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日,勝利班師的車駕回到了直隸。
從沙漠瀚海的漠西回到這鳥語花香的江南,這支九死一生的軍隊,真有恍如隔世的感慨。
雪停了,天也放晴了,率部行進在皇帝鑾駕後麵的朱和墿,從望遠鏡裏看到南京城高大的城牆,隻覺得鼻子一酸,終於回家了......
天子親征西域,凱旋而歸的消息轟動了整個直隸,從鳳陽府到應天府的大道上,每日灑掃,清水淨街。
太子朱和陛率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一直迎到了長江邊,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包括親王、郡王及其他文武散官,都到此迎接朱慈烺及凱旋的大軍,使得江邊黑壓壓的都是著各色官袍的朝廷重臣。
天氣雖然寒冷,但聞訊趕來的百姓極多,儀鳳門外一大片開闊地帶,熙熙攘攘站滿了聚集的京師百姓,都來一睹凱旋大軍的王師風采。
出征將士們的家人,也悉數出現在歡迎的人群中,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軍團。
徐明武跟在禦駕後麵,接受臣民們的致禮,他隱隱看到遠處圍觀的人群中,有幾人歡呼雀躍的向自己這個方向招手。
仔細一看,那是開國公府上自己的家人,大娘趙氏、兄長徐明德,還有嫂子高氏、大侄子徐一川,以及徐明武的仆從和丫鬟。
隔得遠,徐明武雖然看不清家人們的麵容,但從他們的舉動來看,是非常的激動。
尤其是他的跟班徐福,還有丫鬟小鞠,他們不停地揮著手,還偶爾抹了把臉。
大侄子徐一川則是揮著手歡呼跳躍,大聲喊叫著,隻是周圍的吵鬧聲太大了,徐明武聽不清他在喊什麽。
這一刻,徐二少感動了,眼睛像是進了沙子。
徐明武衝著他們的方向揮了揮手,徐府家人們見狀,更是做出了許多動作來,大侄子徐一川準備衝過來,被嫂子高氏等人及時拉了回去。
徐明武激動的同時,十分的緊張,畢竟,衝撞禦駕可不是鬧著玩的。
從南京城到長江邊,朝廷動用了最高規格的迎接儀式,用黃綢和鬆柏搭了幾十座凱旋門,幾百座綿繡裝飾,每隔半裏有一座紅氈鋪地的大帳篷,裏麵擺滿了鮮花、美酒、時果、點心和諸多美味貢品。
看到這些,朱慈烺原本有些喜色的臉逐漸浮現一絲不悅。
在班師返程途經各省,渡過大江大河時,朱慈烺發現,各地道路寬敞,村堡廠房林立,黑煙嫋嫋,到處都是一派忙碌的生機,那是工業化的表現。
然過了開封府,又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因黃河決口造成的水患,使得黃河邊一片蕭條,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崇禎朝。
想到地方小民還在嗷嗷待哺,京師迎駕的一切,朱慈烺看得頗為刺眼。
當然了,他也知道,太子和群臣不敢怠慢迎駕之事,擔心從簡了會引得龍顏不悅。
畢竟西征沙漠打了這麽久,打的這麽艱辛,回家了不好好安排一波,誰心裏都會有情緒。
人心就是這麽的複雜矛盾,也並非所有的事,都能兩全其美,做人難,夾在中間辦事的人更難。
在出席祭告太廟儀式的朝臣中,徐明武發現了父親徐青山,連忙跑過去行禮:“爹,您怎麽回京了?”
看到徐青山的模樣,徐明武心裏一酸,一年多不見,這位可敬的父親明顯衰老了不少,看來緬甸的惡劣環境,讓他受了不少罪。
徐青山看著徐明武的眼神中,充滿了慈愛和讚賞,還有欣慰和滿足,他笑道:“緬甸的局勢已然安定,爹年前就上書請歸,陛下同意了。”
認真看了幾眼徐明武,他又道:“武兒,你沒給爹丟臉,立下如此戰功,為我大明打下這麽一大片江山,爹甚是欣慰!”
