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眾人,隨著文醜的言說,表情轉變多次,對於事情的起因經過也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如此說來,卻是高邑縣長、縣尉等要負很大的責任了?”縣尉劉君言道。


    “按理言說,確實是這樣。但是賊寇勢大,我之聯軍勢弱,不能於賊寇狂攻之下堅守陣地,也是一方麵。”文醜補充道。


    “然如此,文君此次前來是要再借兵卒,抵禦賊寇了!”縣君張弛言道。


    “正是,一來賊寇既已攻占高邑縣,決不能讓其在此地站穩腳跟,不然我縣必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不可不防之。”文醜簡言道。


    “文君首先要考慮的是沙河鄉的安危吧!其正在高邑縣、平棘縣要衝。正是賊寇擴張的必由之路。”一縣吏言說道。


    “實言之,確實如此,但是君不知‘唇亡齒寒’呼?,再者此乃國事,諸君焉有置之不理之理?”文醜鄭重言道。


    “哈哈,文君言之有理,我等也不曾言說,不出兵卒抵禦賊寇啊!此乃國事,每人自有出力之需。”縣君張弛出言道。其也心知這昰必然之事。再說沙河鄉還是隸屬於平棘縣的,隻這一條,他就不能坐視不理。


    隻是出兵多少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也是這些人最為關注的。同樣他們也想著真的能夠將郭大賢部擊退後,得些功勞、資曆,好在仕途之上更進一步的。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先行討論一番,具體出兵多少吧!”縣尉劉君見著張弛言說,忙提議道。畢竟此事越早越好。


    “好,既然文君親自前來,自然對於如何抵禦賊寇已有腹案,不妨說來聽聽,需要多少兵卒,也說來聽聽,看看我等能不能湊得出來?”縣君張弛麵向文醜言道。


    “縣中聚集四五萬人口之多,隻是精壯也有上萬人類了,賊寇是全民皆兵,人數少了,肯定沒有什麽效果。就如同前些時日我之聯軍一般。所以吾認為應當盡量多的召集人手,和賊寇打一場‘人民’的戰爭。如此也就沒有了多所謂的人數劣勢了。”文醜對於此事,早有思考,當下言道。


    “打一場‘人民’的戰爭。”張弛皺眉問道。不僅是他,就是縣尉劉君及一應縣吏也沒有聽明白文醜之所謂。


    “正是,人民者,各縣鄉之黔首也!隻有將他們充分的動員起來,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共同擊打賊寇,我等方能勝之。當然也並不一定是真的讓所有黔首都提劍執刃的同賊寇肉搏。隻是需要他們在旁壯我等之軍威!”文醜解釋道。


    文醜如此一說,就清晰明了了,眾人恍然。這確實是一個方法,雖說有些笨,但是確實是根本之法,定然行之有效。隻是這動員黔首之事卻不是容易做成的。


    “既如此,那動員黔首抵禦賊寇之事,與該當如何行之?”張弛接著問道。以他在縣中的威望,還不足以使這數萬黔首為之效死命。所以才有此問。


    “人之所趨者,無非‘利益’二字。一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其有切身之感,知不出力則沒有安身之所;二來許以利益,米糧若幹、錢財若幹;三來既然身為縣民,受縣之庇佑,也應當為縣出力啊!不然當驅之於野,自生自滅。此乃最後之法。”文醜當下言出三條來。


    張弛聞言,沉吟良久,皺眉為難道:“第一策確為良法,隻是恐怕收效甚微;第二策勉強可行,但是縣庫空虛,不敢妄動;第三策則由逼民為寇之危,怎能行之?”


    “第一策,可對人痛陳利害,若無法趕走賊寇,近則一季收成化為烏有,遠則流落他鄉,是為流寇;第二策,鄙鄉雖小,但尚有軍部一處,有些存糧,可暫提十萬石糧,以為獎勵;第三策實為迫不得已而為之。希望黔首們知趣,不使我等使用霹靂手段!”文醜那還不知,這縣君張弛是既想立功名又不願意“大出血”,沉思良久方才言道。


    “恩,有文君此言,那我等動員黔首抵禦賊寇,就容易多了!”張弛聞言,笑逐顏開的瞧了瞧堂中眾人,言道。


    “文君有此大德大義,必然能夠得到郡朝的嘉獎,想來左遷之事不遠矣!”一縣吏恭維道。


    “文君願意出糧資,濟民兵,實在是鄙縣之幸!”一縣吏言道。


    既然不用自家掏腰包,堂上之人自然歡喜。紛紛恭維文醜不已,好似卸扣大軍已然被他們擊退一般。使得文醜苦笑不已,嘴角抽了數抽,勉強含笑一一回應之。


    剩下的事情也就簡單了,眾人稍微商討一會,就分別前方縣城的各個方向動員黔首們參加抵禦賊寇之事了。文醜同縣君張弛前往兵器庫瞧了一番,暫借縣中兵器。同樣隨同縣尉劉君,巡閱了兩千餘的全副武裝的縣卒。這些縣卒才是文醜所真正的仰仗所在。也是其返攻賊寇的主力所在。


