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琛心裏在默默分析,秦王政叫這些人的原因,王翦沒喊,那是在削弱王翦在軍中的影響力,李斯是來商量後勤方麵的,其他人都是年輕一輩的中堅力量。
最後那個羋啟?秦王政此前一直在邊緣化他,他雖然是大秦丞相,可是並沒有得到重用,仿佛大秦丞相是李斯一般。
羋啟,是昭襄王女兒的兒子,也是楚國楚考烈王之子,現在楚王負芻的兄弟。
滅楚,讓羋啟來共同商議,秦王政在考驗他?
趙琛沒有再多想,迅速進入了鹹陽宮,還是熟悉的沙盤,還是熟悉的幾人,隻是少了一個上將軍了。
趙琛站在最末,他就一個公乘,五千人的將軍,本來就沒有資格在這裏的,都是秦王政對他的另眼相看。
“各位,想必已經知道了吧。”秦王政淡淡道。
“王將軍,已經滅魏。”李斯率先說道。
“沒錯,魏國已滅了,三晉全滅,姬氏也除了,現在隻剩楚,齊兩國了,楚國是塊硬骨頭啊。”秦王政歎息道。
“大王,楚國再硬,也隻能任由我大秦一擊擊碎。”李信出來自信滿滿道。
“寡人就喜歡李將軍身上這樣的銳氣。”秦王政笑道。
“蒙將軍,知道寡人叫你回來幹什麽嗎?”秦王政問蒙恬道。
“大王,末將知道,滅楚。”
“知道就好啊,你蒙氏也是我大秦的支柱,現在你最年輕,蒙氏還有大秦也要靠你,靠你們這些年輕人撐起來啊。”秦王政這話不光是對蒙恬說的,還是對所有人說的。
“大王,這次滅楚,也一定要穩住齊國,兩國合縱的話,這犧牲肯定要大得多。”李斯說道。
“這個寡人知道,那個齊國後勝,寡人已經讓姚賈,尉繚子去辦了。”
這兩人大家都知道是什麽人,也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縱橫家了。
“現在我們主要討論,滅楚的方針。”秦王政說道。
趙琛默不作聲,這趟渾水說實話,他不想淌,去就是九死一生的局。
“大王,末將李信甘願為大王赴湯蹈火。”李信馬上請願。
“好,李將軍,有這份心氣非常好。”
李由看著李信,被這小子搶先一步表忠心了,他又看看趙琛,趙琛現在的樣子就在那站著,什麽都不說,像是個木頭人一般。
這小子,還知道讓讓前輩。
“大王,末將也願意為大王赴湯蹈火。”李由說出了類似“俺也一樣”的台詞。
“都不錯,大秦就是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才行啊。”
秦王政這話什麽意思?現在的老人難道不中用了?還是指的王翦?
趙琛看似滿不在乎,實際他一直在想秦王政的每句話,這句話很明顯,意有所指,而為什麽這麽說,他應該見過王翦了,王翦沒有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李信,你滅趙滅燕都表現得不錯,這滅楚你覺得該用多少人合適?”秦王政問道。
大家都比較驚訝秦王政對李信的態度,這是把他看做僅次於王翦的存在嗎?
這讓李信也欣喜若狂,他即刻說道:“大王,給我二十萬精兵,必滅楚國。”
他已經想了幾晚上了,看了幾十遍地圖,做了無數回戰略部署,二十萬夠了,他的計劃絕對天衣無縫。
二十萬,其他人一聽,這人數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李信能用二十萬滅楚嗎?
