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興慶宮,勤政樓。


    昨天睡了個好覺,自覺精神不錯的皇帝李隆基也表示了勤勉,一早就過來處理奏本了。


    送到他這裏來的奏本大多都是經過政事堂諸宰相商議,一些還有宰相們的批閱意見的重要奏本,不是很重要的那些奏本都由宰相們代為批閱處理了。


    這些送到他這裏來,事關比較重大的奏本上批閱的意見大多讓李隆基滿意,這讓他越加的感覺不錯,在批閱奏本時候,還偶爾與侍立在一邊的高力士調侃幾句。


    潼關守住了,長安轉危為安,在接到叛軍退守陝郡的消息後,李隆基原本擔著的心就基本放下,再加上各地傳來的消息都是挺好的,官軍與叛軍作戰基本都取得了勝利,安祿山退回洛陽後,再次打算退守範陽。得知這些消息的李隆基一點也不擔心叛亂不能平息,他基本恢複了往日的生活習性,每天近半的精力都用在休養、賞聽樂舞上。


    大多的事宰相們都會代為處置,特別是楊國忠深知他的意思,許多事上的處理意見與他不謀而合,難以處置的事也會來問詢他的意見。大臣們有這般能耐,給出的意見讓他滿意,他也不去管太多。今天這幾本奏本批閱完後,他也準備去聽楊玉環新作的一首新曲。


    李隆基也知道,如今沉湎在音樂與舞蹈中並不太適合,大臣們會進諫的,畢竟現在形勢還沒完全逆變,叛亂還在繼續。但他處理完朝事,再去聽曲賞舞,小寐休息一下大臣們也無話可說了。


    不過在看倒數第二本奏本時候,卻有人來報,說是太子李亨求見。


    一聽李亨求見,李隆基不快地皺起了眉,不過在猶豫了一下後他還是令人將李亨帶了進來。


    “兒臣見這父皇,”李亨上前恭敬地行了禮,“今日見父皇精神不錯,兒臣甚是高興。父皇這般勤於朝事,讓無所事事的兒臣很是汗顏。”


    李隆基合上了奏本,將身子靠在身後的靠枕上,看著李亨意味深長地說道:“唔!你是責怪朕沒將朝事委於你嗎?”


    李亨被嚇了一跳,趕緊解釋:“父親,兒臣怎麽敢。兒臣沒有一點這個意思,兒臣隻是擔心父皇的身體,這些天你太操勞事了,要多休息,免得因勞累過度而吃不消。如今天氣很熱,兒臣前些日子都中了暑氣,躺了好些天才好。父皇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有什麽事可以吩咐兒臣去做的。”


    話雖這樣說,但李亨心裏還真的怨氣,生怨氣的理由就是剛才李隆基所說的,他想趁叛亂起來時候,插手朝事,但李隆基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安祿山的叛亂起來後,李隆基沒太多精力關注和處置關於叛亂的事務,朝政大事基本都由政事堂諸宰相負責,也就是大多都是楊國忠說了算。皇帝沒太多精力處置事務,各地軍情又緊急,按理這種情況下怎麽都該他這個太子監國,代為處理朝政大事,但李隆基卻沒有一點這方麵的表示,讓李亨很是著急和擔心。他相信叛亂終會平息的,而平叛過程中插手朝事是擴大自己影響的絕好機會,至少可以趁機在朝堂上多安插一些親信,以對抗楊國忠。


    他現在這個太子的位置並不穩,時刻都有危機感,楊國忠可以說處處與他對抗,不知道多少次在李隆基麵前蠱惑廢了他這個太子,改立其他皇子為太子,而父皇李隆基也幾乎被說動了,要不是與他私交還算可以的高力士幫著說一些話,說不定現在這個時候他已經被廢,大唐的太子變成了其他人。有這個念頭的時候,他一個勁地埋怨李隆基活的太長了,以至他這個當朝太子已經四十幾歲,卻依然沒機會即位為皇,還要處處受楊國忠的製約,太憋屈了。


    叛亂起來後,楊國忠的地位很受打擊,許多大臣公然要求皇帝處罰楊國忠,以絕叛軍起兵的借口,但李隆基卻不為所動,還對楊國忠越加信任,靈寶兵敗也沒對其處罰。更讓人可恨的是,其子楊晞率軍急救潼關,竟然立下了讓任何個人都驚愕的功勞。如此一來,楊國忠的威望非但沒有任何折損,還因為楊晞出色的表現得到了鞏固和提升。楊晞更是出任兵馬副元帥之職,執掌潼關十萬兵馬。


    楊晞執掌了潼關兵馬,可以說也就左右了長安的命運,大唐的國運都捏在了楊家父子的手裏,這讓李亨如坐針氈,芒刺在背,非常重的危機感上,讓李亨不得不在一些能發表意見的時候,主動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如當日楊晞回長安後,他當殿建議改其他將領為領軍元帥,讓楊晞回京坐享功勞。但他的意見並未被父皇李隆基采納,他也馬上住了口,不敢多說。但他卻不甘心楊家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讓他這個當朝太子在朝堂上都沒發言權。


    今日進宮,他還是要向父皇提議一點,這也是他考慮了好些天才決定的事。


    聽李亨說的挺有感情,李隆基那點猜忌也就沒有了,笑了笑後道:“太子的一片孝心,朕知道了,你也不要擔心,朕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能勉為其力處置朝事的,如今政事堂諸宰相都勤勉於事,能替朕分憂,朕一點都不擔心朝事沒人處置,太子就不要太擔心了。”


    聽李隆基如此說,李亨心裏的怨氣再次升騰起來,不隻對楊國忠更加仇恨,對麵前自己這位生身父親也充滿了怨言,但他卻不也有任何的表示,也記著今天來請見父皇的目的,馬上將怨氣壓下去,再恭敬地對李隆基施了一禮後,道:“父皇,兒臣今日進宮求見父皇,是有一事想與父皇商量的。”


    “有何事要與朕說,太子盡管言來就是!”李隆基撫著花白的胡須,不動聲色地問道。


    “父皇,潼關的兵馬已經有十萬餘,臨時征召的後續人馬還在繼續往潼關開拔的過程中,但楊晞斬殺怯戰逃跑的邊令誠後,朝廷並未在潼關鎮軍中設監軍一職。兒臣作為兵馬元帥,覺得如此甚是不妥,兒臣已經聽到多位大臣有過報怨,說如此是壞了大唐的軍製,萬不能繼續如此。因此今日就大著膽進宮求見父皇,希望父皇能重設監軍職!”c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傲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遠並收藏傲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