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南都文藝生活報》的戰鬥
隨波逐流之冷門文抄公 作者:一頭頹廢的瞎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進入11月份,南都媒體界冒出兩朵奇葩,在業內搞風搞雨。
第一朵奇葩就是借著“王山事件”崛起的《南都文藝生活報》。之前針對首都文藝圈的筆戰完成鋪墊後,現在張雪終於讓自家報紙上主菜了:即用周興國闖蕩首都搖滾圈的例子,批評人家高傲而且混亂的創作態度。
在《南都文藝生活報》的報道中,把首都搖滾圈貶得一無是處,還說他們就是首都圈子縱容下的特殊產物,喜歡用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態度批評一切,卻不知自身就爛得可以。
反正,這報紙對首都文藝圈的精英價值取向和曲高和寡的態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又用那個圈子一些奇葩的人和事情證明其報道並非空穴來風。
張雪炒作的手法未變,還是找狗仔跑去首都挖料,把那些地下搖滾的奇葩事兒報道出來,讓讀者知道這個群體的存在,以及他們的所做所為。
等報道得差不多的時候,報社找寫手寫激烈的文章。文章發表後,又想辦法讓各路媒體轉載,總之就是要更加激怒首都圈子,甚至還挑起了首都圈和魔都圈的筆戰。
首都圈和魔都圈本來就有互相較勁的意思:一個是政治中心,一個是經濟中心,擁有的文化資源差不多,總得分個高下。但總體而言,之前的較勁是君子之爭,有時候還互通有無,交流不斷,沒有人搞這種潑婦打架似的互撕。
可偏偏南都出了個張雪,又有了一份《南都文藝生活報》在那搞事情,那這對立就不一樣了:她把旗下那些狗仔探聽到的料,統統冠以“據魔都某某所說”的名義發表。
這樣一來,首都那些人看到報道後,自然坐不住了。他們開始抨擊魔都圈的人不講武德,胡說八道。魔都的人當然不願意這麽挨罵啊!於是去打聽這些“魔都爆料者某某”到底是誰。
一打聽不得了,爆料者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的魔都文藝圈、文化圈的邊緣人士,而且也在首都圈混過。這些人要麽是伴隨著詩歌浪潮而投入文學創作的流浪詩人,要麽是不務正業玩地下音樂的人,共同特點就是混得不咋地。
他們之所以爆料,沒別的原因,來自南都的人給錢了,加上平時在酒桌上愛吹牛,就把這些事兒攬在自個身上。
首都圈子的好事之人也查了一下:《南都文藝生活報》爆的料是真的,隻是報料人張冠李戴了而已。
張雪這麽做,直接捅了馬蜂窩了,不管是首都的圈子,還是魔都的圈子,人們紛紛在媒體上撰文,針對《南都文藝生活報》。
這正是張雪想要的結果。反正她做得很有分寸,既能惹怒人家,又不會讓自家報紙遇到麻煩。報紙上說的緋聞八卦,在一定範圍內並不是隱私,真要追究,那就是爆料人的事兒。
兩大圈子在報紙上說,《南都文藝生活報》是下三濫,就喜歡用各種聳人聽聞和獵奇的爛事吸引讀者,這不是一家正規報紙該幹的事兒。
接著,他們又把鍋甩在整個南都的文藝圈,說這事兒的背後就是這個圈子故意搞事,撥弄是非,以為出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粉紅色的回憶》就厲害了,可以挑戰首都和魔都兩個圈子了,其實什麽都不是!
