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婚姻並不隻是一對相愛男女的結合。他們相互間扮演著父親、母親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時各自展現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麵,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些,恐怕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婚姻。


    結婚,意味著青春時代的結束。


    至少,在男人們的內心裏,或多或少都抱有這種想法。


    他們在內心深處會認為,能無拘無束盡情玩樂的時候僅在單身時期,一旦結了婚就不可能再如此縱情了。從新婚開始,青春——那燦爛的時期將成為過去,一切將被家庭這一框框所束縛,凡事都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自在。


    在某個朋友即將結婚時,男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感到些許的傷感和同情,“唉,這家夥,看樣子好日子也要結束了。”


    僅從以上這些例子或許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男人們隻在乎自身的快樂。其實反過來說,男人覺得結婚後再也不能隨意遊玩這種想法本身就是男人們重視家庭心理的一種反映。


    事實上男人確實非常珍惜單身時代,希望趁年輕盡情地玩樂一番。在這點上,男女之間並無多大的差別。


    最近雖然好像一談戀愛便馬上結婚的男人有所增多,但是男人的這一本能仍未發生多少變化。


    男人能夠遠離結婚、保持徹底自由的時期,屈指算來大致不過是自踏出校門至三十歲之間的這幾年光陰罷了。


    在此時期內,許多男人認為戀愛與結婚是兩件無特定聯係的事情,因此他們不把結婚作為戀愛的最後階段。


    當然這時期談戀愛最終能進入結婚階段的為數並不少。


    如果每對情侶都能平平穩穩地發展下去,倒也的確不錯,但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在本章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結婚前夕的男人對戀愛的真實想法。


    對二十歲剛出頭,尚未意識到結婚一事的男子來說,最合適的伴侶是能夠在一起愉快地消磨時光的女子。


    所謂“在一起愉快地消磨時光”,包括輕鬆地交談、歡快地交遊、共享相同的興趣愛好以及和諧的性生活。既然男子尚無結婚的意願,那麽對他們最有吸引力的便是開朗富有新鮮感的女子,而不是家庭。


    這種場合,讓男人敬而遠之的是動不動就提出要結婚、竭力要把對方拉入家庭的女子。當男人還想保持單身盡情玩樂時,她們卻已早早地開始設想構築愛巢,盼望早日成婚。


    男人對女性的這種傾向十分警覺,一旦覺得她已認真考慮結婚事宜,男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糟糕”,隨即開始做出撤退準備。


    於是,女人會通過“我們今後怎麽辦”,“某某人已結婚了”,以及“家裏人讓我去相親”之類的話語,委婉地向男方提出結婚要求。


    男人若對此不置可否,女人們立刻會急躁不安,責問男人“你怎樣向我負責?”或“難道你隻是逢場作戲!”這類女子最讓男人頭痛,且最具殺傷力。


    隻要發生了肉體關係,就必須結婚,對此男人們感到實在無法接受。如果認同這種說法便是認同“如果不打算結婚就不能談戀愛”這一邏輯。假若尚處在要求新娘必須是處女的、價值觀念異常保守的封建時代,這種說法或許會得到人們的認同。但時至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的今日,還拘泥於“既然以身相許,男人就應該擔起責任”這種觀念,那也顯得太與時代格格不入了。


    還有一些女子會說,“既然彼此相愛,希望組織家庭不是順理成章的嗎?”乍看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愛情果真是至高無上的,隻要愛一個人就必須占據他全部的生活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恐怕男人便會視戀愛為危途從而敬而遠之了。


    女性還有一句常用的台詞,“你讓我如此喜歡上了你,而你卻……”這句話亦有值得推敲之處。讓對方狂熱地愛上自己,男人的確應該負其中的部分責任,卻不是全部。對某人是否喜愛,原本是由自身意識決定的、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對方的責任,因此這種說法並不恰當。


    想必看過《旅情》這部在電影史上享有盛譽的電影的人不在少數。影片中,奧黛莉-赫本扮演美國一家公司的女秘書。女主人公利用暑假來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她認識了一名經營古董店的中年男子,兩人雙雙墜入情網。但是好景不長,假期結束後,女主人公不得不踏上歸途。在影片的最後,中年男子捧著白色梔子花在站台上尾隨列車奔跑,女秘書在車中透過車窗含淚回望,兩人的特寫鏡頭交錯穿插,演繹了一出動人的離別場麵、催人淚下。


    為寫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散文,我去意大利作了一次專題訪問。我向一名當地船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假設你是電影中的男主人公,如果女主人公無法忘記你,再次回到你身邊要求和你生活在一起,你會怎麽辦?”


    船夫聳聳肩回答道:


    “如果這樣的話,反正我沒有提及要結婚之類的事,自然用不著負什麽責任。兩人在一起已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夏天,難道這還不夠嗎?如果沒有遇上我,等待她的隻能是一個無聊寂寞的假期;而正因為有了我,彼此才會有如此美好愉快的回憶,這一點我想她也應該明白的。”


    對這名船夫的話,恐怕有不少男性內心抱有同感。不過,日本的男人雖然對此也有共鳴,但在內心某一角落,總還有一絲內疚感吧!


