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分高低,奇功乃是最高的功勞了。


    然而,文醜雖是許下了“奇功”之諾,但是直到戰場上的董兵越來越少,要麽是逃掉了,要麽是被殺被俘了,所剩不多的時候,還是沒有人來報擒獲了徐榮。


    文醜的神態漸焦急起來。


    郭嘉說道:“徐榮固善戰者也,而明公帳下諸校尉、司馬,善戰者甚眾,便不得徐榮,亦無甚可惜,明公緣何焦躁?”


    文醜歎道:“先時,我使反間之計,乃是因兩軍對陣,為了取勝,迫不得已,今徐榮兵敗,他如歸洛陽,卻或就會因為我的反間計而受小人讒言,萬一董卓信之,他怕難保性命。今我欲得徐榮,非是因他善戰,而是實不願因我之計而使他被害啊!”


    郭嘉方知文醜心意,不覺讚歎說道:“如明公這般仁厚的,我隻在史籍裏見過啊。”


    眼看日落近暮,文醜都快要放棄之時,趙雲遣人來報:“得獲徐榮!”


    文醜大喜。


    趙雲知文醜對徐榮的重視,得獲徐榮之後,一方麵以禮待之,一方麵親自把他送到了中軍,送至文醜麵前。


    見徐榮來到,文醜親上前迎之。


    卻看徐榮,雖是激戰了多半日,然因趙雲禮遇之故,卻是鎧甲齊全,發髻不亂,乃至腰劍還在身上。典韋緊隨在文醜身側,見他寶劍在腰,忙趕上幾步,想搶在文醜前頭先把他的劍給取了,文醜攔住典韋,笑道:“我與徐將軍,雖不不見,而書信常有也!”


    徐榮看著笑吟吟的文醜,想想他施的反間之計,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何感受。


    他自己把劍解下,交給身邊的趙雲,長歎了一聲。說道:“明公害苦我了!”


    文醜來到他前頭,從趙雲手上把他的劍拿過來,親手又給徐榮配上,然後引徐榮入帳。請他上座,自己則到他座前,對他下拜行禮。


    徐榮唬了一跳,萬沒想到文醜一見麵竟然就對他行大禮,下意識地連忙從座上跳起。讓到一邊,伸手向去扶,手伸了一半又頓住,——畢竟他和文醜現下是“敵對”的關係,文醜便是屈己待人地向他下拜,他似乎也沒有道理去扶。


    文醜下拜行禮畢,起身說道:“我這一拜,將軍可知為何?”


    “明公請說。”


    “正是因知我此前之反間計害苦了將軍,故而我才有方才一拜,為將軍賠禮啊!”


    文醜是什麽身份?就不說韓馥表的、那個不得朝廷承認的“行武猛將軍”號。就是比較文醜、徐榮兩人的實權,文醜是一軍之主,帳下兩萬餘步騎虎士,徐榮隻是董卓麾下的一個將校,本部不過數千人罷了。也就是說,不論是身份、還是實權,文醜都遠在徐榮之上。


    而文醜卻在大庭廣眾之下、眾目睽睽之中,居然當眾行大禮,給徐榮道歉賠禮。


    徐榮便是仍對文醜之前的“反間計”心懷不滿,可現下得了文醜如此對待。這點不滿也早消失不見了。


    文醜在這時又誠懇地說道:“先之反間計,乃是為取勝,不得已而為之,我實懷愧。今因胡軫之故,將軍敗北,將軍如歸洛陽,我深憂將軍或會因此而被董卓殺害,故而再三傳令軍中:‘務必要找到將軍!’今終得將軍於陣上,我心方寬。”


    徐榮感文醜之誠。無話可對,又長歎一聲,說道:“今我兵敗,為明公所獲,無它所言,唯求速死。”


    文醜說道:“我素敬將軍,以為將軍乃明時事者也,將軍今為何出此昏聵之言?”


    “我與明公為敵,今兵敗被擒,自當受死。這是敗將的本分所言,何來昏聵?”


    “吾素來敬仰將軍,未得將軍前,已深憂將軍或為董卓所害,今得將軍,又怎會親手害之?此其一也。將軍今次兵敗,太穀已是我與孫侯的囊中之物,太穀一下,至洛陽再無阻礙,區區百裏,一日可至,我與孫侯聯兵五萬餘眾,冀州袁本初遣兵五千已渡大河,後續主力不日也會將至,又有魯陽袁公路,亦擁兵數萬,張孟卓諸公,很快也都會再次起兵,與我等共取洛陽,以我此數十萬兵馬步騎,董卓豈能抵擋?他敗亡在即了!將軍素來明智,觀今之形勢,難道還不知道該怎麽取舍麽?卻何必居然求死?此其二也。……因此二故,我說將軍昏聵。”


    徐榮默然不語。


    文醜拉起他的手,又慨然說道:“方今漢室衰微,天下紛亂,正英雄用命之時!將軍如肯與我同討叛逆,扶助漢家,以將軍之能,來日萬戶侯何足道哉!”


    徐榮低下頭,不說話。


    文醜問道:“將軍何意?”


    徐榮答道:“相國對我有舊恩,我不能叛之。”


    跟在文醜左近的田疇出口說道:“將軍此言謬矣。”


    文醜給徐榮介紹:“此乃吾之主簿子泰。”


    田疇說道:“董卓對將軍有恩,漢室對將軍就沒有恩了麽?設無漢室,又何來將軍之今日?董卓之恩,私恩是也,漢家之恩,國恩是也。焉有為私恩而棄國恩的?”


    田豐亦道:“將軍如肯棄暗從明,天下隻會說將軍識大義,不會說將軍叛董逆。”


    “此乃吾之軍師元皓先生是也!”文醜簡單介紹道,對於文醜帳下的這些能人智士,作為對手的徐榮雖說不曾見過,但卻都是久聞其名了。


    聽得荀彧、田疇這麽說,徐榮乃下拜說道:“願從明公取洛陽。”


    董卓對徐榮有恩,可徐榮不是涼州人,在涼州軍裏久受排擠,被排擠得久了,董卓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他,董卓對他的“恩”自也就難免慢慢地就淡了,而反過來看文醜,情深意切,足見其誠,相比董卓不知強上多少,又正如文醜所說,太穀一下,至洛陽再無阻礙,以袁紹、袁術、張邈等整個山東州郡之力,董卓顯是難逃敗亡,再又如田疇、田豐所說,董卓為天下士人所恨,便是叛了董卓也不會有人罵他,三個緣故結合在一起,徐榮改投文醜自理所當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文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花彼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花彼岸並收藏漢末文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