指責整個南都圈子?這恰好是張雪以及之前搗鼓座談會,現在正張羅著搞什麽娛樂協會的吳淑蘭所需要的。特別是吳淑蘭,這正好是個觀察的機會,看看有多少人願意站在她這邊,大家一起與另外兩個圈子抗衡。
於是乎,《南都文藝生活報》上出現了不少南都圈內人的文章,對首都圈和魔都圈的指責進行辯駁。
吳淑蘭這位如今圈內有點兒名聲的歌舞團團長親自在上麵撰文稱:南都的圈子比不過首都圈和魔都圈,本身就是不入流的。所以,被兩位老大哥批評教育,這很正常。南都天資有限,人才不多, 隻能做一些通俗流行的東西,不敢高攀,所以吧!作為搞通俗娛樂的的人,以後隻能自稱是娛樂圈或者文娛圈,不敢與兩個高大上的圈子並稱。
實話說,這理由有些牽強,但隻要舍得宣傳,嘴巴大,那就沒什麽嘛!
所謂的“娛樂圈”提出來之後,張雪利用自己留學時的經驗和人脈,請不少人在自己的報紙上撰文,全麵介紹國外的娛樂圈。
最重磅的是,她把東南亞“甜歌皇後 ”李鈺請來撰文,讓這位名人介紹東南亞華人圈的娛樂事業。 這位正在國內活動、宣傳自己第一張在華發行新專輯,聽到張雪的請求,欣然應允。
估計過不了多久,南都會被吹成娛樂之都:盡管目前這裏真沒什麽玩意兒。
江南電視台也來摻和了一腳:
周興國帶著自己重新組建的樂隊,用搖滾的方式排練了一組紅色歌曲,代表南西縣藝術團在各處演出。電視台派出專門的攝製小組一路跟拍,做成一個專題片在台裏播放了一周。
年輕人用自己喜歡的搖滾方式闡釋經典,但沒有改動歌詞,表演時充滿了慷慨激昂積極向上的精神,這無疑是正能量嘛!南都和省內媒體紛紛報道此事。
《南都文藝生活報》甚至說,這才是真正的搖滾,首都的搖滾是沒法從地下鑽出來的玩意兒等等。
這等於是火上澆油,徹底引爆了全國輿論。那些玩搖滾的都是火爆脾氣,哪能忍得住?雖然他們現在還無法發行正規專輯,也無法上電視,但寫文章沒問題呀!
於是,首都、魔都、南都、妖都等地的媒體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普及搖滾行動,各種音樂相關的雜誌發表了許多文章,想證明《南都文藝生活報》 就是胡扯。這幫文藝精英子弟別看學問和見識都不低,但寫文章罵人的時候,真拉得下臉。有的人知道了張雪的底細,就罵她是叛徒,或者說她是想到大不列顛賣卻沒被看上的,反正什麽粗話都有。
客觀上,這一波熱鬧,讓搖滾這個概念得到了普及,過去隻有少部分人喜歡的國外搖滾樂隊作品大受歡迎。
這讓剛剛接手了翻錄盜版事業的韓四大賺了一筆:炒作這事兒之前,張雪就告訴他了,並且還讓他去問問周興國,如今的搖滾青年喜歡哪些外國樂隊。
從周興國那裏得到了搖滾圈的情況後,韓四在這場媒體上的罵戰開始之前,事先翻錄了一大批國外搖滾樂隊的磁帶。等罵戰開始,立馬出貨,賺得盆滿缽滿。據說,他這麽幹還惹怒了妖都的一些人。本來嘛,翻錄磁帶這類活兒,是妖都那一代的拿手項目,但這次韓四居然把磁帶賣到那兒了,這行為就是赤裸裸的打臉。
當更多的南都媒體加入討論之後,計劃中的流行音樂榜單也順勢推出。這榜單由江南電視台牽頭、電台和以《南都文藝生活報》為首的紙媒共同協助,多方努力之下一起完成的。
隻不過這榜單目前還過於粗糙,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為了增加公信力,吳淑蘭正在通過官方的關係,把這地區性的榜單變成全國性的。
張雪和吳淑蘭在文藝圈搞出大事的時候, 自認為是狗頭軍師的孫小寶並沒有深度參與。雖然他回到團裏的辦公室上班了,但也不管實在的事兒,除了偶爾去參加各種會議之外,大部分時間就是躲著寫稿。
因為另一家搞出奇葩事兒的報刊《大眾文學周刊》與他有關,他得忙活這邊的事情。
