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當上大學生後的解放感,麵對加清純子的死這個意外的現實,也許我多少陷入了虛無感。
大學裏的基礎課程就像是為我玩樂而存在。
懷有這種頹廢想法的我,猶如思想犯一般以吃喝玩樂度日。我成天推杯換盞、吞雲吐霧、狂打麻將。
當然,在與女性親密交往方麵也幹勁十足。
除了寄宿在我家二樓的阿澄小姐之外,我還跟西裝裁剪學校年長六歲的女老師關係親密。
大學的課堂有時去有時不去。
我本來並不擅長理科,但我以北大文科實力不夠強為理由,百般無奈地選擇了理科。在物理、化學和數學等課堂上,我基本上都是看小說或打瞌睡。
當然,我的基礎課程實在不怎麽樣,或者不如說慘不忍睹。
說到物理和化學,我通過參加補考才好歹算是拿到了學分。
此時“欠債”的負麵影響,在一年半之後毫不留情地顯現出來。
經過入學後兩年的基礎課程,學生們將轉入各自希望的學部學科。不管是理科還是文科,選擇的優先權都以基礎課成績優劣排序。
在理科中,工學部的建築工學科和理學部的化學科人氣最旺,基礎課成績差的人無論如何進不去。
以我的成績到底能進什麽學科呢?總而言之,我沒有自信。
“嗯——你這個成績,選理學部的地質學科或數學科應該沒問題吧。”
“也就是說,除此之外都很難啦?”
我向學務科谘詢,資深事務員言簡意賅地告訴了我。
雖然我對將來就業方向並沒有明確的展望,但仍然模糊地希望從事文科方麵而且是以人為對象的職業。
即使回想高中時代喜愛並成績優良的科目,這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對於本來理科就弱的我來說,接受地質和數學專業的教育會有什麽意義呢?更何況是要一生從事的職業,這簡直無法想象。
從理科改行為文科進入文學部,雖然並非沒有這種選擇項,但我先前就是因為嫌文科師資弱而報了理科進來的。這樣想來就覺得白折騰一場。當時的文學部雖然有武田泰淳和高橋義孝等人執教,但很多著名教授隻是在暑假中來此集中授課,因此學生倒是在暑假中變得最忙了。
到底該怎麽辦呢?我絞盡腦汁都找不到理想的結論。
照這樣下去,我真的不得不靠地質學或數學安身立命了嗎?
不,與此相比,我想到了更好的主意並打算身體力行。
我想到的是編入其他大學。
當時,京都大學的法學部和文學部認可學部編入,我就決定參加京大文學部哲學科的編入考試。我仔細地看著招生簡章,曾經走訪過的京都街景曆曆在目地浮現在腦海裏。
千裏迢迢兮不辭辛苦
我初次去京都是在高三時的修學旅行,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的春天。當時,上野車站的地下通道還常有流浪漢聚集,糧食供應狀況也很糟糕,大家就各自帶上飯票在外邊吃飯。
四月初的一天,我們在中午過後從劄幌出發,夜裏很晚才到達函館。從那裏乘坐青函輪渡,在天亮時分到達青森。來往於棧橋上的人們腳步匆匆,口鼻呼出白氣。青森站台上光線昏暗,距離很長。
從這裏到京都,坐火車還要走二十四個小時。
列車早上六點從青森出發,經過弘前、大館向前行駛,中午到了秋田開始發盒飯。再經過酒田、鶴崗,我們遙望浮在晚霞中的佐渡島迎來了第二個夜晚。
列車在夜幕中勇往直前地疾馳,我在半夢半醒中聽到站員報站“富山”、“金澤”。過了不久,天邊蒙蒙發亮,清晨霧靄的彼方出現了輝煌。隨著霞霧漸漸稀薄,我們知道那是朝陽輝映下的琵琶湖麵。
“千裏迢迢兮不辭辛苦。”
我情不自禁地念叨著這句古詩。
與此同時,我的心也開始激烈躍動。
“好啦!再加把勁兒就到京都嘍!”
