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
相比於趙琛在狼居胥山上感歎江山美麗無限,鹹陽城似乎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群臣低頭不敢說話,一個滿臉血汙的小兵在中間哭泣,他剛剛報完一些事。
“真的是好啊,屠睢給朕送了件好禮啊,五十萬大軍,敗了,敗了,人也死了。”
秦始皇滿含怒氣。
征百越,大敗,北邊四十五萬,百越五十萬,皇帝幾乎動員了天下所有兵馬,為他南征北戰。
“陛下,息怒,現在首要是要收攏殘軍,以觀後效。”李斯恭敬道。
“後效,什麽後效,誰去打,怎麽打?”秦始皇大吼道。
“陛下,這個時候最宜安撫人心,減少損失啊,不如等上將軍回來再議。”馮去疾建議道。
聽到趙琛,皇帝心裏舒服了一些,平複下來了。
“但是陛下,百越那裏比之草原,匈奴的地盤兵力,一半都有所不如,而上將軍隻有四十五萬大軍,恐怕情勢不容樂觀。”李斯再次提出了個大問題。
這一下把整個朝堂都炸了起來。
“這可如何是好啊?”
“這,這可是百萬大軍啊。”
眾臣議論紛紛。
“陛下,這如果百萬大軍都敗了,軍心,民心都不穩啊,這六國餘孽又再有點其他想法,煽動民眾,這,不敢想象啊。”淳於越說道。
“陛下,還請陛下,早做打算,重點在北方,百越現在並無大動靜,而匈奴一直對我大秦虎視眈眈,現在應該重點穩住天下各郡,防禦北方。”李斯建議道。
“你們,都這麽不相信上將軍?”秦始皇疑問道。
“陛下不是不信,是現在北邊還未有任何音信,早做打算最好,現在臨危之際,臣願意馬上做個章程,以穩住如今之局勢。”
李斯現在表現出了一種臨危受難之際的擔當模樣。
十足的大忠臣。
皇帝沉思了,他心裏不相信北方會輸,因為趙琛就沒輸過,每次他的判斷都沒錯過。
皇帝在龍椅上一手撐著自己的下顎,眼睛緊閉,群臣都靜靜的等著他的決斷。
久久未有回音。
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還有,尷尬。
大家都不吭聲,低頭,還有冷汗流出。
“陛下,陛下。”
趙高打破了這樣氛圍。
“嗯?小高子。”
“陛下,大人們都在等著你呢。”趙高說道。
群臣都抬頭看向了他。
“李斯,你先看著辦吧,朕有些累了。”
很明顯,皇帝不想在這事上糾結了,他想自己一個人靜靜。
“陛下累了,大家都散朝了吧。”
趙高宣布道。
“額。”
群臣都麵麵相覷,要走又不走的樣子。
“沒聽見趙高說什麽嗎?都散了。”秦始皇不耐煩道。
“是,陛下。”
群臣陸陸續續的退出了宮。
李斯也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府中,關起門來,自己一個人在思考。
這次,他還真是把自己當成救世之臣了。
“屠睢,沒想到他戰敗了,屠睢也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他的經驗不比趙琛少,北邊麵對更加窮凶極惡的匈奴,必定也是凶多吉少啊。”
李斯自己分析。
他在想,如何穩住局麵,做好了,他的威望將會再上一層樓,跟皇帝一起救了秦帝國,又是一場君臣佳話。
先要把李由召回來,拿下中原軍權,一定要控製住這各郡的守備兵力。
征調民力,北上修建長城,增加北方的守備兵力。
嚴查各個地方的六國舊貴族,不能讓其興風作浪。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不能有其他的意見和想法,必須上下一心,皇帝,群臣也要一條心,自己要做主心骨。
李斯的算盤很好,但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皇帝告病,沒有來。
大家都很無奈,皇帝不想上朝,總不能把他架過來吧。
第二天,第三天,皇帝都未出現。
眾臣不懂了,難道,皇帝也要擺爛了嗎?
就這樣了?什麽都不管了?
