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曦差不多以打太極的方法將李玢“哄”走了。
讓李玢一副雲裏霧裏摸不清他心思,這是楊曦現在期望看到的。
楊曦希望接下來的時間內,怕太子位被自己兄弟取代的李玢能對他產生依賴。當然楊曦也希望李璘能不退讓,一直與李玢掐架,掐的越凶越好,讓李玢整天生活在膽戰心驚中最好。
這樣的話李玢再不可能有精力與他起矛盾,而他就可以安心地將守孝的最後一年混過去。
李玢再次承諾的事,他依然抱著與以前一樣的心態:將李玢的承諾記住,但並不相信這個承諾。
在關乎權力與皇位之爭的時候,任何承諾都與放屁無異,楊曦不會傻傻等到李玢當上了皇帝後立他為太子,再接手皇位,一切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和爭取。李玢當了皇帝的話,那大權在握,可以找無數個理由毀了自己的承諾,而且不會受到任何道義上的指責。李玢還年輕,李隆基已經老了,如果李隆基將皇位傳給李玢,或者李隆基病亡,那李玢能當皇帝的時間非常長,誰也沒辦法預料到李玢當了皇帝後,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李亨當了幾十年太子,最終都落了一場空呢!
因為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了,並且知道李隆基是靠政變當上皇帝的,李亨最終也是想通過發動政變奪取權力,隻不過沒有成功,楊曦認為他最終要走的路就是效仿他們。而要想獲得成功,那禁軍人馬肯定要基本掌握,並且要得到更多在朝中有份量的大臣的支持。因此楊曦也堅定自己最初的打算,努力在禁軍中安插自己信任的人,並想辦法為自己所用那些人爭取更高的官職。
顏真卿、高適、李泌這幾個如今在朝中地位不錯的大臣,楊曦相信關鍵時候他們會支持他的,自己的嶽父郭子儀更不用說,但這還不夠,他需要培植更多的力量。
在出征青海時候,楊曦在創造戰爭奇跡的同時,也收獲了不少領軍將領的心,讓他們對他心悅誠服。渾釋之、渾緘父子,仆固懷恩、陳回光、郝廷玉這些人在楊曦恩威並施的手段拉攏下,都對楊曦表現出了一定的忠誠,楊曦也努力為他們爭取更高的職位。以回朝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郭子儀的幫助、楊玉環和虢國夫人的說項,成功地將他們安置在比較關鍵的位置。
渾釋之被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渾緘繼續在左龍武衛任職,因軍功被晉為左龍武衛將軍,仆固懷恩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陳回光被任命為河南節度使,郝廷玉被任命為檢校右羽林軍大將軍。
這些被楊曦拉攏之人在軍中的影響力都不錯,再加上龐忠、王思禮、劉光庭、李福德、呂崇賁等早先跟從楊曦打仗的那些人,楊曦能信任之人廣布於軍中。這些人當中的一些人關鍵時候不一定會完全聽命於他,但楊曦期望關鍵時候這些人不站到他的對立麵去就行了。
楊曦一直在努力發掘人才,通過自己的舉薦讓他們到朝中任職,最終為自己所用。因為對這段曆史並不是非常熟悉,對這個時代生活著哪些能人並不完全知情,那些有名氣之人舉薦完畢後,以後舉薦的人隻能依他自己的認定做出判斷了。不過有兩個得他舉薦到朝中任職的人的表現挺讓他失望,那就是在曆史上非常有名聲的李白和杜甫。這兩個人性子孤傲、耿直,但能力不足,以楊曦的認定幾乎沒有什麽政治才能,沒辦法委他們以更高的職務,更大的重用。
以前楊曦認定過,讓這兩個名聲非常大的人為大唐的文化繁榮做出貢獻可能就是他們人盡其才的用處,如今他越加堅定了這份認定。讓他們多寫一些詩賦吧,讓他們將唐詩的繁盛推向頂峰。
楊曦向朝廷舉薦了不少人才,他一度擔心此舉被人詬病,被皇帝李隆基猜忌,但時間過去後,並沒感覺到這些,心裏也放了心。不過他也告誡自己,做這些事一定要小心,不要落人口實,被人攻擊。
南方的戰事進展的很順利。
高適指揮的洱海道大軍準備的很充分,並且造出了很大的聲勢。大唐軍隊在青海及安西對吐蕃人戰事的巨大勝利給了南詔軍民以非常大的心理威壓,幾年前曾給予大唐軍隊以重創的南詔軍隊,這次絲毫沒有發揮前幾年的勇武,連遭敗績,被高適所指揮的洱海道大軍接連重創。
因為大唐軍隊推進速度非常快,快的出乎南詔人的意外,幾個方向包抄的大軍包圍了南詔王閣邏鳳所領的人馬。在大唐軍隊的猛烈進攻之下,守著孤城、遭受了大量火器打擊的南詔軍隊不支潰敗,南詔王閣邏鳳最終選擇了投降,南詔隨即宣布被滅亡。
不過南詔境內情況複雜,部落眾多,南詔王閣邏鳳宣布投降後,高適繼續進軍,準備率軍進駐至洱海一線,完全控製南詔。南詔王閣邏鳳及他手下的一幫重要人物在投降後,被押解往長安。