說這話時,徐青山臉上已經是老淚縱橫了。
看到父親如此,徐明武也跟著掉下了幾滴眼淚。
父子二人畢竟都是軍人,沒有像婦人那般抱頭痛哭,簡單聊了幾句便分開了,依班次入列,隨天武帝祭告太廟。
徐明武及其他朝廷重臣們跟在朱慈烺後麵,上到臨時搭建起來的一個高台上,轉身麵對著列隊整齊西征歸來的將士們。
隨著禮部官員冗長高亢的聲音響起,儀式正式開始。
經過長途行進的皇帝朱慈烺,已經是滿身疲憊,但還是神采奕奕地主持了這次大典。
此次與禦駕一同班師回朝的還有定國公周遇吉,作為征北軍的統帥,與征西軍的戚廣陽,一同跟在皇帝後麵,作為主角參加儀式。
兩位大將都是一身鮮亮的軍裝,二人相互作了禮,臉上不約而同的露出喜悅的笑容。
這些年的連續幾戰下來,西北邊患的強敵盡數被掃除,再無力量能對大明西北國境構成威脅了,作為邊疆大將,這是榮耀的表現,值得驕傲!
祭天、告廟,告慰大明的曆代先帝,祭奠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將士們。
整個儀式期間,圍觀的軍民們不斷地歡呼著,高喊著。
徐明武明顯感受到了,國力強盛,給大明所有的臣民帶來的尊嚴,以及那份驕傲,都在這一刻展現了出來!
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
想想滿清一朝,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屈辱,華人在外受人歧視,地位如狗,徐明武慶幸穿到了這個時空,中國最強盛的時代!
整個儀式下來,將近兩個時辰,徐明武都覺得有些累了,但歡呼的軍民們,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太子朱和陛似乎是疲憊了,忽然麵無血色,目光發呆,站立不穩摔倒在地,驚得朱皇帝連忙命人將太子送回東宮。
最後,朱慈烺宣布,凱旋的將士們回營休整,各領軍主將,在處置好軍務,安置好屬下的將士們後,也各自回府,對出征將士們的嘉獎,將會在大朝會上進行。
太子大典暈倒一事,讓一些人浮想聯翩,有人開始將羸弱的太子與征戰沙場的漢王作比較。
私下議論太子羸弱,處理水災不當,保障前線後勤不利,而漢王隨駕西征,陷入困境英勇翻盤,滅準噶爾安撫牧民,還千裏救駕龍城......
漢王自由學習天武帝,這麽多年來,在一些方麵學的也有七八分了,說不定陛下會更為喜愛.....
也有一些理智之人發現了異常,太子自幼習武,身強力壯,怎會羸弱到站立區區幾個時辰就暈倒了?
從沙漠瀚海的漠西回到這鳥語花香的江南,這支九死一生的軍隊,真有恍如隔世的感慨。
雪停了,天也放晴了,率部行進在皇帝鑾駕後麵的朱和墿,從望遠鏡裏看到南京城高大的城牆,隻覺得鼻子一酸,終於回家了......
天子親征西域,凱旋而歸的消息轟動了整個直隸,從鳳陽府到應天府的大道上,每日灑掃,清水淨街。
太子朱和陛率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一直迎到了長江邊,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包括親王、郡王及其他文武散官,都到此迎接朱慈烺及凱旋的大軍,使得江邊黑壓壓的都是著各色官袍的朝廷重臣。
天氣雖然寒冷,但聞訊趕來的百姓極多,儀鳳門外一大片開闊地帶,熙熙攘攘站滿了聚集的京師百姓,都來一睹凱旋大軍的王師風采。
出征將士們的家人,也悉數出現在歡迎的人群中,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軍團。
徐明武跟在禦駕後麵,接受臣民們的致禮,他隱隱看到遠處圍觀的人群中,有幾人歡呼雀躍的向自己這個方向招手。
仔細一看,那是開國公府上自己的家人,大娘趙氏、兄長徐明德,還有嫂子高氏、大侄子徐一川,以及徐明武的仆從和丫鬟。
隔得遠,徐明武雖然看不清家人們的麵容,但從他們的舉動來看,是非常的激動。
尤其是他的跟班徐福,還有丫鬟小鞠,他們不停地揮著手,還偶爾抹了把臉。
大侄子徐一川則是揮著手歡呼跳躍,大聲喊叫著,隻是周圍的吵鬧聲太大了,徐明武聽不清他在喊什麽。
這一刻,徐二少感動了,眼睛像是進了沙子。
徐明武衝著他們的方向揮了揮手,徐府家人們見狀,更是做出了許多動作來,大侄子徐一川準備衝過來,被嫂子高氏等人及時拉了回去。
徐明武激動的同時,十分的緊張,畢竟,衝撞禦駕可不是鬧著玩的。
從南京城到長江邊,朝廷動用了最高規格的迎接儀式,用黃綢和鬆柏搭了幾十座凱旋門,幾百座綿繡裝飾,每隔半裏有一座紅氈鋪地的大帳篷,裏麵擺滿了鮮花、美酒、時果、點心和諸多美味貢品。
看到這些,朱慈烺原本有些喜色的臉逐漸浮現一絲不悅。
在班師返程途經各省,渡過大江大河時,朱慈烺發現,各地道路寬敞,村堡廠房林立,黑煙嫋嫋,到處都是一派忙碌的生機,那是工業化的表現。
然過了開封府,又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因黃河決口造成的水患,使得黃河邊一片蕭條,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崇禎朝。
想到地方小民還在嗷嗷待哺,京師迎駕的一切,朱慈烺看得頗為刺眼。
當然了,他也知道,太子和群臣不敢怠慢迎駕之事,擔心從簡了會引得龍顏不悅。
畢竟西征沙漠打了這麽久,打的這麽艱辛,回家了不好好安排一波,誰心裏都會有情緒。
人心就是這麽的複雜矛盾,也並非所有的事,都能兩全其美,做人難,夾在中間辦事的人更難。
在出席祭告太廟儀式的朝臣中,徐明武發現了父親徐青山,連忙跑過去行禮:“爹,您怎麽回京了?”
