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著文醜、陳寧來到堂前階下,請文、陳先行,文、陳遜讓,如此謙讓三番,三個人才一同登階。東邊為主位,西邊為賓位,薑宣從東邊上,文醜、陳寧兩人從西邊上。


    走完了這一套主人迎接客人登堂的禮節,文醜等才進入堂中。


    堂內除鋪陳了幾麵坐席、放了幾個矮案外,別無長物。東邊臨窗的席上跪坐著一個高冠博帶的老者,正就著陽光觀看手中的簡牘,聽到文醜他們進來了,輕輕地將竹簡放下,抬起了頭。


    “忙完了?”文醜進得堂內剛站定,就聽得薑承道。


    “未曾先至薑公府上,還請薑公見諒。”文醜拱手笑道。


    “嗬嗬,請入席吧。”薑承以手示意文醜道。待文醜脫去鞋子,坐上西席,整好衣袍後,他上下打量文醜接著說道:“觀文君官衣堂堂,卻是以有秩之身,蒞臨寒舍啊!不知有何見教啊?”


    “哈哈,薑公意欲取笑小子否?”文醜亦笑道。


    “汝後至吾府,吾亦未曾遠迎耳,兩下相消,兩下相消。”薑承滿意的撫須笑道。


    “多謝薑公,不責小子晚來之錯!”文醜接話道。


    “觀汝若謙謙君子這般,若是不知情的,定不會想到,你文醜還是個敢深入賊營的猛將呢!”薑承觀文醜自入堂後處處禮儀周全到位,不由感慨道。


    “倒是薑公繆讚了,小子粗人一個怎能汙了謙謙君子之詞呢?不過是盡量約束自己,讓自己看上去像個讀書人而已。”文醜恭瑾道。


    “嗬嗬,文君,不必謙虛,吾說的卻是中肯之言!”薑承搖手道,一副我很看好你得樣子。


    “如此,小子就虛領了薑公之讚了。”文醜見得薑承麵色,知其對自己這些天的初始印象還是不錯的,遂喜道。


    薑宣奉上熱湯,與陳寧共同侍立在宣博席後。


    薑承端起木椀,飲了一口,潤了潤嗓子,不再與文醜客套,改而正色說道:“君今日官衣堂堂,執禮見吾,可是為政事而來麽?”


    “一則仰慕薑公高德,二來是感謝薑公數日來為鄉民所做之事,三來確也是為政事而來。”文醜亦是肅容回道。


    文醜說薑承為鄉民做事,卻是自黑山賊起,信息傳來後,薑承就為上任有秩杜宜出謀劃策,為成功破除賊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君自三月因賊寇之事被杜公征召以來,先破賊於桃林,是為智;後斬賊酋於賊營,可稱勇;兼之破林青通敵之案,可謂膽,由是為相國所重,出任有秩,隨即尋訪鄉中眾人,民皆稱善,可稱仁。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詩》雲:‘顯允君子,莫不令德’。前朝賦文大家揚雄於《解朝》亦曾有言:‘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比泰山,響若坻隤,雖其人之膽智哉,亦會其時之可為也。”君可謂仁勇君子,膽智之士。而此時正值亂世將起,可謂其時也!不知君有何感想?吾願一聞。”薑承撫須長言。


    “小子愚鈍,怎敢與前聖相提並論,倒是折煞吾了。”文醜聽聞薑承以蕭何、韓信、曹參、陳平等與他相比,不由汗顏,忙恭瑾拜禮道。


    “嗬嗬,文君不必如此,前聖之所以為聖,實則為後世之人哄抬而已,其亦為凡人,隻是逢其時!如此,爾亦不可妄自菲薄!”薑承笑道。


    “謝薑公提點。”文醜皺眉沉吟道。片刻後見薑承沒有繼續言說的意思,似是等他言說當世時局,又道:“現今之世,聖上賣爵售官於西園、宦官當道執掌大權、又有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連年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賊眾漸起,是為黃巾,今雖灰飛煙滅,但多地猶有執其旗幟者,令為剿滅賊寇,各地卻紛紛擁兵自重!是為禍事,怕大亂不久將至!”


