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劍氣,陰陽兩分,顯化九宮、八卦、七星、六合……諸陣。
那一道道劍光,震撼人心,被楊恪如臂使指般,肆意揮灑著。
此陣,就是麵對千人、萬人,也足以抵擋!
若是糾集數百高手,一人能不能擋下一劍?
而楊恪,是否隻能使出禦使現在的劍數?
如此浩瀚的劍陣!
這般震撼人心的劍陣,還能稱之為劍法嗎?
據傳言,楊恪還有一紫一青兩柄劍,曾在玄門同道拜訪之時,禦使兩劍,輕易誅除血衣樓兩大殺手。
當時,楊恪曾言,其劍名為【萬劍歸宗】。
之後,聽到的人,都隻覺得楊恪狂妄,哪怕有【劍出華山】之名的華山派,都未曾有一門劍法,敢命名為【萬劍歸宗】。
楊恪,籍籍無名之輩,怎敢喚名如此。
都以為是笑談。
哪怕,楊恪名登兩譜,名震天下之後,也無有多少人,認為其擁有【萬劍歸宗】的絕技。
隻是此時。
看著那漫天劍影。
或有一劍,其勢,強霸無雙,其意,驚天動地,其威,睥睨天下。
或有一劍,其意,無瑕無垢,其招,輝煌至極。
或有一劍,其勢,鋒銳犀利,其意,鬼神動容。
或有一劍,其招,渾然天成,無跡可尋。
或有一劍,演化自然之道,生生不息。
或有一劍,絕滅生機。
不知是世人所知的玄門諸劍,仿佛已經將天下劍招變化,全部囊括其中。
劍勢、劍意,刹那間,就是十數種變化。
這不是在比武論劍。
而是在展示,宣告。
劍皇之名,名不虛傳。
相對於楊恪的堂皇劍陣,西門吹雪的劍,就十分簡單了。
一劍。
還是一劍。
十分簡單的一劍。
從容不迫的一劍。
一劍之威,擋下楊恪百十支劍的攢擊,頭發、衣服上的損傷,並未有損他的氣質。
眼目中,隻有那漫天劍影,一劍擋下,再一劍擋下,隻是十分平淡的在出劍。
“如此劍陣,如此劍客……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金九齡此時回望,然後就合十一禮,“見過師兄。”
“苦瓜大師。”
陸小鳳打了一個招呼,被他稱之為大師的,自然是名不虛傳,來自少林的大和尚。
神都和少林離得不遠,神都城中,就有少林禪院,還有許多少林弟子辦的武館、產業。
這洛水之畔,一場論劍,少林和尚自然也得來看看了。
金九齡以求救的目光,看向自己的這位師兄,能主持神都中的少林禪院,其人必有驚天動地的技藝,必然也有普度眾生的佛法。
想必也能,阻止那兩人了。
苦瓜大師,卻輕輕的搖了搖頭,他也無力。
不是打不過,而是不值得,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楊恪氣息絲毫未損。
他若上去,就是被楊恪劍陣卷入,那時,恐怕要麵對西門吹雪和楊恪的夾擊。
西門吹雪的每一劍,都是全力以赴,才能擋下楊恪的劍陣攢擊。
而他若上,卻不會給西門吹雪減少半分力氣,他們麵對的,都隻會是,楊恪彈指間,那無數的劍氣洪流。
除非是,能有一力打破楊恪這布下的數道劍陣。
這並非不可能,楊恪的劍陣,還未成就【一元】之數,看似喧囂,隻是仍舊一陣是一陣,並未融合一體。
九宮到兩儀之數,威力相差不大,隻要有一擊破八陣之力,就可破解楊恪這【萬劍歸宗】之術。
八倍之力,恐怕是已經觸及天人之力了。
苦瓜大師,並沒有多大把握,何況,這也隻是推測,若是真的麵對劍陣之時,還能如自己所想嗎?
他不是顧惜自己的名聲,而是少林。
身為少林禪院方丈,代表著少林,若他不敵,恐怕就得少林其他高僧出麵,非得贏過楊恪,才能完結此節。
到時,無非是兩個結果,少林贏了,少林輸了。
苦瓜大師看著此時,靜坐彈箏的那少年,同輩之中,天人以下,少林有能勝過他的嗎?