    這種日本式的感覺,直至今日,在公司之類的組織內仍遺風甚重。同事間談戀愛,倘若男方對結婚一事猶豫不決遲遲不定時,朋友及其他同事們便會催促,“你打算讓她怎麽辦?”暗中施加壓力讓男方意識到他有責任承擔義務。


    另外還有些女子以這種說法為理由找上司訴苦,“我現在和某某在談戀愛,可是……”這種現象之所以時常可見,其原因在於“既然兩人已發生了關係,男方就必須負起責任”這種觀念在日本仍非常根深蒂固。


    相形之下,將結婚與戀愛視作兩碼事的女人很少。女性往往將結婚理解為戀愛發展的必然結果。說得過份一些,自和對方發生關係那一日起,女性便暗自盼望著同這個男人結婚了。


    然而男人的愛情則顯得似乎沒有那麽執著。對他們來說戀愛和結婚之間並無必然的聯係,戀愛就是戀愛,而不是別的什麽。這種想法的差異或許就是造成男女間磨擦不斷的一個重要因素。


    需要申明的是,我們這裏講的戀愛是指男女雙方間認真投入的戀愛,而不是那種在大城市裏演繹的不勝枚舉的愛情遊戲。這一點若事先不說清楚,以後容易導致誤解。


    對於戀愛,男性希望能忠實於自己的感情,忠實於自己所愛的人,同時又如剛才船夫所說的,不願陷入過深,最理想的是能將它作為美好的回憶一直保持下去。總之,戀愛和結婚是兩碼事,因此結婚時選擇其他女性毫不為怪。


    所以當女方要求結婚時,男人們往往會如此辯駁:“我是說過喜歡你,可我沒說過要和你結婚呀!”以此作為脫身之由。


    可女性並不接受這一套。必要時,她們會去向上司求援,或向朋友們哭訴,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促使願望得以實現。


    尤其是在女方懷孕的情況下,男人更是插翅難飛,最終會被女方逼迫著乖乖就範。


    這樣看來,雖然女性表麵上對戀愛表現得不怎麽主動,實際上與男人相比,在交往中女性往往更為積極地使用著各種手法。


    “有人為我撮合相親的事,是不是去看一下”,“我要是去相親的話,你會不會吃醋?”等等,都是女性旁敲側擊對方的一種手段。男人若回答說:“那你就去看看吧。”女方必然會勃然大怒,“好你個沒心肝的”,“原來你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於是常常會因此產生一場口角。


    為避免這類棘手的問題,男人們往往會從友人那兒聽取意見。對方會這樣忠告,“你最好對那個女人謹慎些”,或“你要是沒有和她結婚的想法,最好還是適可而止”。


    於是,尚無結婚打算的男人為遠離這樣的麻煩事,就盡量同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子交往。因為年輕的女子也同樣渴望享受單身的自由,自然不會急於結婚。


    總而言之,越是認真的女性,越是容易將戀愛和結婚連在一起,尤其是當她委身對方後。這樣一來,男女雙方很自然地會產生爭執。


    進一步考慮為何男人不把戀愛等同結婚的原因,我們會發現這主要源於男女在性本質上的差異以及相互間對戀愛認識的分歧。


    簡而言之,在男人心目中,戀愛和運動、賭博的情形差不多。這聽來有些冷酷,事實上戀愛確實不占絕對的優勢。


    男人們除了想和女友約會以外,還想去旅行、滑雪、喝酒,這些願望同樣強烈。


    另一方麵,女性一旦談戀愛,戀愛便成為她的一切。戀愛即是她的全部生命。同運動等娛樂相比,戀愛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它的事物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於是抱有這種想法的女性談戀愛後會希望對方同自己一樣地投入,這樣一來便往往會產生矛盾。


    這幾年喜歡玩麻將的男人大為減少了。曾經有一段時期,幾乎每個男人都十分熱衷於麻將,為此他們常常同戀人發生爭執。男人們一旦玩起麻將便徹夜不歸。於是戀人必定怒氣衝衝地責問道,“我和麻將,究竟哪個重要?”


