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宗與士載一起,由黃秋山帶著,來到客棧,找到韋西風。


    二人對韋西風熱情寒暄,表示歡迎後,阮福宗道:“韋大人,按照上次桓大人指令,本將軍府已經物色了一處院落,維修、打掃過了,配置了家私、用具,隨時可以入住。不過,韋大人你這些隨從怎麽安排?他們是全部隨你一起住在合浦,還是回去?”


    韋西風道:“哦,回阮大人,這些衛隊是黃將軍派來護送我們的,留一個伍人隊隨我在合浦郡城,其餘的回蒼梧將軍府。”


    “哦,那行。”阮福宗道:“那就由士裨將去辦一下交接,本將軍府為這五人出糧。韋大人,你是現在搬過去,還是…?”


    韋西風笑道:“阮大人,二位大人軍務倥傯,留個下人明天為我們帶路就可以了。在下今天在這裏陪這些軍士住一晚,明天搬過去吧。”


    阮福宗道:“不忙不忙。那這樣吧,本將軍今晚在將軍府略備薄酒,為蒼梧客人們接風洗塵。韋大人你看如何?”


    韋西風道:“多謝阮大人。會不會太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阮福宗道:“那就約定了。晚上我讓士裨將過來接你們。本將軍在府上恭候韋大人大駕光臨。”