看到徐青山的模樣,徐明武心裏一酸,一年多不見,這位可敬的父親明顯衰老了不少,看來緬甸的惡劣環境,讓他受了不少罪。
徐青山看著徐明武的眼神中,充滿了慈愛和讚賞,還有欣慰和滿足,他笑道:“緬甸的局勢已然安定,爹年前就上書請歸,陛下同意了。”
認真看了幾眼徐明武,他又道:“武兒,你沒給爹丟臉,立下如此戰功,為我大明打下這麽一大片江山,爹甚是欣慰!”
說這話時,徐青山臉上已經是老淚縱橫了。
看到父親如此,徐明武也跟著掉下了幾滴眼淚。
父子二人畢竟都是軍人,沒有像婦人那般抱頭痛哭,簡單聊了幾句便分開了,依班次入列,隨天武帝祭告太廟。
徐明武及其他朝廷重臣們跟在朱慈烺後麵,上到臨時搭建起來的一個高台上,轉身麵對著列隊整齊西征歸來的將士們。
隨著禮部官員冗長高亢的聲音響起,儀式正式開始。
經過長途行進的皇帝朱慈烺,已經是滿身疲憊,但還是神采奕奕地主持了這次大典。
此次與禦駕一同班師回朝的還有定國公周遇吉,作為征北軍的統帥,與征西軍的戚廣陽,一同跟在皇帝後麵,作為主角參加儀式。
兩位大將都是一身鮮亮的軍裝,二人相互作了禮,臉上不約而同的露出喜悅的笑容。
這些年的連續幾戰下來,西北邊患的強敵盡數被掃除,再無力量能對大明西北國境構成威脅了,作為邊疆大將,這是榮耀的表現,值得驕傲!
祭天、告廟,告慰大明的曆代先帝,祭奠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將士們。
整個儀式期間,圍觀的軍民們不斷地歡呼著,高喊著。
徐明武明顯感受到了,國力強盛,給大明所有的臣民帶來的尊嚴,以及那份驕傲,都在這一刻展現了出來!
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
想想滿清一朝,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屈辱,華人在外受人歧視,地位如狗,徐明武慶幸穿到了這個時空,中國最強盛的時代!
整個儀式下來,將近兩個時辰,徐明武都覺得有些累了,但歡呼的軍民們,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太子朱和陛似乎是疲憊了,忽然麵無血色,目光發呆,站立不穩摔倒在地,驚得朱皇帝連忙命人將太子送回東宮。
最後,朱慈烺宣布,凱旋的將士們回營休整,各領軍主將,在處置好軍務,安置好屬下的將士們後,也各自回府,對出征將士們的嘉獎,將會在大朝會上進行。
太子大典暈倒一事,讓一些人浮想聯翩,有人開始將羸弱的太子與征戰沙場的漢王作比較。
私下議論太子羸弱,處理水災不當,保障前線後勤不利,而漢王隨駕西征,陷入困境英勇翻盤,滅準噶爾安撫牧民,還千裏救駕龍城......
漢王自由學習天武帝,這麽多年來,在一些方麵學的也有七八分了,說不定陛下會更為喜愛.....
也有一些理智之人發現了異常,太子自幼習武,身強力壯,怎會羸弱到站立區區幾個時辰就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