    雖然男子略感內疚,卻不願因此放棄麻將。對男人來說,本來運動、賭博和戀人同等重要。不過,如果照直說,難免會更加激怒女方,被迫無奈之餘,隻能用一句“當然是你嘍”來搪塞。


    假若女友還緊逼一句,“既然這樣,從今以後就再也不要玩麻將”,那麽男人對女友如此不近人情的態度會感到失望。幾次下來,男人們自然會厭倦起處處拘束自己的女友,準備伺機逃離她的束縛了。


    無論怎樣喜愛自己的女友,男人終歸有屬於自己的夢想、譬如駕駛帆船去航海一個月,或和同性朋友們去打幾天高爾夫球。他們渴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被任何人打擾。


    過了一段與女友不見麵的日子後,男人又會急切地想見女友。從這個意義上,說男人是種任意性很大的生物確實切中“要害”。男人的任意性便是在考慮事情時容易隻從自身角度出發,女性若同男友生活過一段日子後,便會對此有較深了解。


    這種性情的男人結婚後,其表現一般不會有所改變。他並不是故意忽視家庭或忘記了它的存在,隻是對他來說,目前還有同家庭一樣重要的事情在等著他去做。用一句話來概括他們的真實想法,便是“我遲早會回來的,所以現在你不要羅裏羅嗦的”。


    可以想象,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理解並接受這種屬於男性的社會規則。正如男人隻從自身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女性也總是立足於女性的立場來思考事物。


    例如有的女性表示她們欣賞具有浪漫氣息和冒險精神的男人,可一旦自己的戀人或丈夫提出要去駕駛帆船航海三個月,恐怕她的臉上會立刻布滿陰雲。於是男人不得不回答來自女性的“帆船和我,哪個重要?”之類的質問。既然如此,女性當初最好不要口口聲聲說欣賞具有浪漫情調的男子。


    還有的女性會懇求道,“那就帶上我一起去吧。”對此絕大多數的男子一律會斬釘截鐵地加以拒絕:“no!”


    這不是因為討厭女友同往,而是由於不管工作也好,賭博也好,帆船也好,凡是男人熱衷的活動,皆是在以男人為主的社會裏進行的。如果帶上女友或妻子,不僅有可能打亂男性世界的秩序,更有可能影響到他與同性朋友之間的友情。


    男人異常珍惜這種友情,在他們心目中友情占據的地位遠遠超過同樣的東西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


    理由很簡單,男人如果失去友情便意味著脫離男性社會,最終成為一匹獨行狼。作為男人這是誰也不願意遇上的下場。男人早在少年時期就有這種價值觀,所以在男性社會中確保自己的位置對他們而言,同珍愛自己的妻子或女友一樣重要,無法忽視。


    在日本的男性社會裏,此種傾向十分明顯。如果對男人的這種感覺不能理解,也就無法理解男女之間的事情。


    當一個二十來歲的男子開始步入男性社會時,他的首要任務便是如何確定自身在男性社會中的位置。對這一時期的男人來說,自由遠鬆的戀愛關係最為理想。


    最反,“適齡期”這個詞在都市裏已鮮為人知了。這個詞原本是適用於那些超過一定年齡的女性的。其中含有暗中催促她們早日結婚的意思,是一個聽起來讓人頗為不舒服的字眼。這對年輕人來說,其實是多餘的關心。說起來男人也有“適齡期”。在日本社會裏,如果男人尚未成婚,在很多情況下不會受到信賴。企業一般也不會重用未婚男子。


    下麵這件事是很久以前聽說的,據說有一段時期,出租汽車公司在招聘司機時,是以對方是否已婚來作為錄用標準的。他們認為有家室的人肩負著作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凡事謹慎小心不容易出交通事故。而且養家糊口的人有家庭的拖累一般不會突然辭職不幹,於是企業的人事會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另一方麵,男子年近三十還不成家,家裏人便會催促他;倘若他年近四十歲仍是獨身,周圍的人很可能作出如下猜測,“這個男人是不是討厭女人?”“沒準是同性戀者,”甚至有人認為他“大概性方麵有什麽缺陷吧?”


    於是能夠頑強抵擋來自各方壓力,堅持獨身生活的男子過了三十歲以後,大部分便自然而然地產生“是不是該成家了”的想法。


    男人們開始強烈地意識到結婚一事大多是在三十歲前後,對男人來說這個年齡的確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


    三十歲左右的這個年齡段,也是男人精神上發生重要轉折的時期。


    在此年齡段之前的男人,包括二十多歲的大學生們,涉世不深,凡事過於自信。經常對長輩及前輩的言行橫挑鼻子豎挑眼、滿懷激情地縱談國家大事,在畢業後踏入社會的最初一段時期內,他們內心充滿了對新世界的好奇,十分自負。


    然而幾年過去,當他認識到了社會的結構和自己的地位後,方才逐漸意識到自己實際上隻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卒。更讓他們灰心喪氣的是:隨著工作上失誤和被前輩訓斥次數的增多,早先的那點自信正被不斷地磨滅。於是他開始認識到社會並不像自己當初想象得那麽簡單美好了。


    女性踏入社會後,由於工作上的失誤而變得情緒低沉的例子也不少,但總的來說,整個社會對男性的要求更為嚴格,所以男性承受的壓力更大。如果得不到公司及上司的肯定,他們會終日六神無主。


    在踏入社會的最初的四、五年內,男人經常可以和同期畢業的校友及同期進入公司的夥伴們一起喝酒,發牢騷、藉以消除疲勞,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相互間逐漸產生了地位差距。特別是三十歲過後,仕途有望者與平庸之輩會截然分成兩個集團。如此一來,即使曾經是推心置腹的朋友,現在也不得不為新的社會關係所束縛,這種關係有可能是競爭對手關係,亦有可能是等級森嚴的上下級關係。總之,能夠無拘無束地相處的朋友是越來越少了。


