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靜靜地坐在繁華的街頭,她的身旁擺放著一把古色古香的琴。她端坐於琴前,身姿優雅,宛若仙子。輕撥琴弦,琴音如清泉流淌,婉轉悠揚,如泣如訴。她的指法嫻熟,時而輕揉慢撚,時而激昂熱烈,將情感融入每一個音符之中。


    路人被她的琴音所吸引,紛紛圍攏過來,但她的目光卻始終落在自己手中的琴上,仿佛那是她生命的全部。


    隨著琴音的起伏,她的思緒仿佛穿越時空,遨遊於山水之間。她的眼神專注而深情,仿佛與琴音融為一體。在場的聽眾皆被她的琴藝所折服,沉醉於這美妙的音樂之中,感受著其中的情感與力量。


    這女子的琴技,不僅是一種技藝的展示,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她用琴音訴說著內心的世界,讓人們在音樂中領略到古代女子的溫婉與柔情。


    李秀低頭不語,隻是專注地演奏著。她的琴技一流,手指在琴弦上舞動,如行雲流水般自然。然而,在她美麗的外表和出色的琴技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痛苦。


    她的父親身患重病,家裏已經沒有錢給他醫治。李秀別無選擇,隻能出來賣藝為生。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賺到足夠的錢,為父親治病。


    王浩漫步在越國會稽城的街頭巷尾,享受著這座古老城市的獨特氛圍。忽然,他被遠處一陣餘音嫋嫋的琴音所打動,不禁停下腳步駐足聆聽。


    忽然,那曼妙的琴音戛然而止,他反而聽到了一陣爭吵聲和求救聲從那個地方傳來。


    “光天化日之下,爾等意欲何為?”一聲淒厲恐懼的嬌呼聲傳到王浩耳畔。


    順著聲音的方向,他看到一個清秀少女正被幾個潑皮無賴欺負。少女的臉上充滿了驚恐和無助。


    “汝不知吾等意欲何為乎?小娘子,切莫裝傻充愣哉。本公子勸爾從吾等。哈哈哈,孰敢來助爾?”一名流裏流氣的少年調笑道。


    他身著華麗的綢緞長袍,卻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一種放蕩不羈的氣息。他的麵容略顯浮腫,雙眼遊離不定,時常閃爍著狡黠的光芒。嘴角總是掛著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讓人不禁心生警惕。


    這樣的古代貴族潑皮無賴,既令人生厭,又讓人無奈,成為社會上的一股不良勢力。


    王浩心中湧起一股正義感,他迅速上前,擋住了潑皮們的去路。他的眼神堅定而威嚴,讓人不敢輕易挑戰。潑皮們見狀,開始口出惡言,但王浩毫不畏懼,他用堅定的語氣讓他們離開。


    少女望著王浩,眼中滿是感激和敬佩。她的聲音略帶顫抖地說道:“小女謝公子相助也。”


    王浩微笑著安慰她道:“不必多禮,此舉手之勞爾,姑娘無恙否?”少女點了點頭,臉上漸漸浮現出一絲微笑。


    “姑娘之居於何處?且容在下送汝歸。吾唯恐途中宵小相擾也。”王浩本想告辭拂袖離去,可看著少女那單薄的背影,終究忍不住回頭開口問道。


    少女看著王浩,唇紅齒白、眉清目秀,一襲白衫飄飄,恍如玉樹臨風,風流倜儻。她臉蛋緋紅,羞答答地低垂螓首微笑,如同一朵出水芙蓉。


    “小女子名喚李秀,乃為會稽南城人氏也。敢問公子姓甚名誰,改日定當登門拜謝。”那少女猶豫了片刻,還是輕啟朱唇輕聲問道。


    兩人並肩走在街巷中,一邊聊天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秀和王浩之間的距離漸漸拉近。他們發現彼此有著許多共同的興趣和理想,話題也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王浩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快樂。


    當王浩將李秀安全送到家時,她再次向他表達了感激之情。王浩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若姑娘他日逢難,可至城東右司馬府尋在下。但有所求,在下當助汝一臂之力也。”


    王浩內心有些小糾結,他見識了李秀那高超的琴技,此女容貌更是豔若桃李,正是他想要創建的女團上佳人選。然而,他又不想在這個時候提出這種要求,以免人家美女以為他攜恩圖報,因而轉身欲離去。


    誰料李秀聞言如遭雷擊、呆立當場,她瞪大美眸,顫抖著問道:“且慢,小……小女唐突矣,敢問公子可是吾越國右司馬王子浩大人乎?”


    王浩聞言停下腳步,轉過身微笑著說道:“李姑娘可是有何需吾相幫之事乎?”


    李秀慌忙神色肅穆地對著王浩行了一個肅拜禮,恭恭敬敬地說道:“小女愚鈍,致有眼不識泰山哉,尚請君見諒之。若蒙不棄,不妨於家中小憩片刻也。”


    望著李秀那充滿期待的明眸,王浩不忍辜負了她的一片好意,隻得輕輕點了點頭,跟著她走進院子裏。


    映入眼簾的是一間破爛不堪的房子,牆壁剝落,窗戶破碎,屋頂還透著幾縷陽光。在屋子的一角,他看到了一位重病臥榻的老父親,臉色蒼白,呼吸微弱。


    “李姑娘,阿叔身染何疾乎?吾觀之似沉屙不起也。何不求良工乎?”王浩看著躺在床上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老頭”,關切地詢問道。


    “實不相瞞,小女家父所染者癆病(肺結核)也,至今已逾數載。家中一貧如洗,實乃無財可醫也。故而小女子屢至街巷鼓琴以醵資,皆為家父求疾醫(內科醫生)也。”李秀黯然神傷、泫然欲泣地說道。


    王浩這才明白為了給父親看病,李秀不得不走上街巷彈琴賣藝。每天,她都會帶著那把破舊的琴,在人來人往的街頭,用顫抖的手指彈奏出動人的旋律。盡管生活艱難,但她的眼神中始終透著堅定和希望。


    王浩被李秀的孝心給深深打動了,毫不猶豫地從身上掏出三塊金餅子塞到李秀的纖纖玉手裏 ,沉聲道:“李姑娘,些許銀兩予汝持之,早些替阿叔求良工也。在下亦習得些許岐黃之術,他日待吾備藥複登門拜訪。”


    李秀如今急缺錢財,不得不收下了這三個金餅子,她感激涕零地望著王浩,眼中閃爍著淚花。


    王浩看看天色不早,就向李秀提出了告辭,但他暗自下定決心,要盡自己所能幫助李秀和她的父親。


    肺癆(肺結核)用鏈黴素應該就可以搞定,不過就春秋時代的條件,要從土壤中提取鏈黴菌分泌的鏈黴素確實很困難,但也並非全無辦法。


    離開李秀家後,他心中充滿了滿足感。他知道,這次的相遇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出手相救,更是一段美好友誼的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溪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溪居士並收藏春秋:內嫂勿怕,我來救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