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醜問孫堅:“文台意下如何?”
孫堅拍著大腿說道:“如非元皓,險誤大事!”
文醜、孫堅兩人意見一致,都讚同田豐的分析,因是不再傳令命三軍休整,反而急傳令下,命各部等吃了晚飯、稍微休息一會兒後,繼續趁夜行軍,務必要在明早前趕到洛陽外。
夜間行軍的速度肯定比不上白天,尤其是文、孫兩部兵馬合計達數萬之眾的情況下,文醜、孫堅各留了一部兵卒,看護著輜重在後緩行,自帶著主力在短暫的休整後星夜兼程。
快天亮時,走完了這剩下的三十多裏地,洛陽在望。
這時,孫堅部中的吳景、程普、韓當等將和文醜部中的趙雲、顏良、文霸等將,都分來尋見孫堅和文醜,請求讓部隊稍微休憩會兒。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請求。
洛陽就在前頭了,可能很快就要和敵人交戰了,部隊連續行軍了一天一夜,在交戰前,讓部隊休憩一下,養養精力和體力,再正常不過。
文醜卻不同意,他說道:“我所以和孫侯乘夜疾馳,一是為擊董兵之氣落,二也是為掩其不備,今已至洛陽,豈可再停?”對孫堅說道,“據斥候報,董卓分諸將居各陵、苑林中,自統精銳居其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卿與我可各選精卒三千,使急擊董卓居處,餘下部眾則分與董卓諸將對陣,如他們馳援董卓,則擊之,如不馳援,則待董卓敗後再並擊之!”
孫堅以為然,說道:“就如卿言行事!”
當下,兩人各選出了三千精銳,分以上/將、猛將統之。
孫堅這邊用了程普為將,韓當輔之。
文醜這邊用了顏良為將,趙雲為輔。
程普、韓當、顏良、趙雲四人各統精卒。先出軍外,趁著天還沒大亮,在斥候的帶領下,急往董卓所在的地方馳去。
看著這六千虎士如猛虎下山也似地馳擊往董卓處去。田疇說道:“董兵以騎為長,而今卻舍其長,盡入苑林、諸先帝陵中,……明公、孫侯,此戰勝之易也。”
苑林和帝陵中固然有水、有林、有山。可為倚仗,但同時也正因為有水、有林、有山,不利董兵發揮騎兵的優勢,田疇說他們是舍長就短,此言不差。
卻是說了:賈詡和董卓難道不知這一點麽?
賈詡和董卓也是知道的,賈詡之所以給董卓出此計謀,而董卓也之所以接受了這個計謀,他倆卻都是因迫不得已。賈詡說因為董卓的急智,避免了董兵的士氣低落,這其實是假話。賈詡和董卓都心知肚明。從天子西遷、洛陽被毀開始,董兵的士氣就一直都在慢慢地低落中,低落到現在這個時候本來就已經很低了,而太穀關又被文醜、孫堅攻破,胡軫授首、徐榮叛變,可以這麽說,董兵本來就已很低落的士氣,碰上這件事後,已經是變得更加低落,如此低落之氣。又怎能與文醜、孫堅野戰?隻有轉入苑林、陵墓中,或可倚“險”與文、孫一戰。
文醜、孫堅遣了精銳出軍,直撲董卓之後,兩人又分別調遣各部。命各在斥候的引路下,前去董卓麾下各將的駐守處外布陣。
孫堅又以孫賁、祖茂為將,命帶騎兵遊弋於各部其間,做為策應。
文醜亦以文霸、劉慶為將,命也帶騎兵遊弋本軍的各部間,以為呼應。
文醜、孫堅這裏調度完畢後。天已大亮,各部分別馳往預定的陣地。
文醜、孫堅自領中軍,又向前行軍了數裏,停在了離董卓駐兵處不到五裏的地方。
此時,程普、顏良兩部早已至董卓駐守處,兩邊已經展開了交戰。
文醜、孫堅登到高處,遠觀戰局。
上午的陽光下,遙見董卓駐守之地林木茂盛,河溪如帶,小山起伏,而便在這林、水、山間,塵土暴揚,旗幟隱現,鼓聲、喊殺聲隨風入耳。
孫堅側耳細聽鼓聲,對文醜說道:“此進擊之鼓也!”
文醜笑道:“也不知是卿部的進擊鼓聲,還是吾部的進擊鼓聲?”