大捷的消息傳來之時,一度讓朝中大臣不太相信,特別是宰相韋見素。他完全清楚前幾年對南詔用兵時候遭遇慘敗的情景,數十萬大唐軍隊被南詔消滅。但沒想到,幾年過去,一切都變了樣,變成了南詔軍隊不堪一擊,幾個月間就被滅國了。韋見素不知道是南詔軍隊的戰力變弱了,或者是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過這個結局讓他挺滿意了,報了大仇了。
在收到前方傳來的捷報,並得知南詔王閣邏鳳率部投降,並選擇了舉國內附時候,楊曦也非常高興,他也馬上到楊國忠的墳前,將此事告訴了埋在地底下的楊國忠。表示替楊國忠找回了臉麵,報了大仇。這場戰事差不多是楊曦一力推動的,如今攻打南詔的戰役取得了勝利,可以說他是在為楊國忠盡孝,他可以在幾個哥哥麵前得意一陣子了。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楊曦的幾個哥哥待他都不是很友善,在楊曦剛剛穿越過來時候就有這種感覺,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暄、楊昢、楊曦三人待他好像越來越有成見,特別是在楊國忠去逝後,甚至經常指責楊曦的行為。上次禦史台官員彈劾楊曦不守孝道的時候,兄弟三人可是火上澆油的。
不過楊曦對此也沒太多在意,他已經明白他這三個哥哥知道了他並不是楊國忠的親生兒子才這樣的,最終決定不與他們計較,任他們說,隻要他們不做出出格的行動就行。
楊國忠的這三個親生兒子能力都不怎麽樣,他們所任的職事都是靠楊國忠才得的,並且在職上沒做出什麽成就來。楊曦也相信,隨著楊國忠的去逝,他這個三哥哥也會慢慢被李隆基冷落。
畢竟他們能力非常一般。
楊曦隻希望關鍵時候這三個哥哥不要在背後插上他一刀就好了。
朝中大部大臣對南詔的戰事關注度遠沒有與吐蕃之間進行戰爭時候那樣高,吐蕃那麽強大的敵人在我大唐軍隊的快速打擊下,很快就被打殘了,仆從於吐蕃的南詔,失去了吐蕃的支持,解決起來一定不會很困難的,即使幾年前他們曾經重創了大唐軍隊也是這樣。
因為有這種心態,所以前方傳來捷報,許多人甚至沒感覺到驚異。
太子李玢與永王李璘間因為太子位漸起的爭鬥也沒因為南詔的戰事而暫時平歇,反而又浮出水麵的跡象。而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是,李璘用來攻擊李玢的一個手段就是拿幾個月前李倬收買兩名侍禦史,彈劾楊曦的事。李璘在朝會上當著所有大臣的麵,向皇帝李隆基陳明了此事,說那兩名侍禦史是李玢和李倬為了打擊楊曦這個朝堂上最年輕的高官而使的手段,一切都是無中生有的。
李璘的當展責難讓李玢很是狼狽,不過他還是據理反駁,說李璘所說的是無中生有,隻是想詆毀他這個太子的形象。但是李璘拿出了證據,也不知道他以什麽手段搜集到了李倬收買禦史台官員的證據,連李倬送給其中某一位禦史台官員的禮物都被他拿到了,一時間震驚了朝堂。
最終還是李倬主動站出來背黑鍋,說這一切都是他個人所為,與父親李玢沒有任何的關係。
最後的結果就是,幾名禦史台的官員被重處,不是被免官就是被流放。李倬也倒了大黴,彭城郡王的爵位被免,變成了彭城郡公,並被皇帝李隆基勒令禁足府中半年,好好反省。
李玢也被李隆基嚴正警告了半天,站出來指責李玢的李璘也被李隆基狠狠訓了一頓,說李璘在朝堂上太飛揚跋扈,李隆基還鄭重地告訴李璘,他不希望看到兄弟相爭,李璘也落了個灰溜溜的下場。
而被冤枉的楊曦則收獲了最多,得了李隆基的安慰,還有百官的同情。
不過楊曦也知道,這次公開的衝突後,李玢與李璘之間的爭執隻會越來越厲害。rs
楊曦差不多以打太極的方法將李玢“哄”走了。
讓李玢一副雲裏霧裏摸不清他心思,這是楊曦現在期望看到的。
楊曦希望接下來的時間內,怕太子位被自己兄弟取代的李玢能對他產生依賴。當然楊曦也希望李璘能不退讓,一直與李玢掐架,掐的越凶越好,讓李玢整天生活在膽戰心驚中最好。
這樣的話李玢再不可能有精力與他起矛盾,而他就可以安心地將守孝的最後一年混過去。
李玢再次承諾的事,他依然抱著與以前一樣的心態:將李玢的承諾記住,但並不相信這個承諾。
在關乎權力與皇位之爭的時候,任何承諾都與放屁無異,楊曦不會傻傻等到李玢當上了皇帝後立他為太子,再接手皇位,一切都需要他自己的努力和爭取。李玢當了皇帝的話,那大權在握,可以找無數個理由毀了自己的承諾,而且不會受到任何道義上的指責。李玢還年輕,李隆基已經老了,如果李隆基將皇位傳給李玢,或者李隆基病亡,那李玢能當皇帝的時間非常長,誰也沒辦法預料到李玢當了皇帝後,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李亨當了幾十年太子,最終都落了一場空呢!