“趙大人,還請通報一下陛下,李斯見駕。”李斯對趙高說道。
他未叫趙高公公,是為了拉近這個盟友,中車府令,怎麽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官職。
趙高聽得很受用,說道:“我去試試看吧。”
“謝趙大人了。”
趙高進了寢宮,說道:“陛下,李斯想見駕。”
“李斯?他想見朕,看來他心裏還是有朕這個皇帝,讓他進來吧。”
“是,陛下。”
李斯來到寢宮中。
“陛下,您這久久不上朝,這群臣都在擔心陛下的身體啊。”李斯恭敬道。
“擔心什麽,朕死了不是更好?你李斯就可以獨攬大權了。”
這句話,直接把李斯給嚇到跪在了地上,雙手顫抖,額頭冒汗。
“陛下,臣別無二心啊,臣望陛下萬年啊,臣隻是想著大秦,想著陛下的啊,臣的忠心天地可鑒,天地可鑒啊。”李斯急忙為自己辯解道。
“好了,朕知道,你跟了朕這麽多年了,朕能不知道你的忠心嗎?”秦始皇逗他道。
他慢慢的站了起來,顯得有些蹣跚。
“扶下李大人吧。”秦始皇給身邊的太監說道。
“是,陛下。”
“李大人,小心點。”
“不用,不用,謝謝了,老夫還能,還能自己站起來。”李斯說道。
“李大人,你也老了啊,有了白發,腿腳也不太方便了。”
“謝陛下關心,臣還未老,還能給陛下,給大秦分憂。”
“說吧。”
“陛下,如今天下局勢不明,臣建議還是早做準備的好,穩固中原,至於北方,百越,先以防守為主,等國力恢複,再圖不遲。”李斯說道。
“那按你的方法,大概要多少年?”
“十,十年,不,不,五年。”李斯知道皇帝的急性子,說十年太多了,但是他的想法就要十年。
“真實的,還是十年吧,人生有幾個十年啊,十年後,朕也五十四歲了,老了,老了。”
“陛下,能萬年。”李斯說道。
“但願吧。”秦始皇想到了那個靈丹,如果自己真的萬年了,那他當然什麽都不怕了。
但是,他現在也出現了白發,令他有些擔憂了。
“好了,你先按照你的想法去弄,記住,要幹什麽,朕的案頭要看到。”秦始皇說道。
“是,陛下。”
得到了皇帝的批準,李斯心裏落地了,他還是不敢背著皇帝去自己搞,如果這次他沒有來請示皇帝,那自己恐怕第二天就沒了,至少還要連帶三族掉腦袋。
李斯顫顫巍巍的走了,又留下了皇帝自己。
秦始皇,嬴政,他推開宮門,望向北方的天空,喃喃道:“你會打贏的,對嗎?”
相比於趙琛在狼居胥山上感歎江山美麗無限,鹹陽城似乎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群臣低頭不敢說話,一個滿臉血汙的小兵在中間哭泣,他剛剛報完一些事。
“真的是好啊,屠睢給朕送了件好禮啊,五十萬大軍,敗了,敗了,人也死了。”
秦始皇滿含怒氣。
征百越,大敗,北邊四十五萬,百越五十萬,皇帝幾乎動員了天下所有兵馬,為他南征北戰。
“陛下,息怒,現在首要是要收攏殘軍,以觀後效。”李斯恭敬道。
“後效,什麽後效,誰去打,怎麽打?”秦始皇大吼道。
“陛下,這個時候最宜安撫人心,減少損失啊,不如等上將軍回來再議。”馮去疾建議道。
聽到趙琛,皇帝心裏舒服了一些,平複下來了。
“但是陛下,百越那裏比之草原,匈奴的地盤兵力,一半都有所不如,而上將軍隻有四十五萬大軍,恐怕情勢不容樂觀。”李斯再次提出了個大問題。
這一下把整個朝堂都炸了起來。
“這可如何是好啊?”
