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眼下來說,黃蓋、孫賁遣出的人馬太少,卻不是胡軫的對手。
文醜、孫堅遠觀之,見黃蓋、孫賁遣出的這支小騎兵部隊與胡軫遣出的騎兵部隊撞擊碰麵,互衝攻戰,合計五六百騎衝鬥,在胡軫陣東、黃孫營西的空地上頓攪出滾滾塵煙。
兩人看不清楚戰鬥的具體細節,但戰未久,就見黃蓋、孫賁遣出的這支騎兵邊鬥邊退,脫離了與胡軫部騎兵的接觸,轉而奔馳歸回了營中。
胡軫部的騎兵追逐到營外,在營外來回馳騁,雖是看不到他們的表情、聽不到他們的叫喊,但也可以想象而出他們此時的耀武揚威。
見黃蓋、孫賁遣出的騎兵迅落敗,孫堅卻沒有怒,而是忽然一笑。
文醜問道:“卿笑何?”
“此帶騎而出者,必伯陽也。”
伯陽,是孫賁的字。
“噢?”
“吾騎固不如並、涼之騎銳,適才出陣者,吾兵亦寡,可卻也絕不會一戰即敗。吾素知伯陽,此必是伯陽為驕怠賊心而故示弱也。”
和胡軫部的騎兵稍一接觸,黃蓋、孫賁即能大略試探出他們的戰力,既然戰力探出來了,接下來還要守營苦戰,兵力是可貴的,那就沒有必要纏鬥,幹脆佯敗而歸,還能驕怠一下敵人。
大戰未起,黃蓋、孫賁已與董兵過了一手。
胡軫、呂布、徐榮各部列陣完畢,於辰時末開始進攻黃蓋、孫賁營。
時當上午,天已漸暖,而風仍帶涼,不管對披甲的甲士來說,還是掛鎧的戰馬而言,都正是一個適宜的溫度,又是大晴天,視野良好。
呂布還沒有上馬,他立在愛騎邊兒上。愛惜地撫摸著坐騎的肚腹,顧盼左右,感受著習習涼風,舒服而愜意地說道:“今天可真是一個宜戰之天啊!”
他的坐騎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揚起前蹄,舉起,衝著天空長嘶一聲。
呂布忙又撫摸了幾下它,安慰似地說道:“別急,別急。你我很快就能上陣,痛快廝殺了!”
這坐騎名叫“赤兔”,有西域良馬的血統,體高雄壯,十分神駿,馳城飛塹,不費吹灰之力,能翻山越嶺,如過平地,最重要的是還乖巧伶俐。如通人性,呂布征戰疆場,多賴此馬之力。並州很早前就流傳一句話,說“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意為像呂布這樣的人可謂人才武勇,像赤兔這樣的駿馬可謂馬中之絕,由之可見赤兔之良,隨著呂布來到中原,投到董卓軍中。原本流傳在並州的這句話現而今也已為中原人所知,並漸漸地傳播開來。
胡軫、呂徐兩陣中,胡軫是主將,他的陣地先又擊響了雄渾的鼓聲。繼之很快,呂布也下令擊響了進擊的鼓聲。
早就列陣於前的高順聞聲而動。
他一馬當先,舉矛指向選好的攻擊位置,一句廢話都沒有說,直接帶著部曲馳擊了過去。
他對麵的胡軫陣雖然比他這邊更早地擊鼓,但是在他啟動時。對麵陣中的攻部隊卻還沒有做足準備,尚未出來。
呂布與孫堅之前的一戰,最先擊孫堅步陣的就是高順,高順部之勇銳是黃蓋、孫賁所親眼見之的,故而今日之戰,在高順這麵,黃蓋、孫賁布置了營中最驍銳的將士來守衛。
高順未及營前,黃、孫營中先有箭矢射出,數百蹶張士齊齊開弩射矢,雖說不上矢落如雨,可也是威懾力很大,殺傷力也不小的,尤其都是勁弩,一旦被射中,恐怕立刻就要墜馬。但高順部的騎卒卻無一後退,甚至連閃躲的都沒有,所有的騎卒看得不是箭矢,而是高順的背影,高順衝向何處,他們就衝向何處,高順不停,他們就不會停,即便前為刀山,亦是如此。
也正是靠了為人表率和嚴明的軍紀,高順才能帶出這樣臨戰忘死的虎狼之士。