    日本社會雖然已有很大進步,但像這種過份推崇等級關係的現象還是屢見不鮮。比如說企業或政府機關內的男人們相互會毫不留情地爭鬥。生存在這樣的社會裏,難免會神經緊張焦慮不安、灰心喪氣。


    於是男人自然而然地將依賴的重心轉向遊離於男性社會之外的女性,希望從她們那兒得到安慰。在這種情況下,男人的出發點不是談戀愛,而是盼望著在被上司叱責時,能有一位溫柔的女性在一旁寬慰自己。


    男人在三十歲左右最易被這種精神上的不安所俘虜,他們由此開始追求善解人意的女性,希望找到堅實可靠的生活伴侶。如果此時身邊恰好有這樣一位合適的女性,男人會毫不猶豫地決定跟她結婚。由此看來,女人想要得到心儀的男人,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在關鍵時刻適時地捕捉住他心靈上的需求。


    以上所述及的僅是最常見的普通職員的結婚原因。還有許多其它原因,諸如到了年齡想成個家、生個孩子、讓父母親放心;或對單身生活感到厭倦,需要有個女人替他做些諸如掃地做飯之類的家務事;也有人是為了過上長期穩定的性生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換言之,男人之所以打算結婚,不僅僅因為他喜愛對方,除此之外,還有著各種各樣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當聽到男友提出“結婚吧!”之類的要求時,女子最好不要簡單地將它理解為男友對自己的愛意已經升華,而應該多設想一些其它方麵的因素,才不致於到時候大失所望。與其責備男人的這種態度功利性大強,不如將此看作生活的一部分予以接受,這才是更為現實的做法。


    那麽,進入具體考慮結婚階段的男性一般會選擇哪種女性作為結婚對象呢?


    有人或許會以為絕大多數男性都會以容貌、身段作為首要條件,女方越漂亮就越受男性歡迎。


    但實際上男性並不那麽看重外貌。長相雖普通些,但隻要肯做家務、脾氣好、又真心實意地愛自己,這樣的女性才是男人的首選對象。當然在此基礎上如能有美麗的容貌便是錦上添花了。不過普通男子大都有自知之明,不會過於奢求。


    在社會上受到了嚴格鍛煉的男人,對於結婚,不像女性那樣總抱有不切實際的夢想,而是以冷靜的目光來觀察自己的周圍,為自己物色合適的對象。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男人往往在戀愛時說的是一套,實際生活中做的又是一套。特別是在未婚妻能否與自己雙親和諧相處、能否認真地照顧家庭這些方麵,男人的想法往往是很保守的。在現實中由於雙親反對而解除婚約的例子也不在少數,相形之下在這方麵男人比較顧忌周圍人家的評價和反應。男人覺得:即使不顧父母的反對與某女性結婚了,以後夾在父母與妻子之間,日子也不好過。


    另外男人們一般也不願意父母為此傷心。與以前相比,現在抱有這種想法的男子有所增多,這大概與獨生子及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的年輕人人數的增多不無關係吧!


    在公司職員中,流行著“賢妻成事”、“有個好老婆,就能出人頭地”之類的說法。在邀請公司朋友來家裏玩或去拜訪上司時,男人希望自己妻子能落落大方,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男人對妻子的消費習慣、家庭環境也很在意。


    男人的這種保守與功利的心態,與其扮演的社會角色有很大關係。有一位八麵玲瓏的女性作妻子,十分有利於個人發展。上司的一句“你妻子人挺不錯嘛”之類的讚譽之詞,不僅僅是誇獎其妻子,還暗含著肯定身為丈夫的其本人的意味。出於種種考慮,男人在選擇妻子時普遍認為:長相普通但有教養的女子顯然要遠遠勝過那些僅在外表上吸引人的女子。


    正如人們所說:“做妻子和做情人的女人要分開”,很多男人在擁有個性豐富飽滿、外表性感的情人的同時,卻又選擇外表毫不出眾但性格溫柔的良家閨女作結婚對象。


    圍繞著這個問題,不少女性對男人的表現感到十分憤恨。但是冷靜想來,對結婚抱有相當現實的想法、將結婚與戀愛區別考慮的女性不也是很多嗎?有不少女性在戀愛時選擇花花公子型的男人,一旦結婚,便非常現實地注重對方的收入、家境及本人的發展前途等諸多因素。


    在高層官僚世界裏,這種將戀愛視作浪漫的個人遊戲,而將結婚緊密地同個人利益聯係起來的傾向最為明顯。為了能早日飛黃騰達,不少人將個人的感情置於第二位,竭力攀附有錢人家或名門望族。