到了那時,出動一尊天人,勝了也是輸了。
卻要結下生死之仇,苦瓜大師自然不會上前了,隻在此處靜念【我佛慈悲】。
道道劍光傾瀉而下,猶如雨落,若隻是無色無形的劍氣,雖然難以預測,但也隻是擋起來費力些。
現在,西門吹雪的麵對的卻是柄柄寶劍,以劍氣禦使的寶劍。
每一柄,都是劍客夢寐以求的寶劍。
本身就鋒利無比,堅不可摧了。
這不但比的是武功,還是在比財力。
隻這百十柄,形製各異的寶劍,就令人側目了。
心中憤恨,怎麽如此不愛劍!
箏鳴之音,甚是古樸,像是一首古曲,但西門吹雪卻不曾欣賞。
隻覺得吵鬧!
夕陽西下,天色將晚。
劍招如夢如幻,在夕陽的餘暉下,更是顯得壯麗,配合著那箏鳴之聲,尤其肅穆。
無數人在遠觀。
和尚、道士、書生、舞女,男女老少皆有,王公大臣駕著車來遠觀。
楊廣正侍立在楊堅身旁,在城樓上看著這邊,楊勇在楊堅的另一側,趾高氣昂的模樣,楊廣看了,卻不生氣。
任誰的兒子,這般成才,都會有如此表現。
何況,楊勇威脅不到他,早已經威脅不到了。
城樓上的王公大臣不少,楊素卻不在,他在城下。
非是沒有資格,而是楊堅厭煩了他,他唯恐楊堅想起,怎麽敢湊到身前。
武道,此時看著那漫天的劍氣,楊素微微歎氣。
若是當初,選擇武道,他會如何?
就算不能成就天人至尊,也能不懼怕任何人吧。
哪像如今,武功退步,隻能做些陰謀之事,生死操持於人手。
明月心也在看著,兩個侍女相伴在側,都蒙著麵紗,旁人也看不清她的容貌,倒也無登徒子上前攪擾。
非是神都治安好,而是此地,雲集了無數江湖人物,多是大俠、少俠,些許魔頭邪道,也隻能藏頭露麵。
那些蟊賊,若敢做下什麽,不需有人招呼,不知何處何時,就會被刺上幾劍。
隻看那蛇王,堂堂神都黑道的頭號人物,此時就連咳嗽,都不敢大聲。
金九齡臉色有些難看,他已經到了城頭上,剛才被斥責了一番。
責問他為何不曾疏散民眾,若是有人暗藏不軌之心,這麽些的武林人士,釀成大禍,如何如何的。
楊堅倒未說話,隻是楊廣在罵。
金九齡隻能派人,聯合禁衛在各個街口攔截,那些收工之後的神都百姓。
白天來此的,大都是無所事事的武林人士,百姓都得忙活一天後,才有空閑時間來看熱鬧。
金九齡攔的就是這些人。
會武功的,自然會繞路、飛縱,他不需要攔,也攔不下。
就是皇宮那麽高的院牆,都不見得能攔住武林人士的窺探,他憑什麽。
人一旦多了,自然就會起紛爭,大多數緣由,隻是在人群中看了他一眼。
你瞅什麽?
瞅你咋地?
來回忙活著,調解著這種紛爭,隨著暗夜的到來,更大的禍患也在醞釀中。
金九齡隻覺得,這就是他的劫難,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才坐到了這位置。
今晚,若是起了禍事,他這位置,也要到頭了。
一切謀劃,轉眼成空。
就因為那兩人,要在洛水之畔比武論劍?
這理由太可笑了!
“我一個人擋不下!”