弩矢雖不少,數百支連,但高順部都是訓練有素的精良騎兵,人精馬良,度極快,一旦展開衝鋒,真激進如風,倏忽即至,都說“臨戰不過三矢”,黃、孫營卻隻射了兩矢,高順部已至眼前。
黃蓋、孫賁畢竟是建營倉促,在他們建營時,呂布就已到了,所以一直沒有充裕的時間好好整修營地,隻在營外挖了條不深的窄溝,聊勝於無,溝內豎起了柵欄,昨晚忙碌了一夜,又在柵欄後堆起了土堆,也就是說,黃、孫營盡管將士防禦森嚴,可營地實是簡陋。
不過,盡管簡陋,那條窄溝卻也足能暫擋住高順部,使其不能近前。
高順部的騎兵衝到營外,高順當先撥轉馬頭,沿著溝塹橫行,一邊橫向馳奔,一邊側身,把手中的矛拋擲了出去。高順本就力大,加上坐騎在加奔行,這對矛在空中的刺飛又有個加,所以這矛輕鬆鬆地就越過溝塹、柵欄、土堆,落入到了黃蓋、孫賁營中。
緊跟著高順的那數百騎兵也相繼舉起手中的短矛,擲入黃、孫的營中。
這數百短矛的殺傷力要比適才那數百弩矢的殺傷力大。
弩矢是遠距離的殺傷性武器,而高順部騎兵的度又很快,所以弩矢不好射中目標,高順部中箭的人、馬不多,而這數百支短矛是在近處投出的,黃、孫營內守營的兵士又都是步卒,急切間不能及時閃避,並且短矛急而粗銳,盾牌不可能將之盡數擋下,頓聞得慘叫連連。
高順不用回頭去看,也知此一番短矛之投的戰果不小。
他帶著部曲騎兵往前奔行了一段,又是當先撥馬,轉回頭來,沿著剛才的來路奔行回去,同一時間,從馬的側身上又取了一根短矛出來。
騎兵攻步營,至近處後先投擲短矛一類的短兵器,這差不多是標準戰法,所以高順的這支部隊在出前,每個人都帶了好幾根短矛。
適才的那一番攻擊,黃、孫營將士傷亡數十,這要再被高順部連著弄上幾回,怕不得傷亡個數百?而且不止短矛,高順部的騎卒還都帶得有騎弩,短矛完了,再射騎弩,便有再多兵力,也吃不消這樣的連番打擊。(未完待續。)
文醜、孫堅遠觀之,見黃蓋、孫賁遣出的這支小騎兵部隊與胡軫遣出的騎兵部隊撞擊碰麵,互衝攻戰,合計五六百騎衝鬥,在胡軫陣東、黃孫營西的空地上頓攪出滾滾塵煙。
兩人看不清楚戰鬥的具體細節,但戰未久,就見黃蓋、孫賁遣出的這支騎兵邊鬥邊退,脫離了與胡軫部騎兵的接觸,轉而奔馳歸回了營中。
胡軫部的騎兵追逐到營外,在營外來回馳騁,雖是看不到他們的表情、聽不到他們的叫喊,但也可以想象而出他們此時的耀武揚威。
見黃蓋、孫賁遣出的騎兵迅落敗,孫堅卻沒有怒,而是忽然一笑。
文醜問道:“卿笑何?”
“此帶騎而出者,必伯陽也。”
伯陽,是孫賁的字。
“噢?”
“吾騎固不如並、涼之騎銳,適才出陣者,吾兵亦寡,可卻也絕不會一戰即敗。吾素知伯陽,此必是伯陽為驕怠賊心而故示弱也。”
和胡軫部的騎兵稍一接觸,黃蓋、孫賁即能大略試探出他們的戰力,既然戰力探出來了,接下來還要守營苦戰,兵力是可貴的,那就沒有必要纏鬥,幹脆佯敗而歸,還能驕怠一下敵人。
大戰未起,黃蓋、孫賁已與董兵過了一手。
胡軫、呂布、徐榮各部列陣完畢,於辰時末開始進攻黃蓋、孫賁營。
時當上午,天已漸暖,而風仍帶涼,不管對披甲的甲士來說,還是掛鎧的戰馬而言,都正是一個適宜的溫度,又是大晴天,視野良好。
呂布還沒有上馬,他立在愛騎邊兒上。愛惜地撫摸著坐騎的肚腹,顧盼左右,感受著習習涼風,舒服而愜意地說道:“今天可真是一個宜戰之天啊!”
他的坐騎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揚起前蹄,舉起,衝著天空長嘶一聲。
呂布忙又撫摸了幾下它,安慰似地說道:“別急,別急。你我很快就能上陣,痛快廝殺了!”
