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謀主荀攸
三國:朕不想當傀儡了 作者:淩煙九萬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台,新豐還可守嗎?”
城牆上,瞭望著城外黑壓壓、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軍隊,徐榮心裏沒底。
就憑借新豐這座小縣城的城牆他真的不報希望。
“伯平(徐榮字,杜撰),新豐不能守也要守啊,陛下雖說讓你不能守則退,可長安城百裏之內,除了新豐外隻有一座霸淩城可以阻擋李、郭等人的大軍。”
“霸淩年久失修,守城將士不到一千人,那更是災難性的存在。也就意味著新豐一失,長安就暴露在李、郭大軍的鐵騎之下……”
聽聞這些分析,徐榮默默點了點頭。
“是啊!退無可退了。”
既然局麵已經如此,徐榮也抱定了‘城破人亡’的信念。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軍糧草夠半個月用度,不用擔心會被圍死。
城外,李傕等人已經知道了胡軫事情敗露被殺。根本也就不和徐榮客氣了,隻是象征的叫人喊話。
然後就準備開始攻城。
…………
長安城,未央宮內,劉協已經收到了陳宮送來的書信,知道了徐榮成功除掉了胡軫,掌控了軍隊的事情。
心底總算是有了一絲安全感。
不過單靠這個還不夠,城內他能夠調動的人也就兩千,而王允等人手中掌握了二萬五千人。
以及一個不穩定因素呂布,劉協知道,自己想要從王允手中將大權拿到手裏,除了要徐榮守住新豐外,還要靠呂布的配合。
沒有呂布,自己根本就沒有機會。
但是他又想不到什麽辦法拉攏呂布,甚是頭疼。
站在劉協身邊的楊修看著他坐在榻上不停皺著眉頭,就知道劉協肯定有什麽難言之隱。於是問道:
“陛下可是有難處?”
自從楊彪讓楊修給劉協帶路後,劉協就將他留在了身邊擔任黃門令,屬於通報內外的小吏。
這樣做,劉協也是想打磨一下這位未來的三國第一才子。
“德祖,朕要如何才能收服呂布呢?”
聽到收服呂布,楊修臉上表情一下子黑了。開什麽玩笑呀,那可是呂布,董卓都拿著沒辦法的人。
劉協想要收服他,一個十二歲的小屁孩,夢裏應該可以。
但是楊修不敢這樣說,隻能自討苦吃的道:“陛下,臣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他也沒有恭維劉協,直接實話實說。
劉協也沒生氣,這個很正常。畢竟自己才十二歲,誰都不會相信的。
楊修看著劉協臉色又暗淡了,忽然腦子裏出現了一個人,一個讓他都佩服的人。
“陛下,臣雖然不知道如何收服呂布,但保不齊就有一人能知道……”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誰?”
長安城裏除了陳宮智謀無雙外,劉協真就沒想過還有誰能達到這個地步。
“荀攸、荀公達!”
“什麽?”聽到這個名字,劉協猛得站了起來。
開什麽玩笑,竟然是號稱一代謀主的荀攸。
“德祖,你是說荀公達在長安嗎?”
楊修很意外劉協的反應,就好像是認識多年了一樣。還是立馬回答道:
“陛下,董卓被殺後,荀攸被從大牢釋放了,現在的他正準備歸鄉呢。”
“前些天父親還資助了一些他回鄉的盤纏,想必就快離開了。”
“咕咚!”劉協吞了一口口水。立馬說道:“走,帶朕去看看……”
“額……陛下是說去看荀攸嗎?”楊修愣住了,不明白劉協為什麽這麽著急。
他雖然也知道荀攸有能力,但是也不至於讓‘天子’去見他一個庶民吧!
因為荀攸被釋放後沒有任何官職,所以隻能稱為庶民。
“對,朕說的就是去看荀攸,趕快走……”劉協急不可待的就要去換衣服。這次他並沒有用什麽理由糊弄宮中的密探。
皇帝出宮,就當去玩,他不信這個王允也會管。
…………
劉協怕荀攸走了,所以一路上不停的催促著楊修走快點。
因為這次是正大光明的出宮,楊彪為了他的安全,直接安排了一個隊保護。
也就是五十人,東漢的基層軍製是五人設一伍長,二伍為一什設什長,五什為一隊設隊率(也稱都伯),二隊為一屯設屯長。
一百以下的兵力軍製就是這樣的。
不過楊彪安排的這五十人,大多數是在暗處保護的,真正跟在劉協身後的隻有四名軍士。
出了宮,劉協坐上馬車和楊修走了大約半個小時才來到一處山林間。
這裏是長安的外城之外,相當於後世叫的郊區。
而荀攸就在此間住。
因為沒有官職,長安城內的房屋又有錢都買不到,荀攸不得已出獄後就租下這間小屋居住。
沒有後世諸葛亮那種門前小溪,山外竹林的秀美,有的隻是西北地區入春新生的嫩芽。
下了馬車,看到荀攸竟然住的隻是一間普通的民房時,劉協也禁不住感到意外。
按理說,穎川荀氏也是世家之一,雖說比不了袁氏和楊氏,可比起太原王氏那要高上一個等級的。
不成想,荀攸竟然會住在這種地方。
眾人走上前,劉協示意楊修前去敲門。
“咚咚咚!”
