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那一場會議,在文醜責令驅逐三姓之人後,雖然有不少不同的聲音出現,但是依然沒有改變文醜對於三姓之人的處罰,從中可以一窺文醜鐵血的一麵,使得人們記起了,正是此人率領著精壯,同數倍於他的賊寇,曆經數次血戰,方才將他們救於水火之中的!


    這樣一個沐浴著鮮血而脫穎而出的強人,又怎會是如同尋常那般的老好人模樣呢?!那隻是,其不想著與人們計較罷了,隻要不是特別過分之事,其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但是人都有底線,龍還有逆鱗的!而危及了文醜的統治地位,阻擋了他的軍政大計,那就是觸碰到了文醜的逆鱗!當其認真對待你時,你才會恍然想起,這是一頭食人的猛虎,而不是任人擺布的貓咪。


    在文醜展現了他的鐵血一麵之後,堂上眾人的心思就起了微妙的變化,而之後的議事,效率就提高了許多,沒有了那麽多的扯皮、推脫,雖不至於在文醜麵前唯唯諾諾,但在尋常之事上,他們還是不欲忤逆了文醜的意思的。


    效率提高的同時,也增大了事務辦理的難度,因為沒有經過充分的分析、論證,所以有些行使的政策、條令等並不是最適合的。這就是一言堂的危害之處了,雖說文醜的政令體係,還遠談不上是‘一言堂’。


    最起碼那些從沙河鄉跟隨其前來的眾官吏,還是比較了解文醜的知人善任的,隻是高邑縣中士子、官吏,對文醜產生了害怕的心裏,一切事務不以好為目標,但求穩。這正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態。隻這一部分人的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就是的高邑縣建設發展的速度慢上了二三成之多。


    對於此等現象,文醜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人與人之間的熟悉、了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即謂此也!文醜也隻能使得其他之人,盡量同這些心生懼意之人接觸。好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盡早的使其擺脫這樣的一個狀態。


    如此,中平五年,夏六月,就這麽在高邑縣眾人的重新磨合、了解、合作的過程過去了。當王芬事敗、許攸潛逃的消息傳來之時。已經是七月時分了。此時的高邑縣才算是進入了一個正軌,一個快速發展的正軌。


    不過流民依舊在源源不斷的朝著高邑縣、沙河鄉一帶匯聚,這就不是從大山之中被賊寇們驅趕出來的老弱了,而是周邊郡縣的流民,循著文醜的名聲、沙河鄉的名聲、高邑縣的名聲,拖家帶口而來。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的組成,還是哪些老弱,這些人基本上是這些郡縣為了緩解自身壓力,而向高邑、沙河分流的。


    雖說這些流民的整體素質不高,但是文醜還是盡數收納之。並且充分的利用起來。致使原來計劃數月不能成的諸多事項,在龐大的人力支持之下,進展神速!往往能夠提速一二成,算是將六月份因為政策不完善、縣吏不求好,所損失的部分,補充了過來。


    當然,收納了如此眾多的民眾,所消耗的糧秣也是驚人的,致使文醜本還頗顯富裕的糧倉,在以目光可見的速度。迅速消耗著!再加上文醜還要向廣平、巨鹿、陰安等郡縣輸送一筆數目可觀的糧秣、財資,以用來購買其所需的鹽鐵、典籍等。使得文醜本來存有的百萬石精糧,僅僅在兩三個月的時間內,就隻剩下四十餘萬石了!其中的消耗之甚。可以窺見一斑了。


    不僅是糧秣的消耗,就是文醜所掌握的數千萬財資,也早已消耗一空了,若是再不能通過普通的商務活動中,掙取些錢財來,他文醜下一個月的俸祿都不知道要從何處才能搜集出來了。


    ——普通商務活動。就是除了軍用物品外,高邑縣黔首同他地黔首之間的民用物資的交易,這其中,文醜所赦名成立的商隊起到中介、運輸一體的功能,從中賺取差價,包括但不限於,布匹、果蔬、成衣、農具、車馬、牲畜等,基本包含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麵麵。


    八萬有餘的人口,其中男丁卻隻堪堪突破三萬,可見高邑縣黔首的男女比例是多麽的畸形。而這三萬男丁中,稱的上是精壯的約有兩萬人,這是高邑縣的根本所在,而在這兩萬精壯之中,能夠符合文醜募兵要求的也不過剛過五千之數!