    韋西風再次感謝。


    二人回去後,韋西風讓黃秋山通知大夥,晚上到合浦將軍府赴宴。


    黃秋山把一份名單交給韋西風。那是留在合浦郡城,供韋西風驅使的伍人隊名單。


    伍長蘇寧,隊員四人。


    晚飯前,士載裨將來接韋西風一些人,到合浦將軍府參加晚宴。


    按說這樣的接風宴,有士載裨將出席,已是高配。但阮福宗大人有其想法,堅持出席,並從頭奉陪到尾。


    秦可怡等女眷就在客棧點菜到房間吃飯。


    第二天,將韋西風一家人送到合浦將軍府安排的大院子裏,留下蘇寧等五人,黃秋山率15人踏上歸途。


    合浦方麵準備的住處是一處三進大院,前院住蘇寧五人,老媽子夫婦和兩個丫鬟住中院,後院是韋西風夫婦三人。


    黃秋山留下了兩部車,5匹馬,說是應該用得著。


    反正這時代的大院落,都預留了好多牲口家禽屋舍,完全夠用。


    就這樣,韋西風開始了第二次合浦郡城生活。


    上次是作為外援醫護隊成員,這次是參與戰地醫院總部建設。


    戰地醫院總部的籌劃,合浦將軍府已經完成了前期工作,資金、場地、人員、部分物資采購都已到位。


    韋西風有建設蒼梧分部的經驗,麵對合浦郡這邊如此好的基礎,工作起來那就輕鬆得多。


    他也有所準備,酒精作坊、針灸用針、麻醉劑、青蒿素…等等生產圖樣都帶來了。


    於是,韋西風對其稍作修改,便交給施工隊伍,照葫蘆畫瓢,幹了起來。


    建設進度相當迅猛,比蒼梧分部還快。


    ……


    *****


    東吳孫權宣布稱帝後,立長子孫登為太子,又將都城遷到建業(南京)。


    孫權稱帝後,按慣例要大肆封賞。這時候就是各路諸侯大顯神通的時機。


    交州刺史步騭是徐州臨淮淮陰人,與孫權最寵幸的妃子步練師是同族。


    他感覺這是自己脫離嶺南的機會,於是通過族人向“無冕之後”步練師送去大量奇珍異寶,表達了自己想法。


    寵妃吹了枕頭風後,孫權記起步騭多次提醒自己注意嶺南異動,心想此人頗為忠誠,應該在封賞之列。


    於是,步騭被授驃騎將軍,調往都督西陵,接替陸遜鎮撫吳蜀邊境。


    按吳國的軍銜製度,最高是上大將軍陸遜,其次是大將軍諸葛瑾,驃騎將軍排第三,往下是車騎將軍、衛將軍…等。


    步騭推薦平南將軍呂充接替自己,擔任交州刺史。


    呂充就是那位攻破合浦郡城、劫掠海寧縣城的人。


    可以說,交州本地人視其為死敵。


    交州九郡,其中大陸七郡實際在交趾郡守士燮掌控之下。另外兩郡珠崖郡、儋耳郡位於海島,近幾年由呂充以平南將軍名義實際掌控。


    呂充繼任交州刺史,與步騭交接後,步騭立即打包走人。


    他知道這個是非之地已成火藥桶。呂充的到來分分鍾會引爆。


    但是他也不想把其他人推進這個火坑。加上呂充一直在嶺南,對這裏比較熟悉。隻能順水推舟薦他上位。


    呂充也不傻,在沒有絕對把握前,他也不會深入敵後。


    所以他接任交州刺史後,仍然駐紮儋耳郡城,並下令今後每年大陸七郡的貢賦,全部運到合浦郡城。由他派人前去那裏接收。


    交州刺史在交趾郡城的據點撤走了,對郡守士燮來說,自然是大好事。


    等於是身邊少了一顆釘子。


    至於貢賦之事,士燮眼看時機差不多了,便召集八族議事會開會,討論、投票表決。


    八族20名議員齊聚交趾郡城,一起商議關乎交州七郡生死前途的大事:是否繼續向東吳納稅。


    最後,雖然爭議的問題頗多,但還是沒有太大懸念,通過決議:知會東吳朝廷,並對天下宣布,交州七郡成立聯盟,不再向東吳繳稅。也不對其它勢力納貢。


    一石激起千層浪。交州聯盟的聲明不僅打了東吳的臉,也讓蜀漢國、魏國大吃一驚。


    蜀漢和魏國當然是看戲不怕台高。他們加緊邊疆部署調整,就等著吳國與交州聯盟打起來,伺機而動。


    不過,兩國對交州聯盟的前景並不看好。


    因為,曆史資料說明,交州以自衛隊為主,軍隊數量和質量都不高。


    雖說情報顯示,交州近幾年有些動作,但幾年時間,對於軍事實力的提升,效果十分有限。


    吳國皇帝孫權聽說交州七郡“叛變”,氣急敗壞。


    他立即召集上大將軍陸遜、大將軍諸葛瑾、右護軍朱然、左護軍全瓊,還有丞相顧雍,一起商議此事。


    孫權作為皇帝,代表孫氏宗室;陸遜、顧雍代表江東士族;諸葛瑾、朱然代表淮泗集團。


    這就是東吳的三股勢力。


    步騭屬於淮泗集團,因為剛剛赴西陵接替陸遜不久,那裏與蜀國對峙著,形勢嚴峻不便離開,無法與會。


    打是肯定要打的,這個不用商議。否則吳國顏麵何存?


    要商議的事情是誰去打、如何打?以及後勤補給等事。


    諸葛瑾來自諸葛世家。這個家族是淮泗集團裏唯一的世家大族,人才輩出,最大特點是多頭下注。諸葛瑾在吳國做到了大將軍,其弟諸葛亮在蜀國做到丞相。


    諸葛瑾從軍以來,敗多勝少,屢戰屢敗。他是從前的吳王、現在的吳國皇帝孫權的鐵杆哥們,所以戰敗不影響仕途。反而屢敗屢戰,從不氣餒。孫權很欣賞他這點。


    諸葛瑾剛升大將軍,興致勃勃,於是道:“至尊皇,交州本地人不過一幫蠻夷,那裏屬於右護軍朱然將軍的責任區,呂充將軍有一萬人駐紮南島,朱將軍率二萬人過去,統轄三萬大軍,理應可以橫掃交州七郡。”


    孫權看看上大將軍陸遜。後者是吳國最高軍事指揮。當然,皇帝除外。


    陸遜點頭道:“諸葛大將軍說的有道理。”


    孫權問朱然:“朱右護軍,你看呢?”


    朱然起身抱拳道:“回皇上,末將願意領兵前往平叛。”


    他和諸葛瑾一樣,也是孫權老友,理應抬莊。


    孫權道:“那就拜托朱將軍了。”


    待朱然坐下,孫權看向顧雍道:“顧丞相,朱將軍遠征嶺南,糧草方麵由大將軍諸葛大人坐鎮籌措,也請丞相多加支持。”


    顧雍抱拳:“皇上放心。老臣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就這樣,一場遠征幾千裏、事關幾百萬人的戰爭,在輕描淡寫氣氛中定了下來。


    其實,淮泗集團一直想屠嶺南。前幾年呂充還率軍攻破合浦郡城、劫掠過海寧縣城。隻是因為遭到當地激烈反抗才退走。


    對淮泗集團的這點野心,江東士族則不以為然。


    江東士族認為:東吳的主要對手是魏國、蜀劉政權。嶺南七郡按時納貢,應該拉攏、安撫,而不應把他們推到對立麵。


    當然,他們也不怎麽關注那裏的變化,還把那裏的本地人當做蠻荒愚民。


    有一個清醒人步騭,上過幾次奏折,陳述嶺南變化,提醒朝廷要警惕。可惜那些奏折都被丟到櫃子底下去了。


    步騭雖然立場是在淮泗集團,但出身小族,與諸葛瑾這樣的大族代表還是有所不同。


    他認為:若要對嶺南七郡下手,就必須提前幾年準備。作好周密部署後,一舉拿下。


    現在,朝廷的準備明顯不足。此時出擊,勝負難料。


    所以,他如此湊巧,不能來參加這次會議,也有他故意回避的成分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幸好遇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班門弄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班門弄茶並收藏幸好遇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