找到了陸小鳳,金九齡先說著,看著陸小鳳身邊的花滿樓、苦瓜大師幾人,金九齡覺得,這事,還得這四條眉毛的來抗。
“那繡花大盜在神都滋擾,犯下大案,如今神都所有人的眼目都被引到了此處,他豈不是……”
金九齡說著緣由,想要勸下陸小鳳。
“不止是如此,還有這些人,其中藏著什麽人也未可知……”
聽著金九齡的理由,陸小鳳覺得,有種奇怪的感覺,金九齡怎麽如今,多了些俠義心腸,以往做事,他可是有些,算得上不擇手段的評價。
他也未曾多想,隻以為金九齡如今成了六扇門的總捕,或許是職責上的改變,給他了一份重擔。
如此想著,他也肅容說道:“確不能如此了,唯恐有人,暗中生事,大師,還得請您一行。”
苦瓜大師的臉,此時皺在了一起,他明白陸小鳳的意思,不是他兩人一起上,而是要和他一起去請人。
比如,那白馬寺的主持。
老實和尚。
這和尚行事有些詭秘,言語常現禪機,至於其中是廢話或是至理,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按說,應該尊稱大師的,可是【老實和尚不老實】之名流傳著,也就無人把他當大師了。
武功深不可測,他若是出手,止戈此戰,應該不是難事。
如此想著,苦瓜和尚覺得,不用自己打頭陣,也還好。
少得罪襄王一脈些,以後少林的供奉減少,也不能把緣由算自己頭上。
白馬寺不遠,就在神都旁邊,是皇家賜封,皇室中人,若是有出家的,也在此寺中。
雖然沒有少林名聲顯赫,但富貴,卻不差半分。
“主持,有兩個人求見。”
“不見!不見!”
老實和尚本在發呆,像是在發呆,呆呆的看著天,一點一點的變暗。
月如圓盤。
聽著他的嚷嚷,那傳話的和尚,就要去驅趕來客。
這時,隻聽一人笑嘻嘻的說著:“和尚,老朋友來了,怎麽能不見?”
搖著頭,老實和尚知道,他這寺廟的大門,可以擋住許多人,但有些人,卻是擋不住。
怎麽都擋不住。
“你來晚了!”
老實和尚的話,讓陸小鳳有些奇怪,什麽來晚了?
倒是苦瓜和尚,明白了他的禪機,看著天邊,默默念誦著什麽。
陸小鳳也隻是片刻迷茫,稍後就明白了,頓時,他什麽也不說,朝著洛水那邊,飛舞而去,身形猶如一隻蝴蝶。
……
一艘輕舟,逆流而行,離得雖遠,楊恪就已經感知到了。
劍意。
尊貴無雙的劍意。
劍客是一個白麵微須,穿著身雪白長袍的人,一雙眼睛在黑暗中看來,就像是兩顆寒星。
他的臉很白,既不是蒼白,也不是慘白,而是一種白玉般晶瑩澤潤的顏色。
他的眼睛並不是漆黑的,但卻亮得可怕,就像是兩顆寒星。
他漆黑的頭發上,戴著頂檀香木座的珠冠,身上的衣服也潔白如雪。
木舟行得很慢,劍客的身後,有一侍女在捧著劍,尊貴無雙的劍,尊貴無雙的劍意。
漫天劍氣,忽然消退,飛至楊恪身畔,一並消失。
此景,固然驚人,但是高手們,都看向了行舟的那個人。
或者,他身後的那柄劍。
這人,這劍,怎麽到了這裏。
葉孤城,純鈞劍。
無數人心中起了疑惑,也有楊恪,看著天上滿月,和那漫天劍意,仍舊遮掩不下的一人一劍。
楊恪並未起身,古箏輕鳴,隻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此景此詩此人,明月高懸,天地沉寂,哪怕那尊貴無雙,又怎能比得過不朽篇章。
葉孤城的舟停了。
比劍,任何人任何劍,他都不懼。
隻是這一篇詞,他如何能敵?
哪怕是尊貴無雙的純鈞劍,比之,都要相形見絀了。
無數人的心中都起了波瀾,明月,明月心,是在說我嗎?
看著那渺渺身影,明月心有些癡了。
西門吹雪握著劍,他本來該出劍的,早就想的,劈開那漫天劍光,斬他心神,那一劍,他蓄勢良久。
隻是,這一刻,他忽然覺得,他想著某個人。
如此篇章,比著天人絕藝也絲毫不差,千古之後,若是聽之念之,望著那滿月,也要心神顫動。
更別說,在這洛水之畔,聽得那渺渺之音的無數人了。
大都是有些學識的,不識字的武林中人,很少很少。
花滿樓就不識字。
但是,他卻雙目落淚,非為此篇章,而是為了記憶中,模糊的臉,忘卻的人。
不隻是他一人如此。
那一道道劍光,震撼人心,被楊恪如臂使指般,肆意揮灑著。
此陣,就是麵對千人、萬人,也足以抵擋!
