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發動咒水之變,殘殺三十餘名大明官員,惹得明廷震怒,全國激憤。
七月十八日,在舉國聲討的浪潮中,天武皇帝朱慈烺正式下詔,命南軍都督府、南洋都護府、大明皇家海軍,盡起三軍討伐緬甸,除王滅國!
就在征討緬甸的詔令下達後,一條壞消息傳入了紫禁城。
征西都護府大都護戚廣陽發來軍報:準格爾汗國大汗僧格,被異母兄車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圖爾派人暗殺,由於僧格的三個年齡尚小,台吉位難以得到延續,準格爾部陷入了內訌。
與此同時,北方的沙俄與哈薩克汗國結盟,組成聯軍打著支持車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圖爾的旗號,趁機入侵南疆,人馬不下十萬!
他們先是派出先頭部隊哥薩克騎兵侵入到準噶爾人生活的地區,血洗了幾個反對車臣台吉的部落,燒毀村莊,屠殺並掠虜準格爾人近千餘人。
征西都護府立即出兵準格爾解圍,在天山一帶與哈薩克汗國的軍隊展開激戰,在明軍強大的火力進攻下,哈薩克汗國被殺得大敗,當場擊斃數千人。
然沙俄的軍隊,突然南下攻打明軍空虛的伊犁河穀,明軍主力無法回援,又有哈薩克汗國與準噶爾叛軍聯合反擊,隻得退回吐魯番都護府大營。
接到了這份軍報後,朱慈烺立時警醒,北極熊果然趁機向伊犁河穀伸手了!
不止沙俄,緬甸的政變,忽然誘殺大明官員,背後鐵定是英國人在支持。
細細思考,朱慈烺敏銳的察覺到,這是西方國家開始聯手遏製大明了!
先是英國人扶持緬甸政變,再是沙俄扶持準格爾部政變,除掉大明冊封的國王和大汗,主動陳兵大明國境,呈現南北呼應,這必然不是偶然發生,而是一場早已醞釀的陰謀!
大明這些年發展迅猛,在全球部署,加強影響力,嚴重動搖了西方幾大強國在各自地區的霸主地位,對他們形成威脅,幾大強國自知無力單獨對抗大明,隻得聯手抗擊,層層削弱大明。
沙俄與英吉利,公然要求準格爾部與緬甸脫離大明的宗屬關係,成為獨立國家。
大明一但失去其中一個地方,國際地位將一落千丈,朱慈烺斷然不會讓他們得逞!
在以往的對俄戰爭中,是征北都護府在打,征西都護府還從未遇到過毛子。
俄軍士兵一個個人高馬大,性格粗野,殘暴好戰,尤其是個人肉搏能力相當強橫,給明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說現在的戰爭模式,肉搏戰的機會不多,但俄軍依舊不容小視。
西域地廣人少,沙漠眾多,環境惡劣,征西都護府的兵力有限,分散防守著喀什等重鎮,麵對沙俄與哈薩克的聯軍,有些困難。
戚廣陽意識到了局勢複雜,敵人來勢洶洶,對西域構成極大的威脅,於是不顧麵子的立刻向南京請求援兵。
收到了征西都護府的求援後,朱慈烺開始認真的思考漠西的問題。
雖然他十分重視海洋,但並不代表不重視陸地,哪怕是西域的不毛之地。
對一個國家來說,陸地才是基礎的,一個國家的土地,自然是越大越好,隻有擁有廣大的土地,才能使國家保持強大!
這一點,在曆史的發展中是得到證眀的!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日本也曾建立過*****圈,但都因本土的麵積太小,基礎不穩,最終還是走向了衰弱。
一直保持強盛的,都是擁有廣大國土的國家,即便暫時衰落,等緩過勁來之後,依舊能重新崛起。
國土麵積廣大,就是他們最大的底藴!
