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宛兒所生之女為韋西風長女。她出生那天是夏至日,韋西風給她取名韋夏。
老二也是妹妹,秦可怡之女。韋西風取名韋蘭。
蘭諧男,韋西風是紀念見到她媽媽時的女扮男裝。不過他沒有對人解釋。包括秦可怡。
老三是兒子,韋葉兒之子。韋西風請老爺子取名。
老爺子想了兩天,給他取名韋幸一。
韋西風也沒問有什麽說道。估計一是男丁排行,幸是僥幸、幸運等意思。
也許老爺子是表達世事無常、何其僥僥的感慨。以此名紀念當年偶然收養孫兒父母韋西風、韋葉兒。
此時的北方,曹魏政權取代漢朝,廢除了二十軍功爵製,頒布了新的六等爵位製。蜀漢也頒布了新的軍功製度。
隻有東吳還是沿用老辦法。
交州就像天不管地不收的野孩子,一直自行選擇。這時候沒精力理會外麵變化,還是用舊製。
韋氏一家人,現在有食祿的可不少:韋西風食祿900石,老爺子250石,黃宛兒150石,秦可怡、韋葉兒食祿100石。
韋家總食祿1500石。
這時的物價是一石100錢。
食祿發放規矩是按月發放,一半糧食一半銅錢。
韋家每月可得62.5石糧食、6貫又250銅錢。
62.5石糧食等於7500斤,大約是後世的3340斤。
即便按每人每天消耗2斤糧食,則每人月耗60斤,那麽3340斤可以養活55口人。
這還是沒算另一半等量的銅錢。
所以說,韋家通過參與對抗瘟疫,有幾人立功封爵之後,已經遠遠超過了小康之家。
算上田產和宅地,如果不犯法,爵位一直在,那麽韋家已是妥妥的大戶富紳。
照這勢頭發展,韋西風再多娶幾房小妾,抓緊造人。兩三代可達豪門,四五代成為旺族。
交州八大頂級家族,多數是這麽來的。
不過,就像戰爭歸來的英雄都是從屍山血海裏爬出,這些頂級家族也是經過大浪淘沙、萬千踩踏後脫穎而出的。
成為時代頂流,首先得活下來。
韋家的暴起也證明了,科學與技術,在什麽時代都是最佳生產力。
官府獎勵給韋西風的田產和宅地,位於郡城以北20多裏的河邊,位置不差。
為了打理這些財產,黃宛兒從師父士黃氏家裏要了一戶家奴,男女夫妻二人帶著四個孩子。
他們成了韋家產業的管家。開始在那裏修建莊子,招募佃農種地。
韋西風不操那些心。那裏由老爺子作主,師娘、衛姨指揮下人管理。
韋西風的職業還是坐診,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
*****
按照東漢軍隊製度,州一級軍隊首腦,稱號是二品的四征、四鎮將軍,或三品的四平、四安將軍。
四征將軍就是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
四鎮將軍即鎮(東、南、西、北)將軍。
四平、四安也是如此。
由於目前交州軍隊最高軍銜是步騭的二品鎮南將軍,那麽在宣告脫離東吳前,禮製上,士壹擔任的交州都督,隻能相當於三品雜號將軍。
其手下的軍官,原來的郡尉,隻能改四品雜號將軍級的x郡將軍,比如蒼梧將軍、鬱林將軍…
往下就是裨將、中郎將、校尉、都尉、司馬、軍侯、屯長、隊率、什長、伍長。
2什為一隊,主官隊率;2隊為一屯,主官為叫屯長;5屯為一曲,主官叫軍侯;2曲為一部,主官叫司馬。
一曲500人,一部1000人,部曲是部隊的基本獨立編製。
軍侯、司馬也就是過去的主、輔千夫長,相當於後世的正、副團長。是基礎部隊獨立指揮官。
再往上,5部為一營,5000人,主官叫都尉或校尉。相當於旅長。
2營為一軍,人,主官就是雜號將軍。副手稱偏將、裨將。
前些年的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曹操七軍,擒獲水師大將於禁。“水淹七軍”就是將曹操的7萬人馬打落水的意思。
介乎都尉、校尉和裨將、將軍之間,還有一個軍職“中郎將”。它不是常設軍職,隻在出動中等規模人馬時授予。職權有點接近師長。現代戰爭中,師長取代旅長是很晚才發生的事。
士壹在與各位雜號將軍(原郡尉)及副手,一起討論、落實各郡軍隊編製及經費預算時,合浦將軍阮福宗的裨將士載提議:建立單獨的戰地醫院,平常保持框架性維持,戰時征調大量醫師、助手,就能迅速高效運作。
眾人聽了他的建議後,都沒有立即發表意見,而是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有許多年,嶺南都沒發生大規模戰爭。但大家都知道,很快就難說了。
有戰爭,就必然有傷員。
無論是為了恢複傷勢,還是出於人道挽救生命,都必須要有醫院。
隻是規模或大或小而已。
現在既然是交州軍事一體化,那麽,士載裨將的提議就值得考慮。
最後,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這個建議可行。
士壹拍板就由合浦將軍阮福宗負責這件事。裨將士載擔任籌建總管。
士載提出一個要求:征調蒼梧郡大庶長韋西風大人,擔任首席醫師。
在座之人,無人不知韋西風。
其中有幾人還與他直接或間接打過交道。比如士壹、士載、黃仁甘。
雖然大家都知道韋大庶長還不到20歲,但所有人都認為他擔任首席醫師,完全夠格。
問題是:人家願不願意來坐這個位置呢?