    但是文醜並沒有再行擴招、募兵,因為其已經感覺到在兵力達到四千之數時,高邑縣的發展、維持能力,已經抵達到一個臨界點了。再多的話,就會影響到普通縣民的生活。那麽多的精壯都去訓練、為兵,那麽勞動由誰來承擔?生產由誰來做?鄰裏的管理如何維持?等等,這都是問題。


    這些精壯不去當兵,可以在各鄉做鄉卒麽,亭中的亭卒等,忙了就去生產、勞動,閑暇時候,就去維持亭裏的治安,豈不是很好嗎?


    而那四千人的軍卒的訓練、建設,也是朝著精兵猛將的要求來的。在一年之前,文醜在桃林塞所要求的,使軍卒識字、讀書的效果就初步顯現出來了,那一批桃林兵,凡是活下來的,都能夠擔任屯長、隊率了,有些頗為優秀的,還做起了曲長、軍侯!是文醜軍現下的骨幹力量!


    當然這不是憑借他們的‘老資曆’,而是真才實學!現下的他們,在聊到戰術問題時,無一不能向其手下兵卒,講解出數個、數十個案例,並且能夠頗為靈活的運用。其他諸如軍規軍法軍紀等,更是不用贅述的。再者他們也從書籍知識之中,提升了自信,使得他們不再是那鬥大的字不識一個,一心隻想著吃飽飯的‘土鱉’,更有人格魅力,能夠使人信服,並且粗通管理的人才。


    而在這四千高邑軍卒中,文醜還是同桃林軍卒一般的要求他們,因為文醜的目標不止是這一鄉、一縣之地,而是整個天下,那麽將來跟隨他征戰天下的兵卒,沒有百萬之巨,也因該有數十萬之多吧!這些軍隊的骨幹,中下級軍官,就要從現在培養起來。這才是忠心於文醜的軍隊!


    除此之外,得益於這兩三個月來同楊氏、廣平、巨鹿、陰安數縣之交易的頻繁往來,镔鐵等資源的充足供應,兩當鎧的數量,也有了一次激增。


    眼下,僅僅是高邑縣內就有兩千五百具,聽聞桃林塞傳來的消息,他們那裏也有了六七百具之多。使得文醜所能掌控的精銳部隊,突破了三千大關!而且鎧具、兵甲的打造還在繼續,相信隻要文醜能夠穩定的維持著高邑縣的運轉,那麽就會有一日能夠掌握五千餘精銳之時!隻是這個時間,最少也要半年吧!


    兩三個月的生活,時刻在忙碌中,不是在給人診病,就是在忙著文醜所交給他的建設醫匠團的任務,也使得李當之在高邑縣八萬民眾之中聲名鵲起了。其根據文醜的指示與大力支持,聚集了近百為醫匠,爭取、並培養、教育了六百餘位頗有資質的女醫匠。使得縣中雖然人口劇增,而醫匠並不是很匱乏,保障了縣民的基本生命安全。當然,這些女醫匠還不能獨自行醫,需要在磨練一段時間。


    除了公務之外,在縣中因為醫術之高超,而頗有盛譽的李當之,也迎來了自身的幸福,成功入贅了一戶,頗為富裕的家戶,娶得美嬌妻。使得其近來對於文醜更是感戴有加!他知道,之所以能夠結成此門親事,其之醫術,或許起到一定作用,不過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文醜對自己的器重,使得這戶人家頗想通過自己,從而贏得文醜的青睞。


    這一猜測,在李當之入贅的次日,就得到了印證。其之老丈人同其談到:“文君入主本縣以來,施政為民,使得縣中大多人戶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吾卻不曾搭上文君所建商隊之車,致使同原本相若之人戶,差距漸大,心中甚悔也!聽聞汝當紅於文君,何不向其舉薦汝家呢?!”


    既然老丈人都如此說了,他自是不會拒絕的,隨後找了個時間,就向文醜提起了這事,文醜一聽,覺得頗為好笑,但是對於李當之的請求,還是很爽快的應下了,對於李當之自是恭賀一番。再之後向薑哲稍一了解,就知道這戶人家也是個上人之家,有錢百萬,並且沒有什麽惡行、劣跡,隻是家主略為膽小一些,所以錯過了文醜的這一政舉。


    七月,就這樣在眾人的忙碌之中過去!但流逝的不僅僅是時間,其中緊隨時間而流逝的還有縣吏們對文醜的畸形的畏懼,縣城之政軍體係,這才健康的運轉起來。而


    在這之後,人們再也不曾聽聞過關於高邑縣朱、王、崔三氏族人的任何信息!是生是死,皆隨時光流去


    ps:求訂閱,求打賞!終於1000+收藏了,但是訂閱還不曾破10,請讀者大大,憐惜小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