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軍大渠帥張燕坐鎮常山井陘、蒲吾、靈壽三縣,擁眾十餘萬、精壯三萬餘!是黑山軍勢力的最大一股,為第一等勢力,其麾下又有孫輕、王當、杜長等小帥。另外還有渠帥羅市率眾居於蒲吾之北的房山,使得張燕一眾進可攻略冀州腹地、退可隱於群山峻嶺之間,可謂有完全之策、無後顧之憂。
另外,還有郭大賢、於氐根、白雀、浮雲等數股大小不一的黑山軍賊寇盤踞在常山國西部的群山之中。這其中又以郭大賢、於氐根最為勢大,為第二等勢力。
郭大賢自是不必多說了,隻這於氐根卻是占據著常山國最西部的縣城上艾縣,並控製了其周圍大部分地區!擁眾四萬有餘、精壯萬餘。並以此為基,向著並州郡縣侵擾、窺伺不已。
其他諸如白雀、浮雲等數股黑山賊寇都如同李大目般,並沒有攻下縣城為基,而是於山峰溝穀間建造營寨,以為根本,分布於井陘之南、讚皇之北的群山之間,為第三等勢力。
他們的勢力都不算多大,每部約有一兩萬人不等,精壯往往隻是五六千之數。本來在他們之中,李大目部是最有可能攻取縣城,得以發展為第二等勢力的,沒想到碰到了文醜這個異數。
以上就是常山國境內的黑山軍勢力分布概況了。除此之外,冀州大地的中山國、趙郡、魏郡,並州的上黨郡,司隸的河內郡等皆有黑山賊寇集聚。由此可見黑山軍的活動區域是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穀之中。
而太行山脈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山脈東南為河北平原,西北則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陘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脈之間。太行山脈這一地勢特點為分布在太行山各山穀中黑山軍各部的相互聯絡和戰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
於中山國境內為禍的黑山賊寇是占據了南行唐縣的五鹿部和占據了上曲陽縣的司隸部。此兩部皆擁眾三萬餘人,精壯近萬!時常圍攻其郡治盧奴!使得中山相苦惱不已。另有掾哉一部,占據中山國北部的常山關,擁眾兩萬有餘,精壯也有六七千人之多,亦為一害。
再者就是趙郡境內的黑山賊寇了,其中以占據了中丘縣的青牛角為首,擁眾四萬、精壯萬餘。再者就是屬於第三等勢力的黃龍部和左校部,亦各有兩三萬眾、精壯數千人。
魏郡境內的黑山軍賊寇就少了許多,隻有占據了魏郡最西邊涉國縣的左髭丈八部和苟延殘喘於群山間的張白騎部。至於其他數部均被官軍打殘,然後不得已被並入了左髭丈八部。又是左髭丈八可以守住位於群山間的涉國縣,並且擁眾六七萬人,精銳倒是隻有一萬三四千人。
司隸的河內郡黑山賊寇有三四股之多,其中就有屬於第二等勢力的白饒、於毒、眭固三部,其他勢力較小的有陶升部。白饒占據蕩陰縣、於毒占據朝歌縣、眭固占據林慮縣,分別擁眾三四萬人,精壯近萬。陶升隻是一個依附於毒小勢力,人眾數千。
並州的上黨郡,黑山賊寇眾多,其中就有僅次於大渠帥張燕部,同為第一等勢的楊鳳部,是南部黑山賊寇最大的一股。擁眾七八萬人,精壯兩萬有餘,占領上黨郡南部的高都、陽阿兩縣。
另還有占據泫氏縣的雷公部、占據沾縣的大計部,均為擁眾兩三萬的第二等勢力。兼之還有築寨於山穀間的平漢、苦哂兩部。賊寇不可謂不多。
如此眾多的黑山賊寇於黃巾覆滅後,迅速在太行山脈間崛起,擾亂河北諸郡!使得原本已經疲於應付的大漢帝國,不能討伐之。
其渠帥張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朝堂趁勢‘拜燕平難中郎將’使其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不久漢帝又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卻是有讓楊鳳和張燕互相牽製之心。
不過效果並不明顯,楊鳳除去能夠節製其相近的幾股賊寇外,並沒有對其他賊寇產生多大的影響力。想來就是原先起事之時自號將兵從事的張牛角的原因了。‘牛角為飛矢所中,被創且死,令眾奉燕,告曰:“必以燕為帥。”’更有褚飛燕改姓為張,以父帥視張牛角。子承父業,最好解釋不過了,眾賊寇都是張牛角聚集起來的,如此一來,又怎會聽從楊鳳的差遣呢!