“這,這可是百萬大軍啊。”
眾臣議論紛紛。
“陛下,這如果百萬大軍都敗了,軍心,民心都不穩啊,這六國餘孽又再有點其他想法,煽動民眾,這,不敢想象啊。”淳於越說道。
“陛下,還請陛下,早做打算,重點在北方,百越現在並無大動靜,而匈奴一直對我大秦虎視眈眈,現在應該重點穩住天下各郡,防禦北方。”李斯建議道。
“你們,都這麽不相信上將軍?”秦始皇疑問道。
“陛下不是不信,是現在北邊還未有任何音信,早做打算最好,現在臨危之際,臣願意馬上做個章程,以穩住如今之局勢。”
李斯現在表現出了一種臨危受難之際的擔當模樣。
十足的大忠臣。
皇帝沉思了,他心裏不相信北方會輸,因為趙琛就沒輸過,每次他的判斷都沒錯過。
皇帝在龍椅上一手撐著自己的下顎,眼睛緊閉,群臣都靜靜的等著他的決斷。
久久未有回音。
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還有,尷尬。
大家都不吭聲,低頭,還有冷汗流出。
“陛下,陛下。”
趙高打破了這樣氛圍。
“嗯?小高子。”
“陛下,大人們都在等著你呢。”趙高說道。
群臣都抬頭看向了他。
“李斯,你先看著辦吧,朕有些累了。”
很明顯,皇帝不想在這事上糾結了,他想自己一個人靜靜。
“陛下累了,大家都散朝了吧。”
趙高宣布道。
“額。”
群臣都麵麵相覷,要走又不走的樣子。
“沒聽見趙高說什麽嗎?都散了。”秦始皇不耐煩道。
“是,陛下。”
群臣陸陸續續的退出了宮。
李斯也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府中,關起門來,自己一個人在思考。
這次,他還真是把自己當成救世之臣了。
“屠睢,沒想到他戰敗了,屠睢也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他的經驗不比趙琛少,北邊麵對更加窮凶極惡的匈奴,必定也是凶多吉少啊。”
李斯自己分析。
他在想,如何穩住局麵,做好了,他的威望將會再上一層樓,跟皇帝一起救了秦帝國,又是一場君臣佳話。
先要把李由召回來,拿下中原軍權,一定要控製住這各郡的守備兵力。
征調民力,北上修建長城,增加北方的守備兵力。
嚴查各個地方的六國舊貴族,不能讓其興風作浪。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不能有其他的意見和想法,必須上下一心,皇帝,群臣也要一條心,自己要做主心骨。
李斯的算盤很好,但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皇帝告病,沒有來。
大家都很無奈,皇帝不想上朝,總不能把他架過來吧。
第二天,第三天,皇帝都未出現。
眾臣不懂了,難道,皇帝也要擺爛了嗎?
就這樣了?什麽都不管了?
“趙大人,還請通報一下陛下,李斯見駕。”李斯對趙高說道。
他未叫趙高公公,是為了拉近這個盟友,中車府令,怎麽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官職。
趙高聽得很受用,說道:“我去試試看吧。”
“謝趙大人了。”
趙高進了寢宮,說道:“陛下,李斯想見駕。”
“李斯?他想見朕,看來他心裏還是有朕這個皇帝,讓他進來吧。”
“是,陛下。”
李斯來到寢宮中。
“陛下,您這久久不上朝,這群臣都在擔心陛下的身體啊。”李斯恭敬道。
“擔心什麽,朕死了不是更好?你李斯就可以獨攬大權了。”
這句話,直接把李斯給嚇到跪在了地上,雙手顫抖,額頭冒汗。
“陛下,臣別無二心啊,臣望陛下萬年啊,臣隻是想著大秦,想著陛下的啊,臣的忠心天地可鑒,天地可鑒啊。”李斯急忙為自己辯解道。
“好了,朕知道,你跟了朕這麽多年了,朕能不知道你的忠心嗎?”秦始皇逗他道。
他慢慢的站了起來,顯得有些蹣跚。
“扶下李大人吧。”秦始皇給身邊的太監說道。
“是,陛下。”
“李大人,小心點。”
“不用,不用,謝謝了,老夫還能,還能自己站起來。”李斯說道。
“李大人,你也老了啊,有了白發,腿腳也不太方便了。”
“謝陛下關心,臣還未老,還能給陛下,給大秦分憂。”
“說吧。”
“陛下,如今天下局勢不明,臣建議還是早做準備的好,穩固中原,至於北方,百越,先以防守為主,等國力恢複,再圖不遲。”李斯說道。
“那按你的方法,大概要多少年?”
“十,十年,不,不,五年。”李斯知道皇帝的急性子,說十年太多了,但是他的想法就要十年。
“真實的,還是十年吧,人生有幾個十年啊,十年後,朕也五十四歲了,老了,老了。”
“陛下,能萬年。”李斯說道。
“但願吧。”秦始皇想到了那個靈丹,如果自己真的萬年了,那他當然什麽都不怕了。
但是,他現在也出現了白發,令他有些擔憂了。
“好了,你先按照你的想法去弄,記住,要幹什麽,朕的案頭要看到。”秦始皇說道。
“是,陛下。”
得到了皇帝的批準,李斯心裏落地了,他還是不敢背著皇帝去自己搞,如果這次他沒有來請示皇帝,那自己恐怕第二天就沒了,至少還要連帶三族掉腦袋。
李斯顫顫巍巍的走了,又留下了皇帝自己。
秦始皇,嬴政,他推開宮門,望向北方的天空,喃喃道:“你會打贏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