來迎接。
見到女兒,抱頭痛哭。
過一會,韋西風、士丘成陪著秦可怡,隨秦縣令進縣衙敘話。
進了縣衙內堂,縣令夫人,也就是秦可怡之母等在那裏。
又是一陣痛哭。
秦可怡對父母講了自己的遭遇,也表達了自己的決定:隨韋西風去合浦郡城。
此時,她還不知道韋西風來自蒼梧郡城。
韋西風便借此機會,做了一下自我介紹。
當他說自己來自蒼梧郡城時,秦可怡瞪著美目看向他,露出疑惑神情。
不是說合浦郡城醫師嗎?
秦縣令則大概知道是怎麽回事。便問:“韋少俠你們是…士丙郟大人派去合浦的援軍?”
韋西風點頭道:“回前輩,少俠不敢當。我們確實是蒼梧援軍,提前到了合浦郡城。東吳軍破城時被堵在城裏,不得已加入了他們。現在,我們已脫離東吳軍,不久就要回去了。”
秦荃道:“少俠救了我家可兒,可兒決定以身作報。老夫也支撐她的想法。還請少俠不要嫌棄。我們希望可兒在家住幾天,與她娘親團聚幾日,做點準備。三天後,少俠來接她,可好?”
韋西風看看秦可怡,見她點頭,便道:“多謝前輩成全。”
隨後,對士丘成示意。
後者出去招呼十幾個隨從進來,人人都從肩頭取下一個背褡,沉甸甸的,裏頭全是銅錢。
這些都是韋西風從東吳軍那裏“敲詐”的。
他道:“前輩,遭逢戰亂,晚輩來不及準備。這是一點薄禮,請前輩先收下。他日戰亂平息,我再請長輩過來正式完禮。”
秦荃想了一下,收下這些錢褡,道:“賢侄如此講究,老夫就不客氣了。”
縣衙被東吳軍洗劫一空,這些錢正好可以用來為女兒置辦幾樣嫁妝。
堂堂縣令落魄至此,暫時也隻能從簡了。
敘了一陣,韋西風與士丘成告辭。約好三日後再來接秦可怡。
秦可怡是嫡女,家中除了父母,還有姨娘、兄弟姐妹、嫂子、侄輩。
這次浩劫,家中女子,除了兩個最小妹妹,其他人都遭到侮辱。
大家見麵,不免又是哀嚎連連。場麵十分沉重、鬱悶。
家人見到秦可怡安然無恙,又為她感到慶幸。
海寧縣內,包括鄉裏,大致都是如此。
*****
合浦郡城。郡守府。
小議事廳。兩人分主客落座,飲著茶。
坐上首的是郡守士壹,蒼梧士家大管家薑綰坐客位。
士壹笑道:“薑管家,我回到合浦郡城,韋西風這個名字都聽到耳朵起繭了。你也不要太擔心,我用六百裏加急特別提醒過士載,務必保護那小子周全。士載現在手頭有個千人大隊;加上你派的那個士丘成,他有個百人隊。出不了事。”
薑綰抱拳一揖,笑道:“多謝二爺。三爺命我追隨我家公子。公子這次派我來合浦前,再三叮囑要保護好那小子。嘿嘿,我這不是怕幾位爺托付的事出差錯嗎?還請二爺勿怪!不過二爺,不是我吹牛,當年華佗號稱外科聖手,天下第一。要是他死而複生,見到那小子,恐怕也不敢托大。”
士家四兄弟排行中,士燮老大,士壹老二,士丙郟之父士烠老三,老四士武。所以薑綰稱對方為二爺。
士壹伸手示意薑綰喝茶,自己也捧盅喝了一口,然後道:“薑管家,其實對你的話,我是很信的。不瞞你說,前幾天我遇到合浦黃家家主,他也向我打聽那小子的事。原來丙郟侄兒把三夫人貼身丫鬟嫁給他了。唉,一個丫鬟,份量輕了些啊。丙郟侄兒把這事向長老會提提,可能更妥當。”
薑綰聽了,鄭重點頭。
既然二爺這樣說,自己回去後,得把二爺的意思轉達給自家公子。
士壹接著道:“過幾天,呂充將軍的隊伍抵達合浦郡城,接收三萬石糧食後,就會南下海南島二郡。咱們七郡也要重新調整部署了。就合浦而言,桓家派人來出任郡丞,掌管鹽務;黃家派人出任郡尉,掌管礦產。除了交趾郡,其它幾郡都是如此安排。今後儒家隻能在交趾郡傳教,餘下六郡都是墨門的天下。薑管家,那小子年紀輕輕,又是墨門高才,你家公子這一寶,押得相當有眼光。我這個做叔叔的也非常佩服。”
薑綰嘿嘿笑道:“二爺的話,我一定轉給我家公子。嘿嘿,公子得二爺稱讚,還不得準備點寶貝孝敬。到時我專程跑一趟,給二爺送來。”
薑綰今天來見二爺,就是為了提醒對方,督促手下加強對韋西風的保護。
現在目的達到,他對二爺也就不吝讚美之詞,淨撿對方愛聽的說。
一時間,小客廳裏笑聲不斷。
二爺士壹說得沒錯。
這次交州七郡遭到孫權派軍隊突然襲擊,差點搞到措手不及。
嶺南三大世家:士家、桓家、黃家,高層深感危機,已經就此事秘密商討了許多次。
三大家族最後決定:除了鹽礦、鐵礦,其它行業,對七郡裏第二等級的五大家族完全開放。
條件隻有一個:在交趾郡以外的六郡裏,驅逐儒教,大力扶持墨門,爭取讓他們走到明麵上來。
褪下偽裝,以墨學統嶺南,以墨門弟子守家園。這樣的話,東吳也好,西蜀也罷,北方朝廷也算在內,統統無懼!