這種滿足感和心跳感,隻有體驗過北國漫長旅行的人才能懂吧。
隨著朝陽升起、朝霞消失,急遽擴大的湖麵愈發耀眼。就在我出神地望著那片輝煌之間,列車經過米原終於到達了京都。
這就是從劄幌出發後經過三十六個小時的列車之旅。
“京都、京都——”
廣播中的重音放在“京”字上聽起來很新鮮,感覺仿佛來到了異國他鄉。
我們被帶去參觀的神社寺院幾乎都沒能留下記憶,因為還是修學旅行的高中生,所以導遊的解說也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無論怎樣曆史悠久的名刹,對於年輕人來說隻不過是佛味十足的古屋而已。
參觀了清水寺,我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俗語所說“豁命跳下清水寺舞台”的意味——隻有這一點我還記得很清楚。
當時的我就是這種狀態。但隻有“京都春天”的景色令我終生難忘。
四月上旬,在春霞之中,櫻花春蕾開始綻放的京都街道,洋溢著我從未體驗過的美麗。
我所看慣的蝦夷山櫻,在花開的同時嫩葉茂盛。而與此相反,京都的櫻樹繁花似錦,瑰麗無比。
是的。我很想成為京大的學生,沿著櫻雪飛舞的哲學小道信步而行。雖然這個想法難免有從眾之嫌,但我確實是真心期待。
數日之後,我突然被母親叫去。
“兒子,你打算今後怎麽辦?”
“我打算進京都大學的哲學科。”
母親一聽,立刻斬釘截鐵地搖了搖頭。
“不要搞什麽哲學。搞那種東西會沒飯吃的。”
這個理由既明快又單純,我頓時驚呆了。那我該如何是好呢?就在我目瞪口呆的時候,母親斬釘截鐵地發話了。
“進醫學部、醫學部!”
對呀!雖說醫學專業也屬於理科,但工作的對象畢竟是人,所以我覺得還是比較接近文科。而且,我聽說醫學部的學生對女性很有吸引力。
在北海道大學,隻有醫學部不會嚴卡基礎課程學習成績,而是通過考試決定升級。雖然稱之為不利條件似有不妥,但因為允許外校學生應試,所以報考學生多,競爭率超高。
考慮到我基礎課程的學習成績,實在是沒有自信。其中數學就是我的軟肋。
“可是,根據我的基礎科成績恐怕考不上。”
“不是還有劄幌醫大嗎?你去考那個大學吧!”
對呀!還有這條路子呢!
劄幌市確實在四年前設立了道立的劄幌醫科大學。這所醫大是特設醫學部的單科大學,沒有設置基礎課程,而是把修完大學基礎課程作為報考資格進行公開招生。這方麵的情況可能是母親從當醫師的姐夫那裏聽來的吧。
我對離開北大校園有些依依不舍。但是,我實在沒有心思去學地質或數學。與此相比,學習京都學派的哲學卻是我最強烈的願望。
我實在拿不定主意,於是決定跟父親商量。
“你無論如何都討厭當醫生嗎?”
“雖然並不討厭……”
我跟父親的對話總是很簡短。不過,隻憑那句話,我就領會了父親希望我當醫生的心思。
“你在參加醫學部考試之後再去京都也行嘛!”