孫堅大笑說道:“總之不會是董卓的進擊鼓聲。”
文醜、孫堅一邊遙觀戰事,一邊傳令部中,命做好援助程普、顏良的準備,——畢竟董卓部並州軍的凶名在外,而能被董卓帶在身邊的又必是他軍中的精銳,所以程普、顏良這六千已經連續行軍了一天一夜的精卒到底能不能擊破董卓,文醜、孫堅此時也是無有多大的把握。
同時,文醜、孫堅並密切關注其餘各個陣地的情況。
探馬、斥候不斷來到,給他兩人報上前方的戰況和各地的形勢。
依戰報,程普、顏良的攻勢進展甚是順利,董兵雖負隅頑抗,但卻節節敗退。
其餘各陣地的形勢看起來也都很不錯,除了少數幾個地方有董兵試圖出來援助董卓,其餘各處的董兵都不敢出來,而那幾支試圖出來援助董卓的董兵也分別都被文、孫的部曲擊退。
雖有一定的把握料到此戰能勝,可真的打起來,戰事居然這麽順利,這也實是出乎了文醜、孫堅的預料。
兩人都心情舒暢。
文醜笑顧田豐和田疇,說道:“元皓、子泰,真一切如卿二人所料!董兵士氣果然低落,不堪一戰。”
文醜、孫堅登高觀戰。
董兵士氣雖然低落,但董卓帶在身邊的都是精銳,又有他親自坐鎮,戰將至午時,顏良、程普雖攻勢鋒銳,步步前進,然卻仍尚未能攻破董陣。
文醜對孫堅說道:“如能擒斬董卓,則洛陽以西,直至長安,可不戰而定也!”
天子被董卓送去了長安,在長安周邊和從洛陽到長安途中的要點之處,現皆有董兵駐紮,如果能在今日此戰中生擒或者斬殺董卓,那麽不但被董卓留在洛陽和附近諸關的這些董兵,包括長安和從洛陽到長安沿途的董兵,一下子群龍無首,就能都輕鬆平定了。
眼看著蓋世大功就在眼前,孫堅心潮澎湃,大聲說道:“子孝,我要親帶兵出戰!”
“卿自可往去親擊董卓,我當帶兵繞至董兵側後,以截其退。”
文醜、孫堅當下聯袂下到軍中,各點兵馬,孫堅親率部前去支援顏良、程普,而文醜則帶著部曲繞過坐落在董卓陣地周圍的那些苑林、陵墓,來截董卓的退路。(未完待續。)
孫堅拍著大腿說道:“如非元皓,險誤大事!”
文醜、孫堅兩人意見一致,都讚同田豐的分析,因是不再傳令命三軍休整,反而急傳令下,命各部等吃了晚飯、稍微休息一會兒後,繼續趁夜行軍,務必要在明早前趕到洛陽外。
夜間行軍的速度肯定比不上白天,尤其是文、孫兩部兵馬合計達數萬之眾的情況下,文醜、孫堅各留了一部兵卒,看護著輜重在後緩行,自帶著主力在短暫的休整後星夜兼程。
快天亮時,走完了這剩下的三十多裏地,洛陽在望。
這時,孫堅部中的吳景、程普、韓當等將和文醜部中的趙雲、顏良、文霸等將,都分來尋見孫堅和文醜,請求讓部隊稍微休憩會兒。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請求。
洛陽就在前頭了,可能很快就要和敵人交戰了,部隊連續行軍了一天一夜,在交戰前,讓部隊休憩一下,養養精力和體力,再正常不過。
文醜卻不同意,他說道:“我所以和孫侯乘夜疾馳,一是為擊董兵之氣落,二也是為掩其不備,今已至洛陽,豈可再停?”對孫堅說道,“據斥候報,董卓分諸將居各陵、苑林中,自統精銳居其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卿與我可各選精卒三千,使急擊董卓居處,餘下部眾則分與董卓諸將對陣,如他們馳援董卓,則擊之,如不馳援,則待董卓敗後再並擊之!”
孫堅以為然,說道:“就如卿言行事!”
當下,兩人各選出了三千精銳,分以上/將、猛將統之。
孫堅這邊用了程普為將,韓當輔之。
文醜這邊用了顏良為將,趙雲為輔。
程普、韓當、顏良、趙雲四人各統精卒。先出軍外,趁著天還沒大亮,在斥候的帶領下,急往董卓所在的地方馳去。
看著這六千虎士如猛虎下山也似地馳擊往董卓處去。田疇說道:“董兵以騎為長,而今卻舍其長,盡入苑林、諸先帝陵中,……明公、孫侯,此戰勝之易也。”
苑林和帝陵中固然有水、有林、有山。可為倚仗,但同時也正因為有水、有林、有山,不利董兵發揮騎兵的優勢,田疇說他們是舍長就短,此言不差。
卻是說了:賈詡和董卓難道不知這一點麽?