    如果將此歸咎於男人對愛情不誠實,的確沒說錯。不過,考慮到在女性當中亦有此種傾向,所以單方麵地指責男性恐怕有失公允。


    總而言之,與女性相比,男性對待結婚確實更為現實功利,在促使其決定結婚的因素中,現實的東西多於愛情。


    正如上文所述,其主要理由在於男人是一種社會性頗強的生物。另外,男人還覺得盡管最初並無什麽驚天動地的愛情,但隨著兩人開始一起生活,雙方的愛情便會逐漸加深。


    換言之,他們認為夫婦之間不需要太熱烈的愛情,否則,一旦激情降溫,裂縫便隨即產生。對一般日本男性來說,理想的狀況是夫婦問感情平穩、沒有大的波動、偶爾有情緒時不妨做一次愛。


    這對那些憧憬著熱烈、甜蜜的家庭生活的女性或許是一種褻讀。男人所向往的家庭,是一種能夠徹底放鬆身心,失意時能得到撫慰的場所。因此,不管對方女子如何美貌性感,男人總是很難將她同心目中的家庭聯係在一起考慮。有這麽一句玩笑:“工作和性嚴禁入內(家庭)。”這多多少少反映了男人對家庭所持的態度。


    話雖這麽說,但是,年輕男女仍渴望戀愛並希望在戀愛的基礎上發展成生活伴侶,這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不過,問題是:一旦牽涉到具體的結婚問題,他們又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對現實生活作出妥協。


    在這方麵,女性亦不例外。結婚前,女性除了對方的相貌以外,還對其學曆、收入、家庭環境及財產等有諸多要求。如果對方悉數具備了這些條件,那麽女性一般還是希望雙方通過戀愛階段後再步入婚姻生活。換句話說,女性希望在談了戀愛、彼此間產生愛意後才一起生活。


    於是,憧憬與心上人一起過新生活的女性盡管對家務不感興趣,也開始學起做飯和插花或前往商店挑選各種家俱和生活用品,女性這方麵的動力遠遠大於男性。


    相對而言,男性並不怎麽熱衷於這類事情,他們考慮問題更具現實性。這點與女性有著微妙的差異。說得極端一些,男人隻要具備結婚的條件,即使不經過熱戀階段,也能順理成章地組織家庭。而女性則無法跳過戀愛這一階段。即便是相親結婚,也有很多人宣稱:相親隻不過是個契機,雙方最終還是要經過戀愛產生愛意後,才能共同跨入婚姻大門。


    由此可見:與男性相比,女性異常看重雙方之間的愛意,並且希望看到自己的人生會隨著結婚而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正因為如此,即使在婚姻塵埃落定後女人也會動搖不定,她們中的有些人常常會有如此想法:“今後真的要同這人生活在一起嗎”,“這個選擇到底正確嗎?”有的女性感到自己沒有信心做到真正地深愛對方時,為不給他添麻煩,她們便會主動提出解除婚約。


    曾經有一個頗有名氣的花花公子在電視采訪中披露了他的個人體驗。在他看來,訂婚後的女性最容易搞上手。照理說,普通男子絕不會想到去染指已訂婚的女子。但按照這位花花公子本人的話來說,訂婚後的女子往往對自己的婚事躊躇不決、心神不安,此時別的男人如果乘隙而入便可輕易得手。而且“得手之後也用不著負任何責任,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對此分析,吃驚之餘,也不得不佩服那些風月場上的老手,隻有他們才能如此準確地把握住女性的心理。


    當然,沒有這種磨難、順利地經過熱戀階段,最後在雙方的親人及朋友的祝福聲中邁入婚姻生活的伴侶也很多。


    毫無疑問,男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在方方麵麵處於領先地位。如果在婚姻中不占上風,他們便很難保持心理平衡。為此男人希望妻子溫和謙讓、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上。他們覺得如此一來,妻子會對外界感到陌生,自己便可保持優勢。這種想法看上去幼稚可笑,但卻實實在在地反映了那些缺乏自信的男人唯恐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心理。


    此類男子,大多不願意同工作能力勝過自己的女性或學曆高於自己的女性結婚。當然相反也有以此自傲的男性,不過具體而言,這僅是少數,不在我們所說的範圍之內。


    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大部分男人對於自己妻子的美貌、高貴的門庭家世都抱自豪的態度,然而假若妻子的知識水平及教養超過自己,他們卻往往不願意予以承認。


    麵對著學曆高、能力優秀的女性,男人們往往會提心吊膽。擔心同她們生活在一起後,由於妻子的社交麵及社交能力遠遠居上,自己就很難在家庭中占據一席之地。另外這樣的妻子在社會上容易受其他男人注意,這樣她便很有可能將其他男人同自己丈夫做比較,使男人時常陷入一種危機感。


    富有進取心、工作能力出色的女性即使受到某個男性的青睞,並得到他的求婚,卻往往會遭到對方母親的反對。這些做母親的堅持認為無論女人工作怎麽出色,在照顧家庭方麵卻肯定不行。在自小受母親過分寵愛的男人們日益增多的當今時代,這些母親的意見很有市場。雖然當今女性活躍在社會上的例子已並不少見,但男人的這種心理卻絲毫未有改變。在男人的內心深處,仍然隱藏著一種妻子身上帶有母親色彩的希冀。他們希望妻子能像母親那樣無條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在一旁無私地支持自己。


    在女性看來這純粹是男性單方麵的任性要求。實際上每個男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任性的想法。男人在感到孤立無援時渴望結婚,也正是這種想法的具體表現。對此,女性不免會作出如下反應:“開什麽玩笑,我又不是你媽。”


    這或許說得沒錯,但仔細想來,做妻子的有時不也會向自己的丈夫或戀人尋求一種近似父愛或友情的東西嗎?