自任囂死後,趙佗主持嶺南事務以來,無論哪幾個家族統治嶺南,實際上都是遵循墨家學說。
但是,秦始皇、漢武帝…他們都是焚燒墨家書籍、坑殺墨門弟子,強勢打壓墨學學統的。
後世訛傳的所謂“焚書坑儒”,真實曆史是“焚墨學、坑墨生”。“焚書坑儒”與儒家的唯一關聯是:後來儒家霸占史學的主流體係,可以隨意造謠。
“焚書坑儒”就是謠言之一。
某種程度上,被閹割的司馬遷傳下不少謠言。
嶺南人便隻好把墨學改頭換麵,以完全不同於北方的語言和文字傳授墨家思想、法術。
嶺南統治者冷眼旁觀,看清了一點:秦國崇尚墨學時,稱霸中原160年。始皇排斥墨學,二世而亡。
漢朝以法、墨高士協治天下時,天下就現盛世;以碩儒獨治天下時,天下則分崩離析、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現在,漢家天下已經奄奄一息。最終一定是自掘墳墓,以儒製就亡。
他已經升任百夫長。
韋西風對士丘成解釋,要帶秦可怡到縣衙走一遭。
一是秦可怡回家報個平安。二來她了解一下家中劫後餘生情況。
東吳軍士前陣子的惡行是搶奪財物和婦女。
財物也就罷了。海寧縣百姓的災難主要是家中女人的遭遇。
估計幸免者極少。
全城婦女都受到侮辱,大家心照不宣,自然不會多提。
但是必定有被折磨致死的,或是不堪忍受自我了斷的。
士丘成聽韋西風意思,是打算帶她回蒼梧郡城。此去是找她父母親人辭行。
士丘成把情況匯報給首領士載。
士載屬於合浦郡守士壹的手下,他也接到了郡守大人特別指令,知道韋西風的重要性。
他要求士丘成帶著百人隊一同前去,保護韋西風。
韋西風覺得這樣陣容有些誇張。但士丘成不容他推脫。
到了海寧縣衙,通報之後,縣令秦荃立即出來迎接。
見到女兒,抱頭痛哭。
過一會,韋西風、士丘成陪著秦可怡,隨秦縣令進縣衙敘話。
進了縣衙內堂,縣令夫人,也就是秦可怡之母等在那裏。
又是一陣痛哭。
秦可怡對父母講了自己的遭遇,也表達了自己的決定:隨韋西風去合浦郡城。
此時,她還不知道韋西風來自蒼梧郡城。
韋西風便借此機會,做了一下自我介紹。
當他說自己來自蒼梧郡城時,秦可怡瞪著美目看向他,露出疑惑神情。
不是說合浦郡城醫師嗎?
秦縣令則大概知道是怎麽回事。便問:“韋少俠你們是…士丙郟大人派去合浦的援軍?”
韋西風點頭道:“回前輩,少俠不敢當。我們確實是蒼梧援軍,提前到了合浦郡城。東吳軍破城時被堵在城裏,不得已加入了他們。現在,我們已脫離東吳軍,不久就要回去了。”
秦荃道:“少俠救了我家可兒,可兒決定以身作報。老夫也支撐她的想法。還請少俠不要嫌棄。我們希望可兒在家住幾天,與她娘親團聚幾日,做點準備。三天後,少俠來接她,可好?”