若是糾集數百高手,一人能不能擋下一劍?
而楊恪,是否隻能使出禦使現在的劍數?
如此浩瀚的劍陣!
這般震撼人心的劍陣,還能稱之為劍法嗎?
據傳言,楊恪還有一紫一青兩柄劍,曾在玄門同道拜訪之時,禦使兩劍,輕易誅除血衣樓兩大殺手。
當時,楊恪曾言,其劍名為【萬劍歸宗】。
之後,聽到的人,都隻覺得楊恪狂妄,哪怕有【劍出華山】之名的華山派,都未曾有一門劍法,敢命名為【萬劍歸宗】。
楊恪,籍籍無名之輩,怎敢喚名如此。
都以為是笑談。
哪怕,楊恪名登兩譜,名震天下之後,也無有多少人,認為其擁有【萬劍歸宗】的絕技。
隻是此時。
看著那漫天劍影。
或有一劍,其勢,強霸無雙,其意,驚天動地,其威,睥睨天下。
或有一劍,其意,無瑕無垢,其招,輝煌至極。
或有一劍,其勢,鋒銳犀利,其意,鬼神動容。
或有一劍,其招,渾然天成,無跡可尋。
或有一劍,演化自然之道,生生不息。
或有一劍,絕滅生機。
不知是世人所知的玄門諸劍,仿佛已經將天下劍招變化,全部囊括其中。
劍勢、劍意,刹那間,就是十數種變化。
這不是在比武論劍。
而是在展示,宣告。
劍皇之名,名不虛傳。
相對於楊恪的堂皇劍陣,西門吹雪的劍,就十分簡單了。
一劍。
還是一劍。
十分簡單的一劍。
從容不迫的一劍。
一劍之威,擋下楊恪百十支劍的攢擊,頭發、衣服上的損傷,並未有損他的氣質。
眼目中,隻有那漫天劍影,一劍擋下,再一劍擋下,隻是十分平淡的在出劍。
“如此劍陣,如此劍客……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金九齡此時回望,然後就合十一禮,“見過師兄。”
“苦瓜大師。”
陸小鳳打了一個招呼,被他稱之為大師的,自然是名不虛傳,來自少林的大和尚。
神都和少林離得不遠,神都城中,就有少林禪院,還有許多少林弟子辦的武館、產業。
這洛水之畔,一場論劍,少林和尚自然也得來看看了。
金九齡以求救的目光,看向自己的這位師兄,能主持神都中的少林禪院,其人必有驚天動地的技藝,必然也有普度眾生的佛法。
想必也能,阻止那兩人了。
苦瓜大師,卻輕輕的搖了搖頭,他也無力。
不是打不過,而是不值得,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楊恪氣息絲毫未損。
他若上去,就是被楊恪劍陣卷入,那時,恐怕要麵對西門吹雪和楊恪的夾擊。
西門吹雪的每一劍,都是全力以赴,才能擋下楊恪的劍陣攢擊。
而他若上,卻不會給西門吹雪減少半分力氣,他們麵對的,都隻會是,楊恪彈指間,那無數的劍氣洪流。
除非是,能有一力打破楊恪這布下的數道劍陣。
這並非不可能,楊恪的劍陣,還未成就【一元】之數,看似喧囂,隻是仍舊一陣是一陣,並未融合一體。
九宮到兩儀之數,威力相差不大,隻要有一擊破八陣之力,就可破解楊恪這【萬劍歸宗】之術。
八倍之力,恐怕是已經觸及天人之力了。
苦瓜大師,並沒有多大把握,何況,這也隻是推測,若是真的麵對劍陣之時,還能如自己所想嗎?
他不是顧惜自己的名聲,而是少林。
身為少林禪院方丈,代表著少林,若他不敵,恐怕就得少林其他高僧出麵,非得贏過楊恪,才能完結此節。
到時,無非是兩個結果,少林贏了,少林輸了。
苦瓜大師看著此時,靜坐彈箏的那少年,同輩之中,天人以下,少林有能勝過他的嗎?