“二十萬?李信,有把握嗎?”秦王政問道。
李信心裏就是,有,簡直太有了,所有人都期待的看著他,隻有趙琛還在裝木頭人,他也不管趙琛,即刻給秦王獻策:
“大王,楚國雖大,但是精兵不如我大秦多,二十萬大秦精兵怎麽都夠了,您看,這裏穎水兩岸,大軍從楚國舊都陳郢出發,兵分兩岸。
以最快速度拔掉這兩岸城池,兩軍在這裏,城父會師,便可以直接威脅楚都壽春,而楚國絕對想不到我們會用這麽快的速度去拔這些小城。”
秦王政聽得很享受,其他人也聽得非常讚同,還是隻有趙琛表情沒有變化。
趙琛心裏想,這和後世魏延子午穀奇謀沒什麽區別,另辟蹊徑,打閃電戰,不走常規路,找些人家想不到的小路去穿插。
他或許還借鑒了自己穿插飛狐徑堵趙嘉的戰例,五千人就把一萬多人給收拾回來了,他覺著秦軍真能以一當十了吧。
魏延和他都犯了一個最嚴重的錯誤,沒有去算敵方的實力,還有戰略縱深的問題。
這點問題難道司馬懿,諸葛亮,王翦,項燕都看不出來嗎?不可能的,一旦這麽幹,糧草補給難以為繼,而且本來隻有二十萬大軍,分開兩邊,還要分出一部分人駐紮城池,最終到城父的有多少人,跑那裏,可能項燕已經在等著包餃子了。
何況,當時趙琛打的是衰兵,這可不是衰兵啊。
這群人居然還覺得這個戰法可行,不錯。
“大王,末將蒙恬願意領兵一路,直搗城父。”蒙恬直接請纓了。
李由想,咋又慢了。
“各位,李將軍的戰術如何。”
其實這個時候不是讚不讚成戰術的問題了,而是看大王的臉色問題了,很明顯大王很滿意,臉色很好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就連羋啟都附議了,為了表示自己很忠誠,但是他的眼珠子轉了一下,好像有點不一樣的想法。
都眾執一口,附議,而趙琛,還是一言不發。
秦王政一直在看他的表現,直到現在,他也未發一言。
這個年輕人才是秦王政最看重的人,但是他卻對此法不怎麽感冒啊。
“趙琛。”秦王政終於點他名了。
“大王。”趙琛恭敬道。
“寡人看你一直未有意見,是覺得李信將軍的戰術不對嗎?”秦王政問道。
李信心裏還有點緊張,因為趙琛和其他人不一樣,趙琛是他推薦入秦的,自己和他經曆過生死,他多麽希望趙琛能夠支持他啊。
可惜,隻是希望而已。
“大王,末將,不敢說,也不想說。”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拒絕了秦王政的問題。
這,他的膽子太大了。
李斯也用不一樣的眼光看著他,他以為趙琛和他一樣,也是個政客,可以摸清秦王的心思,順著秦王的意思,就可以青雲直上,但是這次他怎麽不按套路出牌了。
李由也在冷笑,這是個傻子嗎?
最不可思議的,還是李信,他的好兄弟居然還沒有同意他的戰法,而這種穿插不正是他的想法嗎?
“那寡人換個問題,滅楚,如果是你的話,要多少人?”秦王政又問出了和李信一樣的問題。
趙琛知道這次必須說了,他不是和李斯一樣的政客,他不會一味的去附和秦王政,正確的始終是正確的,錯誤的也始終是錯誤的。
雖然,這個答案,在他的眼裏是錯誤的,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正確的。
“稟大王,滅楚,非六十萬不可。”趙琛說出了這個答案。
“六十萬。”
聽到這個答案,秦王政心裏一驚,和那個人說的一模一樣。
其他人也在交頭接耳。
“六十萬,這是傾全國之兵啊。”
“對啊。”
“這怎麽能行,滅一個區區楚國。”
李信有些憤恨的看向趙琛,對秦王政說道:“大王,滅一個楚國而已,怎麽可能用得了六十萬大軍,何況我們剛剛兩線作戰滅魏燕,糧草全部支持六十萬大軍,國力不繼啊。”
李信說出了他的理由,這也是一個理由,六十萬大軍的糧草真不是開玩笑的。
秦王政看著趙琛,他的眼神還是如此堅定。
秦王政卻有了另一種想法,看來他是和王翦在一起太久了,沒有了年輕人的銳氣了,也罷,讓他去和李信他們曆練,曆練,方當我大秦之將。
“李信,寡人就給你二十萬大軍,秋收之後,即刻發兵滅楚。”
秦王政,在這一刻決定了。
最後那個羋啟?秦王政此前一直在邊緣化他,他雖然是大秦丞相,可是並沒有得到重用,仿佛大秦丞相是李斯一般。
羋啟,是昭襄王女兒的兒子,也是楚國楚考烈王之子,現在楚王負芻的兄弟。
滅楚,讓羋啟來共同商議,秦王政在考驗他?