幾聲清脆的敲門聲後,屋內傳來了一個沙啞的聲音:“來了,莫敲了,門快壞了。”
接著,裏麵的人像是在門後麵搬開一些阻擋的東西。用了一分鍾,‘吱呀’一聲,門才被打開了。
陽光下,一名腳趾通風、下身穿著少半截褲腿、上身褐色麻衣裹身、頭發蓬鬆、胡須淩亂、臉上失去光澤的中年男人顯露真身。
身高八尺(漢代一尺23.4厘米)的他,看到楊修的一刻有些意外。
因為劉協身高太矮,荀攸第一時間並沒有注意到楊修後麵的他。
“德祖,你怎麽有時間來寒舍?”
“叔父好,父親讓我來問候您,聽說您馬上就要回穎川了,叫我來問問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地方?”
聞言,荀攸爽朗的客氣道:“這樣啊!德祖快請進。”說著拉開了隨時會倒塌的大門,右手請著楊修進去。
到了這一刻,荀攸依舊沒有發現跟著楊修背後不足六尺五的劉協。
屋內,十分的簡陋,除了一張簡易的書案外,整個屋子裏連床榻都沒有。
最為引人矚目的就是放在角落裏那堆竹簡書。
荀攸拉著楊修想讓他坐在自己的蒲團之上,但是皇帝在身後他哪裏敢。
於是就和荀攸拉扯起來,而劉協則是徑直往那堆竹簡走去。
這時,荀攸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很是疑惑這個小孩背影的書童要幹嘛?
是的,在荀攸眼裏,劉協就是楊修的書童。
城牆上,瞭望著城外黑壓壓、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軍隊,徐榮心裏沒底。
就憑借新豐這座小縣城的城牆他真的不報希望。
“伯平(徐榮字,杜撰),新豐不能守也要守啊,陛下雖說讓你不能守則退,可長安城百裏之內,除了新豐外隻有一座霸淩城可以阻擋李、郭等人的大軍。”
“霸淩年久失修,守城將士不到一千人,那更是災難性的存在。也就意味著新豐一失,長安就暴露在李、郭大軍的鐵騎之下……”
聽聞這些分析,徐榮默默點了點頭。
“是啊!退無可退了。”
既然局麵已經如此,徐榮也抱定了‘城破人亡’的信念。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軍糧草夠半個月用度,不用擔心會被圍死。
城外,李傕等人已經知道了胡軫事情敗露被殺。根本也就不和徐榮客氣了,隻是象征的叫人喊話。
然後就準備開始攻城。
…………
長安城,未央宮內,劉協已經收到了陳宮送來的書信,知道了徐榮成功除掉了胡軫,掌控了軍隊的事情。
心底總算是有了一絲安全感。
不過單靠這個還不夠,城內他能夠調動的人也就兩千,而王允等人手中掌握了二萬五千人。
以及一個不穩定因素呂布,劉協知道,自己想要從王允手中將大權拿到手裏,除了要徐榮守住新豐外,還要靠呂布的配合。
沒有呂布,自己根本就沒有機會。
但是他又想不到什麽辦法拉攏呂布,甚是頭疼。
站在劉協身邊的楊修看著他坐在榻上不停皺著眉頭,就知道劉協肯定有什麽難言之隱。於是問道:
“陛下可是有難處?”
自從楊彪讓楊修給劉協帶路後,劉協就將他留在了身邊擔任黃門令,屬於通報內外的小吏。
這樣做,劉協也是想打磨一下這位未來的三國第一才子。
“德祖,朕要如何才能收服呂布呢?”