因為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了,並且知道李隆基是靠政變當上皇帝的,李亨最終也是想通過發動政變奪取權力,隻不過沒有成功,楊曦認為他最終要走的路就是效仿他們。而要想獲得成功,那禁軍人馬肯定要基本掌握,並且要得到更多在朝中有份量的大臣的支持。因此楊曦也堅定自己最初的打算,努力在禁軍中安插自己信任的人,並想辦法為自己所用那些人爭取更高的官職。
顏真卿、高適、李泌這幾個如今在朝中地位不錯的大臣,楊曦相信關鍵時候他們會支持他的,自己的嶽父郭子儀更不用說,但這還不夠,他需要培植更多的力量。
在出征青海時候,楊曦在創造戰爭奇跡的同時,也收獲了不少領軍將領的心,讓他們對他心悅誠服。渾釋之、渾緘父子,仆固懷恩、陳回光、郝廷玉這些人在楊曦恩威並施的手段拉攏下,都對楊曦表現出了一定的忠誠,楊曦也努力為他們爭取更高的職位。以回朝後,通過自己的努力、郭子儀的幫助、楊玉環和虢國夫人的說項,成功地將他們安置在比較關鍵的位置。
渾釋之被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渾緘繼續在左龍武衛任職,因軍功被晉為左龍武衛將軍,仆固懷恩被任命為朔方節度使,陳回光被任命為河南節度使,郝廷玉被任命為檢校右羽林軍大將軍。
這些被楊曦拉攏之人在軍中的影響力都不錯,再加上龐忠、王思禮、劉光庭、李福德、呂崇賁等早先跟從楊曦打仗的那些人,楊曦能信任之人廣布於軍中。這些人當中的一些人關鍵時候不一定會完全聽命於他,但楊曦期望關鍵時候這些人不站到他的對立麵去就行了。
楊曦一直在努力發掘人才,通過自己的舉薦讓他們到朝中任職,最終為自己所用。因為對這段曆史並不是非常熟悉,對這個時代生活著哪些能人並不完全知情,那些有名氣之人舉薦完畢後,以後舉薦的人隻能依他自己的認定做出判斷了。不過有兩個得他舉薦到朝中任職的人的表現挺讓他失望,那就是在曆史上非常有名聲的李白和杜甫。這兩個人性子孤傲、耿直,但能力不足,以楊曦的認定幾乎沒有什麽政治才能,沒辦法委他們以更高的職務,更大的重用。
以前楊曦認定過,讓這兩個名聲非常大的人為大唐的文化繁榮做出貢獻可能就是他們人盡其才的用處,如今他越加堅定了這份認定。讓他們多寫一些詩賦吧,讓他們將唐詩的繁盛推向頂峰。
楊曦向朝廷舉薦了不少人才,他一度擔心此舉被人詬病,被皇帝李隆基猜忌,但時間過去後,並沒感覺到這些,心裏也放了心。不過他也告誡自己,做這些事一定要小心,不要落人口實,被人攻擊。
南方的戰事進展的很順利。
高適指揮的洱海道大軍準備的很充分,並且造出了很大的聲勢。大唐軍隊在青海及安西對吐蕃人戰事的巨大勝利給了南詔軍民以非常大的心理威壓,幾年前曾給予大唐軍隊以重創的南詔軍隊,這次絲毫沒有發揮前幾年的勇武,連遭敗績,被高適所指揮的洱海道大軍接連重創。
因為大唐軍隊推進速度非常快,快的出乎南詔人的意外,幾個方向包抄的大軍包圍了南詔王閣邏鳳所領的人馬。在大唐軍隊的猛烈進攻之下,守著孤城、遭受了大量火器打擊的南詔軍隊不支潰敗,南詔王閣邏鳳最終選擇了投降,南詔隨即宣布被滅亡。
不過南詔境內情況複雜,部落眾多,南詔王閣邏鳳宣布投降後,高適繼續進軍,準備率軍進駐至洱海一線,完全控製南詔。南詔王閣邏鳳及他手下的一幫重要人物在投降後,被押解往長安。