趙琛沒有再多想,迅速進入了鹹陽宮,還是熟悉的沙盤,還是熟悉的幾人,隻是少了一個上將軍了。
趙琛站在最末,他就一個公乘,五千人的將軍,本來就沒有資格在這裏的,都是秦王政對他的另眼相看。
“各位,想必已經知道了吧。”秦王政淡淡道。
“王將軍,已經滅魏。”李斯率先說道。
“沒錯,魏國已滅了,三晉全滅,姬氏也除了,現在隻剩楚,齊兩國了,楚國是塊硬骨頭啊。”秦王政歎息道。
“大王,楚國再硬,也隻能任由我大秦一擊擊碎。”李信出來自信滿滿道。
“寡人就喜歡李將軍身上這樣的銳氣。”秦王政笑道。
“蒙將軍,知道寡人叫你回來幹什麽嗎?”秦王政問蒙恬道。
“大王,末將知道,滅楚。”
“知道就好啊,你蒙氏也是我大秦的支柱,現在你最年輕,蒙氏還有大秦也要靠你,靠你們這些年輕人撐起來啊。”秦王政這話不光是對蒙恬說的,還是對所有人說的。
“大王,這次滅楚,也一定要穩住齊國,兩國合縱的話,這犧牲肯定要大得多。”李斯說道。
“這個寡人知道,那個齊國後勝,寡人已經讓姚賈,尉繚子去辦了。”
這兩人大家都知道是什麽人,也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縱橫家了。
“現在我們主要討論,滅楚的方針。”秦王政說道。
趙琛默不作聲,這趟渾水說實話,他不想淌,去就是九死一生的局。
“大王,末將李信甘願為大王赴湯蹈火。”李信馬上請願。
“好,李將軍,有這份心氣非常好。”
李由看著李信,被這小子搶先一步表忠心了,他又看看趙琛,趙琛現在的樣子就在那站著,什麽都不說,像是個木頭人一般。
這小子,還知道讓讓前輩。
“大王,末將也願意為大王赴湯蹈火。”李由說出了類似“俺也一樣”的台詞。
“都不錯,大秦就是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才行啊。”
秦王政這話什麽意思?現在的老人難道不中用了?還是指的王翦?
趙琛看似滿不在乎,實際他一直在想秦王政的每句話,這句話很明顯,意有所指,而為什麽這麽說,他應該見過王翦了,王翦沒有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李信,你滅趙滅燕都表現得不錯,這滅楚你覺得該用多少人合適?”秦王政問道。
大家都比較驚訝秦王政對李信的態度,這是把他看做僅次於王翦的存在嗎?
這讓李信也欣喜若狂,他即刻說道:“大王,給我二十萬精兵,必滅楚國。”
他已經想了幾晚上了,看了幾十遍地圖,做了無數回戰略部署,二十萬夠了,他的計劃絕對天衣無縫。
二十萬,其他人一聽,這人數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李信能用二十萬滅楚嗎?