要說這個張牛角,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其起事自號‘將兵從事’卻是借了黃巾‘天公將軍’張角等的餘威、殘勢,匯集起了黃巾敗軍,以為己用。
向來起事之人不是自號‘天子’,就是‘某某將軍’的。那有誰自號‘將兵從事’的呢?將兵從事者,跟隨他人帶兵的人也!跟隨何人帶兵呢?當然是黃巾軍領袖張家三兄弟了。如此一來,就使得原來兵敗散亂於各地各山間的黃巾眾找到了主心骨,紛紛匯聚而來,這才有了黑山賊‘眾至百萬’的威勢!
北有張燕總領黑山賊寇大局,南有楊鳳禍亂三郡八縣之危。可以說黑山賊寇已然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若不是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聯合起來,恐怕冀並兩州早已不歸大漢所有了。
當然這些情報並不是現下文醜所能知道的,隻常山國境內的黑山賊寇他能摸個七七八八。至於其他郡縣的賊寇勢力,想來也不會比賊寇大渠帥張燕所在的常山多就是了。隻要能夠遏製常山一郡的黑山賊寇,那麽必然能夠將所有黑山賊寇盡數剿滅,隻是時間問題。
這邊郭大賢得到張燕許可,正在厲兵秣馬、整軍備戰。那邊文醜得到消息,亦是加緊練兵,並且遣人通告周邊各縣鄉小心防備。
文醜之所以能夠這麽快的接到這一消息,也是未雨綢繆的功勞。其自戰敗劉民,占領賊寇營寨之後,就推想到會有這麽一天。當下就派出數支探馬、斥候密切關注房子縣方向郭大賢部賊寇的動向,以免出現被賊寇打個措手不及的現象。
不過他並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正月即過,二月到來。
沙河鄉黔首因為風傳房子縣郭大賢部賊寇不久來攻的消息,而顯得有些緊張。就是原來打算正月之後就將賊寇營寨處的近兩萬俘虜遷移而來的計劃,也不得不暫時擱置下來。好使人力、物力都用於防備賊寇來襲之事上。
如此又過一旬時間,沙河鄉、桃林塞,總算將一切準備完畢。縣城該有的護城河、拒馬樁、瞭望塔等一應建築都已初步建成,隻差城牆而已。這已是文醜及一應將校所能想起的所有防禦措施了。若是,還不能禦賊於外,那就不是他們所能掌握的了。
於此,郭大賢部賊寇還不曾前來。營寨處俘虜的遷移工作也就再次提上日程了。先是在早就圈號的空地處,搭建一些簡陋的居所,以供這些俘虜居住。
縱然已是二月天氣了,但是嚴寒依舊,積雪猶存。但是文醜也不敢再將俘虜遷移之事耽擱下去,萬一郭大賢前來攻打,他可沒有多餘的兵力再分派保護、看守這些俘虜得。但是又不能使他們再度陷入賊寇之窩,也不能放任他們自生自滅,由此,也隻能使得他們受些嚴寒之苦了。
不過,文醜也會盡量的使得居所能夠抵禦嚴寒,並且給予他們盡量多的生火取暖之物。
上萬人的大遷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三五百人所能組織辦成的。為此文醜特地抽取兩三千的精壯,負責這些俘虜的遷徙工作。
中平五年,二月十一日,天氣晴朗。微風拂麵,已經沒了往日的凜冽之意,頗有一些春天的氣息了,隻是積雪未化、氣溫猶寒,提示著人們,寒冬仍未過去。
這日一大清早,趙雲就穿戴整齊,裝好行當,然後尋了鄉裏交好數人,騎馬沿著官道,從真定縣南下向著沙河鄉而來。
真定縣位於常山國的中部偏東,沙河鄉位於常山國的南部偏東,兩地頗有一段距離。若是快馬加鞭,也就兩三天的腳程,若是尋常人家趕路,就是十天半月也不見得能夠走完。
趙雲他們一眾受文醜所邀,自然不會如尋常人家般那麽慢吞吞的趕路,紛紛快馬加鞭,於官道之上揚起一道煙塵,隨後揚長而去,頗為快意。一路經過欒城、平棘、棘蒲等數個縣鄉,晚來住店打尖、醒來策馬狂奔自是不在話下。
同樣也是眼見,愈是靠南,愈是繁多的鄉民黔首、漸變繁榮的市場之地,心下自有比較。對於傳聞中的‘俠義孝三郎’,愈加好奇起來。
若是打聽一二,更能從鄉民黔首口中聽得不住地讚歎之聲。文醜得民心至此!