到了那時,出動一尊天人,勝了也是輸了。
卻要結下生死之仇,苦瓜大師自然不會上前了,隻在此處靜念【我佛慈悲】。
道道劍光傾瀉而下,猶如雨落,若隻是無色無形的劍氣,雖然難以預測,但也隻是擋起來費力些。
現在,西門吹雪的麵對的卻是柄柄寶劍,以劍氣禦使的寶劍。
每一柄,都是劍客夢寐以求的寶劍。
本身就鋒利無比,堅不可摧了。
這不但比的是武功,還是在比財力。
隻這百十柄,形製各異的寶劍,就令人側目了。
心中憤恨,怎麽如此不愛劍!
箏鳴之音,甚是古樸,像是一首古曲,但西門吹雪卻不曾欣賞。
隻覺得吵鬧!
夕陽西下,天色將晚。
劍招如夢如幻,在夕陽的餘暉下,更是顯得壯麗,配合著那箏鳴之聲,尤其肅穆。
無數人在遠觀。
和尚、道士、書生、舞女,男女老少皆有,王公大臣駕著車來遠觀。
楊廣正侍立在楊堅身旁,在城樓上看著這邊,楊勇在楊堅的另一側,趾高氣昂的模樣,楊廣看了,卻不生氣。
任誰的兒子,這般成才,都會有如此表現。
何況,楊勇威脅不到他,早已經威脅不到了。
城樓上的王公大臣不少,楊素卻不在,他在城下。
非是沒有資格,而是楊堅厭煩了他,他唯恐楊堅想起,怎麽敢湊到身前。
武道,此時看著那漫天的劍氣,楊素微微歎氣。
若是當初,選擇武道,他會如何?
就算不能成就天人至尊,也能不懼怕任何人吧。
哪像如今,武功退步,隻能做些陰謀之事,生死操持於人手。
明月心也在看著,兩個侍女相伴在側,都蒙著麵紗,旁人也看不清她的容貌,倒也無登徒子上前攪擾。
非是神都治安好,而是此地,雲集了無數江湖人物,多是大俠、少俠,些許魔頭邪道,也隻能藏頭露麵。
那些蟊賊,若敢做下什麽,不需有人招呼,不知何處何時,就會被刺上幾劍。
隻看那蛇王,堂堂神都黑道的頭號人物,此時就連咳嗽,都不敢大聲。
金九齡臉色有些難看,他已經到了城頭上,剛才被斥責了一番。
責問他為何不曾疏散民眾,若是有人暗藏不軌之心,這麽些的武林人士,釀成大禍,如何如何的。
楊堅倒未說話,隻是楊廣在罵。
金九齡隻能派人,聯合禁衛在各個街口攔截,那些收工之後的神都百姓。
白天來此的,大都是無所事事的武林人士,百姓都得忙活一天後,才有空閑時間來看熱鬧。
金九齡攔的就是這些人。
會武功的,自然會繞路、飛縱,他不需要攔,也攔不下。
就是皇宮那麽高的院牆,都不見得能攔住武林人士的窺探,他憑什麽。
人一旦多了,自然就會起紛爭,大多數緣由,隻是在人群中看了他一眼。
你瞅什麽?
瞅你咋地?
來回忙活著,調解著這種紛爭,隨著暗夜的到來,更大的禍患也在醞釀中。
金九齡隻覺得,這就是他的劫難,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才坐到了這位置。
今晚,若是起了禍事,他這位置,也要到頭了。
一切謀劃,轉眼成空。
就因為那兩人,要在洛水之畔比武論劍?
這理由太可笑了!
“我一個人擋不下!”