    平棘縣城的援軍算是有了突出性的實質進展,想來不過一日,就能夠集結完成,開赴桃林塞了。


    當然有進展的不止是平棘縣城,就是縣裏的其他三鄉,也順利異常,好似早就等著文醜派人前來似的,可以說是一拍即合。想來就是這三鄉的防禦之力較之沙河鄉、平棘縣都要弱上不少。若是郭大賢部賊寇穩定下來,下一步的進攻目標就是他們了。他們自然要積極不少!


    除此之外,欒城縣薑宣等人也是比較順利,欒城縣縣長杜宜聞聽薑宣來意之後,當下就力排眾議,命縣尉率兩千全副武裝的縣卒,向著桃林塞趕來。沙河鄉可是他的家,其有怎能使得賊寇染指呢?若是如此其又能何處呢!


    不過一日之後,分派到各處之人員,都比較順利的完成文醜的任務。開始率人返回桃林塞,為返攻賊寇做最後的準備。遠近不一,人數不同,不過都有一個同樣緊張、激動的氣氛。


    兩日後,中平五年,三月初四。桃林塞外。


    三萬餘人員集結,正是文醜此次集結的返攻賊寇的所有兵力。其中本鄉一萬人、其他三鄉五千人、平棘縣城一萬五千人、欒城縣兩千人,皆為精壯,皆有兵刃在手。


    其中桃林精銳兩千人、三鄉精銳一千人、縣城精銳縣卒兩千人、欒城精銳縣卒兩千人!至此七千精銳之師,較之賊寇精銳亦為遠勝之。就是其他精壯,較之普通賊寇也要勝之。此戰怎有不勝之理!


    這是文醜所能召集起來的所有精壯了!若是再不能勝之,那就是天要亡之了。


    大軍開拔!三萬餘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著高邑縣而去。劍指高邑!


    這邊文醜積極的召集人手準備返攻高邑縣,這邊高邑縣內,官寺之內,賊寇卻也不曾就此歇著。他們也在討論者今後的發展方針。


    畢竟他們已經占據了高邑縣,勢力進一步的發展壯大了!兩縣之間的主管之人,也要確定啊!總帥為郭大賢自是不必多說,但是其也不能分身為二的主管兩縣之事吧!必然要有一將上位的,這才是其手下眾將所關心的。


    “大帥,你說我等還要趁著士氣正盛之時,一舉攻破桃林塞嗎?”劉民率先言道。相對於其他人所關心的上位之人,劉民所關心的卻是桃林塞文醜的生死存亡之事。


    “桃林塞比鄰沙河鄉,而其中有數萬人聚集,防備森嚴,萬眾一心,就是士氣也非高邑縣民所比,若不好好準備一番,不易攻啊!”郭大賢聞言,沉思片刻,方才言道。說得倒是非常中肯。


    “隻是,若是我等不能趁此之機,將文賊拔之,恐其得了喘息之機,卷土重來啊!”劉民見著郭大賢有沒有出兵之心,急切言道。


    “也不是,不出兵將文賊拔之,隻是需要整備一番,待將縣中眾俘虜歸化為吾民,到時我軍傾五萬之眾,焉有不勝之理?”郭大賢寬慰劉民言道。


    既然郭大賢都如此說了,他劉民一個投奔客居之人還能說什麽呢。言道:“還是大帥考慮周全,在下不及也。”


    “大帥,這高邑縣城可是比那房子縣城大了許多,不知大帥您欲怎麽經營此地?”一長相粗獷的威猛漢子,出列問道。


    郭大賢聞言,頗為驕傲言道:“既然此城為我軍拿下,自然不能輕易失去,當好好經營之,並以此為據點,影響周邊數縣!說不得我軍也能同大渠帥張燕一般,坐擁三四縣之地!”


    “有大帥領導,我軍定能發展壯大!別說三四縣,就是三四郡也不在話下!”那漢子恭維道。


    “就是、就是”


    一時之間,堂內之人恭維之聲不斷。郭大賢自然歡喜,其坐擁兩縣之後,其之心態也有了些許微妙的變化,或許其自不知,單是驕傲、膨脹之感,已然顯現。


    “若是我坐擁數郡,汝等皆為郡守!”郭大賢豪聲笑道。接著又言道:“既然如此,諸位對於經營此縣有何看法?盡管道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