朱慈烺希望有生之年,盡力地擴大大明的版圖,為後世子孫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武英殿內,朱慈烺召開禦前會議,軍機與內閣大臣全員參加。
情報部例行介紹了一番西北局勢,以及沙俄的情況。
自天武十一年的雅克薩之戰,俄軍戰敗,尼布楚守軍長官向莫斯科求救,請求國內至少出動五萬以上的兵力,到達東方,這樣才能與明軍一戰,重新奪回遠東。
當時的沙俄皇帝阿列克謝被國內事情搞的焦頭爛額,沒有搭理遠東軍的建議,幹脆放棄了西伯利亞。
阿列克謝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也就是彼得大帝的親爹。
這家夥與朱慈烺同歲,連生日都隻差十來天,登基時間僅比朱慈烺晚一年(天武二年登基)。
阿列克謝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五歲開始識字,七歲開始學習寫字,九歲開始在教堂唱詩班學習,十二歲時將讀過的書攢起來,可以建立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其人生軌跡,可以說和朱慈烺十分相似,都喜歡愛好讀書。
這樣的阿列克謝在少年時代九歲當時俄國最有學識之人,登基為沙皇後,更是野心勃勃,力圖強大俄國。
巧的是,俄國當時的情況與大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總體上都是萎靡不振,隱患四伏的混亂時代。
對外還有北方強敵瑞典,牢牢地控製著通往歐洲的商道;西邊是世仇波蘭和立陶宛王國,占領著斯摩棱斯克為首的一係列重鎮,時刻威脅莫斯科;
西南是藩屬於波蘭的烏克蘭,來烏克蘭大草原上的哥薩克騎兵對莫斯科也是一個嚴重威脅;南麵就是幾個世紀內無數次侵襲俄羅斯的土耳其藩屬國克裏木汗國;
隻有南方草原上是聽命於莫斯科,但仍獨立於沙皇俄國之外的頓河哥薩克人。
就是在如此環境中,沙皇阿列克謝對內平定國內農民起義,進行宗教改革,對外親征波蘭和烏克蘭,最終將第聶伯河東岸的東烏克蘭正式並入俄羅斯版圖。
平定內憂外患後,沙皇阿列克謝開始將目光投向東方的局勢。
大明在遠東重新崛起,讓俄國人心存疑慮,特別是近幾年大明重新建立的絲綢之路,對俄國在中亞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英吉利和法蘭西也不希望看到一個獨自做大的大明帝國!
所以,幾國開始互相建立領事館,進行政治協商。
使者的奔走終於獲得了一些成效,開始對陣大明結盟,俄國首先向大明發出一個態度強硬的國書:“明軍務必撤出遠東地區,歸還尼布楚和雅克薩等俄軍城堡,否則將負有重大責任!”
當時俄國國書發出後,大明不僅沒鳥他們,反而派出軍隊繼續西進,打得俄國人連親媽都不認識了。
七月十八日,在舉國聲討的浪潮中,天武皇帝朱慈烺正式下詔,命南軍都督府、南洋都護府、大明皇家海軍,盡起三軍討伐緬甸,除王滅國!
就在征討緬甸的詔令下達後,一條壞消息傳入了紫禁城。
征西都護府大都護戚廣陽發來軍報:準格爾汗國大汗僧格,被異母兄車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圖爾派人暗殺,由於僧格的三個年齡尚小,台吉位難以得到延續,準格爾部陷入了內訌。
與此同時,北方的沙俄與哈薩克汗國結盟,組成聯軍打著支持車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圖爾的旗號,趁機入侵南疆,人馬不下十萬!
他們先是派出先頭部隊哥薩克騎兵侵入到準噶爾人生活的地區,血洗了幾個反對車臣台吉的部落,燒毀村莊,屠殺並掠虜準格爾人近千餘人。
征西都護府立即出兵準格爾解圍,在天山一帶與哈薩克汗國的軍隊展開激戰,在明軍強大的火力進攻下,哈薩克汗國被殺得大敗,當場擊斃數千人。
然沙俄的軍隊,突然南下攻打明軍空虛的伊犁河穀,明軍主力無法回援,又有哈薩克汗國與準噶爾叛軍聯合反擊,隻得退回吐魯番都護府大營。
接到了這份軍報後,朱慈烺立時警醒,北極熊果然趁機向伊犁河穀伸手了!
不止沙俄,緬甸的政變,忽然誘殺大明官員,背後鐵定是英國人在支持。
細細思考,朱慈烺敏銳的察覺到,這是西方國家開始聯手遏製大明了!
先是英國人扶持緬甸政變,再是沙俄扶持準格爾部政變,除掉大明冊封的國王和大汗,主動陳兵大明國境,呈現南北呼應,這必然不是偶然發生,而是一場早已醞釀的陰謀!
大明這些年發展迅猛,在全球部署,加強影響力,嚴重動搖了西方幾大強國在各自地區的霸主地位,對他們形成威脅,幾大強國自知無力單獨對抗大明,隻得聯手抗擊,層層削弱大明。
沙俄與英吉利,公然要求準格爾部與緬甸脫離大明的宗屬關係,成為獨立國家。
大明一但失去其中一個地方,國際地位將一落千丈,朱慈烺斷然不會讓他們得逞!