另外,還有郭大賢、於氐根、白雀、浮雲等數股大小不一的黑山軍賊寇盤踞在常山國西部的群山之中。這其中又以郭大賢、於氐根最為勢大,為第二等勢力。
郭大賢自是不必多說了,隻這於氐根卻是占據著常山國最西部的縣城上艾縣,並控製了其周圍大部分地區!擁眾四萬有餘、精壯萬餘。並以此為基,向著並州郡縣侵擾、窺伺不已。
其他諸如白雀、浮雲等數股黑山賊寇都如同李大目般,並沒有攻下縣城為基,而是於山峰溝穀間建造營寨,以為根本,分布於井陘之南、讚皇之北的群山之間,為第三等勢力。
他們的勢力都不算多大,每部約有一兩萬人不等,精壯往往隻是五六千之數。本來在他們之中,李大目部是最有可能攻取縣城,得以發展為第二等勢力的,沒想到碰到了文醜這個異數。
以上就是常山國境內的黑山軍勢力分布概況了。除此之外,冀州大地的中山國、趙郡、魏郡,並州的上黨郡,司隸的河內郡等皆有黑山賊寇集聚。由此可見黑山軍的活動區域是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穀之中。
而太行山脈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兩千公尺以上。山脈東南為河北平原,西北則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陘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脈之間。太行山脈這一地勢特點為分布在太行山各山穀中黑山軍各部的相互聯絡和戰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
於中山國境內為禍的黑山賊寇是占據了南行唐縣的五鹿部和占據了上曲陽縣的司隸部。此兩部皆擁眾三萬餘人,精壯近萬!時常圍攻其郡治盧奴!使得中山相苦惱不已。另有掾哉一部,占據中山國北部的常山關,擁眾兩萬有餘,精壯也有六七千人之多,亦為一害。
再者就是趙郡境內的黑山賊寇了,其中以占據了中丘縣的青牛角為首,擁眾四萬、精壯萬餘。再者就是屬於第三等勢力的黃龍部和左校部,亦各有兩三萬眾、精壯數千人。
魏郡境內的黑山軍賊寇就少了許多,隻有占據了魏郡最西邊涉國縣的左髭丈八部和苟延殘喘於群山間的張白騎部。至於其他數部均被官軍打殘,然後不得已被並入了左髭丈八部。又是左髭丈八可以守住位於群山間的涉國縣,並且擁眾六七萬人,精銳倒是隻有一萬三四千人。
司隸的河內郡黑山賊寇有三四股之多,其中就有屬於第二等勢力的白饒、於毒、眭固三部,其他勢力較小的有陶升部。白饒占據蕩陰縣、於毒占據朝歌縣、眭固占據林慮縣,分別擁眾三四萬人,精壯近萬。陶升隻是一個依附於毒小勢力,人眾數千。
並州的上黨郡,黑山賊寇眾多,其中就有僅次於大渠帥張燕部,同為第一等勢的楊鳳部,是南部黑山賊寇最大的一股。擁眾七八萬人,精壯兩萬有餘,占領上黨郡南部的高都、陽阿兩縣。
另還有占據泫氏縣的雷公部、占據沾縣的大計部,均為擁眾兩三萬的第二等勢力。兼之還有築寨於山穀間的平漢、苦哂兩部。賊寇不可謂不多。
如此眾多的黑山賊寇於黃巾覆滅後,迅速在太行山脈間崛起,擾亂河北諸郡!使得原本已經疲於應付的大漢帝國,不能討伐之。
其渠帥張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朝堂趁勢‘拜燕平難中郎將’使其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匯報。不久漢帝又遣使‘拜楊鳳為黑山校尉,領諸山賊,得舉孝廉計吏。’卻是有讓楊鳳和張燕互相牽製之心。
不過效果並不明顯,楊鳳除去能夠節製其相近的幾股賊寇外,並沒有對其他賊寇產生多大的影響力。想來就是原先起事之時自號將兵從事的張牛角的原因了。‘牛角為飛矢所中,被創且死,令眾奉燕,告曰:“必以燕為帥。”’更有褚飛燕改姓為張,以父帥視張牛角。子承父業,最好解釋不過了,眾賊寇都是張牛角聚集起來的,如此一來,又怎會聽從楊鳳的差遣呢!