大捷的消息傳來之時,一度讓朝中大臣不太相信,特別是宰相韋見素。他完全清楚前幾年對南詔用兵時候遭遇慘敗的情景,數十萬大唐軍隊被南詔消滅。但沒想到,幾年過去,一切都變了樣,變成了南詔軍隊不堪一擊,幾個月間就被滅國了。韋見素不知道是南詔軍隊的戰力變弱了,或者是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不過這個結局讓他挺滿意了,報了大仇了。
在收到前方傳來的捷報,並得知南詔王閣邏鳳率部投降,並選擇了舉國內附時候,楊曦也非常高興,他也馬上到楊國忠的墳前,將此事告訴了埋在地底下的楊國忠。表示替楊國忠找回了臉麵,報了大仇。這場戰事差不多是楊曦一力推動的,如今攻打南詔的戰役取得了勝利,可以說他是在為楊國忠盡孝,他可以在幾個哥哥麵前得意一陣子了。
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楊曦的幾個哥哥待他都不是很友善,在楊曦剛剛穿越過來時候就有這種感覺,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暄、楊昢、楊曦三人待他好像越來越有成見,特別是在楊國忠去逝後,甚至經常指責楊曦的行為。上次禦史台官員彈劾楊曦不守孝道的時候,兄弟三人可是火上澆油的。
不過楊曦對此也沒太多在意,他已經明白他這三個哥哥知道了他並不是楊國忠的親生兒子才這樣的,最終決定不與他們計較,任他們說,隻要他們不做出出格的行動就行。
楊國忠的這三個親生兒子能力都不怎麽樣,他們所任的職事都是靠楊國忠才得的,並且在職上沒做出什麽成就來。楊曦也相信,隨著楊國忠的去逝,他這個三哥哥也會慢慢被李隆基冷落。
畢竟他們能力非常一般。
楊曦隻希望關鍵時候這三個哥哥不要在背後插上他一刀就好了。
朝中大部大臣對南詔的戰事關注度遠沒有與吐蕃之間進行戰爭時候那樣高,吐蕃那麽強大的敵人在我大唐軍隊的快速打擊下,很快就被打殘了,仆從於吐蕃的南詔,失去了吐蕃的支持,解決起來一定不會很困難的,即使幾年前他們曾經重創了大唐軍隊也是這樣。
因為有這種心態,所以前方傳來捷報,許多人甚至沒感覺到驚異。
太子李玢與永王李璘間因為太子位漸起的爭鬥也沒因為南詔的戰事而暫時平歇,反而又浮出水麵的跡象。而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是,李璘用來攻擊李玢的一個手段就是拿幾個月前李倬收買兩名侍禦史,彈劾楊曦的事。李璘在朝會上當著所有大臣的麵,向皇帝李隆基陳明了此事,說那兩名侍禦史是李玢和李倬為了打擊楊曦這個朝堂上最年輕的高官而使的手段,一切都是無中生有的。
李璘的當展責難讓李玢很是狼狽,不過他還是據理反駁,說李璘所說的是無中生有,隻是想詆毀他這個太子的形象。但是李璘拿出了證據,也不知道他以什麽手段搜集到了李倬收買禦史台官員的證據,連李倬送給其中某一位禦史台官員的禮物都被他拿到了,一時間震驚了朝堂。
最終還是李倬主動站出來背黑鍋,說這一切都是他個人所為,與父親李玢沒有任何的關係。
最後的結果就是,幾名禦史台的官員被重處,不是被免官就是被流放。李倬也倒了大黴,彭城郡王的爵位被免,變成了彭城郡公,並被皇帝李隆基勒令禁足府中半年,好好反省。
李玢也被李隆基嚴正警告了半天,站出來指責李玢的李璘也被李隆基狠狠訓了一頓,說李璘在朝堂上太飛揚跋扈,李隆基還鄭重地告訴李璘,他不希望看到兄弟相爭,李璘也落了個灰溜溜的下場。
而被冤枉的楊曦則收獲了最多,得了李隆基的安慰,還有百官的同情。
不過楊曦也知道,這次公開的衝突後,李玢與李璘之間的爭執隻會越來越厲害。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