誠然,士壹都督可以依據備戰條例,強行征調他。
但是首席醫師與戰場正麵作戰不同,有沒有主觀能動性,發揮的作用就會天差地別。
也即是說,他若不願意,你強征他來,他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首席醫師不發揮相應作用,那就沒什麽意義。
最後,還是士壹笑著對大夥道:“這事我來辦吧。我讓人去找他談談。”
有人知道一些內情,立即鼓噪:“對對對,蒼梧郡守士丙郟大人與韋大庶長相熟。都督大人找士丙郟大人,最有希望搞定他。這樣最好不過。”
於是這事就這麽定了。
韋西風在蒼梧郡城家裏,白天坐診看病,收工後逗兒弄女,夜裏鼓瑟吹簫,一家人其樂融融。
韋家如此美好的生活節奏,即將被士載的一個提議打破。
他卻還蒙在鼓裏。
此刻的他,正與二老婆秦可怡,逗著女兒韋蘭玩兒。
忽然他鼻頭發癢,連打幾個噴嚏。
秦可怡奇怪地看向他,連幾個月大的女兒都被吸引到了。
韋西風笑道:“沒事,沒事。可能是春暖花開,花粉揚到鼻子裏了。”
秦可怡掏出絲帕遞給他,輕聲道:“官人可別著涼了。乍暖還寒,是不是衣衫太薄了?”
韋西風用絲帕擦擦鼻頭,又看看自己渾身上下,衣衫哪裏薄了?
再說,自己什麽身體素質、還怕春寒?
不對,是不是最近幾個女人身體恢複後,胃口大了許多,弄得自己腎虧了?
要不要把六味地黃丸搞出來?韋西風這樣想道。
老二也是妹妹,秦可怡之女。韋西風取名韋蘭。
蘭諧男,韋西風是紀念見到她媽媽時的女扮男裝。不過他沒有對人解釋。包括秦可怡。
老三是兒子,韋葉兒之子。韋西風請老爺子取名。
老爺子想了兩天,給他取名韋幸一。
韋西風也沒問有什麽說道。估計一是男丁排行,幸是僥幸、幸運等意思。
也許老爺子是表達世事無常、何其僥僥的感慨。以此名紀念當年偶然收養孫兒父母韋西風、韋葉兒。
此時的北方,曹魏政權取代漢朝,廢除了二十軍功爵製,頒布了新的六等爵位製。蜀漢也頒布了新的軍功製度。
隻有東吳還是沿用老辦法。
交州就像天不管地不收的野孩子,一直自行選擇。這時候沒精力理會外麵變化,還是用舊製。
韋氏一家人,現在有食祿的可不少:韋西風食祿900石,老爺子250石,黃宛兒150石,秦可怡、韋葉兒食祿100石。
韋家總食祿1500石。
這時的物價是一石100錢。
食祿發放規矩是按月發放,一半糧食一半銅錢。
韋家每月可得62.5石糧食、6貫又250銅錢。
62.5石糧食等於7500斤,大約是後世的3340斤。
即便按每人每天消耗2斤糧食,則每人月耗60斤,那麽3340斤可以養活55口人。
這還是沒算另一半等量的銅錢。
所以說,韋家通過參與對抗瘟疫,有幾人立功封爵之後,已經遠遠超過了小康之家。
算上田產和宅地,如果不犯法,爵位一直在,那麽韋家已是妥妥的大戶富紳。
照這勢頭發展,韋西風再多娶幾房小妾,抓緊造人。兩三代可達豪門,四五代成為旺族。
交州八大頂級家族,多數是這麽來的。
不過,就像戰爭歸來的英雄都是從屍山血海裏爬出,這些頂級家族也是經過大浪淘沙、萬千踩踏後脫穎而出的。
成為時代頂流,首先得活下來。
韋家的暴起也證明了,科學與技術,在什麽時代都是最佳生產力。
官府獎勵給韋西風的田產和宅地,位於郡城以北20多裏的河邊,位置不差。
為了打理這些財產,黃宛兒從師父士黃氏家裏要了一戶家奴,男女夫妻二人帶著四個孩子。
他們成了韋家產業的管家。開始在那裏修建莊子,招募佃農種地。
韋西風不操那些心。那裏由老爺子作主,師娘、衛姨指揮下人管理。
韋西風的職業還是坐診,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
*****
按照東漢軍隊製度,州一級軍隊首腦,稱號是二品的四征、四鎮將軍,或三品的四平、四安將軍。
四征將軍就是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
四鎮將軍即鎮(東、南、西、北)將軍。
四平、四安也是如此。