母親的意見依然明快。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那我就不能不考醫學部了。
我慌忙收集了以前醫學部考試的資料,但自信卻越來越缺乏了。可是,如果不應試的話,我就無法實現報考第一誌願京大了。
我在參加北海道大學醫學部和劄幌醫大醫學部考試的同時,還報名參加了京都大學文學部哲學科的編入考試。
北大考試的結果正如事先意料,因為數學是零分。劄幌醫大也沒有什麽自信,結果將在兩周之後公布。
在參加劄幌醫大考試三天之後,我獨自一人沿著三年前修學旅行的路線前往京都。
大學裏的基礎課程就像是為我玩樂而存在。
懷有這種頹廢想法的我,猶如思想犯一般以吃喝玩樂度日。我成天推杯換盞、吞雲吐霧、狂打麻將。
當然,在與女性親密交往方麵也幹勁十足。
除了寄宿在我家二樓的阿澄小姐之外,我還跟西裝裁剪學校年長六歲的女老師關係親密。
大學的課堂有時去有時不去。
我本來並不擅長理科,但我以北大文科實力不夠強為理由,百般無奈地選擇了理科。在物理、化學和數學等課堂上,我基本上都是看小說或打瞌睡。
當然,我的基礎課程實在不怎麽樣,或者不如說慘不忍睹。
說到物理和化學,我通過參加補考才好歹算是拿到了學分。
此時“欠債”的負麵影響,在一年半之後毫不留情地顯現出來。
經過入學後兩年的基礎課程,學生們將轉入各自希望的學部學科。不管是理科還是文科,選擇的優先權都以基礎課成績優劣排序。
在理科中,工學部的建築工學科和理學部的化學科人氣最旺,基礎課成績差的人無論如何進不去。
以我的成績到底能進什麽學科呢?總而言之,我沒有自信。
“嗯——你這個成績,選理學部的地質學科或數學科應該沒問題吧。”
“也就是說,除此之外都很難啦?”
我向學務科谘詢,資深事務員言簡意賅地告訴了我。
雖然我對將來就業方向並沒有明確的展望,但仍然模糊地希望從事文科方麵而且是以人為對象的職業。
即使回想高中時代喜愛並成績優良的科目,這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對於本來理科就弱的我來說,接受地質和數學專業的教育會有什麽意義呢?更何況是要一生從事的職業,這簡直無法想象。
從理科改行為文科進入文學部,雖然並非沒有這種選擇項,但我先前就是因為嫌文科師資弱而報了理科進來的。這樣想來就覺得白折騰一場。當時的文學部雖然有武田泰淳和高橋義孝等人執教,但很多著名教授隻是在暑假中來此集中授課,因此學生倒是在暑假中變得最忙了。
到底該怎麽辦呢?我絞盡腦汁都找不到理想的結論。
照這樣下去,我真的不得不靠地質學或數學安身立命了嗎?
不,與此相比,我想到了更好的主意並打算身體力行。
我想到的是編入其他大學。
當時,京都大學的法學部和文學部認可學部編入,我就決定參加京大文學部哲學科的編入考試。我仔細地看著招生簡章,曾經走訪過的京都街景曆曆在目地浮現在腦海裏。
千裏迢迢兮不辭辛苦
我初次去京都是在高三時的修學旅行,昭和二十六年(1951年)的春天。當時,上野車站的地下通道還常有流浪漢聚集,糧食供應狀況也很糟糕,大家就各自帶上飯票在外邊吃飯。
四月初的一天,我們在中午過後從劄幌出發,夜裏很晚才到達函館。從那裏乘坐青函輪渡,在天亮時分到達青森。來往於棧橋上的人們腳步匆匆,口鼻呼出白氣。青森站台上光線昏暗,距離很長。
從這裏到京都,坐火車還要走二十四個小時。
列車早上六點從青森出發,經過弘前、大館向前行駛,中午到了秋田開始發盒飯。再經過酒田、鶴崗,我們遙望浮在晚霞中的佐渡島迎來了第二個夜晚。
列車在夜幕中勇往直前地疾馳,我在半夢半醒中聽到站員報站“富山”、“金澤”。過了不久,天邊蒙蒙發亮,清晨霧靄的彼方出現了輝煌。隨著霞霧漸漸稀薄,我們知道那是朝陽輝映下的琵琶湖麵。
“千裏迢迢兮不辭辛苦。”
我情不自禁地念叨著這句古詩。
與此同時,我的心也開始激烈躍動。
“好啦!再加把勁兒就到京都嘍!”