賈詡和董卓也是知道的,賈詡之所以給董卓出此計謀,而董卓也之所以接受了這個計謀,他倆卻都是因迫不得已。賈詡說因為董卓的急智,避免了董兵的士氣低落,這其實是假話。賈詡和董卓都心知肚明。從天子西遷、洛陽被毀開始,董兵的士氣就一直都在慢慢地低落中,低落到現在這個時候本來就已經很低了,而太穀關又被文醜、孫堅攻破,胡軫授首、徐榮叛變,可以這麽說,董兵本來就已很低落的士氣,碰上這件事後,已經是變得更加低落,如此低落之氣。又怎能與文醜、孫堅野戰?隻有轉入苑林、陵墓中,或可倚“險”與文、孫一戰。
文醜、孫堅遣了精銳出軍,直撲董卓之後,兩人又分別調遣各部。命各在斥候的引路下,前去董卓麾下各將的駐守處外布陣。
孫堅又以孫賁、祖茂為將,命帶騎兵遊弋於各部其間,做為策應。
文醜亦以文霸、劉慶為將,命也帶騎兵遊弋本軍的各部間,以為呼應。
文醜、孫堅這裏調度完畢後。天已大亮,各部分別馳往預定的陣地。
文醜、孫堅自領中軍,又向前行軍了數裏,停在了離董卓駐兵處不到五裏的地方。
此時,程普、顏良兩部早已至董卓駐守處,兩邊已經展開了交戰。
文醜、孫堅登到高處,遠觀戰局。
上午的陽光下,遙見董卓駐守之地林木茂盛,河溪如帶,小山起伏,而便在這林、水、山間,塵土暴揚,旗幟隱現,鼓聲、喊殺聲隨風入耳。
孫堅側耳細聽鼓聲,對文醜說道:“此進擊之鼓也!”
文醜笑道:“也不知是卿部的進擊鼓聲,還是吾部的進擊鼓聲?”
孫堅大笑說道:“總之不會是董卓的進擊鼓聲。”
文醜、孫堅一邊遙觀戰事,一邊傳令部中,命做好援助程普、顏良的準備,——畢竟董卓部並州軍的凶名在外,而能被董卓帶在身邊的又必是他軍中的精銳,所以程普、顏良這六千已經連續行軍了一天一夜的精卒到底能不能擊破董卓,文醜、孫堅此時也是無有多大的把握。
同時,文醜、孫堅並密切關注其餘各個陣地的情況。
探馬、斥候不斷來到,給他兩人報上前方的戰況和各地的形勢。
依戰報,程普、顏良的攻勢進展甚是順利,董兵雖負隅頑抗,但卻節節敗退。
其餘各陣地的形勢看起來也都很不錯,除了少數幾個地方有董兵試圖出來援助董卓,其餘各處的董兵都不敢出來,而那幾支試圖出來援助董卓的董兵也分別都被文、孫的部曲擊退。
雖有一定的把握料到此戰能勝,可真的打起來,戰事居然這麽順利,這也實是出乎了文醜、孫堅的預料。
兩人都心情舒暢。
文醜笑顧田豐和田疇,說道:“元皓、子泰,真一切如卿二人所料!董兵士氣果然低落,不堪一戰。”
文醜、孫堅登高觀戰。
董兵士氣雖然低落,但董卓帶在身邊的都是精銳,又有他親自坐鎮,戰將至午時,顏良、程普雖攻勢鋒銳,步步前進,然卻仍尚未能攻破董陣。
文醜對孫堅說道:“如能擒斬董卓,則洛陽以西,直至長安,可不戰而定也!”
天子被董卓送去了長安,在長安周邊和從洛陽到長安途中的要點之處,現皆有董兵駐紮,如果能在今日此戰中生擒或者斬殺董卓,那麽不但被董卓留在洛陽和附近諸關的這些董兵,包括長安和從洛陽到長安沿途的董兵,一下子群龍無首,就能都輕鬆平定了。
眼看著蓋世大功就在眼前,孫堅心潮澎湃,大聲說道:“子孝,我要親帶兵出戰!”
“卿自可往去親擊董卓,我當帶兵繞至董兵側後,以截其退。”
文醜、孫堅當下聯袂下到軍中,各點兵馬,孫堅親率部前去支援顏良、程普,而文醜則帶著部曲繞過坐落在董卓陣地周圍的那些苑林、陵墓,來截董卓的退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