這坐騎名叫“赤兔”,有西域良馬的血統,體高雄壯,十分神駿,馳城飛塹,不費吹灰之力,能翻山越嶺,如過平地,最重要的是還乖巧伶俐。如通人性,呂布征戰疆場,多賴此馬之力。並州很早前就流傳一句話,說“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意為像呂布這樣的人可謂人才武勇,像赤兔這樣的駿馬可謂馬中之絕,由之可見赤兔之良,隨著呂布來到中原,投到董卓軍中。原本流傳在並州的這句話現而今也已為中原人所知,並漸漸地傳播開來。
胡軫、呂徐兩陣中,胡軫是主將,他的陣地先又擊響了雄渾的鼓聲。繼之很快,呂布也下令擊響了進擊的鼓聲。
早就列陣於前的高順聞聲而動。
他一馬當先,舉矛指向選好的攻擊位置,一句廢話都沒有說,直接帶著部曲馳擊了過去。
他對麵的胡軫陣雖然比他這邊更早地擊鼓,但是在他啟動時。對麵陣中的攻部隊卻還沒有做足準備,尚未出來。
呂布與孫堅之前的一戰,最先擊孫堅步陣的就是高順,高順部之勇銳是黃蓋、孫賁所親眼見之的,故而今日之戰,在高順這麵,黃蓋、孫賁布置了營中最驍銳的將士來守衛。
高順未及營前,黃、孫營中先有箭矢射出,數百蹶張士齊齊開弩射矢,雖說不上矢落如雨,可也是威懾力很大,殺傷力也不小的,尤其都是勁弩,一旦被射中,恐怕立刻就要墜馬。但高順部的騎卒卻無一後退,甚至連閃躲的都沒有,所有的騎卒看得不是箭矢,而是高順的背影,高順衝向何處,他們就衝向何處,高順不停,他們就不會停,即便前為刀山,亦是如此。
也正是靠了為人表率和嚴明的軍紀,高順才能帶出這樣臨戰忘死的虎狼之士。
弩矢雖不少,數百支連,但高順部都是訓練有素的精良騎兵,人精馬良,度極快,一旦展開衝鋒,真激進如風,倏忽即至,都說“臨戰不過三矢”,黃、孫營卻隻射了兩矢,高順部已至眼前。
黃蓋、孫賁畢竟是建營倉促,在他們建營時,呂布就已到了,所以一直沒有充裕的時間好好整修營地,隻在營外挖了條不深的窄溝,聊勝於無,溝內豎起了柵欄,昨晚忙碌了一夜,又在柵欄後堆起了土堆,也就是說,黃、孫營盡管將士防禦森嚴,可營地實是簡陋。
不過,盡管簡陋,那條窄溝卻也足能暫擋住高順部,使其不能近前。
高順部的騎兵衝到營外,高順當先撥轉馬頭,沿著溝塹橫行,一邊橫向馳奔,一邊側身,把手中的矛拋擲了出去。高順本就力大,加上坐騎在加奔行,這對矛在空中的刺飛又有個加,所以這矛輕鬆鬆地就越過溝塹、柵欄、土堆,落入到了黃蓋、孫賁營中。
緊跟著高順的那數百騎兵也相繼舉起手中的短矛,擲入黃、孫的營中。
這數百短矛的殺傷力要比適才那數百弩矢的殺傷力大。
弩矢是遠距離的殺傷性武器,而高順部騎兵的度又很快,所以弩矢不好射中目標,高順部中箭的人、馬不多,而這數百支短矛是在近處投出的,黃、孫營內守營的兵士又都是步卒,急切間不能及時閃避,並且短矛急而粗銳,盾牌不可能將之盡數擋下,頓聞得慘叫連連。
高順不用回頭去看,也知此一番短矛之投的戰果不小。
他帶著部曲騎兵往前奔行了一段,又是當先撥馬,轉回頭來,沿著剛才的來路奔行回去,同一時間,從馬的側身上又取了一根短矛出來。
騎兵攻步營,至近處後先投擲短矛一類的短兵器,這差不多是標準戰法,所以高順的這支部隊在出前,每個人都帶了好幾根短矛。
適才的那一番攻擊,黃、孫營將士傷亡數十,這要再被高順部連著弄上幾回,怕不得傷亡個數百?而且不止短矛,高順部的騎卒還都帶得有騎弩,短矛完了,再射騎弩,便有再多兵力,也吃不消這樣的連番打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