    總之,所謂婚姻並不隻是一對相愛男女的結合。他們相互間扮演著父親、母親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時各自展現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麵,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這些,恐怕很難稱得上是真正的婚姻。


    兩人有緣終成眷屬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即是婆媳關係。


    此時,首先必須認識到的一點便是:婆媳關係難以協調是很正常的現象。


    雖然多數母親盡量去接受新媳婦,但內心深處總有兒子被奪去了的強烈感覺,對兒子和兒媳,通過性愛結合在一起這一事實也抱有嫉妒情緒。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的母親在潛意識裏將兒媳認作是“把兒子勾去的女人”,甚至有的母親還抱有受害者意識,覺得兒子被兒媳迷住後,開始變心,要把母親拋棄。抱有這種潛意識的母親,對兒媳往往懷有仇視、嫉妒心理,這也可以說是做母親的一種本能。無論是多麽有修養的母親,在這一點上無一例外。


    另外,做兒媳的則十分在意丈夫與婆婆之間的紐帶關係。這種紐帶越是牢固,做兒媳的便越是強烈地渴望切斷它,以使丈夫的心思都能集中在自己一個人身上。這一方麵緣於妻子的獨占欲,另一方麵也跟妻子的麵子有關。因為做妻子的總是認為對丈夫來說自己應該是最重要的人。


    綜上所述,婆媳關係的實質使是圍繞一個既是丈夫又是兒子的男人的“三角關係”。這種關係即便表麵上看來和睦融洽,但是在其深處總是交錯著請多相互嫉妒的複雜心理。


    而且,婆媳之間由年齡產生的隔閡亦不容忽視。現實生活中,五十至六十歲的女性和二十多歲的女性能和睦相處的實在不多。


    從科學角度分析,根據年齡的差異,人們的身體狀態各不相同。從呼吸次數,脈搏頻率直到血壓的高低,年輕人與老齡者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從運動到飲食習慣,從生活的節奏到日常對音量的敏感程度,人與人之間都各不相同。


    例如,年輕夫婦喜歡的搖滾樂,在公婆聽來沒準是真正的噪音。而矛盾往往由此產生。


    如此看來,要讓婆媳雙方和睦相處實非易事,因為兩者之中必須有一方作出讓步。以前媳婦作出低姿態予以忍讓是天經地義的,然而時代不同了,現在如果雙方都不相互禮讓。不向對方妥協,那麽兩者關係有可能立即分崩離析。


    在處理如此兩者關係之時,最好事先不要期望過高,認為隻要相互交換意見便可解決問題。而應事先充分地估計到其難度,承認兩者關係出現僵局屬於正常,而且婆婆對媳婦抱有敵視心理亦是人之常情。如果說調和兩者關係時有什麽秘訣的話,想必非它莫屬。


    處於婆媳二者之間的男人,對僵硬的婆媳關係有何感受?他們一般會做出什麽樣的反應呢?


    簡言之,他們唯一的願望便是希望婆媳之間風平浪靜。


    考慮到這一點,在決定婚事前,特別是家中長子往往將候選對象能否與婆婆和平相處作為一條重要的擇偶標準。隻有對方通過這個門檻婚事才有可能成功。


    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像想象得那麽簡單。很多情況下,男人會聽到來自婆婆和媳婦雙方的牢騷。婆婆會說:“都是你平時縱容她,所以她現在才那麽飛揚跋扈。”媳婦則會抱怨:“媽媽在什麽事上都不考慮我的情況,就隨便決定了。”


    此時,男人最大的願望便是希望能夠永遠保持中立,哪一方都不得罪。為此,對妻子他會說:“老媽的話不要放在心上,聽過就算了。”對母親則撫慰道:“我理解您的心情。


    她那邊我會好好說她的,您不要大生氣。”這就是男人的狡猾之處,也是他在無法舍棄母親和妻子中任何一方的情況下的無奈之舉。


    下麵是我從一位朋友那兒聽來的故事。有一對年輕夫婦住在離母親家相當近的地方。母親年紀大了,做兒子的放心不下她的身體,經常在下班途中順便到母親家裏去坐一下。


    由於擔心妻子知道了這事後會不高興,所以每次他都瞞著她。然而母親並不知情,每當兒子來看望自己,母親便會讓他帶一些他喜歡吃的食物回家。兒子想說不要,但怕傷老人家的心,拿回家的話又怕惹妻子不高興,所以每次都是在離開母親回自己家的途中一個人把這些食物吃掉。


