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之軍並沒有對於他們主帥的失利,哀歎多長的時間,在文醜之軍攻殺到來之前,已經中心調整好了心態,緊了緊手中之兵刃,在這個炎熱天氣裏感受一下金屬的涼意!使得自己更為清醒著。


    張燕策馬而來,其之兵卒分開一個缺口,使其進入陣內,在緊隨而至的文醜到來之前,就已經又將缺口合攏上了。使得文醜眼見著張燕入陣,而隻能徒呼奈何!當然文醜的到來對於正麵他的兵卒,是一個災難!縱然他們的人手不少,但是文醜身後之兵卒,也快要跟上來了,他們自要分心防備之。


    文醜見著張燕之兵卒在方才張燕傷敗、撤退之後的一係列反應,皆是井然有序、毫無慌亂之色!心中大呼:“這才是真正的精兵!較之自己曆時一年有餘費盡心思所打造的桃林精兵毫不遜色的另一支百戰之兵!”


    這樣的兵卒,也是其除了自家之兵外,所首次見到。想來帝國中央軍,比這也不會高明到哪裏去吧!不過像這樣的精兵,張燕也不過就這麽一支,而帝國之中央軍卒卻有數萬之多!另外在邊境,塞外,還有數萬的禦敵之兵!那些兵卒常年同北方遊牧民族戰鬥,也是切切實實的百戰之精兵!


    不過這些兵卒是不是當下的朝堂能夠指揮的,那就是另一說了!諸如,公孫瓚所率之兵,公孫瓚本人就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說是基本上,不再受到中央命令的束縛了!這也是在諸侯初期,公孫瓚能夠成為僅次於董卓勢力的大諸侯!


    文醜來到張燕之軍陣前,長槍所指必然伴隨著血花之飛濺也!每一次的出槍都能帶走一個人的生命!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其高居馬上,雖然使得其有了居高臨下之優勢,但卻要小心防護著胯下之馬不為賊兵所傷!這樣的難度較之自身的防護要難得多!縱使是文醜這樣的高手也不能完全防護之,隻能在賊寇之陣前,來回穿梭,並不能駐馬在前!


    如此之運動戰中。使得文醜擊殺賊寇的效率就降低了不少,但是其之攻擊範圍也擴大了不少,使得在前之賊寇人人自危也!不過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此時的張燕已經完全沒入陣中。再沒有文醜所能帶來的危機了。


    於此,眾賊兵開始了圍攻文醜之舉!長槍所致,使得文醜也要避其鋒也!這才是他們應有的戰鬥力!縱使是文醜這等戰力高強的威猛之將,猶且不能正麵相對也!若是文醜敢於一意孤行的追擊下去,他們不在乎將文醜永遠的留在陣中!


    文醜見狀。無奈之,隻能在張燕精銳之兵陣外,遊蕩不止,若有機會則順帶著斬殺之!但絕不敢再做什麽深入賊陣之舉!這些賊寇可不是當日李大目大營之兵所能比也!這可是能夠將他留在陣中的悍兵!


    在文醜遊蕩期間,張燕居陣之中的指令又有所變化,卻是欲要使得其陣中不過百騎的騎兵在步卒長槍兵、弓箭兵等的輔助之下,將文醜圍擊之!最不濟也要驅趕之!


    這隊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卻都裝備精良,較之文醜向來引以自豪的自家騎兵還要優秀!方才張燕並沒有將其在倉促之間派出去,去截擊文醜。而是在此穩定了戰局之後,才從容指揮之!就可以看出,張燕對這百騎的看重程度、珍視程度以及依仗程度!較之文醜之騎的滅賊擊寇之用,還要重要的存在!


    在這隊騎兵出動之時,文醜就從中感受到了一種撲麵而來的血腥、淩冽!這是久經沙場之人才能感受到的同類之人的特性!再者其之行動間,一舉一動,皆是那麽的整齊劃一,但卻恍惚間發覺不出其中痕跡!這一切都在真真切切的表明著這隊騎兵的不同尋常之處!不知道他們斬殺了多少敵軍!


    文醜雙眼微眯,心頭駭然,這等騎兵。隻要自己能夠訓練出七八百騎來,不說什麽馳騁中原的大話,但是在這個常山國內的野戰之上,想來是沒有敵手了!曆史之上大名鼎鼎的‘陷陣營’也不過如此吧!


    不過他也知道。這樣的精兵不是一時半會所能練就的,就是張燕舉事三四年間,擁信眾百萬之眾,方才挑選打造出來這百餘騎而已!而自己不過崛起一年,掌民不過十萬,哪有那麽多的人員供他挑選?那有那麽多的財資供他打造?!再者也沒有那個時間啊!