找到了陸小鳳,金九齡先說著,看著陸小鳳身邊的花滿樓、苦瓜大師幾人,金九齡覺得,這事,還得這四條眉毛的來抗。
“那繡花大盜在神都滋擾,犯下大案,如今神都所有人的眼目都被引到了此處,他豈不是……”
金九齡說著緣由,想要勸下陸小鳳。
“不止是如此,還有這些人,其中藏著什麽人也未可知……”
聽著金九齡的理由,陸小鳳覺得,有種奇怪的感覺,金九齡怎麽如今,多了些俠義心腸,以往做事,他可是有些,算得上不擇手段的評價。
他也未曾多想,隻以為金九齡如今成了六扇門的總捕,或許是職責上的改變,給他了一份重擔。
如此想著,他也肅容說道:“確不能如此了,唯恐有人,暗中生事,大師,還得請您一行。”
苦瓜大師的臉,此時皺在了一起,他明白陸小鳳的意思,不是他兩人一起上,而是要和他一起去請人。
比如,那白馬寺的主持。
老實和尚。
這和尚行事有些詭秘,言語常現禪機,至於其中是廢話或是至理,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按說,應該尊稱大師的,可是【老實和尚不老實】之名流傳著,也就無人把他當大師了。
武功深不可測,他若是出手,止戈此戰,應該不是難事。
如此想著,苦瓜和尚覺得,不用自己打頭陣,也還好。
少得罪襄王一脈些,以後少林的供奉減少,也不能把緣由算自己頭上。
白馬寺不遠,就在神都旁邊,是皇家賜封,皇室中人,若是有出家的,也在此寺中。
雖然沒有少林名聲顯赫,但富貴,卻不差半分。
“主持,有兩個人求見。”
“不見!不見!”
老實和尚本在發呆,像是在發呆,呆呆的看著天,一點一點的變暗。
月如圓盤。
聽著他的嚷嚷,那傳話的和尚,就要去驅趕來客。
這時,隻聽一人笑嘻嘻的說著:“和尚,老朋友來了,怎麽能不見?”
搖著頭,老實和尚知道,他這寺廟的大門,可以擋住許多人,但有些人,卻是擋不住。
怎麽都擋不住。
“你來晚了!”
老實和尚的話,讓陸小鳳有些奇怪,什麽來晚了?
倒是苦瓜和尚,明白了他的禪機,看著天邊,默默念誦著什麽。
陸小鳳也隻是片刻迷茫,稍後就明白了,頓時,他什麽也不說,朝著洛水那邊,飛舞而去,身形猶如一隻蝴蝶。
……
一艘輕舟,逆流而行,離得雖遠,楊恪就已經感知到了。
劍意。
尊貴無雙的劍意。
劍客是一個白麵微須,穿著身雪白長袍的人,一雙眼睛在黑暗中看來,就像是兩顆寒星。
他的臉很白,既不是蒼白,也不是慘白,而是一種白玉般晶瑩澤潤的顏色。
他的眼睛並不是漆黑的,但卻亮得可怕,就像是兩顆寒星。
他漆黑的頭發上,戴著頂檀香木座的珠冠,身上的衣服也潔白如雪。
木舟行得很慢,劍客的身後,有一侍女在捧著劍,尊貴無雙的劍,尊貴無雙的劍意。
漫天劍氣,忽然消退,飛至楊恪身畔,一並消失。
此景,固然驚人,但是高手們,都看向了行舟的那個人。
或者,他身後的那柄劍。
這人,這劍,怎麽到了這裏。
葉孤城,純鈞劍。
無數人心中起了疑惑,也有楊恪,看著天上滿月,和那漫天劍意,仍舊遮掩不下的一人一劍。
楊恪並未起身,古箏輕鳴,隻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此景此詩此人,明月高懸,天地沉寂,哪怕那尊貴無雙,又怎能比得過不朽篇章。
葉孤城的舟停了。
比劍,任何人任何劍,他都不懼。
隻是這一篇詞,他如何能敵?
哪怕是尊貴無雙的純鈞劍,比之,都要相形見絀了。
無數人的心中都起了波瀾,明月,明月心,是在說我嗎?
看著那渺渺身影,明月心有些癡了。
西門吹雪握著劍,他本來該出劍的,早就想的,劈開那漫天劍光,斬他心神,那一劍,他蓄勢良久。
隻是,這一刻,他忽然覺得,他想著某個人。
如此篇章,比著天人絕藝也絲毫不差,千古之後,若是聽之念之,望著那滿月,也要心神顫動。
更別說,在這洛水之畔,聽得那渺渺之音的無數人了。
大都是有些學識的,不識字的武林中人,很少很少。
花滿樓就不識字。
但是,他卻雙目落淚,非為此篇章,而是為了記憶中,模糊的臉,忘卻的人。
不隻是他一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