由於目前交州軍隊最高軍銜是步騭的二品鎮南將軍,那麽在宣告脫離東吳前,禮製上,士壹擔任的交州都督,隻能相當於三品雜號將軍。
其手下的軍官,原來的郡尉,隻能改四品雜號將軍級的x郡將軍,比如蒼梧將軍、鬱林將軍…
往下就是裨將、中郎將、校尉、都尉、司馬、軍侯、屯長、隊率、什長、伍長。
2什為一隊,主官隊率;2隊為一屯,主官為叫屯長;5屯為一曲,主官叫軍侯;2曲為一部,主官叫司馬。
一曲500人,一部1000人,部曲是部隊的基本獨立編製。
軍侯、司馬也就是過去的主、輔千夫長,相當於後世的正、副團長。是基礎部隊獨立指揮官。
再往上,5部為一營,5000人,主官叫都尉或校尉。相當於旅長。
2營為一軍,人,主官就是雜號將軍。副手稱偏將、裨將。
前些年的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曹操七軍,擒獲水師大將於禁。“水淹七軍”就是將曹操的7萬人馬打落水的意思。
介乎都尉、校尉和裨將、將軍之間,還有一個軍職“中郎將”。它不是常設軍職,隻在出動中等規模人馬時授予。職權有點接近師長。現代戰爭中,師長取代旅長是很晚才發生的事。
士壹在與各位雜號將軍(原郡尉)及副手,一起討論、落實各郡軍隊編製及經費預算時,合浦將軍阮福宗的裨將士載提議:建立單獨的戰地醫院,平常保持框架性維持,戰時征調大量醫師、助手,就能迅速高效運作。
眾人聽了他的建議後,都沒有立即發表意見,而是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有許多年,嶺南都沒發生大規模戰爭。但大家都知道,很快就難說了。
有戰爭,就必然有傷員。
無論是為了恢複傷勢,還是出於人道挽救生命,都必須要有醫院。
隻是規模或大或小而已。
現在既然是交州軍事一體化,那麽,士載裨將的提議就值得考慮。
最後,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這個建議可行。
士壹拍板就由合浦將軍阮福宗負責這件事。裨將士載擔任籌建總管。
士載提出一個要求:征調蒼梧郡大庶長韋西風大人,擔任首席醫師。
在座之人,無人不知韋西風。
其中有幾人還與他直接或間接打過交道。比如士壹、士載、黃仁甘。
雖然大家都知道韋大庶長還不到20歲,但所有人都認為他擔任首席醫師,完全夠格。
問題是:人家願不願意來坐這個位置呢?
誠然,士壹都督可以依據備戰條例,強行征調他。
但是首席醫師與戰場正麵作戰不同,有沒有主觀能動性,發揮的作用就會天差地別。
也即是說,他若不願意,你強征他來,他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首席醫師不發揮相應作用,那就沒什麽意義。
最後,還是士壹笑著對大夥道:“這事我來辦吧。我讓人去找他談談。”
有人知道一些內情,立即鼓噪:“對對對,蒼梧郡守士丙郟大人與韋大庶長相熟。都督大人找士丙郟大人,最有希望搞定他。這樣最好不過。”
於是這事就這麽定了。
韋西風在蒼梧郡城家裏,白天坐診看病,收工後逗兒弄女,夜裏鼓瑟吹簫,一家人其樂融融。
韋家如此美好的生活節奏,即將被士載的一個提議打破。
他卻還蒙在鼓裏。
此刻的他,正與二老婆秦可怡,逗著女兒韋蘭玩兒。
忽然他鼻頭發癢,連打幾個噴嚏。
秦可怡奇怪地看向他,連幾個月大的女兒都被吸引到了。
韋西風笑道:“沒事,沒事。可能是春暖花開,花粉揚到鼻子裏了。”
秦可怡掏出絲帕遞給他,輕聲道:“官人可別著涼了。乍暖還寒,是不是衣衫太薄了?”
韋西風用絲帕擦擦鼻頭,又看看自己渾身上下,衣衫哪裏薄了?
再說,自己什麽身體素質、還怕春寒?
不對,是不是最近幾個女人身體恢複後,胃口大了許多,弄得自己腎虧了?
要不要把六味地黃丸搞出來?韋西風這樣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