第一朵奇葩就是借著“王山事件”崛起的《南都文藝生活報》。之前針對首都文藝圈的筆戰完成鋪墊後,現在張雪終於讓自家報紙上主菜了:即用周興國闖蕩首都搖滾圈的例子,批評人家高傲而且混亂的創作態度。
在《南都文藝生活報》的報道中,把首都搖滾圈貶得一無是處,還說他們就是首都圈子縱容下的特殊產物,喜歡用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態度批評一切,卻不知自身就爛得可以。
反正,這報紙對首都文藝圈的精英價值取向和曲高和寡的態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又用那個圈子一些奇葩的人和事情證明其報道並非空穴來風。
張雪炒作的手法未變,還是找狗仔跑去首都挖料,把那些地下搖滾的奇葩事兒報道出來,讓讀者知道這個群體的存在,以及他們的所做所為。
等報道得差不多的時候,報社找寫手寫激烈的文章。文章發表後,又想辦法讓各路媒體轉載,總之就是要更加激怒首都圈子,甚至還挑起了首都圈和魔都圈的筆戰。
首都圈和魔都圈本來就有互相較勁的意思:一個是政治中心,一個是經濟中心,擁有的文化資源差不多,總得分個高下。但總體而言,之前的較勁是君子之爭,有時候還互通有無,交流不斷,沒有人搞這種潑婦打架似的互撕。
可偏偏南都出了個張雪,又有了一份《南都文藝生活報》在那搞事情,那這對立就不一樣了:她把旗下那些狗仔探聽到的料,統統冠以“據魔都某某所說”的名義發表。
這樣一來,首都那些人看到報道後,自然坐不住了。他們開始抨擊魔都圈的人不講武德,胡說八道。魔都的人當然不願意這麽挨罵啊!於是去打聽這些“魔都爆料者某某”到底是誰。
一打聽不得了,爆料者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的魔都文藝圈、文化圈的邊緣人士,而且也在首都圈混過。這些人要麽是伴隨著詩歌浪潮而投入文學創作的流浪詩人,要麽是不務正業玩地下音樂的人,共同特點就是混得不咋地。
他們之所以爆料,沒別的原因,來自南都的人給錢了,加上平時在酒桌上愛吹牛,就把這些事兒攬在自個身上。
首都圈子的好事之人也查了一下:《南都文藝生活報》爆的料是真的,隻是報料人張冠李戴了而已。
張雪這麽做,直接捅了馬蜂窩了,不管是首都的圈子,還是魔都的圈子,人們紛紛在媒體上撰文,針對《南都文藝生活報》。
這正是張雪想要的結果。反正她做得很有分寸,既能惹怒人家,又不會讓自家報紙遇到麻煩。報紙上說的緋聞八卦,在一定範圍內並不是隱私,真要追究,那就是爆料人的事兒。
兩大圈子在報紙上說,《南都文藝生活報》是下三濫,就喜歡用各種聳人聽聞和獵奇的爛事吸引讀者,這不是一家正規報紙該幹的事兒。
接著,他們又把鍋甩在整個南都的文藝圈,說這事兒的背後就是這個圈子故意搞事,撥弄是非,以為出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粉紅色的回憶》就厲害了,可以挑戰首都和魔都兩個圈子了,其實什麽都不是!
指責整個南都圈子?這恰好是張雪以及之前搗鼓座談會,現在正張羅著搞什麽娛樂協會的吳淑蘭所需要的。特別是吳淑蘭,這正好是個觀察的機會,看看有多少人願意站在她這邊,大家一起與另外兩個圈子抗衡。
於是乎,《南都文藝生活報》上出現了不少南都圈內人的文章,對首都圈和魔都圈的指責進行辯駁。
吳淑蘭這位如今圈內有點兒名聲的歌舞團團長親自在上麵撰文稱:南都的圈子比不過首都圈和魔都圈,本身就是不入流的。所以,被兩位老大哥批評教育,這很正常。南都天資有限,人才不多, 隻能做一些通俗流行的東西,不敢高攀,所以吧!作為搞通俗娛樂的的人,以後隻能自稱是娛樂圈或者文娛圈,不敢與兩個高大上的圈子並稱。
實話說,這理由有些牽強,但隻要舍得宣傳,嘴巴大,那就沒什麽嘛!