    文醜邊說邊瞧薑承麵色反應,見其在聽到“賦稅不減,賊眾漸起”時,麵色黯然。亦是深有感觸,再聽到“大亂不久將至”時,麵色已然很是驚訝了。他是沒有想到文醜竟然能夠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


    “爾言甚是,卻是與吾多日來思索多有相同之處!”薑承深有感觸的點頭道。“但此為大勢,非我等小民應慮之事,你卻說說,欲要如何治理鄉中?”薑承說這句話時,麵色更加黯然。持立於其身後的薑宣亦是黯然失神。文醜將這些一一看在眼中,對於其為隱姓埋名的名士又確定了一分!


    “嗬嗬,這本是小子來詢問薑公的,如何卻是薑公詢問小子了?”文醜嗬嗬一笑,打破一時有些低沉的氣氛道。


    “唉,卻是吾之過錯了,老了,老了。”薑承聞言一拍額頭道。卻是薑承對文醜先前那一番話,認同感太深,一時沒有轉換過來角色,是以還是詢問文醜。


    “還請薑公教誨!”文醜恭瑾道。


    薑承見文醜恭謹,也不藏私了,直言說道:“往昔杜君在時,施政寬仁,不擾百姓,民皆樂之。你可以沿用他的做法。”


    “是。”文醜答道。


    “不過有幾點,杜君做得不好。”薑承沉吟片刻,接著道。


    文醜擺出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問道:“請教是何處?”


    “諸如前些時日,民眾聞聽賊寇將至,極為慌亂,多有舉家遷逃者,這是未能給予黔首百姓一個安全環境的現象啊!這是其一。”薑承施施然道。


    “備寇於民,以安其心!但這不可日日皆武備,其有悖國家政舉啊!該當如何?”文醜聞言疑問道。律法有言道,鄉中不可常年武備,以防其亂民事,畢竟民以食為天!農耕才是國家之根本!


    “吾嚐聞本鄉偏南處桃林塞,曾留守有一部軍卒!至本朝先帝時方才荒廢,何不請命於國中,重立其製?”薑承言道。


    “重設桃林塞部,以防黑山軍賊寇!”薑承說的如此明了了,文醜再不知如何做就枉為穿越人士了,遂興奮的接口道。此事若成,那他文醜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隊了!到時就可以在鄉民中抽取丁壯,一年四時加以訓練,絕對是一支遠勝前些日子倉促聚起的民兵的強兵!


    “鄉民多有貧苦者,近來雖說獲得了些許獎賞,稍解其窮困現狀,但並非長久之計。另新近多有破家流民需要安撫,是以當思財路,以富鄉民。此為其二。”薑承看著文醜略顯激動的麵色道。


    文醜聞言,心想:“藏富於民,以聚其誌!若是鄉民都很富足,其認同感必然加強,兼之對於保護家園的欲望也會更加迫切!但如何能夠做到呢?”


    “這使鄉民富裕,杜公可有良策?”文醜身體前傾急聲詢問道。


    “富民之策,還看主政之人!”薑承曉有深意的說道。


    文醜百思不得其解,再問時,薑承多避而不答,無奈作罷。


    “已有其二,還有麽,薑公?”文醜撇下富民之事又詢問道。


    “鄉中有些大姓,多有趁亂兼並田地、欺壓百姓者,此為一害!當壓製之。此為其三。”薑承說話久了,嗓子不舒服,咳嗽了兩聲,又端起木碗飲了一口水,潤了潤喉嚨接著說道:“本鄉風俗敦厚,鄉民淳樸,民好治,唯有些大姓不好治。杜君為政雖不擾民,然對某些大姓卻太過寬容,多有放縱,是為不足。今君接任鄉有秩,若想有作為,可從此三處下手。……,你問吾該如何施政,吾所知者隻有這些了。”ps:求推薦、求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