    這隊騎兵略一出動。張燕軍陣馬上發生了變化,瞬時之間,槍盾之陣、弓矢之準,業已擺成!正是最基本,也是威力最大的軍組之陣!這樣的陣型,具有極強的適應性,不但是對付騎兵的良陣、就是對付尋常步兵的成效也是很顯著的!所以此陣也是所有為軍者都要熟悉的陣型!


    文醜見著這兩千人之配合如此無間,而以目前己身之勢力,乃是無解的!當下不由眉頭緊皺!難道就這樣撤退了不成?!不說建功,就是接觸還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呢!其自是不甘心!但是麵對如此之敵,其縱使不甘心,也是無奈的!又在外圍遊蕩了一圈,見沒有都什麽破綻之後,在賊寇騎兵到來之前,果斷撤去!


    文醜的呃撤退,使得原本興奮的縣卒們,頓時如潑了一盆涼水一般!又如同潮水一般退去!有些跑的較快的,已經同張燕之精銳產生了打鬥!不過在僅僅隻是產生了一些血花之後,就陷入到了賊寇的軍陣之中了!再沒有任何的訊息!


    那些本來還有些遊疑的縣卒,當下感受到文醜的判斷是如何的正確了,紛紛不要命了般的向原處逃跑而去!至於文醜在戰鬥開始之前所言說的‘遊擊之戰法’,現在不知道還有多少縣卒,還記在心中!不過誤打誤撞間,倒也完成了第一步,都是四散而逃去!雖然有可能成為賊騎的靶子,但也是無奈之舉了!


    不過張燕的騎兵會不會四散開來,前去擊殺文醜帶來的那些散亂的縣卒,還是另一說的。不為其他,隻因為其對這些騎兵的重視程度,就不會使得他們陷入到哪怕一點的‘不可知’之因素之中!


    而眼下的不可知之因素,就是文醜其人所率兵卒,雖然不如自家兵卒精銳,但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啊!那他為何,選擇不戰而退呢?!而其還不是尋常的退法,卻好似‘潰逃’一般!張燕會相信文醜如此人物所訓練、打造的較為精銳的兵卒,會不戰而潰逃?!這其中肯定有貓膩!至於是怎樣的貓膩,他卻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這是文醜這廝又有什麽陰謀詭計不成?!不過沒有足夠的兵力做為支撐,怎樣的陰謀詭計都是無效的吧!而根據方才的探馬回報之中,文醜之周邊確實沒有其他兵卒勢力了啊!難道是探馬打探的不夠仔細?!麵對如此反常之現象,他都有些懷疑自家精兵的能力了!


    不過正如其之所想,在沒有兵力的支持之下,怎樣的陰謀詭計也不會對其造成很大的損傷!自己何不集中兵力,將文醜這廝之兵卒,一一擊破之!想到即做!張燕當即下令,兩千之兵卒分為四份,皆有五百之眾,兵種齊全,相互配合著,分四個方向追擊敵軍,殲滅之!五百之軍,正是文醜所率兵之數也!在張燕的想法之中,有五百之眾,追擊文醜那分散之兵卒,足矣!


    可以這麽說,張燕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但卻不是最好的!其若是能夠放開膽量,下令眾軍分散追擊之!定能夠將文醜所率之兵卒盡數殲滅之!但是以他謹慎之性格、以及對這支兵的珍視程度,就決定了他不可能那麽‘大膽’!但縱然如此,文醜之軍也會蒙受巨大的損失!若是運氣不好,全滅還是有可能的!但是也能夠在被追擊之中,對張燕之兵反擊些許!


    文醜見著張燕如此謹慎行事,無奈隻能寄希望於援軍盡快到來了!麵對四倍於自己的精銳之兵,就是文醜也是無奈的!這是他也隻能盡量的將最先返回的那一部分縣卒聚集起來,接著張燕所分的一隊兵卒!既然張燕選擇了分而擊之,那麽文醜也要有相應的變化不是!


    其所能聚集到的縣卒並不是太多,僅有百餘,不足二百之數!相對於張燕之兵的五百之數,還是有很大劣勢的!但卻並不想向前一般那麽明顯了!這時的文醜方才敢搏命一擊!


    七八百人的戰鬥,遠遠比不上盧亮同郭大賢在南部所產生的數千人之間的戰鬥!但是這七八百人戰鬥的激烈程度、慘烈程度,卻要比盧亮他們更甚!精銳之所以能夠稱為精銳,就在於他們的戰力超絕、兵甲精良、心血冷漠!哪一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角色!


    在文醜的帶領之下,這近二百人的縣卒,順利的接住了張燕一部五百人卒!並且殺得難分難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