“二十萬?李信,有把握嗎?”秦王政問道。
李信心裏就是,有,簡直太有了,所有人都期待的看著他,隻有趙琛還在裝木頭人,他也不管趙琛,即刻給秦王獻策:
“大王,楚國雖大,但是精兵不如我大秦多,二十萬大秦精兵怎麽都夠了,您看,這裏穎水兩岸,大軍從楚國舊都陳郢出發,兵分兩岸。
以最快速度拔掉這兩岸城池,兩軍在這裏,城父會師,便可以直接威脅楚都壽春,而楚國絕對想不到我們會用這麽快的速度去拔這些小城。”
秦王政聽得很享受,其他人也聽得非常讚同,還是隻有趙琛表情沒有變化。
趙琛心裏想,這和後世魏延子午穀奇謀沒什麽區別,另辟蹊徑,打閃電戰,不走常規路,找些人家想不到的小路去穿插。
他或許還借鑒了自己穿插飛狐徑堵趙嘉的戰例,五千人就把一萬多人給收拾回來了,他覺著秦軍真能以一當十了吧。
魏延和他都犯了一個最嚴重的錯誤,沒有去算敵方的實力,還有戰略縱深的問題。
這點問題難道司馬懿,諸葛亮,王翦,項燕都看不出來嗎?不可能的,一旦這麽幹,糧草補給難以為繼,而且本來隻有二十萬大軍,分開兩邊,還要分出一部分人駐紮城池,最終到城父的有多少人,跑那裏,可能項燕已經在等著包餃子了。
何況,當時趙琛打的是衰兵,這可不是衰兵啊。
這群人居然還覺得這個戰法可行,不錯。
“大王,末將蒙恬願意領兵一路,直搗城父。”蒙恬直接請纓了。
李由想,咋又慢了。
“各位,李將軍的戰術如何。”
其實這個時候不是讚不讚成戰術的問題了,而是看大王的臉色問題了,很明顯大王很滿意,臉色很好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就連羋啟都附議了,為了表示自己很忠誠,但是他的眼珠子轉了一下,好像有點不一樣的想法。
都眾執一口,附議,而趙琛,還是一言不發。
秦王政一直在看他的表現,直到現在,他也未發一言。
這個年輕人才是秦王政最看重的人,但是他卻對此法不怎麽感冒啊。
“趙琛。”秦王政終於點他名了。
“大王。”趙琛恭敬道。
“寡人看你一直未有意見,是覺得李信將軍的戰術不對嗎?”秦王政問道。
李信心裏還有點緊張,因為趙琛和其他人不一樣,趙琛是他推薦入秦的,自己和他經曆過生死,他多麽希望趙琛能夠支持他啊。
可惜,隻是希望而已。
“大王,末將,不敢說,也不想說。”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拒絕了秦王政的問題。
這,他的膽子太大了。
李斯也用不一樣的眼光看著他,他以為趙琛和他一樣,也是個政客,可以摸清秦王的心思,順著秦王的意思,就可以青雲直上,但是這次他怎麽不按套路出牌了。
李由也在冷笑,這是個傻子嗎?
最不可思議的,還是李信,他的好兄弟居然還沒有同意他的戰法,而這種穿插不正是他的想法嗎?
“那寡人換個問題,滅楚,如果是你的話,要多少人?”秦王政又問出了和李信一樣的問題。
趙琛知道這次必須說了,他不是和李斯一樣的政客,他不會一味的去附和秦王政,正確的始終是正確的,錯誤的也始終是錯誤的。
雖然,這個答案,在他的眼裏是錯誤的,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正確的。
“稟大王,滅楚,非六十萬不可。”趙琛說出了這個答案。
“六十萬。”
聽到這個答案,秦王政心裏一驚,和那個人說的一模一樣。
其他人也在交頭接耳。
“六十萬,這是傾全國之兵啊。”
“對啊。”
“這怎麽能行,滅一個區區楚國。”
李信有些憤恨的看向趙琛,對秦王政說道:“大王,滅一個楚國而已,怎麽可能用得了六十萬大軍,何況我們剛剛兩線作戰滅魏燕,糧草全部支持六十萬大軍,國力不繼啊。”
李信說出了他的理由,這也是一個理由,六十萬大軍的糧草真不是開玩笑的。
秦王政看著趙琛,他的眼神還是如此堅定。
秦王政卻有了另一種想法,看來他是和王翦在一起太久了,沒有了年輕人的銳氣了,也罷,讓他去和李信他們曆練,曆練,方當我大秦之將。
“李信,寡人就給你二十萬大軍,秋收之後,即刻發兵滅楚。”
秦王政,在這一刻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