    這個故事聽上去有些悲慘,男人夾在婆媳間過日子確實不是滋味。最讓男人頭疼的是妻子提出的“你媽和我,究竟哪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男人一邊說:“當然是你嘍。不過媽媽年紀也大了,又比較寂寞,你要多加諒解。”一邊心中想:“哪個重要,這是我一個人能夠決定的事嗎?”同樣,如果母親追問:“我和你媳婦,究竟誰重要?”男人們便會回答:“肯定是您,我和她沒有血緣關係,和您才是血脈相通、骨肉相連。”


    男人如此寬慰雙方,隻求息事寧人。新婚燕爾之際,大多數男性比較向著妻子。隨著歲月流逝,逐漸又開始回到母親身邊。之所以這樣,一方麵是因為男性對妻子的性愛失去了新奇感和依賴感,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母親年事漸高。


    男人深知自身的世故之處,他以此方式周旋於婆媳之間,為求得片刻的安寧而煞費苦心。


    婆媳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極其折磨男人。以至於後來男人一旦感覺到妻子有可能向他開火,便連忙采取加班或同別人去喝酒等手段晚些回家。


    有的男人也這樣勸慰自己:這些家庭糾紛都是小事,不必大驚小怪,因此平時盡量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對於婆媳之間發生的矛盾,大部分男人僅僅停留在聽任她們發牢騷或撫慰她們幾句的方式,並不積極主動地采取解決方法。從這種意義上說,丈夫對婆媳問題,幾乎沒有多少當事人意識。事實上,倘若男人想對此做些什麽的話,反而有可能會使婆媳雙方情緒更加激烈事態失去控製,正因為男人憑本能感悟到這一點,所以才在有關場合盡量采取躲避姿態。


    從妻子的角度看,丈夫的這種做法實在不上台麵,不過這也是做丈夫的因為沒有解決能力不得已而為之的。


    母親和妻子車間產生糾紛後,丈夫一般是采取鴕鳥主義,一味低頭紮在沙石裏靜等暴風雨消退。如果這樣做問題還是不能得到解決的話,作為最後一招,男人們便會向自己的父親求援,希望父親勸慰一下母親。倘若父親早已去世,或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本不融洽,這就難辦了,本來如果父母間的關係融洽和睦,那麽他們忙自己的生活還來不及,也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去對孩子的家庭橫加幹涉了。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男人中有八成人十分不願卷入婆媳間的紛爭,對她們問的糾葛憂心忡忡,恨不得從中解脫出來;餘下的兩成人對此類事情基本上無動於衷。


    這是因為,當妻子和母親分別要求男人替自己主持公道時,有的男人會覺得這是自己受雙方重視的見證,從而產生某種充實感。兩名女性在關鍵時刻希望從自己這兒得到援助,由此男人獲得了一種作為家庭核心的感覺,這往往可以滿足那些十分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地位的男人的虛榮心。


    即使表麵上沒有什麽矛盾,但婆婆一般總是對兒媳抱有一種對抗性的競爭心理,為此每次兒子回到自己家裏時,總要盡量對兒子表現出深切的愛意。


    當兒子從母親那兒聽到“她不太會做飯,弄得你也跟著受罪了”,或“她隻管自己工作卻根本不照顧你,實在太不像話了”等等有關自己妻子的壞話時,他們表麵上會做出“哎,這也是沒辦法呀。”之類的含糊回答,在內心卻往往同意這些看法。


    對他們來說,平時雖然這麽想,卻無法直接抱怨妻子。


    現在母親說出了他想說的話,所以雖然表麵上他們不隨聲附和,內心卻是十分讚同的。


    這不僅僅局限於母子,對於其他各種的人際關係亦不例外。假設自己對甲有意見,而一旁的乙對甲發表了一番激烈的批評言辭後,自己沒準會替甲去開脫:“其實他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同樣當母親說了一大通有關妻子的過火的話時,雖然自己對妻子也有不滿,但這時一般總會勸慰母親“算了,算了”。這樣一來,也覺得自己很灑脫大度。


    婆婆、兒子、兒媳這三人之間的三角關係建立在一種微妙的平衡基礎上。他們之間的爭執、不愉快是難免的。當然,偶爾婆媳之間也有相處得融洽的時候。


    兒子在外麵另有情人時,最有可能產生此類現象:這時對婆婆來說當前的敵人是兒子的情人,敵人的敵人便是盟友。


    於是兒媳成了同一陣營的同誌。婆婆一邊規勸兒子、數落其情人的不是,另一邊盡力撫慰傷心的兒媳,甚至有時還會拉著兒媳的手,向她道歉:“對不起,讓你受委屈了。”