在以往的對俄戰爭中,是征北都護府在打,征西都護府還從未遇到過毛子。
俄軍士兵一個個人高馬大,性格粗野,殘暴好戰,尤其是個人肉搏能力相當強橫,給明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說現在的戰爭模式,肉搏戰的機會不多,但俄軍依舊不容小視。
西域地廣人少,沙漠眾多,環境惡劣,征西都護府的兵力有限,分散防守著喀什等重鎮,麵對沙俄與哈薩克的聯軍,有些困難。
戚廣陽意識到了局勢複雜,敵人來勢洶洶,對西域構成極大的威脅,於是不顧麵子的立刻向南京請求援兵。
收到了征西都護府的求援後,朱慈烺開始認真的思考漠西的問題。
雖然他十分重視海洋,但並不代表不重視陸地,哪怕是西域的不毛之地。
對一個國家來說,陸地才是基礎的,一個國家的土地,自然是越大越好,隻有擁有廣大的土地,才能使國家保持強大!
這一點,在曆史的發展中是得到證眀的!
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日本也曾建立過*****圈,但都因本土的麵積太小,基礎不穩,最終還是走向了衰弱。
一直保持強盛的,都是擁有廣大國土的國家,即便暫時衰落,等緩過勁來之後,依舊能重新崛起。
國土麵積廣大,就是他們最大的底藴!
朱慈烺希望有生之年,盡力地擴大大明的版圖,為後世子孫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武英殿內,朱慈烺召開禦前會議,軍機與內閣大臣全員參加。
情報部例行介紹了一番西北局勢,以及沙俄的情況。
自天武十一年的雅克薩之戰,俄軍戰敗,尼布楚守軍長官向莫斯科求救,請求國內至少出動五萬以上的兵力,到達東方,這樣才能與明軍一戰,重新奪回遠東。
當時的沙俄皇帝阿列克謝被國內事情搞的焦頭爛額,沒有搭理遠東軍的建議,幹脆放棄了西伯利亞。
阿列克謝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也就是彼得大帝的親爹。
這家夥與朱慈烺同歲,連生日都隻差十來天,登基時間僅比朱慈烺晚一年(天武二年登基)。
阿列克謝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五歲開始識字,七歲開始學習寫字,九歲開始在教堂唱詩班學習,十二歲時將讀過的書攢起來,可以建立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其人生軌跡,可以說和朱慈烺十分相似,都喜歡愛好讀書。
這樣的阿列克謝在少年時代九歲當時俄國最有學識之人,登基為沙皇後,更是野心勃勃,力圖強大俄國。
巧的是,俄國當時的情況與大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總體上都是萎靡不振,隱患四伏的混亂時代。
對外還有北方強敵瑞典,牢牢地控製著通往歐洲的商道;西邊是世仇波蘭和立陶宛王國,占領著斯摩棱斯克為首的一係列重鎮,時刻威脅莫斯科;
西南是藩屬於波蘭的烏克蘭,來烏克蘭大草原上的哥薩克騎兵對莫斯科也是一個嚴重威脅;南麵就是幾個世紀內無數次侵襲俄羅斯的土耳其藩屬國克裏木汗國;
隻有南方草原上是聽命於莫斯科,但仍獨立於沙皇俄國之外的頓河哥薩克人。
就是在如此環境中,沙皇阿列克謝對內平定國內農民起義,進行宗教改革,對外親征波蘭和烏克蘭,最終將第聶伯河東岸的東烏克蘭正式並入俄羅斯版圖。
平定內憂外患後,沙皇阿列克謝開始將目光投向東方的局勢。
大明在遠東重新崛起,讓俄國人心存疑慮,特別是近幾年大明重新建立的絲綢之路,對俄國在中亞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而英吉利和法蘭西也不希望看到一個獨自做大的大明帝國!
所以,幾國開始互相建立領事館,進行政治協商。
使者的奔走終於獲得了一些成效,開始對陣大明結盟,俄國首先向大明發出一個態度強硬的國書:“明軍務必撤出遠東地區,歸還尼布楚和雅克薩等俄軍城堡,否則將負有重大責任!”
當時俄國國書發出後,大明不僅沒鳥他們,反而派出軍隊繼續西進,打得俄國人連親媽都不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