所謂的“娛樂圈”提出來之後,張雪利用自己留學時的經驗和人脈,請不少人在自己的報紙上撰文,全麵介紹國外的娛樂圈。
最重磅的是,她把東南亞“甜歌皇後 ”李鈺請來撰文,讓這位名人介紹東南亞華人圈的娛樂事業。 這位正在國內活動、宣傳自己第一張在華發行新專輯,聽到張雪的請求,欣然應允。
估計過不了多久,南都會被吹成娛樂之都:盡管目前這裏真沒什麽玩意兒。
江南電視台也來摻和了一腳:
周興國帶著自己重新組建的樂隊,用搖滾的方式排練了一組紅色歌曲,代表南西縣藝術團在各處演出。電視台派出專門的攝製小組一路跟拍,做成一個專題片在台裏播放了一周。
年輕人用自己喜歡的搖滾方式闡釋經典,但沒有改動歌詞,表演時充滿了慷慨激昂積極向上的精神,這無疑是正能量嘛!南都和省內媒體紛紛報道此事。
《南都文藝生活報》甚至說,這才是真正的搖滾,首都的搖滾是沒法從地下鑽出來的玩意兒等等。
這等於是火上澆油,徹底引爆了全國輿論。那些玩搖滾的都是火爆脾氣,哪能忍得住?雖然他們現在還無法發行正規專輯,也無法上電視,但寫文章沒問題呀!
於是,首都、魔都、南都、妖都等地的媒體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普及搖滾行動,各種音樂相關的雜誌發表了許多文章,想證明《南都文藝生活報》 就是胡扯。這幫文藝精英子弟別看學問和見識都不低,但寫文章罵人的時候,真拉得下臉。有的人知道了張雪的底細,就罵她是叛徒,或者說她是想到大不列顛賣卻沒被看上的,反正什麽粗話都有。
客觀上,這一波熱鬧,讓搖滾這個概念得到了普及,過去隻有少部分人喜歡的國外搖滾樂隊作品大受歡迎。
這讓剛剛接手了翻錄盜版事業的韓四大賺了一筆:炒作這事兒之前,張雪就告訴他了,並且還讓他去問問周興國,如今的搖滾青年喜歡哪些外國樂隊。
從周興國那裏得到了搖滾圈的情況後,韓四在這場媒體上的罵戰開始之前,事先翻錄了一大批國外搖滾樂隊的磁帶。等罵戰開始,立馬出貨,賺得盆滿缽滿。據說,他這麽幹還惹怒了妖都的一些人。本來嘛,翻錄磁帶這類活兒,是妖都那一代的拿手項目,但這次韓四居然把磁帶賣到那兒了,這行為就是赤裸裸的打臉。
當更多的南都媒體加入討論之後,計劃中的流行音樂榜單也順勢推出。這榜單由江南電視台牽頭、電台和以《南都文藝生活報》為首的紙媒共同協助,多方努力之下一起完成的。
隻不過這榜單目前還過於粗糙,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為了增加公信力,吳淑蘭正在通過官方的關係,把這地區性的榜單變成全國性的。
張雪和吳淑蘭在文藝圈搞出大事的時候, 自認為是狗頭軍師的孫小寶並沒有深度參與。雖然他回到團裏的辦公室上班了,但也不管實在的事兒,除了偶爾去參加各種會議之外,大部分時間就是躲著寫稿。
因為另一家搞出奇葩事兒的報刊《大眾文學周刊》與他有關,他得忙活這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