    兒媳此時亦感到孤立無援、十分痛苦,隻能依靠婆婆。


    雙方互相表現出各自軟弱的一麵,同時她們又相互安慰,這樣兩者的關係自然會好轉。


    此時婆婆對曾勾去兒子、如今卻又被其他女性擊敗、沉浸在悲傷中的兒媳多多少少持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總之隻有當兒子不再置身於前述三角關係之中時,婆媳之間才真正開始心靈方麵的交流,這實在是頗有諷刺意味。


    在此,我們想探討的一個問題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婆媳之間的關係會出現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舊式兒媳大都在不諳世事的年齡嫁到婆家,在婆婆的指導下她們努力學習,積極地適應婆家的家務事和生活習慣。在最初的日子裏,她們不斷受到婆婆訓斥和壓迫,但越是這樣,年輕的兒媳越是希望能早日熟悉婆家的情況,掌握各方麵技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家庭主婦,所以對婆婆的挑剔總是抱忍讓的態度。對年輕的兒媳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多如牛毛,而且當她認識到所謂的婚姻不隻意味著個人之間的關係,還包括家庭之間的關係,隻要現在加以忍耐,今後一定會在家裏取得穩固的地位時,她們會對未來寄予莫大的希望。


    隨著時代的變遷,家庭的規模越來越小,現在女性結婚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出嫁到一個大家族,而是同某一男人生活在一起。不過人們的意識還沒有完全扭轉過來,很多婆婆都是從以前當兒媳時一步步地熬過來的,如今她們雖不要求自己的兒媳也經曆那種不愉快的事情,但另一方麵還是希望兒媳表現得規矩本份,像個做兒媳的樣子,特別是在大家庭或地方上的舊式家族中,這種想法更為根深蒂固。


    與此同時,隨著家庭中孩子數量越來越少,母親花在撫育孩子方麵的精力比以前增多,以至於很多孩子覺得做父母的必須無所不包。這樣一來,這些孩子結婚後,很自然地對自己的妻子也會提出過多要求,希望她們能像自己母親一樣照顧自己,凡事依著自己。然而當今的女性已不同於她的前一代,她們自我意識強烈,凡事有自己的主見,並且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願意事事都圍繞著丈夫轉。這種夫婦意識上的分歧,又成了新時期婆媳關係問題的一個誘導因素。


    近幾年來,年輕人對性的要求開始趨向淡泊。如前所述,所謂的婆媳關係,即兩個女性圍繞一個男性的“三角關係”。說極端些,其中,一方女性是通過血脈關係與該男子保持著聯係,另一方麵則是通過其女性的魅力將自己與男方係在一起的。如果妻子的強大武器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那她就無法占據婆婆的上風。因為從飲食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丈夫已習慣了母親的一套方式。另外,婆婆對自己兒子的要求會盡量滿足,可謂無私奉獻。與之相反,妻子對丈夫往往會大發牢騷。盡管這樣,三角關係之所以能保持平衡,關鍵在於婆婆在日常生活方麵能占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妻子又能通過其自身的性魅力使丈夫對她保持依賴心理。但是,一旦夫婦間的性愛變得可有可無時,婆婆一方在三角關係中占據有利地位的可能性便會急劇增大。


    概括他說,隨著母親們的“乖乖兒”的增多及男人們性欲望的減退,婆婆的地位也會日漸提高。


    對妻子來說,與婆婆同樣難對付的便是丈夫的姐妹。


    同以前相比,現在的婆婆已不再對兒媳說三道四了,但小姑子們往往仍會毫無顧忌地直接向兒媳婦們挑釁。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她們在內心對來到自己家裏的女性懷有一種本能的敵意,生怕她們來了以後,會徹底改變將自己從小養育大的家庭。倘若這家是殷實人家,她們對兒媳的這種敵對情緒會更為激烈。尤其是小姑,即使大任性會損害同兄嫂或弟妹的關係,她們仍會毫無顧忌地發泄不滿。有時候雙方會劍拔弩張,這時婆婆便出來緩和局勢,說:“沒必要這麽說”,但是小姑則會繼續說:“媽媽您不好意思說,那我來替您說了。”這樣一來,婆婆也就予以默認了。


    相對而言,對於與自己姐妹結婚的男性,男人一般不會表現出類似的態度。之所以男女之間在這一點上表裏不一,最大的原因便在於男女結婚時,男方一般不會作入贅女婿,他們同女方的娘家保持著一定距離。可見結婚對男女雙方的切身利益帶來的影響有著根本的差別。另一方麵,男性在看待事物,考慮事物方麵,已習慣幹將自己同對方的關係加以客觀化的思維方式。


    總之,處於所謂養父母與養子女關係的人之間總是存在著容易發生誤解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婆媳關係。


    當然因此而對改善婆媳關係抱絕望態度亦賢明之舉。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最關鍵的便是意識的改變。人們應該對婆媳二者在思想觀念方麵存在的巨大差異保持清醒的認識,她們相互之間不必過於接近。在此基礎上,盡量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或許對關係的改善不無稗益——


    天涯在線書庫掃描校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男人這東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渡邊淳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渡邊淳一並收藏男人這東西最新章節