要說這個張牛角,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其起事自號‘將兵從事’卻是借了黃巾‘天公將軍’張角等的餘威、殘勢,匯集起了黃巾敗軍,以為己用。
向來起事之人不是自號‘天子’,就是‘某某將軍’的。那有誰自號‘將兵從事’的呢?將兵從事者,跟隨他人帶兵的人也!跟隨何人帶兵呢?當然是黃巾軍領袖張家三兄弟了。如此一來,就使得原來兵敗散亂於各地各山間的黃巾眾找到了主心骨,紛紛匯聚而來,這才有了黑山賊‘眾至百萬’的威勢!
北有張燕總領黑山賊寇大局,南有楊鳳禍亂三郡八縣之危。可以說黑山賊寇已然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若不是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聯合起來,恐怕冀並兩州早已不歸大漢所有了。
當然這些情報並不是現下文醜所能知道的,隻常山國境內的黑山賊寇他能摸個七七八八。至於其他郡縣的賊寇勢力,想來也不會比賊寇大渠帥張燕所在的常山多就是了。隻要能夠遏製常山一郡的黑山賊寇,那麽必然能夠將所有黑山賊寇盡數剿滅,隻是時間問題。
這邊郭大賢得到張燕許可,正在厲兵秣馬、整軍備戰。那邊文醜得到消息,亦是加緊練兵,並且遣人通告周邊各縣鄉小心防備。
文醜之所以能夠這麽快的接到這一消息,也是未雨綢繆的功勞。其自戰敗劉民,占領賊寇營寨之後,就推想到會有這麽一天。當下就派出數支探馬、斥候密切關注房子縣方向郭大賢部賊寇的動向,以免出現被賊寇打個措手不及的現象。
不過他並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正月即過,二月到來。
沙河鄉黔首因為風傳房子縣郭大賢部賊寇不久來攻的消息,而顯得有些緊張。就是原來打算正月之後就將賊寇營寨處的近兩萬俘虜遷移而來的計劃,也不得不暫時擱置下來。好使人力、物力都用於防備賊寇來襲之事上。
如此又過一旬時間,沙河鄉、桃林塞,總算將一切準備完畢。縣城該有的護城河、拒馬樁、瞭望塔等一應建築都已初步建成,隻差城牆而已。這已是文醜及一應將校所能想起的所有防禦措施了。若是,還不能禦賊於外,那就不是他們所能掌握的了。
於此,郭大賢部賊寇還不曾前來。營寨處俘虜的遷移工作也就再次提上日程了。先是在早就圈號的空地處,搭建一些簡陋的居所,以供這些俘虜居住。
縱然已是二月天氣了,但是嚴寒依舊,積雪猶存。但是文醜也不敢再將俘虜遷移之事耽擱下去,萬一郭大賢前來攻打,他可沒有多餘的兵力再分派保護、看守這些俘虜得。但是又不能使他們再度陷入賊寇之窩,也不能放任他們自生自滅,由此,也隻能使得他們受些嚴寒之苦了。
不過,文醜也會盡量的使得居所能夠抵禦嚴寒,並且給予他們盡量多的生火取暖之物。
上萬人的大遷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三五百人所能組織辦成的。為此文醜特地抽取兩三千的精壯,負責這些俘虜的遷徙工作。
中平五年,二月十一日,天氣晴朗。微風拂麵,已經沒了往日的凜冽之意,頗有一些春天的氣息了,隻是積雪未化、氣溫猶寒,提示著人們,寒冬仍未過去。
這日一大清早,趙雲就穿戴整齊,裝好行當,然後尋了鄉裏交好數人,騎馬沿著官道,從真定縣南下向著沙河鄉而來。
真定縣位於常山國的中部偏東,沙河鄉位於常山國的南部偏東,兩地頗有一段距離。若是快馬加鞭,也就兩三天的腳程,若是尋常人家趕路,就是十天半月也不見得能夠走完。
趙雲他們一眾受文醜所邀,自然不會如尋常人家般那麽慢吞吞的趕路,紛紛快馬加鞭,於官道之上揚起一道煙塵,隨後揚長而去,頗為快意。一路經過欒城、平棘、棘蒲等數個縣鄉,晚來住店打尖、醒來策馬狂奔自是不在話下。
同樣也是眼見,愈是靠南,愈是繁多的鄉民黔首、漸變繁榮的市場之地,心下自有比較。對於傳聞中的‘俠義孝三郎’,愈加好奇起來。
若是打聽一二,更能從鄉民黔首口中聽得不住地讚歎之聲。文醜得民心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