韋西風看看秦可怡,見她點頭,便道:“多謝前輩成全。”
隨後,對士丘成示意。
後者出去招呼十幾個隨從進來,人人都從肩頭取下一個背褡,沉甸甸的,裏頭全是銅錢。
這些都是韋西風從東吳軍那裏“敲詐”的。
他道:“前輩,遭逢戰亂,晚輩來不及準備。這是一點薄禮,請前輩先收下。他日戰亂平息,我再請長輩過來正式完禮。”
秦荃想了一下,收下這些錢褡,道:“賢侄如此講究,老夫就不客氣了。”
縣衙被東吳軍洗劫一空,這些錢正好可以用來為女兒置辦幾樣嫁妝。
堂堂縣令落魄至此,暫時也隻能從簡了。
敘了一陣,韋西風與士丘成告辭。約好三日後再來接秦可怡。
秦可怡是嫡女,家中除了父母,還有姨娘、兄弟姐妹、嫂子、侄輩。
這次浩劫,家中女子,除了兩個最小妹妹,其他人都遭到侮辱。
大家見麵,不免又是哀嚎連連。場麵十分沉重、鬱悶。
家人見到秦可怡安然無恙,又為她感到慶幸。
海寧縣內,包括鄉裏,大致都是如此。
*****
合浦郡城。郡守府。
小議事廳。兩人分主客落座,飲著茶。
坐上首的是郡守士壹,蒼梧士家大管家薑綰坐客位。
士壹笑道:“薑管家,我回到合浦郡城,韋西風這個名字都聽到耳朵起繭了。你也不要太擔心,我用六百裏加急特別提醒過士載,務必保護那小子周全。士載現在手頭有個千人大隊;加上你派的那個士丘成,他有個百人隊。出不了事。”
薑綰抱拳一揖,笑道:“多謝二爺。三爺命我追隨我家公子。公子這次派我來合浦前,再三叮囑要保護好那小子。嘿嘿,我這不是怕幾位爺托付的事出差錯嗎?還請二爺勿怪!不過二爺,不是我吹牛,當年華佗號稱外科聖手,天下第一。要是他死而複生,見到那小子,恐怕也不敢托大。”
士家四兄弟排行中,士燮老大,士壹老二,士丙郟之父士烠老三,老四士武。所以薑綰稱對方為二爺。
士壹伸手示意薑綰喝茶,自己也捧盅喝了一口,然後道:“薑管家,其實對你的話,我是很信的。不瞞你說,前幾天我遇到合浦黃家家主,他也向我打聽那小子的事。原來丙郟侄兒把三夫人貼身丫鬟嫁給他了。唉,一個丫鬟,份量輕了些啊。丙郟侄兒把這事向長老會提提,可能更妥當。”
薑綰聽了,鄭重點頭。
既然二爺這樣說,自己回去後,得把二爺的意思轉達給自家公子。
士壹接著道:“過幾天,呂充將軍的隊伍抵達合浦郡城,接收三萬石糧食後,就會南下海南島二郡。咱們七郡也要重新調整部署了。就合浦而言,桓家派人來出任郡丞,掌管鹽務;黃家派人出任郡尉,掌管礦產。除了交趾郡,其它幾郡都是如此安排。今後儒家隻能在交趾郡傳教,餘下六郡都是墨門的天下。薑管家,那小子年紀輕輕,又是墨門高才,你家公子這一寶,押得相當有眼光。我這個做叔叔的也非常佩服。”
薑綰嘿嘿笑道:“二爺的話,我一定轉給我家公子。嘿嘿,公子得二爺稱讚,還不得準備點寶貝孝敬。到時我專程跑一趟,給二爺送來。”
薑綰今天來見二爺,就是為了提醒對方,督促手下加強對韋西風的保護。
現在目的達到,他對二爺也就不吝讚美之詞,淨撿對方愛聽的說。
一時間,小客廳裏笑聲不斷。
二爺士壹說得沒錯。
這次交州七郡遭到孫權派軍隊突然襲擊,差點搞到措手不及。
嶺南三大世家:士家、桓家、黃家,高層深感危機,已經就此事秘密商討了許多次。
三大家族最後決定:除了鹽礦、鐵礦,其它行業,對七郡裏第二等級的五大家族完全開放。
條件隻有一個:在交趾郡以外的六郡裏,驅逐儒教,大力扶持墨門,爭取讓他們走到明麵上來。
褪下偽裝,以墨學統嶺南,以墨門弟子守家園。這樣的話,東吳也好,西蜀也罷,北方朝廷也算在內,統統無懼!
自任囂死後,趙佗主持嶺南事務以來,無論哪幾個家族統治嶺南,實際上都是遵循墨家學說。
但是,秦始皇、漢武帝…他們都是焚燒墨家書籍、坑殺墨門弟子,強勢打壓墨學學統的。
後世訛傳的所謂“焚書坑儒”,真實曆史是“焚墨學、坑墨生”。“焚書坑儒”與儒家的唯一關聯是:後來儒家霸占史學的主流體係,可以隨意造謠。
“焚書坑儒”就是謠言之一。
某種程度上,被閹割的司馬遷傳下不少謠言。
嶺南人便隻好把墨學改頭換麵,以完全不同於北方的語言和文字傳授墨家思想、法術。
嶺南統治者冷眼旁觀,看清了一點:秦國崇尚墨學時,稱霸中原160年。始皇排斥墨學,二世而亡。
漢朝以法、墨高士協治天下時,天下就現盛世;以碩儒獨治天下時,天下則分崩離析、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現在,漢家天下已經奄奄一息。最終一定是自掘墳墓,以儒製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