聽到收服呂布,楊修臉上表情一下子黑了。開什麽玩笑呀,那可是呂布,董卓都拿著沒辦法的人。
劉協想要收服他,一個十二歲的小屁孩,夢裏應該可以。
但是楊修不敢這樣說,隻能自討苦吃的道:“陛下,臣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他也沒有恭維劉協,直接實話實說。
劉協也沒生氣,這個很正常。畢竟自己才十二歲,誰都不會相信的。
楊修看著劉協臉色又暗淡了,忽然腦子裏出現了一個人,一個讓他都佩服的人。
“陛下,臣雖然不知道如何收服呂布,但保不齊就有一人能知道……”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誰?”
長安城裏除了陳宮智謀無雙外,劉協真就沒想過還有誰能達到這個地步。
“荀攸、荀公達!”
“什麽?”聽到這個名字,劉協猛得站了起來。
開什麽玩笑,竟然是號稱一代謀主的荀攸。
“德祖,你是說荀公達在長安嗎?”
楊修很意外劉協的反應,就好像是認識多年了一樣。還是立馬回答道:
“陛下,董卓被殺後,荀攸被從大牢釋放了,現在的他正準備歸鄉呢。”
“前些天父親還資助了一些他回鄉的盤纏,想必就快離開了。”
“咕咚!”劉協吞了一口口水。立馬說道:“走,帶朕去看看……”
“額……陛下是說去看荀攸嗎?”楊修愣住了,不明白劉協為什麽這麽著急。
他雖然也知道荀攸有能力,但是也不至於讓‘天子’去見他一個庶民吧!
因為荀攸被釋放後沒有任何官職,所以隻能稱為庶民。
“對,朕說的就是去看荀攸,趕快走……”劉協急不可待的就要去換衣服。這次他並沒有用什麽理由糊弄宮中的密探。
皇帝出宮,就當去玩,他不信這個王允也會管。
…………
劉協怕荀攸走了,所以一路上不停的催促著楊修走快點。
因為這次是正大光明的出宮,楊彪為了他的安全,直接安排了一個隊保護。
也就是五十人,東漢的基層軍製是五人設一伍長,二伍為一什設什長,五什為一隊設隊率(也稱都伯),二隊為一屯設屯長。
一百以下的兵力軍製就是這樣的。
不過楊彪安排的這五十人,大多數是在暗處保護的,真正跟在劉協身後的隻有四名軍士。
出了宮,劉協坐上馬車和楊修走了大約半個小時才來到一處山林間。
這裏是長安的外城之外,相當於後世叫的郊區。
而荀攸就在此間住。
因為沒有官職,長安城內的房屋又有錢都買不到,荀攸不得已出獄後就租下這間小屋居住。
沒有後世諸葛亮那種門前小溪,山外竹林的秀美,有的隻是西北地區入春新生的嫩芽。
下了馬車,看到荀攸竟然住的隻是一間普通的民房時,劉協也禁不住感到意外。
按理說,穎川荀氏也是世家之一,雖說比不了袁氏和楊氏,可比起太原王氏那要高上一個等級的。
不成想,荀攸竟然會住在這種地方。
眾人走上前,劉協示意楊修前去敲門。
“咚咚咚!”
幾聲清脆的敲門聲後,屋內傳來了一個沙啞的聲音:“來了,莫敲了,門快壞了。”
接著,裏麵的人像是在門後麵搬開一些阻擋的東西。用了一分鍾,‘吱呀’一聲,門才被打開了。
陽光下,一名腳趾通風、下身穿著少半截褲腿、上身褐色麻衣裹身、頭發蓬鬆、胡須淩亂、臉上失去光澤的中年男人顯露真身。
身高八尺(漢代一尺23.4厘米)的他,看到楊修的一刻有些意外。
因為劉協身高太矮,荀攸第一時間並沒有注意到楊修後麵的他。
“德祖,你怎麽有時間來寒舍?”
“叔父好,父親讓我來問候您,聽說您馬上就要回穎川了,叫我來問問有沒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地方?”
聞言,荀攸爽朗的客氣道:“這樣啊!德祖快請進。”說著拉開了隨時會倒塌的大門,右手請著楊修進去。
到了這一刻,荀攸依舊沒有發現跟著楊修背後不足六尺五的劉協。
屋內,十分的簡陋,除了一張簡易的書案外,整個屋子裏連床榻都沒有。
最為引人矚目的就是放在角落裏那堆竹簡書。
荀攸拉著楊修想讓他坐在自己的蒲團之上,但是皇帝在身後他哪裏敢。
於是就和荀攸拉扯起來,而劉協則是徑直往那堆竹簡走去。
這時,荀攸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很是疑惑這個小孩背影的書童要幹嘛?
是的,在荀攸眼裏,劉協就是楊修的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