這種滿足感和心跳感,隻有體驗過北國漫長旅行的人才能懂吧。
隨著朝陽升起、朝霞消失,急遽擴大的湖麵愈發耀眼。就在我出神地望著那片輝煌之間,列車經過米原終於到達了京都。
這就是從劄幌出發後經過三十六個小時的列車之旅。
“京都、京都——”
廣播中的重音放在“京”字上聽起來很新鮮,感覺仿佛來到了異國他鄉。
我們被帶去參觀的神社寺院幾乎都沒能留下記憶,因為還是修學旅行的高中生,所以導遊的解說也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無論怎樣曆史悠久的名刹,對於年輕人來說隻不過是佛味十足的古屋而已。
參觀了清水寺,我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俗語所說“豁命跳下清水寺舞台”的意味——隻有這一點我還記得很清楚。
當時的我就是這種狀態。但隻有“京都春天”的景色令我終生難忘。
四月上旬,在春霞之中,櫻花春蕾開始綻放的京都街道,洋溢著我從未體驗過的美麗。
我所看慣的蝦夷山櫻,在花開的同時嫩葉茂盛。而與此相反,京都的櫻樹繁花似錦,瑰麗無比。
是的。我很想成為京大的學生,沿著櫻雪飛舞的哲學小道信步而行。雖然這個想法難免有從眾之嫌,但我確實是真心期待。
數日之後,我突然被母親叫去。
“兒子,你打算今後怎麽辦?”
“我打算進京都大學的哲學科。”
母親一聽,立刻斬釘截鐵地搖了搖頭。
“不要搞什麽哲學。搞那種東西會沒飯吃的。”
這個理由既明快又單純,我頓時驚呆了。那我該如何是好呢?就在我目瞪口呆的時候,母親斬釘截鐵地發話了。
“進醫學部、醫學部!”
對呀!雖說醫學專業也屬於理科,但工作的對象畢竟是人,所以我覺得還是比較接近文科。而且,我聽說醫學部的學生對女性很有吸引力。
在北海道大學,隻有醫學部不會嚴卡基礎課程學習成績,而是通過考試決定升級。雖然稱之為不利條件似有不妥,但因為允許外校學生應試,所以報考學生多,競爭率超高。
考慮到我基礎課程的學習成績,實在是沒有自信。其中數學就是我的軟肋。
“可是,根據我的基礎科成績恐怕考不上。”
“不是還有劄幌醫大嗎?你去考那個大學吧!”
對呀!還有這條路子呢!
劄幌市確實在四年前設立了道立的劄幌醫科大學。這所醫大是特設醫學部的單科大學,沒有設置基礎課程,而是把修完大學基礎課程作為報考資格進行公開招生。這方麵的情況可能是母親從當醫師的姐夫那裏聽來的吧。
我對離開北大校園有些依依不舍。但是,我實在沒有心思去學地質或數學。與此相比,學習京都學派的哲學卻是我最強烈的願望。
我實在拿不定主意,於是決定跟父親商量。
“你無論如何都討厭當醫生嗎?”
“雖然並不討厭……”
我跟父親的對話總是很簡短。不過,隻憑那句話,我就領會了父親希望我當醫生的心思。
“你在參加醫學部考試之後再去京都也行嘛!”
母親的意見依然明快。
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那我就不能不考醫學部了。
我慌忙收集了以前醫學部考試的資料,但自信卻越來越缺乏了。可是,如果不應試的話,我就無法實現報考第一誌願京大了。
我在參加北海道大學醫學部和劄幌醫大醫學部考試的同時,還報名參加了京都大學文學部哲學科的編入考試。
北大考試的結果正如事先意料,因為數學是零分。劄幌醫大也沒有什麽自信,結果將在兩周之後公布。
在參加劄幌醫大考試三天之後,我獨自一人沿著三年前修學旅行的路線前往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